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 第五十五章 真的好玄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第五十五章 真的好玄

作者:无名.月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4:10:56 来源:88小说

从没见识过这种场面的赵文英更是都吓懵了,一个劲儿的说:“怎么办,怎么办,这可怎么办?”急的来回直转转。

李翠珍也给吓的不轻,倒是当妈的能稳住神,这回也不支使别人了,自己动手给小儿子按摩。

而这次,远没有头回那么轻松。直揉了十几分钟,小五也就哭了这些时间。最后也不知道是按揉起了作用,还是大哭扭动耗费了大量的力气,总之是哭声越渐越小了。

“好了,总算是不哭了。”赵明玉擦了下额头,这哭的都给他急出一头的汗。

赵文英一直盯着,越瞅越是不对:“妈,不对啊,我怎么觉着小五这脸色儿不对啊。”

刚出生时脸皱巴的都成了小老头儿,皮肤也是红叽叽囊囊,过了这两天,小脸儿上的褶皱都舒展开了,由里到外的往上反白。只是表层还是看着发红。

一天里大半时间都花费在这小弟身上,哪里有变化赵文英是一眼就瞧出来。看似没了声音,像是睡着了,可是这呼吸弱了很多,并不是入睡时的细细绵长,脸上的红也是迅速褪下去,这绝对不是正常现象啊。

她这一嚷,李翠珍也发现了,立时紧张道:“小五这是哭的太厉害没劲儿了,可能还没好,再给他拿热毛巾腾一腾。”

“别等了,去医院。”赵文多拦住了要去拿热水毛巾的赵文英,果断的道。

这次的哭闹可比之前重了几个度,中间只隔了一个多小时,明显是严重了。这都哭的脱了力,脸色都发白了,还是找不出原因,要是这么持续下去,先不说小孩儿怎么样,大人已经急出满嘴泡了。

“啊,要去医院啊,用吗?”见小儿子哭成这样,赵明玉也是挺着急,可是一听说要去医院,却是不由得犹豫起来。

医院那地方,只有生了大病才会去,小老百姓有个头疼脑热的吃片药就好了,谁没事儿的往那里跑。出于这种思想,听到去医院,从骨子里就觉着打怵的慌。

李翠珍也没在第一时间点头赞同,在她看来,小月科孩儿闹毛病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当地的风俗,只有过了十三天的小娃子才会正式的知会亲朋好友,那意味着这个新生儿站住了。像是刚出生没几天的婴儿特别容易生病,一个不小心就能吹感冒了,家人再没个就医意识,直接就给拖成了不治。也因为这个,新生儿的夭折率非常高。

村子里哪家孩子都不老少,也没谁有个头疼脑热就往医院跑,多是用些土办法喝点儿草药,再擦擦身上,差不多就好了。实在是挺不过去的那也是该这么走,命里没有这个孩子。

这要是换了四姐妹中的任何一个,李翠珍都不带犹豫的,直接就给否决了,先这么用热乎水暖肚子,到了天亮再去野地里揪把荆芥草,熬了药汤搓搓身上去去瘟气,病也就好了。几个孩子也都是这么养乎大的,哪个也没缺斤少两,都不少长。

之所以这么埂埂迟迟,那也是因为小五是得来不易的小子,她也是担心再万一有个什么闪失,格外的加着小心。

不光是她,家里这些人哪个不把这个小不点儿看的格外重,固有的重男轻女思想是一方面,爱护幼崽不光是动物的本能,人类也大都有这样的通病。

这么小点儿的婴儿,抱的稍微用力些都怕给挤着,刚才那一痛的大哭,两只小脚都搓破皮了,可想而知是疼大劲了。

一向柔柔弱弱,很少会自己拿主意的赵文兰出声道:“妈,就听老三的吧,赶紧抱小五去医院,这么等下去不是办法,真要是有毛病给拖大夫劲儿,再有个三长两短,可就晚了。”真有个万一,是哭都来不及。

她这一句成功助攻,李翠珍再不迟疑,包裹好孩子,就要往外走。这时候她也是有点儿犯迷糊,也忘记自己什么情况了,脑子里闪过各种的万一,也是自己给自己吓着了。

“妈,你就别去了。”赵文英身为大姐,自然是有事冲在前面,三两下穿好棉衣,从李翠珍怀里接过小娃子。

“是啊,妈你可不能吹着冷风,有我和大姐、老三呢。”赵文兰看见赵文多也在旁边一声不吭的收拾,知道这是也要去的,便道。

赵文多瞅着她袅袅绵绵的模样,一个衣服领都能整理个半分钟,别再那边都看上病了,她还没走到地方呢。直接拒道:“也不用你,我们俩个人够了。”

“别呀,我们三个人轮换着抱小五,谁要累了就歇会儿,这样也能走快些。”

可算了吧,你自己能走明白就不错了,还打算抱孩子走夜路,别再把你给摔着。

“老二,那你也别去了。明天早上还得上班,来回跑怕再不赶趟。”李翠珍打断道。

全家人都清楚赵文兰是个啥属性,出力这方面的事情从来都不准备打她的单儿。

“那,那——”赵文兰想要争取,可也知道自己的短处,开了个头就找不到能说服人的理由,最终败下阵来,蔫声道了句:“那好吧,我不去了。”

回拒了二女儿,李翠珍并非就是完全放心了。两个姑娘家还抱个生病的小孩儿,这黑灯瞎火的,一哧一滑的再摔倒了连个硬实人都没有。

“赵明玉,你也一起跟着去,打手电照亮也不还得个人吗,光是她们俩还得抱小五,照应不上。”

“啊,我也要去啊?”赵明玉没寻思自己能被点名,有些意外的指着鼻子问道。

他跟赵文兰还不太一样,他是向来病歪歪没人指望,直接就给忽略掉那种。赵文兰是想让她来,又担心干不利索,总的来说在选择上,可能比他要强那么一丢丢。

可是这回却颠倒个个儿,李翠珍弃掉了赵文兰而叫了他。

“你干什么不去,赵诚辉传的是你们赵家的宗,接的是赵家的代。你光知道要儿子,怎么滴儿子生病了,你就不能陪着去看看了?”

赵诚辉是小五的大名,早在他出生前就起好的名字。可见赵明玉是多么盼望这个儿子的到来。

李翠珍把孩子的大名都给整出来了,可见是挺生赵明玉的气,小儿子病了他这当爹的不说往前站一站,直缩了脖子往后躲。家里的事向来担不起也就算了,这会儿还是没个当爹的壮实稳靠样,就让人很恼火。这要不是月子里怕见风,不能出去那么远,她抱了孩子就走,还用得着在这里跟他费这些话。

赵明玉也是很宝贝小儿子的,并不是不乐意去陪看病。他这常年受照顾的对象,遇事谁都不指着他,也让他习惯了当留守看家的那一个。

一时没适应好被纳进主力阵营,就条件反射性的多问了句,这就招来了李翠的一通教训。立时就成了霜打的瘪茄子,不敢再吱声了。

两人你来我往对话的这会儿工夫,那边姐妹俩已经穿戴好了,检查了下随身需要带的物品,对视了眼就抱着小弟往外走。

也没去等正急慌慌往身上套棉袄的赵明玉,对二人来说,他去不去的真不是太重要,两个人可以很好的完成瞧病任务。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

“等会儿爹,爹给你们支手电——”赵明玉夹着手电棒,伸手去提趿拉帮的棉捂轳,又着急追赶,往前小跑着两次才算把鞋给提上。

村里离镇上有三四里地,平时走快些一刻钟就能到。白天视线好,坑坑洼洼的路面可以绕开着走。这大晚上乌漆嘛黑的,手电光也是有限,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的就慢,绕是姐妹俩轮换着休息,到了镇上也走了二十多分钟。

秋水镇上有两家医院,一大一小,大医院是县属的二甲医院,小医院就是乡镇卫生所。前者位置在西街边,后者更靠镇街中心,离村也里更近些。

相较于新建成的大医院,小医院则更为人们所熟知。在村人的意识里,不舒服了就去卫生所扎一针,完全没有检查照片化验的概念。

再加上地理位置上的原因,去往大医院还要再多走出三四百米远,一般的都会选择在小医院看诊治疗。

尤其是一些年纪大的人,习惯于去较为熟悉的地方,找认识的大夫瞧病。大医院的几层楼,光是科室划分就够他们辨别上半天,一脚迈进去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更别提看病抓药了。

父女仨刚一走进镇街,赵明玉就打算喊两人拐弯去小医院,刚停了下脚步,张嘴话还没等说出来就被赵文多打掉了。

“直接去西街,小医院里没有人。”这个位置的正是通往两个医院的分岔路口,都不用他开口,那脚下一停顿就知道是什么个意思了。

“哦,对对,我都忘了。”赵明玉一拍脑门,光想着小医院近面方便,忘了下午五点钟人家就下班了,大半夜的根本就没有人。

这么一来,就是不想去大医院也得去了。

五分钟后,几个人进到了医院。

空空荡荡的大厅里荧光灯照着水泥地面,冷潇潇的风透过玻璃门缝吹进来,带着人浑身发寒。

正门对过的药房里,一名穿着白大卦的医师正站在一排药架前对着单子拿药。

“是——王国庆王大夫?!”赵明玉趴近玻璃窗,瞪圆了眼睛仔细辨认。

白大卦闻声回头,看了两眼赵明玉:“你是——?”显然是没认出来。能直接指出他名姓的人,应该是认识的。

赵明玉赶紧道:“我是白浪里村的赵明玉,王大夫你们之前医疗队下乡还给我瞧过病呢,你有印象没?”

“白浪里村的是吧,有那么点印象。”王国庆点点头,那时候他还在县医院,全家还没到秋水镇当下放户。只是一次下乡医疗,没寻思到会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倒还真是有缘。

这明显是句客套话,当大夫的每天经手那么些个医患,尤其是下乡义诊,排号的村民一个接一个,大都脸都不细看,还能记住你姓甚名谁?可拉倒去吧,别把人家客气当真。

显然,赵文英也是深懂其义,不给赵明玉再继续套关系的机会,抬了抬手臂,把怀里的小婴儿往前递了递:“王大夫,我小弟病了,麻烦你给看看。”

这时候的医生几乎都算是全能,不分儿科成人科的都能给瞧一瞧,特别是这晚上的值班医生,全院这会儿就他一个大夫,碰着什么样的病人都得给看哪,不光是看病开方,这抓药不也是他动手吗。也就是扎针打吊瓶他伸不上手,由专门护士来。

王国庆从药室出来回到诊室,问明了一些症状,对包被里的小五上下翻看,轻触了身上部位,尤其是肚子各处边指按边看反应。

这时候的小五极其的安静,要不是脸上还不见血色,气息也很是弱,会让人以为这是个非常健康乖巧的小娃娃。

大夫就是大夫,并没有被这表现给迷惑住。相反,还越是检查越是脸色沉重。

不等赵家父女问明情况,就疾步出去,再次进了药室,迅速的捡出几瓶药,就叫来了值班女护士。

护士也是个经验十足的老手,三两分钟就兑好了药水,拿着就进了诊室。

刚出生三天的小婴儿,血管很细且不好找,护士左右额头扒着按了两下,瞅准了一条还算是鼓的一针就扎了上去,胶皮滴管迅速回了血,有效的一针。

直到这一刻,诊室里的这几个人才算是松了口气。

“王大夫,我儿子到底是得了啥病,这咋还挂上吊瓶了?”赵明玉的认知里,只有得了大病才会来医院,病到不行危及生命的人才会挂吊瓶。

小儿子这才刚到这里,王大夫只瞅了瞅就二话不说的给扎了吊瓶,怎么着也该给个解释了。

不光是他,赵文英和赵文多两人也同样等着听诊断,刚才都被王国庆那一脸的沉重表情给惊着了,看他来去匆匆,谁也没不长眼睛的开口问询,那明显是不想被耽误时间才闭口不言的。

王国庆坐在凳子上,并没有直接回答赵明玉的问题,看着对面空着的位置,白天应该是还有一位医生在坐诊,缓缓道:“两个多月前,我的一位同事接到了个两月大的小患者,因为母亲奶水不足,喂了半荼缸的浆子,出现了异常反应。送来时已经呼吸困难,都没来得及救治就死亡了。”

赵明玉唏嘘的同时,忍不住讶疑的问:“吃个浆子怎么就出了问题呢?”两个月的婴儿,早已经过了最初夭折率高的前几天,应该是好拉扯好养活才是。

两人口中的浆子就是面粉加上水,放在小火上煮成透明糊状,一般用来浆被子、糊墙、贴对联。一些家庭条件受限,吃不起奶粉的人家,会拿来喂婴儿。

赵明玉之所以没觉着奇怪,那是因为给孩子喂浆子吃并不算稀奇的事,村子里很多人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李翠珍生老大老二的时候年轻,奶水还是够用。到老三时,就有些免强了。老四吃了半年,之后也是喂了两个月的浆子,直到能够吃饭了才停。

虽然说知道浆子喂孩子不是那么好,可是买不了奶粉也是没有办法。老一辈传下来的土法子,谁爱也都是这么用,没听说出什么大问题。

王国庆似乎是早有预料,点了下头道:“是,就是这浆子的原因。小孩子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全,对面粉很难做到好吸收。一些甚至过出现拉肚子,便秘,过敏等一些症状,特别是出生不久的小婴儿,更是容易出现排斥反应。那孩子就是因为这个丢了性命。”

“王大夫,那你说这个跟我弟弟的病有什么关系吗?”赵文多意识到王国庆不单单是为了举病例,这其中应该是有某种关联。

赵文英怕被误会似的紧跟了句:“我弟喂的是奶粉,没给他吃浆子。”

这在之前的问诊的时候就已经了解到的情况,王国庆也随之解释道:“我之所以说起那个孩子,只是想让你们知道,每个小孩子体质都不相同,同样的食物,一些孩子吃了没事,可有的孩子吃了就会出现问题,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不服。”

赵明玉有些明白道:“也就是说,别的孩子吃了浆子没事,那个孩子吃了就不行事儿了。那我们家小五吃的奶粉也是这个道理了?”

“应该是这样,他的情况就属于一种过敏,而且是比较严重的。”这是王国庆动作迅速安排护士扎针的原因所在,同事的那个病例讲出来也是让这父女三人能更清楚明了。毕竟,对于他们这些没有医学常识的人来说,并不是太好理解。小孩子全身没破丁点皮,根本意识不到会是什么大病。

他的这些说词,相较来说赵文多更能接受到,后几十年的医疗水平可比这个时候先进的多,常识性的知识大众普及率也是更高一些。

‘过敏’一词,在那个时候已经算是普偏困扰的问题,而这个年代老百姓还知之甚少,一些现象也统概称为‘不服’。

“那也不能啊,我弟打一开始就吃的奶粉,要是说吃不服,那不早就不服了,咋还这么长时间才看出来。”赵文英听是听明白了,可还是纳闷儿,小五是她一手看护的,出生这三天也就是下午那顿不是她喂的。

哎,对啊,下午是那个老太太冲的奶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