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灵异 > 夜阳鸟 > 夜阳鸟 第173节

夜阳鸟 夜阳鸟 第173节

作者:余姗姗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1-28 07:04:08 来源:免费小说

  回程的路上,她点开搜索引擎,找到李琰的人物介绍。

  介绍写的很详细,原来李琰曾在三甲医院工作过,后来才脱离系统,出来做心理咨询师。

  李琰还上过一些访谈类节目,以心理专家的身份。

  戚晚看着节目上李琰的形象,很知性的女性,看上去很专业,很有说服力,还出过心理学的案例书。

  这时,她看到其中一段访谈里,有位嘉宾向李琰提出问题。

  嘉宾问,很多人接触心理学都是因为自身有需求,需要自救,这是一种本能发出的信号,不知道李琰是不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李琰回答说,最初接触心理学只是因为好奇,报告专业的时候不知道选什么,也就这个专业还有点吸引力。但说到自身需求,或许有一些潜意识的暗示,因为她是来自单亲家庭的小孩,自小父爱缺失,心理上会有一些失重,想通过一些比较科学系统的方式来弥补。

  单亲家庭,缺失父爱,心理失重。

  戚晚脑子里徘徊着这些字,又点开网上一段李琰书里的文字摘抄。

  这段摘抄刚好是李琰缺失父爱的分析,尤其指出缺失父爱的引导,不仅会令孩子自小从心理上缺失安全感,还会令原本就内向的孩子变得更为闭塞自卑,拒绝与社会深度接触。如果是男性,在性格成长上会更偏女性化,更阴柔、敏感,如果是女性,则容易生出对男性的抵触心理,甚至是排斥、鄙视。

  戚晚反复品着这些文字,直到车子抵达自家楼下,司机提醒她,她才醒过神。

  她一路心不在焉地往家走,不禁在想,那个照片上的“张大丰”,她一眼看过去就觉得讨厌,莫非就是因为这种对男性的抵触心理?

  似乎除了余钺之外,她还没有亲近过其他男性,也没想过要亲近。

  还有她的性格,会否也是因为父爱缺席导致的呢?

  父爱缺席,单亲家庭。

  她想,这或许就是她和辛念、郗晨成为朋友的原因之一吧?

  不管那些梦境和一闪而过的画面是否真实发生过,不管那些影片和照片里的东西会拼接出怎样的故事,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她们都是有性格缺陷,不完整的人。

  作者有话说:

  红包继续

  第135章

  黑夜的自赎

  如果两个人是第一次见面, 即便之前已经是深度交流过的网友关系,见到本人后也会觉得尴尬。更不要说是实打实的陌生人了。

  但如果不用见面,隔着一道屏幕, 安全感就会多很多。

  戚晚和李琰的第一次心理咨询, 就没有感受到丝毫的尴尬,而且地点是在自己家里,看着熟悉的对话框, 还可以一边说一边上会儿网。

  除此之外还有浓重的好奇心, 好奇对方会如何解读自己的心态, 好奇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是的,真正需求。

  有时候你未必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 当想法只是停留在大脑里, 即便你想得已经非常清楚了,可当你说出口的那一刻,你会发现你的表达与想象有出入。

  语言或许会对你的想象有进一步的扩充, 可能在描述当中你又产生新的想法, 更深刻的见解, 你会惊叹自己的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 而且语言还可以帮思路作进一步梳理。

  戚晚这样的感受尤其强烈,她提到自己来自单亲家庭,还说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她自小到大都有许多胡思乱想的念头,有时候想着想着, 就将想象和现实混淆,越想越真, 还以为那些事发生过。

  李琰问戚晚:“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戚晚回答:“平静的, 平稳的, 没有意外和刺激, 没有疾病和烦恼,不用起早贪黑的奔波操劳,安安静静的生活。我母亲就过着这样的日子。”

  李琰:“这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你的妈妈很幸运,她实现了。”

  戚晚:“她并不幸运,她有很多烦恼,连我都不知道。直到她自杀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她早就厌倦活着了。事先一点预兆都没有,她没有朋友,这件事没有告诉任何人。”

  这之后,戚晚花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在聊母亲安闲。

  其实不用李琰分析,这些表述戚晚也明白意味着什么,安闲在她的人生里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影响的比重也最大,她不自觉地聊起安闲便停不下来,似乎很需要与人倾诉。

  戚晚不禁在想,是否自己一直没有从母亲的自杀中走出来?

  已经十几年了,她还在介怀吗?

  李琰问:“如果你愿意,能不能跟我说说在妈妈去世之后那三年里,你对生活的感觉?”

  戚晚回忆片刻,说:“我感觉大部分时间都是不清醒的,每天脑子都很沉,思路变得很慢。那时候我在住院,作息规律,但心情很差,还有很多吃药后的副作用,我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时间过得太慢了。但神奇的是,就算很煎熬,我竟然也撑了过来。当有一天我忽然感受到轻松愉悦的心情,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似乎已经好久没有这样开心过了。”

  李琰又问:“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戚晚:“三年多以后吧,我当时已经出院了。”

  李琰:“后来那些症状没有再复发过?”

  戚晚:“胡思乱想还是有的,但情绪上已经不再极端。”

  李琰:“我想你的医生应该也提过类似的建议,多交朋友,多和亲人朋友接触。”

  戚晚:“是的,但我的情况特殊,这种方式不适合我。如果要我为了交朋友而交朋友,我会觉得这是无效社交,强迫自己完成之后感觉会更糟。”

  有心理病的人,换一个角度来看,通常都是自主意识在觉醒,或是自主意识十分强烈的一群人。

  他们未必会真的做出实质性的行为上的反抗,却在思想上较劲儿,时间久了这种情绪越积越多,无法消化,就成了情绪问题。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人是不喜欢正面与人冲突,或者是社恐,这才选择只为难自己。

  戚晚的表现恰好符合以上这几点,李琰已经有了初步判断。

  李琰继续引导着话题:“那么再说说你和男朋友。你应该很信任他。”

  戚晚并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在心里生出疑惑——她刚才有提到余钺么,还是之前在微信里说过,或是辛念告诉李琰的?

  随即戚晚答道:“他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没有那么陌生、遥远。”

  戚晚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那种感觉,出院后面对社会,不只是恐慌、恐惧,还有强烈的割裂感,好像自己原来不属于这里。

  在重新投入社会之后,她也接触过一些异性,有过短暂的同性朋友,当然也有异性表示好感,发出追求信号。

  但这些人同样给她一种割裂感,她本能地排斥抗拒,还没开始就已经下了判断,认定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直到余钺再次出现在戚晚的生活里。

  戚晚出院后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和这个世界是有连接的,她觉得余钺不止亲切,而且能给她十足的安全感。

  不过这种安全感倒并非是因为他的职业,还有他们对彼此的熟悉。

  余钺知道她的过去,记得她以前的样子,而不似她出院后认识的那些人,他们见到的只是后来的她,那个佯装无事生活太平的她。

  最主要的是,余钺明知道那些事,却没有做出任何令她不舒服的行为,他很关心她,随便两句话就问到点子上。

  戚晚笑着形容:“他是做警察的。这个职业会给人一种神秘感,因为他们接触的奇葩事比较多,还有很多案子是扑朔迷离的。可他这个人很坦白,他是个没有秘密的人。”

  说到这里,戚晚不禁顿住了。

  其实这一点她此前并未深究过,如今不经意地说出才发现,原来余钺在她心里竟是这样的。

  没有秘密,坦诚的,坦率的。

  同样都是来自过去的朋友,这一点辛念和黎湘就与他不同。

  她们身上充满了迷雾,一层叠一层,遮住了原本的模样。

  只有余钺十几年如一日。

  将近一小时的心理咨询很快步入尾声,最后几分钟是李琰的总结。

  李琰告诉戚晚,她口述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母亲安闲和男友余钺身上,比例是七比三,这两个人就像她的“前世今生”,对她的影响最大。

  安闲的性格或多或少投射在她身上,或者说是她继承了,而父亲角色缺席,令她的性格和心理比同龄人更为敏感,心理上女性人格也更突出——所有人的心理人格都有性别比重,如果一方性别过于偏重,就会出现失衡的情况。

  父亲缺席,也令戚晚自小缺乏安全感,对异性会更为陌生。

  她排斥与成年异性结交,直到余钺出现,补偿了这一块。虽然不能说缺失完全不足,但好在不至于失重。

  按照李琰的判断,其实戚晚对自己的问题一清二楚,包括为什么有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但人就是这样,知道但做不到,想的出来但是无法实现。

  有的人是不自知,不自醒,钻牛角尖,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而有的人是过于清醒,却固执的不愿改变。

  李琰也说了,心理咨询是为了帮人找问题,改善问题,在戚晚这里她能做的十分有限,倾听的意义远大于提意见。

  戚晚对李琰的坦白有些意外,她还以为李琰会尽力表达自己的专业,用一些术语来妆点问题,先把她忽悠过了再说,毕竟这是第一次咨询,需要奠定深刻印象,这才能引导她再进行下一次,最好再办个套餐什么的。

  李琰笑道,她的咨询平台也有套餐销售,不过她认为对戚晚的价值不大,给戚晚咨询的难度也比较高,因为戚晚自我意识很强烈,也很聪明,心理咨询会显得无用武之地。

  然而话虽如此,戚晚对这次咨询却表示十分满意,她的要求不高,自然也不会有聊聊天就能把问题解决这样的天真想法,如果一个人说另一个人听就能尽善尽美,那人类就不会在同一件事情上反复跌倒反复吃教训了。

  戚晚在李琰挂钩的咨询平台上打了分,随即又选了下一次的预约时间。

  经过一个小时的表达,她觉得很满足,思路也打开许多,忍不住就打开电脑,将突然冒出来的灵感记录下来。

  而另一边的李琰,也在这个时候拨通周淮的语音电话。

  周淮上来就问:“结束了?”

  李琰:“嗯。”

  周淮:“怎么样?”

  李琰沉淀了一下思路,说:“主要是两点,她的人际关系很简单,就和你说的一样。”

  周淮:“那第二点呢?”

  李琰:“虽然她很坦白,很乐于分享,但她还是很明显的在防备我。”

  周淮:“这也可以理解,你们还不熟悉。”

  李琰:“不,不是这种防备,而是……你可以将这种感觉理解为,这是她一种本能上的保护机制,是一种应激反应。我现在还不能完整地下判断,但她给我的感觉,有一点表演型人格。虽然她已经尽力拿出最坦诚的一面,但有的人就是这样,他们不信任任何人,不会真正向他人敞开内心。”

  周淮一时不语,却不是质疑李琰的判断,反而还在顺着她的思路去设想。

  随即周淮问:“还有没有其它的?”

  李琰:“因为她这种防备心,我想对她的心理咨询只能循序渐进。主导权在她手里,我只能尽量抛钩子,引她继续咨询。但如果哪天她觉得咨询够了,不再预约,我也没有办法。”

  周淮好一会儿没有接话。

  他知道自己是天真了些,竟然还妄想能通过心理咨询,来探知戚晚藏起来的秘密。

  辛念说他想多了,可他知道这不是自己多心,他的直觉从未像现在这样强烈。

  直到他问李琰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