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 第八十一章 脑子不好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第八十一章 脑子不好

作者:无名.月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4:10:56 来源:88小说

赵文兰则是直感慨,这小子吃什么长大的,米糠拌秕谷吗?要不怎么能说出这句话来。

赵文英也被他的这股彪乎气喷的是一脖子一脸,都忘记了误解的尴尬了,足顿了能有三秒钟,这才想起来要回答,只把裤兜也翻了个底儿朝天,然后很是遗撼的道:“我也没钱。”不信你看的架势。

那青年倒也没觉着太过失望,也没说让她帮着跟妹妹们借一借这样的话,就像之前说的那样,或许他眼里压根儿就没把另外那姐仨看进去。

“那我怎么去找你?”青年一脸苦恼不已的模样,仿佛借钱不是为了坐车回家,而是去找赵文英的借口。

一旁的赵文兰都听的傻了,拿胳膊直碰赵文多:“老三,你听明白他说的话没?我怎么觉着跟他不是一个地方的人呢,可这话音儿却是一样,不像是外地的呢,咋就听不明白呢。”

这就是所谓不在一个音频上,有说没有懂。这小子可真是个人材,脑瓜子里不知道想的都是啥,跟正常人不一样,整个一二次元。

这老大也是,还真当个事儿了,回答的一本正经,连兜底都掏出来看了。能说这俩是一路货色,一对儿傻缺吗?

赵文多默默的瞅着前侧方那俩人,到底能对话对出什么结果来。

赵文英被问的是一愣一愣的,直觉答道:“你找我干吗,又不认识。”早知道这人是这样,刚才就不伸那个手了。

有钱难买早知道,很多事如果能够提前预知,就不会有后续的一系列发展了。

青年尤理所当然道:“怎么会,我们这不就认识了吗。哦,对了,还没告诉你我的名字,我叫薛秦,今年虚岁二十五,是个大三学生。我小时候身体不是很好,上学就晚了一年。我家住在县城街里,离客运站不远,过两条马路就到。”

赵文英越听越不对,跟我说这个干什么,像是在介绍自己,跟人相亲找对象似的。一想到这个,脸都不自觉的就红了。

青年说完就停在那里,看着赵文英,像是在等着她来个理尚往来,把自己的情况也简短的介绍一下。

“我——我叫什么不重要,就只是凑巧路过的陌生人,你我都没受伤,这就是万幸了。”赵文英‘我’了两声,反应过来,把脸一整道。

那叫薛秦的青年认真的听完,才发觉她什么信息都没透露,不解的道:“可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找你啊?”

赵文英刚想回答,赵文兰直接抢断道:“你找我大姐干嘛,她救了你,不是该你欠你了,这么不依不饶的一个劲儿追问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想碰瓷儿还是咋滴?

薛秦像是这时候才发现身边还站着别人一样,眨了眨眼睛,答非所问的看向赵文兰道:“哦,你是她妹妹,还有你们,也是啊?”连带着扫看了眼赵文多和赵文男。

合着才发现呢,这什么破眼神。

就跟看不见几人很不满一样,薛秦很是坦然道:“我就是想知道你们住哪里,以后上门道谢,方便往来。”

哎呀,可算是说了句正常话。

这份道谢可真是姗姗来迟,却也算是不太晚,至少不是在一顿拳打脚踢之后。他要是再不说正题,别说赵文多,那就是赵文兰都想上去挠他。

即然该说的话已经说了,得了个谢字不算是正规,却也差强人意。再没必要跟这里闲扯了,赵文英点点头,算是收到了。冲着仨妹妹招招手:“走吧。”也耽搁了这么长的时间了,再站下去脚都好麻了。

仨姐妹也都见识到了这姓薛青年的磨蹭絮叨劲儿,明明就是想道个谢,这叫他整的晃悠了一圈儿,有的没的说了一大堆,实在是跟他耗不起,赶紧走吧,再呆下去还不知道他能扯出什么话来。

姐妹四人抬脚就走,薛秦顿了一下,跟着往前追了两步,最终停住了脚,看着几个离去的背影有些发呆。

不知道过了多久,可能是十秒钟,又可能是一分钟,垂落下来的视野里出现了一双黑色棉布鞋,同时耳边响起了声音:“这个给你,买了车票赶紧回家吧。”递过来绿色的两元钱。

赵文英都走到拐角了,还是犹豫着跟赵文多张了嘴,借了两块钱。既然朝他伸了这个手,那就好人做到底,把人送回家。

把钱递给了薛秦,赵文英没做停留,直接就走了。

这一次再没听见身后追来的脚步声,那个自称薛姓的大学生,应该迫不急待的买票回家了吧,往后也不再会有任何的交集。这就是一次偶遇,人生里总会出现的一段没有序言也不会有结尾的小插曲。

姐妹仨等在拐角处,直到她到了跟前,这才伴着一起往家走。

路上几人说着话聊着天,你一嘴我一句的东拉西扯,也没定个话题,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想到刚才的事,赵文兰忍不住道:“那人长的斯斯文文,看着不像那么大年纪,都有二十五了,要是不说,可真是看不出来。”

“上学的人都显得年青,地里干活的就不行,天天风吹日晒,皮肤又黑又粗,可不就显得老性吗。”赵文英接话,道:“我比他小三岁,可瞅着就比他要大。”

“没有,大姐你也就脸比他黑点儿,可看着还是很年轻的。”赵文兰可能是觉着这话听着还是打击自尊心,赶紧补充道:“也没有黑多少,他那是太白了,都没有多少血色儿了。谁跟他比都是黑。是不是啊,老三?”

赵文多抬眼看了看赵文英,认真打量着似的点了下头:“嗯,还是你年经。”

这真是实话,不是安慰赵文英才特意这么说。赵家的几个姐妹长相是各俱特点,赵文兰的弱柳扶风林妹妹款,赵文多的清淡姝丽,赵文男的灵动精巧,而赵文英则是偏向于秀雅可爱型,圆型的脸带着点婴儿肥,看着要比实际年龄要小。只是她这些年整天在户外劳作,太阳毒辣晒的狠了,皮肤看着颜色较深,比起那些天生就是冷白皮的人确实要黑了不止两度。

可是皮肤颜色深,脸却是年轻的,满满的都是胶原蛋白,再加天生的婴儿肥,还是很显小。

赵文英别人的话可以不信,三妹子的话还是可信的,听见自己不是预想的那样,还是觉着很高兴的。

哪个女人不喜欢别人说她年轻,这话什么时候都适用,即便已经年华老去,成了七老八十的老太太,也同样喜欢人说她脸上的皱纹少。

“大姐,黑咱也不怕。二姐不是给我们都买了香香的乳液吗,我们每天都擦,脸很快就会白白的滑滑的又漂亮又好看。”赵文男歪着小脑袋,一脸认真的道。

小丫头也是整天都往外头跑,之前是帮着家里分担,干些力所能及的小活儿,年底这段时间则是跟她那些小伙伴们疯跑疯颠的,经常日头晒着,脸也是颜色深,相较于黝黑,更近于健康的小麦色。可她也知道自己不白净就会不那么好看可爱了,赵文兰送的化妆品,可把她给高兴坏子。

从来都没有正经的用过化妆品,这一瓶絮梅,俨然成了她的宝贝。一听说赵文英肤色黑,直接的就联系上了自己,安慰大姐也是是在说给她自己听。那乳液一定要记得每天一抹,才能把黑的颜色改走,换成水水嫩嫩的。

“小四说的可真是好,大姐可要听她说的话,认真的擦脸做好了防护,应该很快就能见到效果。”赵文兰道。

底子好,外表一层很容易就能改变。

“嗯好。”赵文英用力的点了下头。

之前是家里没有条件,现在这已经不再是问题,好好的养养这张脸,别再被人说一家子人全都皮肤白净,只她一个脸黑。

几人说完了化妆品,跟着就说衣服。逛街买的这两样,哪个也没放过。

“的确良的花衬衫,前两年就开始流行,现在还是挺火,就是价钱有点贵。”赵文兰提到这个,还是小欣喜。

赵文英接话道:“这衣服布料贵,做出来的成衣就不便宜。还有人工费、水电费,乱七八糟的一大堆,细细的加起来可是不少的钱,不把衣服高价卖,那也收不回本来。”

谁也不能做赔本的买卖,直接提高了价钱,最后就都转价给了消费者。

“如果自己会做那就好了,又能省钱,还能自己定制样式。哪里不合适,直接拿了就可以修改。”赵文兰道。

“镇里那家服装厂,里头的工人就有不少会自己做衣裳的,说是也不就是特别难,多看看也就会了。”赵文英道。

赵文兰摇摇头道:“没有那么轻松。真要那么简单,那打样板的师傅就挣不着钱了。很多人只会做,却不会裁,剪裁最重要。”

“绣花厂里没有人懂吗?”

“没有,那些师傅都是教绣花的,都不会做。我们也都是在成品上绣,听说跟服装厂还有合作呢,他们按要求供应特制衣服,我们拿来绣上图案。”

“不会就去学啊,也不是什么难事。”赵文多在旁边听了一阵,出声道。

“老三,你也觉着我应该学吗?”赵文兰之前倒是有这样的念头,技多不压身,多学个手艺总归是好的。

“想学就去学,也用不了多长时间。”赵文多道:“服装厂里不是有裁剪师傅吗,跟着她学就行。”只是学做衣服,主要重点还是在绣上,不要求技艺精湛拔尖,普通够用即可。

“老三都这么说了,那你过了年后,找那位裁剪师傅商量商量,看能不能跟着学一学。”赵文英道。

赵文多的意见还是很受家里人重视的,平时话不多,一旦话多起来,那就不是无的放矢,总归是有她的道理。

赵文兰点点头:“嗯,好,我会去的。”

姐妹几人说说唠唠,时间也过的快,不知不觉着就到了家。

临出门前,赵文兰就打好了招呼,今天都是她消费。中午饭就别做了,四人在外面吃,再带些回来给两个老的吃,最小的那个喝奶就行。

所以,中午赵家就没开火。

几姐妹刚到家门口,正碰见下屋里姜家的女人汪萍掐着把细柴从柴垛处往回走。

看见四个人大包小包的吃的用的拎了一堆,就出声道:“你们这姊妹四个逛街去了,瞧瞧买这老些。难怪家里连火都没生,这是吃现成的了,可真是会享福。”

说着,也不待几人回话,抢先一步进了外屋门。

门口四姐妹互相看了看,抿抿嘴谁也没放声,都习惯了这女人的阴阳怪气,要是跟她一样的那都得天天吵架,不屑于同她一般见识。

四人不计较,屋里的李翠珍可就不乐意了,耳听着几个姑娘被贬,那哪能坐住,还没见着人就先扬高了声音直接道:“都回来了,买什么好吃的了?妈今天可有口福了,牛肉猪肉羊肉全都是肉可劲儿的吃。这姑娘多了就是好,知道心疼妈。不像有些人,撅死巴腚的什么好吃的都捞不着,还没有人疼,这么冷的天还得戈喽凉水,一手的冻疮都好不了。”

姜家的两个女儿都是工人,平时上班时间卡的紧,几乎没有多少空闲的时间。男人们更是不用说了,那就是有空也不带伸伸手的,就等着吃现成的。这一天三顿饭都是汪萍在做起,起早贪黑的被烟熏个灰头土脸。

春夏秋倒还好些,这到了冬天,尤其是腊月滴水成冰冷的这几天,那才是真遭罪,洗菜淘米水凉也就算了,她家男人就爱吃酸菜炖粉条,顿顿不落都吃不够性。这菜还就得现吃现做,热第二顿就粘糊了。

没办法,她就得天天早晨起来做,空着手往带冰碴儿的大缸里去捞酸菜,这一来二去的手上就生了冻疮,偏她还不知道保护,这冻的地方就越来越严重。每每见她痒的钻心,不分场合的就是一顿挠,都担心那皮啊屑啊再掉进饭锅里。

两家女人向来都喜欢拌嘴,你来我往谁都不肯吃亏,今儿你占了上风,明儿我就得找补回来。

两家人都已经习惯了,听着两人相互怼,也都没有参于,谁也没往心里去,只当这是无数次交手中的其中一回。

却不想,有人对此就记恨上了。暗暗打了主意,非得把这风头给抢回来不可。

腊月二十八,还有两天就过年了。

早上起来,吃过了早饭,一家这几口就开始各自分工。

赵明玉和赵文多合作贴对子,先是把整张的对联拿小刀切分出来,太阳出来暖和些了,就可以开始了。一个刷浆子一个拿起来出去贴。

李翠珍带着俩姑娘拉包子,赵文英负责和面,赵文兰切菜和馅,都调整好了,拿到屋里桌子上娘仨一起包包子。

年前拉上几锅的包子,蒸熟了放到外面的天然大冰箱自然冻上几个小时,冻得**,敲起来都直脆响,这就可以收到置物的大缸里了。

过年期间,家里来人去客,拿出来几个放到大锅联儿上大火加热,端上桌子又当饭又当菜。

除了拉包子,还有炸油丸,也都是年前需要预备出来的食物。这个动手的早,前两天就已经都炸好了,整整铺了三方盖,冻好装起来足有大半筐。

这个跟包子不太一样,油丸可以待客时摆盘,也能拿来当点心小零食吃。家里人口孩子多,这就需要多准备一些。可以从年三十吃到正月结束。

往常这样面食炸货倒也都备着,数量上却远没有今年这么多。不光是数量上,品质上也大有区别。

就拿包子来说,之前包的都是两种混和面,苞米面占的比例多,白面连一半的一半都没有。里头用的馅料更是如此,一盆的白菜、萝卜里混个一二两的肉,免强能见着点肉星。

而这次的包子却是用的纯白面,半点苞米面都没掺。馅也实实在在,两条的五花肉,全都放在了里头,真正的大肉包子。

冬天里最典型的酸菜肉滋拉馅,多半锅的肉滋拉切碎和着三颗酸菜,一咬都直拉拉肉汤,酸中裹着香,吃起来一点都不腻。

娘仨包了一整个上午,出了五锅三种馅的包子。

中午饭全家人都吃的这个,拳头大的白面包子,热腾腾的端上桌,和着一羹匙的蒜酱,一口咬下去咸香适中,纯纯的满足感。

七口人六口能吃的,就连最小的赵文男都连啃了两个大白菜馅的包子,直到一口都吃不下了,也硬是不肯下桌,典型的肚子饱了眼睛还没饱。

拉包子要提前发面,头一天就要做准备,面碱按着一定的比例兑好面粉,盆装着盖上高粱杆穿成的盖子,发上一晚上。天冷要是面没有发起来,第二天早上再端到炕头拿着小被子捂着热发,半个钟头一个点儿的也就好了。

赵家头天就弄出了动静,下屋住着的姜家自然就知晓了他们第二天要拉包子的事。毫无疑问,这是个极好的打脸机会。往年每到这个时间,汪萍都能好好的展扬一把。

姜家的条件好,拉包子又是个大活儿,用时较长,可以充分的展示一下优势。

两家共用一个外屋地,那都不用多说话,包子往那一摆,明晃晃的就是差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