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百傀箓 > 第923章 王权踪迹,兵府古县

百傀箓 第923章 王权踪迹,兵府古县

作者:农夫仙拳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1-10 07:36:28 来源:88小说

第923章 王权踪迹,兵府古县

我原想着能在雨春县再待上几天,至少能等到吴珂给我一个答复。

虽然有心想要帮助她,但毕竟也需要她自愿。

她的仇恨不该放在我身上,不过这也需要她自己想通才行。

可是我没能在雨春县久留,甚至连离开的都很仓促。

在鱼娃子被捕后不到两天,白丙突然传来消息,就在百公里外另一个叫做兵府县的地方,出现了王权的踪迹。

百公里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开车过去的话也就几个小时的时间。

在王权被林灵菲救走之后,这是他第一次被白丙捕捉到痕迹,我自然是不能放过。

以最快的速度买了辆车代步,我和药奴儿及小天游两个人,一同向着兵府县赶赴而且。

开车上路,我一边驾驶车辆一边和白丙沟通。

“除了王权,有没有找到林灵菲的行踪?”

“王权城府不深,但是林灵菲对我知根知底,肯定知道白家现在正在追查他和王权,他们这个时候出现在一个小县城,绝对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

思忱片刻,我继续询问白丙:“关于零灵月楼的调查有没有新的进展?”

根据上次对刘文瀚的审讯,我已经知道了一些灵月楼的底细。

灵月楼并不固定一处,更像是一个大型集会,会不定时地为各种奇人异士提供服务。

按照刘文瀚的原话,只要是能够想得到的取乐方式,灵月楼都可以提供。

这个由林灵菲掌管的组织,像极了人性的阴暗面。

很多表面上道貌岸然的前辈名宿,甚至也会出没其中。

被我询问后,白丙有些不确定的道:“因为之前没想到灵月楼居然是林灵菲的地盘,我也没有多加关注。”

“不过在我看来,灵月楼下一次出现,大概率不会是在兵府县。”

在我追问之前,白丙就已经开口继续猜测道:“最白的原因是,兵府县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难以容纳这么大的盛会。”

“按照对前几次灵月楼出现的地点判断,都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一线城市。”

“时代已经不同了,江湖异士的机会,也开始从偏远地区向着纸醉金迷的大都市转移。”

对此我也有强烈的切身体会,我小时候是在张家大宅里长大的,那时候身边也不乏追随张家的江湖奇人。

那些‘长辈’向我讲述过,他们那代人集会的时候,都想要尽可能地掩人耳目,尽可能不给普通人造成影响。

但到了今日,为了方便见面以及组织集会等方方面面,这种集会转移到了都市之中。

一来的确是方便,二来在这个思想开放的时代,也不会有太多人对此关注。从某些方面来说,也算是社会的进步。

除此之外,还有很现实的一点,现代人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越来越重,这一点我难辨好坏,但是我身边跟我同代的白家人,已经完全被白芸天带坏了,个个都是出手阔绰的败家子。

带着几分愤青式的无奈,在小半天的车程之后,我们开车抵达了兵府县。

这座县城经济水平一般,但却比想象中面积更大,甚至抵得上小一点儿的城市了。

而且兵府县还是一座有着历史文化底蕴的县城,在进入县城的时候,甚至还有仿造的古代城门,宽大的门匾上书写着‘千年古县’四个蓝底描金的大字。

在城门两侧,则是矗立着两尊七八米高的泥塑兵俑,看上去也是威风凛凛。

“传承久远的地区,很可能有奇人异士蛰伏。”

我没再去和白丙争辩灵月楼是否会在此出现,但在开车穿过县城门户的时候,便有一种预感。

兵府县,可能遗存着传承下来的奇人异士。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和拉拢奇人异士加入《百傀箓》的我们相比,除了幽冥涧,很可能会又有了一个灵月楼。

而且按照白子的推断,灵月楼的经营模式,很可能就是和古代的风月场所相似。

但对于林灵菲而言,灵月楼真正的收益,绝对不只是金钱上的利益。

无论古今,总有那么一批身处高位的人,既想要潇洒快乐,又想要维持人前的高风亮节。

于这些人而言,只要去过灵月楼,也就等于被拿捏了把柄。

“少东家,这地方其实不赖啊。”

小天游满是好奇地打量着车窗外,还不时抬手点指,拉着药奴儿一起去看窗外风景。

我正在开车不便多看,但即便只是匆匆几眼,也发现了兵府县异于别处的地方。

路途两侧,时不时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泥塑兵俑,这似乎是兵府县的一大特色。

当然,肉眼就能看出来,其中大部分兵俑都不是真正的泥塑,而是专门修饰粉刷成了陶泥的颜色,这样能够看起来更像是古物。

我对这些兵俑起了兴趣,边开车边对白丙询问:“兵府县里这么多的陶俑,是不是有什么说法?”

一阵噼里啪啦的键盘声后,白丙快速告知:“历史上兵府县有过很多变故,先后成为过军事重镇,但那都是古代的事了。”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就是曾经是远近闻名制陶名县,尤以制作泥塑人俑着称,直到最近几十年才在逐渐没落。”

“没落了?”我眼角斜瞄了一眼车外,兵府县虽然不比都市里繁华,但也一般的县城在同一水平。

听出我的疑惑语气,白丙赶紧解释道:“我说得没落,只是在制陶产业方面。”

“曾经的制陶名县,现在已经不再以制作陶俑来充当经济支柱。”

“我刚随手查了些资料,大致就是新老思想的碰撞,以及现代社会对陶艺制品东西的淘汰。”

“简单来说,首先是很多制陶匠人的手艺无人继承,还有就是机械化的批量生产,让市面上流通的陶艺品质量良莠不齐,导致无论是低端还是高端市场,都失去了冲击力。”

我悠悠叹了口气,兀自低语:“如果连传统手艺都被机械化代替了,那些老辈的手工匠人才是最心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