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灵异 > 夜阳鸟 > 夜阳鸟 第121节

夜阳鸟 夜阳鸟 第121节

作者:余姗姗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1-28 07:04:08 来源:免费小说

  制片叫住她,跟她嘱咐了两件事。

  戚晚左耳进右耳出,思绪游荡,眼睛也在飘。

  然后,她看到走向角落的黎湘,那里还有两个看上去很不好惹的男人,听说是刚进组的保镖。

  黎湘似乎正在跟他们交代事情,而杨隽刚才被她以“想喝果茶”为由支开了。

  这个念头令戚晚笑了,她觉得自己真是想多了,怎么是支开呢,她是哪来的灵感?

  戚晚又打了个哈欠,将念头甩开。

  直到制片走远,黎湘过来了

  黎湘笑着说:“今天可能非常忙,本来想和你继续磨剧本的,我想到几个点还来不及讨论。不如这样吧,我让于莉来找你,她明白我的意思,也能给你提供素材,外面的事你们不用理,就关起门头脑风暴,怎么样?”

  戚晚歪着头看着黎湘,不知道为什么那种奇妙的感觉又出现了,而且她总觉得这话另有文章——她真是太敏感了,活在悬疑故事里太久,看谁都觉得有鬼。

  戚晚将念头甩开,很快应了声:“好啊,没问题。我还挺喜欢于莉的,可能是因为我们都感性吧。”

  这层安排看似随意,就是简单的工作变动,戚晚并未多想。

  她还是到了晚上才知道,就在她和于莉头脑风暴的时候,剧组和视察小组的头起了摩擦……

  作者有话说:

  红包继续

  关于他人的肯定展开说说:

  这和现在的教育有关。希望获得更多人的认可、肯定,希望大家都说我好,喜欢我的人远远大于讨厌我的人。

  无论是在学校,在社会,在网上,在娱乐圈,都是这个标准。

  获得掌声,被众人喜欢,高高捧起,会获得巨大的满足感。

  我不是否定这种满足感的获取,只是要说明,在肯定这种满足感之余,另外一种不追求他人的肯定的处世方式,会获得另外一种满足感。

  两种方式都是可行的,没有非此即彼,只要不盲目追求,被它绑架。

  忽然有感而发是因为看到生活里一些例子,当曾被肯定的人突然坠落,那种失重的痛苦,失去自信,迷失自我。

  所以不要依赖他人的肯定,警惕所有形式的精神束缚。

  第97章

  消失的妹妹

  戚晚自觉她和于莉没有那么熟, 大家进组才几天,前前后后一起讨论剧情才几次,说不上是朋友, 最多就是“熟人”。

  但怎么说呢, 大概这就叫做交浅言深吧,她们聊的话题不仅深入,而且还是一些平时不会和朋友说的内容。

  戚晚没有可以交心的同性朋友, 只有一个男朋友, 她告诉于莉, 因为彼此工作性质和时间分配的问题,她很多事不会跟男朋友说, 他理解不了, 她也不想给他增加额外的“工作”。

  而且他很关心她,尤其是她的精神状态,如果她不稳定, 就会给他增加压力负担。

  这原本只是戚晚随口一提, 没想到却引起“于莉”, 也就是郗望的好奇。

  郗望问:“为什么他会担心你的精神状态?”

  戚晚停顿一瞬, 没有告诉郗望她的病情曾经有多严重,只道:“怎么说呢,我这个圈子里有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比较敏感、脆弱, 还有很多人有睡眠问题,精神衰弱。”

  戚晚很快就站在自己的角度, 跟郗望科普一番大环境和处在大环境中不知如何处理好“人与世界”关系的同行们的处境。

  这就像是国人自小受到的教育一样, 成绩好就会在学校里受到更好的“待遇”, 成绩不好就会在某些时候遭受到歧视和另一种人格贬低, 似乎成绩和人品是直接挂钩的。

  同样的道理也内卷到社会上,如果是混得好,在老同学们之中算是有头有脸的,同学会上就非常有面儿,反过来如果是垫底的,又不甘于去巴结他人,同学会上要么就敢于自嘲,暖场热场,要么就坐冷板凳。

  当然这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现象,但占比是大多数的。

  戚晚说:“我们这行也是差不多,成绩、数据就代表99%的衡量标准,表现在各方面。别人买你的文字,十个人有九个只会看数据,不看内容,挑毛病的时候会惯用三个字‘不讨喜’。不讨喜就是原罪。这种是刻板印象,但是没有人能真的免俗,大家都是俗人,都在这个框框里生活。所以你看现在的剧啊,主角一个比一个‘完美’,人格上也要磨皮滤镜,一点缺陷都没有。”

  就像江蓠不了解许乔的困境一样,郗望对于戚晚的描述也是一知半解,这一切和她距离太远,她能听懂,却无法感同身受。

  随即戚晚又举了现在小孩子教育内卷的例子,比如城市的孩子压力大,家长一个比一个焦虑,感觉比自己念书的时候还要“压力山大”。

  郗望问:“那么成绩好的人,压力会更小吗?”

  戚晚摇头:“并不会,事实就是,成绩好的人也会有成绩好的压力。我知道的人里面,有好几个都是成绩很好的,但……”

  郗望:“所以压力并不是来自成绩,而是来自心里。”

  戚晚半晌没接话,只是歪着头打量郗望,郗望不知道她在看什么,只觉得戚晚的眼睛逐渐亮了起来。

  直到戚晚说:“你这话听着很普通,但也很通透啊。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都做不到,也理解不了。”

  郗望被她说糊涂了。

  戚晚又举了个例子:“前几年,我在社交平台账号里收到一条留言。对方的大概意思是,她很多年前也发表过小说,这么多年了一直在默默地写,只是没有发表,因为担心成绩不好,但是想发表的念头一直都在。”

  郗望问:“所以她是被‘可能会不好’的成绩阻挡了开始的勇气?”

  “这话也很有意思,等我记下来。”戚晚说:“其实‘可能会不好’这样的事情发生概率是极高的,就像金字塔,头部就是一个尖,中部占比大很多,但底部的占比才是最大的。中国人很内卷的,精神上没有人愿意做底部,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在做底部,结果就成了精神上不满足,行动上达不到。”

  郗望没有接话,有些走神。

  “内卷”这个词是她在回归社会之后学到的,她开始觉得这个词与她无关,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也与她无关,后来再仔细想想,不管是在以前那个“小社会”,还是在现在这个“大社会”,她似乎都没有摆脱过这两个字的魔咒。

  她生活的“小社会”是刘峰鸣创造的,而刘峰鸣用的是外面“大社会”的法则。

  刘峰鸣定义“好”与“坏”的标准不只是“成绩表现”,还有是否听他的话,被他喜欢。

  在那个狭小的空间里,她们人虽然不多,却都在遵循他制定的标准,无时不刻的竞争。

  出卖、告发,时有发生。

  所以当有一个“真朋友”出现时,才会显得额外难得。

  她们衡量“真朋友”的标准也很简单,那就是你的小辫子被人抓到了,但抓到的人却选择放手,当做什么都没看见,还帮你遮掩。

  你看,“友谊”是很奇妙的,有的人一辈子都培养不出来,有的人却在一瞬间获得。

  郗望的思维一直在发散,因为这个八杆子打不着的话题,想到了陈熹,想到那个在获救之前就死掉的她。

  也不知过了多久,郗望的思路被戚晚的话打断。

  戚晚说:“那个人给我的留言,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因为我不是一个好成绩的作者,在他人的眼里,我是一个努力的作者。好听一点的评价是,她很努力、专业、刻苦,不好听的评价就是,她努力这么多年还是这样,也就这样了。前者是含蓄的,后者是嘲讽的。而外面的人,不管是善意还是恶意,他们的思考方式也都是从‘好成绩才是写作的动力’开始的,或者反过来说,‘写作就是为了争取好成绩’。所以他们不会明白,为什么一个人成绩不好,却还在一直写,也太有毅力了吧,这是怎么做到的呢?热门作者一直努力才是理所当然的,能赚大钱啊。不赚钱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努力了也不会有回报,何必为难自己,躺平算了吧。”

  郗望似懂非懂:“那你是怎么回答的?”

  戚晚:“我告诉她,成绩好坏不是我的第一排序,它当然是重要的,但我还有很多更重要的原因,所以不会因为无法达成的某一条,而放弃我想做的事。所以如果意外获得了好成绩,那是锦上添花,没获得也在情理之中。对方回复我说,羡慕我有这样足够的内心驱动力。”

  郗望皱了皱眉,仍是困惑。

  她想到自己,想到陈熹和她,想到“哥哥”,当然还有黎湘。

  她也在思考自己的排序。

  以后她要继续做傀儡、妹妹,还是有着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郗望”,她的“原因”、“动机”,或者说是内驱力又是什么?

  戚晚又喃喃道:“其实我也不是有足够的内心驱动力,我只是在这件事情上看得明白点,别的事情我是不行的。”

  郗望问:“但你做这行,总有一个目标吧,不是成绩又是什么呢?”

  戚晚说:“写作就像是一种情绪释放。至于目标,很多人是为了改善生活,但这部分目标我已经达成了,多一点钱少一点钱对我并不会有差别。”

  若要具体形容,那就是一种平静的生活,情绪平和,每一天周而复始,没有意外,所有事都稳定有序、井井有条。

  她还有一个关心她的男朋友,有一个情绪释放的出口,没有被迫的不甘、愤怒,这也不是为了五斗米而折腰的致郁工作。

  一日两餐,睡到自然醒,充实的精神世界,简单的物质生活,等等……

  戚晚现在的生活已经达到最佳平衡,有时候回忆起母亲安闲,想到自己小时候的愿景,再看如今,会由衷满足。

  她羡慕母亲的生活,幻想有一天也能达到。

  而现在她达到了。

  但这里还是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她那段缺失的记忆,比如连她自己都不确定是否真实存在的片段,她和那两个朋友的故事,到底是幻想出来的还是确实发生过的?

  她甚至无法清晰地分辨“真假”,就像那些病友。他们有的学富五车,头衔双博士,有的语言天赋极高,可以流利地说出几国外语,还有的物理、数学知识渊博,逻辑思维强悍。

  她惊讶他们怎么会住进去,他们看上去无比的正常,而社会中有很多人是她觉得不正常的,光天化日之下招摇过市。

  或许有些看法比较片面、偏激,但她真觉得里面的生活更好,更有秩序,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情之间的逻辑,反而外面的世界是混乱无序的。

  郗望:“这么说你没有压力吗,也不会受多他人的影响?真让人羡慕。”

  这话令戚晚一愣,她没有立刻回答。

  压力么,她应该是有的,而且曾经很大,心里都已经装不下了,否则她怎么会住院呢?

  但她的压力是什么呢,仅仅是母亲的死对她造成的打击吗?

  母亲是因为服用过量安眠药而去世,那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模样她是见过的。

  那副画面至今记忆犹新,每次想起来心里都忍不住颤抖。

  当下的冲击一定是剧烈的,令她精神上的那根弦“啪”的一下断裂了。

  戚晚沉吟片刻,说道:“压力我说不好,写作本身就是有压力的,只是程度上的分别。在我这个圈子里有很多负面的东西,比如造谣、诋毁、贬低。可我又不是净化器,净化不了他人的恶意,就只能做到保持自己呼吸的空气是新鲜的,不要被病毒污染。至于影响么,如果真的有人能做到影响我的生活,打破我现有的平衡,我是会愤怒的。”

  郗望生出好奇:“你愤怒会怎么样,会做什么?”

  这一次,戚晚思考得很认真,随即她半趴在桌上,眼睛睁得很大,带着一点笑意地盯着郗望:“要么,就改变自己,做到不愤怒,要么,就从根上去掉让我愤怒的源头。”

  郗望怔住了。

  很奇妙,她在戚晚眼睛里看到了一点疯狂,它就像是藏在皮肤下面的脉搏,隐隐在动,需要聚精会神才能捕捉到。

  这种感觉令她感到熟悉而且温暖,有一种诡异的安全感。

  她不知道这是不是共鸣,只知道当戚晚说出这句话时,她对她产生了强烈的好感,还因此获得了充实的力量。

  良久,郗望点头:“我也是这么想。”

  ……

  郗望很庆幸自己来到这个剧组,也终于知道打开眼界的好处。

  虽然它会带来一种破茧而出的痛苦。

  她想过,如果没有来这里,她和陈熹依然关在那个套房里,有阿姨照顾饮食,接触的人缺乏多样性,也没有像是现在这样精神上的对话,或许她还会困在“小社会”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