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 (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第249节

  以新巧别致,愿意邀皇上共赏之名,将请柬递到了康熙的龙案上。

  就不信有这么一尊大佛坐镇,底下那些皇子们还敢弄鬼!

  知悉他这个念头的阿灵阿高高竖起大拇指:“我就说福晋聪明伶俐,世所罕有。可惜这世间不许女子科考,否则的话,哪还有那三个臭傻子的独揽三甲的机会?”

  虎威嘴角微抽,这么多年,阿妈夸起额娘来还是这么的不遗余力。

  捕捉到他这表情的阿灵阿皱眉:“臭小子,你这是什么意思?嘴角抽成那样,难道是觉得为父言过其实了吗?”

  若说是,岂不变相承认自家额娘其实没有那么好?

  这么明显的坑,虎威可不掉。

  赶紧摇头摆手,满满阿玛您可别冤枉儿子的小表情:“呃,没什么。只是父子所见略同,儿子没能抢过阿玛您,多少有些意难平罢了。若皇上能来,咱们家不但门庭生辉,日后弟弟们仕途顺遂。还能打消许多人的小心思,让他们停止试探拉拢的小动作。一举数得,实在精巧。”

  只是皇上说龙体已经恢复,又是巡幸畿甸,又是远游塞外的。

  极力在证明他依然能弯弓射箭,翻身上马。

  可实际上,久在康熙身边的都知道,他其实是得了风疾。太医嘱咐了又嘱咐的,让他一定安心颐养,免得病情反复发作而日渐沉重。

  所以刚在太和殿参加了武会试后,次日便又奉皇太后去了畅春园。

  虎威也不确定他是否能够拨冗。

  而事实证明,虽然时隔多年,淑宁这块金子招牌还是相当有用的。不但康熙微服奉太后过来了,连太子、大阿哥、三阿哥、八阿哥也都不请自来。

  再加上老四、老五、老九、老十、十二、十三跟十四。

  场面宏大到让淑宁惊呆:一个小小的庆祝宴,竟然汇集了不止九龙啊!

  且全都不请自来。

  四、十与十四都是正经的外甥,言说与自家表兄弟庆祝,何须什么请柬?

  老五一直视虎威为恩人,恩公家中有如此喜事,哪有不赶紧过来送上贺礼,跟着蹭蹭喜气的道理呢!

  九跟十三都是扛起朋友兼同窗的大幌。

  十二福晋是马齐女儿,也就是格佛贺的堂姐。

  正经亲戚呢!

  大阿哥送上重礼,言说当年便对姨母厨艺一尝难忘,只是再没好意思过来叨扰。

  如今再无顾忌,可得过来好好尝鲜。

  没有希望,也不再努力之后,胤禔相信淑宁夫妻不会再将他拒之门外,甚至还暗戳戳小坑他一把了。

  淑宁:……

  虽然你现在想通了,也看开了,皇上都不会把目光过多聚焦在您身上。

  但太子还在呀!

  他记着张明德事,记得魇镇事。并且深觉那几个喇嘛只是替罪羔羊,您才是其中主谋。导致他如今废而复立,尴尬非常的罪魁祸首。

  光凭着这一点,淑宁就不可能与他们夫妻有再多接触。

  于是,淑宁眼珠子一转,马上就有了主意。决定今天这喜宴结束之后,礼物连着礼单,都一并送到乾清宫去。

  让皇上御览,有任凭皇上如何处理这个事儿。只在多方势力拉拢讨好之间,站稳坚定皇党的立场。

  收到礼单跟那么些礼物的康熙失笑:“你福晋跟你,可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呀!”

  阿灵阿骄傲昂头:“那可不?说句不怕皇上笑话的,成婚之后,奴才才知道那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诗并非诗人虚构夸张。福晋就是聪明剔透,总能与奴才想到一处。”

  “原本呀,依着奴才夫妻的意思都不想大办。可到底文武双三鼎甲,翻遍史书都难找的稀奇事儿。若真草草应付,说不准就被人饶舌。言我们夫妻偏心,将全部心思都寄托在虎威身上,三胞胎表现再如何出类拔萃也是徒劳芸芸。”

  “奴才脸皮厚,被人诟病几句倒也不当回事。福晋名声一直白璧无瑕,可不能因为这些事儿给沾染了。再说人云亦云的,三人成虎,弄不好还会影响小子们的婚事……”

  阿灵阿好一通陈述,将不管皇子们有什么心思,他只想做个纯粹皇党的立场摆得明明白白。

  且不怕得罪人。

  而他越这样,康熙就越欣慰。

  礼单子留下,礼物悉数赐给他。除此之外,还又奖赏了三胞胎三件足以传家的好物。

  并彻底把三胞胎的婚事揽在了自己身上。

  将太子、大阿哥跟八阿哥挨个喊进宫来,轮番臭骂了一通之后。康熙还传了三胞胎,问他们对未来福晋的看法。

  然后好按着他们各自的喜好,大概齐的各自选个好姑娘。

  “也好让你们大登科之后小登科,把人生中几件大事儿都给办了,日后才能心无旁骛地跻身朝堂,为朕分忧。”

  啊,这个……

  虎宵第一个试探举手:“皇上的好意,奴才心领了。不过长幼有序,还是得二哥三哥都办完了喜事,才轮到奴才。不然这一起办三桩喜事,出三份彩礼,家中负担怕是蛮大。”

  从孝敬父母跟友爱兄长两方面出发,虎宵觉得皇上不但不会恼,还得夸他这小子有心。

  结果,他明显小瞧了康熙对阿大人这满意与宠信程度。

  闻言竟然点头:“确实,你们额娘虽然开着些个铺子,但她那个人善良又大方,格外重视亲情。老四、老十、十四跟虎头与虎子,还有那几位公主成婚的时候,她可没少添妆压腰地往出掏银子。你们阿玛俸禄又不多,同时办三场喜事确实花费不小。”

  所以一个一个来呗!

  既不会仓促忙乱,花费甚多,也好歹给他浮生二年闲。虎宵星眸连眨,看着康熙的目光要多期待有多期待。

  结果天子微笑:“不过无妨,你们只说说看,自己心仪什么类型的姑娘。朕心中有数之后,先粗略挑出几个人选。让贵妃或者是德妃把人传进宫中,办个花宴之类。让你们几个远远瞧瞧,再定下来。”

  “至于彩礼之类,你们额娘当年那些好点子,没少造福百姓,也让内务府、户部等从中获利不少。些许彩礼,朕着内务府每人给你们准备一份就是!”

  三胞胎:……

  感不感激的不好说,但真直接涕零。

  只是如今他们孝守完了,科举也考完了。康熙二十九年正月出生的他们,如今都已经二十虚岁了。

  早已是旁人眼中的老大不小。

  痛失所有的挡箭牌之后,他们只

  好把脸皮放在一边。恭恭敬敬磕头:“皇上龙恩浩荡,小子们无限感激。只是婚姻大事,不只是两个人的事,也是两家人的事。除了小子们意见之外,皇上能不能也问问被选的姑娘们意见?”

  不说两厢情悦,也好歹两厢情愿吧。

  第198章 三胞胎任职

  三胞胎虽然觉得阿玛跟大哥在额娘跟大嫂面前……唔,多少有那么点不够男子汉大丈夫。

  为他们所不欲。

  但自幼父母恩爱,家庭和顺的他们也打心眼里头盼着未来妻室温柔贤淑,善良乖顺,能与额娘、大嫂跟小晴晴相处融洽。

  不然的话,估计阿玛跟大哥不会顾忌什么父母在不分家的狗屁规矩,直接将他们仨扫地出门。

  康熙:???

  所以你们这问问女方愿不愿意的目的是……

  三胞胎倒也不瞒着,只说虽然八旗秀女都要经过选秀。按规矩,不经过大挑的,不能妄议婚嫁。但少年慕艾,少女思春到底人之常情。难免有些个心有所属,却碍着父母之命嫁与或者娶了旁人的。

  心生不甘之下,作天作地,闹得婆家家宅不宁,或者冷落甚至宠妾灭妻。

  他们有个友人命苦,就娶了这么个心有旁骛的妻子。上蹿下跳的没少折腾,弄得好好的有为青年身心俱疲,瞧着比实际年龄怕得老十几岁。常与他们说不止女怕嫁错郎,男也怕娶错妻呐!

  所以,心有戚戚然之间,三胞胎把这事儿看得特别严肃。就怕一个倒霉摊上了,绿头巾子高高挂不说,还让他们万分和睦的一大家子自此有了分歧。

  想得多,在康熙面前也不搞弯弯绕的他们可坦白率直了:“奴才等此番位列文武三甲,长得也不太寒碜。娶妻成家还是不难的,实犯不着夺人所爱。所以先问问,避免些个不必要的麻烦。”

  康熙把这事儿跟贵妃和德妃一说,当姑爸爸和姨母的都忍不住笑出来:“长生天啊,他们三个人不大,想得倒不少。”

  “谁说不是呢?就他们这人品才华,家世前途。哪个姑娘被指婚,不得道一声阿弥陀佛?”

  就算有个什么年少心动的,也能立即琵琶别抱。

  康熙只笑:“朕前前后后指了这么些婚,还真少见他们这边思虑周全的。不过婚姻事。事关终身,也确实马虎大意不得。”

  遍看四十六年秀女名单,发现几个好人选不是已经指给了王公贵族,便是已自行嫁娶。

  无奈何之间,康熙只得告诉三胞胎,让他们且等半年。

  等明年大挑时,再给他们选个如意媳妇。

  正巧不想那么快大婚的三胞胎赶紧跪地称谢,山呼万岁。

  明年春日里赐婚,最快秋日里成婚。四舍五入,就是还有一整年的自由时间。

  想想都美。

  但康熙告诉他们,婚事得暂缓,就职事却得提上日程了。按例文状元可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则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武状元可授正三品参将,或者入侍卫营成为一等侍卫。

  武榜眼从三品游击将军,武探花四品都司,或者都入侍卫营成为二等侍卫。

  他们兄弟三个包揽了文武三鼎甲,如此亘古未有之佳话,便是康熙也不免问问他们各自意见,看他们更想成为文臣还是武将。

  更偏爱文学,从小就是三胞胎中智力担当的虎圆毫不犹豫地入了翰林院,成为一名正六品修撰。

  虎团不想在家中被老子管,上差后依旧被老子管。所以小心翼翼试探,问皇上自己能不能选择去当个参将。

  他可以轻装上阵,先为国奉献几年。

  最让人意外的,还是娇气包虎宵:“不瞒皇上,奴才自小体弱,又是家中老小。父母亲掌们皆爱惜,以至于养了一身娇气。之所以跟兄长们一道参加科举,都是凭一口气儿撑着。只不让旁人提起钮祜禄氏四兄弟的时候,对哥哥们百般赞叹,到奴才这只剩一声叹息。”

  至于当官,他是没想着当官的。

  若可以,他更想开个

  书院,广收有心向学的学子。

  书院里头也不只拘文武课,还可教算账、农学、商学甚至是几何、地理、天文。凡是对大清发展有用的,都在他这书院的授课范围之内。

  他要当个大山长,为大清发展培养形形色色的人才。

  切不切合实际,能不能被批准的不说。横竖虎宵只将心愿与目标都牢牢扣在为大清效力,为皇上尽忠的层面上。

  一心为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