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 第七十九章 姊妹逛街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第七十九章 姊妹逛街

作者:无名.月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4:10:56 来源:88小说

再次见到赵文多,他猛然间灵光乍现,动手运动的大方向是对的,只是对象不同,效果才会不一样。

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他在街边突然发出袭击,逼迫着她做出回击反应,也是这一下,彻底坐实了他的猜测。

一个病了许久,久到以为再也不可能治好的人。突然之间,获得了可以治愈的良方。即使这个方子有些匪夷所思,那他还是会紧紧抓牢。长久以来,这古怪的病就像是块巨石压在身上,重的他喘不过气。如今,总算是可以卸下来了。一想到这个,整个人都觉着轻松起来。

傅家人很快就发现了傅廷坤的不一样,先是从一顿晚饭开始,这个向来不知香味为何物的儿子(弟弟),破天荒的第一次在饭桌上夸奖菜做的好,连吃了两碗米饭。

当天晚上,傅家的厨子就得到了全家一致的表扬,还被奖励了两个月的工钱,乐得厨子一再表示,往后定会努力提高厨艺,不辜负东家的信任。

而引起这件事的主角,远在千里之外的赵文多,却并不知道自己成了别人的一剂药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对方纠缠——成为了一名特殊的陪练。

赵家人也同样不知,这一次的送人事件,引起的连锁反应,还远没有结束。

赵文兰成了第一个被波及的对象。

眼瞅着就来到年了,镇上的这些个厂子相继停了产,工人们碌碌续续的都放了假。

赵文兰拿到了这个月的工资,还有十天的加班费,总计四十六块钱。按照平时的习惯,要上交给家里大半做生活费,只留下两块钱零用。

这一回却有所改动,李翠珍一分没要,全都给留给她自己去支配。马上就要过年了,是买身新衣服新鞋子,还是当做嫁妆攒起来,都随便她。

上班了这两年,挣到的钱几乎都给了家里,每个月留的那点零用,除了买必需品之外,余下的部分也都给家里添置这样那样,手里头没存过半分钱。

这算是她的第一笔私房钱,数目超过十元钱以上。赵文兰很是高兴,非拉着三个姊妹出去逛街,直言今天都是她消费。

年前的最后一个大集,街道上到处都是人。之前没怎么着急置办年货的都赶着这一趟把吃穿用都采购齐了。买办的差不多的也跟着闲逛,得便再置个两三样,家中常用的也放不坏。

赵家的年货在这之前就已经备办妥当,李翠珍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从街头逛到街尾,除了在集市上买了一部分之外,商店小摊儿也都没放过,样样数数都买到了。

家里接连进了三笔钱,赵文多赚的皮子钱一万二,卖狗头金的六千,还有从傅廷坤手上讹的那两千,加在一起就有两万块。这些还是只取了整数,零钱还没算在内。

这个年代,别说是他们这样的农户,那就是城里的工人家庭,有谁能拿出千八百块,那都是极为富裕了。更别说是上万元,整个镇子也才出了几个万元户。

俗话说的好,财不露白,即便是有了这两万块的巨款,那也不好随便往外宣传,只家里人知道也就得了。

这有了钱就是有了底气,平时逛个街都缩手缩脚,有那合适相中的物什也只能暗自叹息,光看而买不了。如今有了钱,胆气一下子就壮了,正街上的大商店也敢往里走了,碰见中意的也不再顾虑忡忡,掏钱就买下来。

也是带了几分补偿心理,李翠可是下了‘重’手,当天的一趟采购,那是满载而归。不光是她拎了两袋子,同去的赵文英和赵文多,一样的两手满满当当。

这时候就想起了有车的好处,赵文多私下里打听了一下,最便宜的菲亚特小汽车也要**千块,现在手上的钱确实够买上一辆,可买是能买得起,关键问题在于谁来开,又怎么开出去?

一般买小轿车的都是些个体小老板,做生意摆排场,运输送货,这些都需要一个好的交通工具,来用以持续发展。

于之相比,眼下的赵家没有任何的赚钱项目,可以拿来用作车辆的养护,维持日常的开销,光是这一笔费用就不小。就单纯的只是拿来购物运输,倒显得过于奢侈了。

毕竟,现在不是几十年后,几乎家家都有私家车的年代。单独一家有了车子,还是凭白无故,没有做生意的情况之下。花上这么大笔的钱,白白干养着闲车,不说家里人会不会同意,整个村子都能炸了锅,因而产生的事非必然不会小了。

这一连串的考量下来,买车的念头马不停蹄的被赵文多给抛到脑后。显然,现在还不是时候。不过,可以纳入计划之内。

小汽车暂时搁置,自行车倒是可以考虑。做为当代主流交通运输工具,自行车也将在未来的几年内,有着大好的前途,可以说是家家必备。

眼下票据制取消,市场开放搞活,这些个家用电器、日常工具、常用设备,很快就会逐一铺开,各大品牌也会相继抢占市场。

飞凤、长久,华国自行车界的两大品牌,各占了半壁江山。

同小汽车的昂贵遥不可及相比,自行车就比较亲民的多。平时骑着上班,运送货,方便又节省时间。逢年过节载着老婆孩子进城逛街,拉风又自在。对于小镇上的居民来说,绝对是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华国人口众多,后被称作自行车大国。也是基于广大民众对它的喜爱和依赖,家家户户都有一台自行车,几乎都成了定律。而它的这份辉煌,即将到来。

在那之前,还得继续靠着人力。即便有所计划,至少也要等到年后,工人恢复生产,生产流水线下来产量才能成行。

过去这些年,一直票据制控制的关系,像是自行车这件的大件,购买不易。就算钱票在手,没有指标也还是不行。

一个镇子,往往一次分配下来的份额不过三两台,真是排队抢着都买不着。市场的供求严重失衡,这也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一旦供应不再限时限量,不再有票不够多的烦恼,那就会发生井喷似的购买潮。

前提是,全镇上都没有开设一家的专卖店,这种的情况要发生一定的改变。要不要当那个自行业行业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赵文多还处于考虑之中。

年货置办了实成实,姐妹四人的任务也就纯粹是逛街了。小吃街上转了一圈儿,每人手里拿了一两样吃的,边走边聊。

正街的商店二层百货大楼,是姊妹几个最终的目地地。

掠过一层的五金小百货,直接上了二楼,化妆品、服饰柜台,最是受女孩子们的青睐。

家里经济条件差,日常温饱都是问题,又哪里会有闲钱来买多余的奢侈品。全家从老到小,都擦着最便宜的蛤蜊油,冬天风刮的厉,不抹点护护手脸,几天就能吹出皴了。

绣花厂里尽是些年轻爱美的姑娘,平时聚一起也会讨论下美容心得。你脸擦的什么,用的什么牌子,哪个护手霜润,哪个面霜香,一个月基本工资至少有三十多块,平时加班也能多个十块八块,买瓶好一点的乳液还是用得起的。

大多数姑娘手里都有瓶浮液或者面霜,不拘是絮梅、营灯还是百鸟羚、亚霜。

赵文兰属于天生丽质型的美女,平日里清水洗脸,只在冬天最冷的时候才会隔三差五的抹点蛤蜊油,其他大多数时间都是素面朝天。即使是这样,那一脸的白白水嫩的皮肤,还是人群里最显眼的那个。

绣花厂出漂亮姑娘,而赵文兰又是这些姑娘里数一数二的那个。总是有人问她,都用什么牌子的乳液面霜,养护的这么好。她拒实以告,却没有多少人相信。私下里会说她怕被别人学去,不肯说出皮肤好的秘密。

赵文兰苦恼之余,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买上一瓶属于自己的护肤品。哪怕是瓶大友谊雪花膏,也能带去厂里,跟那些姑娘们看看,她用的都是什么,不再特例独行,被说是仗着脸好,便不把她们放在眼里,拿个最便宜的蛤蜊壳来糊弄她们。

化妆品柜台里摆放着好几种的护肤品,有玻璃瓶的、铁盒的、白瓷罐儿的,方扁圆形状不一,花花绿绿颜色多样。乍然一瞅,有些花了眼。

新制新规,百货大楼里的一些柜台都被个人承包了,不再是国营性质,营业员很多都是老板,卖的东西是自己的,赚的钱也都是自己的,这源动力就不一样,服务态度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姊妹四人一靠近柜台,里边的营业员就站起身过来打招呼:“小姑娘们,打算买点什么?擦脸的面霜,护手的手油,扎头的发带,我这里都有,过来看看——”

赵文兰指着花葫芦形状的粉争瓶子,道:“我要买乳液,这个拿给我看一下——”

“哦,这个呀,是絮梅,颜色漂亮还好特别滋润,我们这里属它卖的最好,小姑娘真是有眼光会挑。”营业员面上带笑的从里面拿出粉瓶乳液,放到柜台上。

赵文兰拧开盖子,放到鼻子前闻了闻:“嗯,就是这个香味。”中午空瑕时间,厂里的一些工友会拿出自己的化妆品显摆,其中就这个味道她最是喜欢。淡淡的花香,特别好闻。

“大姐,三妹,四妹,你们也都闻闻看——”

“啊,好香啊!”赵文男扒着她的手,凑热闹似的跟着叫了声。

“味道是挺好闻的,有点像花香还带着果香。”赵文英道。

赵文多的词没那么多,只两个字:“挺好。”h市生产的老牌子了,几十年的历史,很是受大众欢迎。

赵文兰得到了仨姐妹的认可,也不再犹豫,跟营业员道:“就这个絮梅,给我拿四——不,五瓶。”家里还有李翠珍,让她也跟着她们姊妹一起用。

一下子卖掉五瓶,营业员自然是高兴,从底下存货的盒子里数了五瓶拿上来,道:“这是要跟姊妹几个一起用吧?”

“是,我们四个还有我妈也给她买一瓶。”赵文兰说着就去翻包。

营业员挺喜欢这漂亮还孝顺的姑娘,多说了一句:“其实给你妈买,面霜更合适一些。有点年纪的人,不比你们这些小姑娘,用霜更好些。”

赵文兰停住手,一时拿不定主意。

从来都没用过化妆品,顶多风大抹点蛤蜊油的人,哪里会知道这里头还有这些个学问。

四个人里头,也就赵文英比她大个几岁,可她更是一窍不通,整天只知道干活的人,接触的群体都是村里这些个妇女汉子,能叫上乳液的名字还是听赵文兰讲的,更不用说别的了。

赵文男小屁孩儿一个,你问她哪种糖更好吃,兴许还能说清楚。

赵文多没招儿,不想多话这时候也得站出来,道:“就听她的吧,换个面霜。”这个营业员还是不错的,这时候就已经有了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推销的理念。放在之前,那几乎是不可能。同样都是站柜台服务于大众,却是完全不同的表现。

赵文兰本就听赵文多的,现在她都成了全家的话事人了,就更是如此了。

不再迟疑,把絮梅换了一瓷瓶装的亚霜,一共花了四块八。营业员还附送了个壳装的蛤喇油,让拿回去擦手脚,冬天防止手脚皴裂。

一直拿它擦脸的姊妹四人,自是一番感慨。

买完了化妆品,掉转方向,换到了服装的柜台。

赵文兰的心是好的,有了钱就想着给家里人都添身新衣,可到了服装柜台才发现,手里的这四十块钱,看似挺多,真要用起来却是不多的。

光是一件像样的棉大衣,就要五六十块,这些钱连一件都买不大。

赵文兰有些小失望之余,倒也没郁闷太久,买不了外衣买里面穿的衬衫秋衣秋裤却是可以的。只稍稍的那么停顿了一下,就开始挑选起合适的尺码和款式来。

相比起之前的化妆品柜台那位善解人意,说话漂亮的女营业,这里售货的是个胡子大叔,话说的不多,只在选中样式的时候,伸了长杆把上边的衣服拿下来,摊在柜台上让几人随便的看,没有半句的解说和推销,更像是到了自选商场。

赵家七口人,内衣的样式不算多,挑中了哪一款,分出了颜色和性别,其实是很快的。七套衣服,分了大小码,价格不同,加起来花掉了十八元。

一个整月的工资,两个柜台走下来,两样东西,这就花去了一半儿。

赵文英道:“老二,这些就行了,全家人一个没落下,都给买

到了。剩下的那二十你攒着,别动了。”心说,咱妈可不是哪次都这么好,也就是家里进了钱,才让你把着这月的工资。下个月你再看,还没等到开就好跟你张嘴要了。

赵文兰本来还打算再买点什么,听到这话也是犹豫了下,确实是得讲究个细水长流,一下子都把钱花光了,等到真正要用到的时候没了,才叫一个难。

苦日子里过过来的,太能体会一分钱难道英雄汉的艰难。即使这会儿手上是有点钱,也确实该省着些花。

“那——咱们就走吧。”

“嗯?买完了吗——”赵文多嘴里咬着根铅笔糖,刚刚赵文男塞到她手里头的。

“不买了,都买这么些了,足够用了。”赵文英冲她使个眼色,那意思是你赶紧走吧,再买呆下去,你二姐那钱包都得瘪了。

依着往日家里的光景,姐妹几个一年到头也做不上身新衣裳,这身秋衣裤可以算是头一次,全家人整整齐齐都换了新。较之从前,当真是好不错了。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年纪小小就都知道家里什么个情况,也都懂事不吵不闹。

姐妹几个也都打小这么过过来的,赵文多又是几个里懂事较早的那一个,赵文英像她这么大的时候,自认做不到她这样。可以说,她的成长是极为迅速的过程,只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从个傻乎乎的小孩子,一下子长成了稳重又聪明的小姑娘。即便她还是话少,人也是个冷脸横,却改变不了成为全家人的智囊,凡事都不由自主的去争求下她的意见。

依着她那心眼子多的程度,只一眼就能够体会对方话里包含的用意,赵文英丝毫不怀疑这一点,说完话了就拿起了几包衣服,准备走人。

前脚都迈出去了,就听赵文多应了一声:“哦,那我开始买了。”

赵文英:“……?”什么玩意儿,问她们买没买完,不是要走,而是她也要买?

“老三,你要买什么?”赵文兰也挺惊讶,今天出来就说好了她消费,钱也都在她包里头,怎么这冷不丁的开口说要买衣服了呢。

赵文我也没回答她,指着挂成一片的衣服布幕,对着胡子大叔营业员道:“把右边那件小碎花的确良衬衫拿下来我看一看——”衣服挂的位置是男左女右,右边的全是女款。

赵文兰一愣,这件衣服她刚才就相中了,只是这一款要十二块钱,有些贵,她没舍得买。再者,全家人都给选的秋衣秋裤,她单独买件这么贵的衬衫,不合适。

她自己不舍得,老三要真是喜欢,那就给她买上一件,兜里还有二十块,怎么也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