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 第五十二章 集市遇商机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第五十二章 集市遇商机

作者:无名.月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4:10:56 来源:88小说

同一时间,白浪里村赵家。

赵文多从仓房里拿出来的一堆灰鼠子,化了几个小时冻,不软又不太硬,剥起皮来更加的容易。两个多小时,除了开始的两张手生剥破了口子之外,其他都是完整的一张套皮。

大早上的开始忙活,天将才亮就进仓房里倒腾,拿进拿出的来回的跑了好几趟。

有心叫她悠着点干,别太急燥。一想到饭桌上那张脸臭的跟个什么似的,谁都没吱那个声。

昨晚上说是做了不太好的梦,也不知道是怎么个不好法,让她那张小脸一直绷了整上午。

**个灰鼠子,一气儿就都给剥了皮,光是肉棵了就装了一整盆。一顿饭是吃不下的,还得拿到外面冻上。血呼呼的哪有裹着外皮干净利索,吃多少整多少,不好吗,非得全都给收拾了。

腹诽了一大堆话,嘴上却是半句没有。

东西是人家打回来的,什么时候拿进去冻,什么时候拿出来吃,那是人家乐意,旁人说不着也训不了,干脆就别费那口舌了。

家里的几口人都是这么想,可架不住眼下还住了个外人。

包冬梅不知道实情,谁都没跟她细说,含乎的一概而过。只以为这些灰鼠子是上山砍柴,捡了别人的漏一趟一只半只的捡回来的,这么些个也是攒了大半个冬天,才能凑够这个数。

狗肚子也盛不了二两香油,有点好东西,一口气就全都给翻腾出来了,也不知道细水常流,吃个稀罕儿。

她是个有内秀的老太太,肚子里尽是些弯弯绕,虽然轻视继子一家的这种没过过好日子,一副得了好就装不下的小家作派。对这个冷脸横的三姑娘更是看不上,可她嘴上却半点不露口风,连问句话都带着笑。

“我看这么多的肉一时也吃不了,化了的肉棵了再拿去重新冻,那就不是味儿了。一下子收拾这么些多累啊,吃一个弄一个还轻快,还味儿鲜。”

又是受累又是肉鲜,听起来好像就是关心,给出个见意。可会说不如会听,话里话外也是指责这不会干活,浪费了好东西,不懂得持家过日子。

这还用她来说,谁不知道用多少取多少的道理,哪个年月也不好铺张浪费啊。

之所以如此,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昨天的集市上,赵文多遇见了卖肉的一刀刘。当时他正跟两个人在那议价。供销社里的摊子上的猪肉每天都不够卖,个把月就积攒下来几十张的猪皮,这两人就是跟他打过交道的二道贩子。

其中一人比划了个手势道:“还是按原来的价格,给些皮子给你这个数。”

大刘摇了摇头:“我可听说最近有人来收皮货,各种皮子都涨了价。就你给的这价钱,可拿不了全部,二十张还差不多。”

那人一怔,似乎没想到消息传的这么快,一时有些尴尬的没接住话。

旁边那人反应快,带着笑的接道:“嗨,那都是些关外客,不知道行情瞎乱给价。刘兄弟你既然说了,那行,这价钱就再往上给提一提。这个数,你看怎么样?”亮出一只手外,又加了两根手指。

“这个是高价了,不能再多了。”先前那人也回过神来,帮着同伴道。

大刘低眉敛目,在那里细细思考,算了算按这个价钱合适不合适。片刻后,伸出了三根手指道:“最少再加这些,不然这次的就算了,我找那些外地客去。”

“哎哎,别呀兄弟!咱们可是老交情了,找什么外地客呀。”缓了缓,一咬道:“行,就按你说的价钱。老二,掏钱。”

两方一番讨价还价,最终是把买卖谈成了。

赵文多虽然不知道这些猪皮到底值个多少钱,可看三人前后比划手势的数量,再联系交谈的内容,不难看出来,这是比平日里的价格翻了小一倍。

要不是涨出这么多来,大刘师傅也不会重新议价。就凭着对方是长期买主,要是少来无去的星崩儿变动,他都不会提出来。

三人谈妥了买卖,也都松了口气。

大刘瞅见跟前站着的一大一小两小姑娘,其中大的那个还挺眼熟。长年售货养成的习惯,见着人驻足都会主动搭个话。两个小姑娘个头不高,他就略弯了腰,带着笑容道:“小姑娘,你们认识我们吗,听得这么认真?”

他的那些猪皮,可都算是边角余料,拿出来换些钱也不属于多违法。就算是谁去举报,顶多交两钱儿,也没啥大事。现下里那股风差不多都已经结束了,脑子聪明的都不会再揪着这一块儿不放。

更何况,眼前这俩都年纪不大,小的那个能学明白话都没能有多久。大的那个眼神清澈,半点不像那一肚子鬼主意的坏孩子。

赵文多不打算放弃这个能得到小道消息的机会,上前一步,道:“大刘师傅,我在你那里买过肉,认得你的。”

“哦,我说怎么瞅着你有些眼熟呢。”大刘圆圆的胖脸上堆深笑纹,道:“那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儿啊,要是买肉可不行,今天的肉可都卖完了。”

镇上每逢有大集,下面各村的人都从四方八方赶过来。平时舍不得吃喝,赶到这一天也会掏个块八毛,买些果子糖块的甜甜嘴儿。

供销社里品类较全,更是必去的地方。‘一刀刘’的肉摊前,那可是热点。半扇儿猪肉摆上去,个把钟头就卖个净光。要不是早早收了摊,他也不会跑到集市上来跟人卖猪皮。

“大叔,我们不买猪肉,我们家昨儿个刚杀的猪,有好多肉,可以吃好久呢。”赵文男一听对方问是不是买肉,小脑袋摇成了拨浪鼓。在她看来,一百来斤的小猪已经算是老大一堆了,从来也没见过那么多的肉,吃到明年都足够,那是不可能再花钱去买的。

小丫头一脑袋的绒绒头发,两个发揪揪梳的稀松,一摇头晃的跟两颗圆滚滚的黑汤圆,软叽叽颤微微,再配上嫩生生的童音,显得十分的可爱。

大刘本就是个喜欢孩子的,看见这么待人亲的小姑娘,一颗心都要给软化了。弯腰都改成半蹲了,冲着小丫头笑眯了眼,道:“哟,家里杀猪了,那可有好多的红烧肉可以吃喽。那,猪皮是不是也熬了皮冻了?”

皮冻是猪皮切了细条,大火熬出胶质,放凉了凝结成块儿,吃起来q软弹牙,是当地杀猪菜系里的一道凉盘。

大刘之所以有此一问,也是看两人站在这里听他卖猪皮,是不是也想把家里的猪皮拿出来换钱。

腊月里,下边儿村里人家养的年猪也都该碌续杀了。为了多得两钱儿,一些人家都会把一部分猪肉和扒下来的猪皮拿出来卖。小姑娘说家里刚杀了猪,那皮说不准就要拿到集市上来卖掉。

“没有,大姐说过一阵子再熬皮冻,这两天先练猪油。”

大刘一听,这不是要卖猪皮,都打算熬皮冻了。那她们俩站这里听半天是为了什么,就是简单凑热闹,好奇吗?三个大人卖东西议议价,就这么有趣?

圆胖的一张脸上写满了疑惑不解,站起身刚想说,那你们开始逛集市吧,我们先走了。

就听那个大一些的小姑娘,清凌凌的问:“除了猪皮,其他的皮毛要不要?”

大刘和那两兄弟都是一怔,年纪大的兄长先回过神,道:“小姑娘,那你那儿都有什么皮子?”

赵文多报数道:“**只灰鼠子、五六张兔子、两张狍子,还有十几根野鸡翎子。”

“呀,还不少呢。要不你先把它们都拿过来我们看看,瞧瞧货色再谈价钱,怎么样?”

“那么麻烦干什么?就直接告诉她都多少钱,左右差不离的大概,也让她心里有个数。”大刘阻止道。

那么多东西运过来一趟,也是不容易。到时候,他们再往下狠压了价,卖觉着亏的慌,不卖再往回运,又要受一趟的累,多为难。

三个人一番话,大人能理解其中的隐含的深义,两个这般大的小姑娘就不是那么能明白了。或许也就是能感觉到大刘的善意,具体涉及到的问题是想不到那么深的。

好在赵文多芯子是地地道道的成年人,明白货到地头死的道理,大刘完全是出于好意,不想对面这俩个二道贩子欺她们年纪小,忽悠一波。

原本她也只是问一问,之前听到的消息其实已经够用了,那些皮子压根儿就没打算卖给这两人。明明关外客商给出的价格更高些,她又何必跟二道贩子磨牙费口舌,讨价还价。

那收猪皮的两兄弟,一看大刘这是想护着这俩个小姑娘,当下倒也收了想捡便宜的心思,相互对看了两眼,挨样皮子都报出了价格范围。

二道贩子挣的就是中间的差价,即便有大刘在其中维护,不至于减缩的太狠,那他们报出的价格也是掺了不少的水份。在这些价格的基础上至少要再加上三成,差不多就是关外客商的收购价了。

赵文多在心中大概的计算了下,越累加越是眼亮。要真都顺利出手,能有小一百元进账。这还是保守估价的前提下,很可能会更多。

难怪这两人要抢着生意做,确实是大有赚头。

大刘担心两人年纪小,拿来了皮子再找不到买家,就热心的说可以去肉摊找他帮着联系。

不管是这两个兄弟,还是别的买家,到时候谁出的价钱高,那就卖给谁。他是不要介绍费的,纯属帮忙,只看着两小姑娘合眼缘,待人亲。

往回家的路上,赵文男还说,那个圆胖胖的叔叔真好,不但帮着说话谈买卖,还给好吃的,下次再逛集要是能多碰见几个这样的好叔叔就好了。

临走时,大刘把刚买的打糕拿了两块出来,小丫头吃到嘴里就没停过夸奖词儿。

不比后世的诱拐风险,这只是份单纯的善意和喜爱。

也正是因为大刘的热心,又见识过他的为人处事,赵文多把他列为了合作的对象。

大刘师傅的肉摊,也成了之后的售卖站,山上打下来的野物全都拿到那里出货。两人一供应一零售,倒是合作无间,很是赚了些钱。

而眼下却是刚得了消息,皮货行市看涨,第一波关外客刚来到秋水镇集市上抓皮子。

赵文多忙活了小半天,总算是把家里的几样野物皮都给处理好了。趁着天气好,东山上走一波,打算码几个兔子野鸡去。

她这里一去找绳子镰刀,李翠珍自然是要问上一嘴,干什么去?

砍柴禾,还能是干什么。

腊月底了,正是最冷的时候。家里有刚出生的婴儿,坐月子的产妇,屋子总是要多烧些才暖和。柴禾的用量增大,本就不太富裕的柴垛截半的往下递减。

年底前赶了天儿好,再砍些回来垛起来也不错。

有过之前几次上山的经验,家里人对赵文多去东山很是放心,已经没有啥意见了。李翠珍也只是随口问了句,并没有阻拦意思。

倒是包冬梅大惊小怪的‘呀’了声:“三姑娘自己上山砍柴禾啊,你们可真是放心。这么大的小丫头,天冷路滑的要是摔哪儿了都不知道,怎么不找个人陪着去?”有意无意的瞄了眼正洗着尿布的赵文英,接着道:“大姑娘在家也没啥事儿,也一起去呗,有个伴儿还能多砍一些。”

先前的一句会以为她要指责李翠珍和赵明玉,不像个当爹妈的样儿,让这么小的孩子上山。可下一句就变了话风,也不说赵文多年纪小不能去,只是让赵文英陪着一起。

这么一听会让人觉着挺贴心,还没有多管闲事儿似的招人烦。

反而李翠珍这个当妈的有所反省,可也是,之前让老三自己上山,那是不想让老大请假扣粮。现在老大在家了,再让老三一个人上山,确实有些不像话。

可是这话是要说清楚的:“老大请假在家是为了给我伺候月子,不然,这时候是在上工的。”她的大姑娘可是忙得很,可不是你说的啥事儿不干。

“嗨,我当是什么呢,原来是因为这个。这个可不用担心,家里不是有我在吗,做饭的事儿就交给我吧,那奶粉我也会了,小五饿了我就给冲呗,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包冬梅拍拍胸脯,大包大揽的道。

包冬梅做了一顿肉汤,虽然让李翠珍跑了几趟厕所,那也是因为不了解一些常识,跟她的本意无关。做饭菜的手艺还是值得肯定的。

再者,她这次过来说的就是伺候月子,也不能光练嘴皮子,不干实事儿。正好她也有此意,倒不如就让她来吧。

这一刻的李翠珍还不知道,她的这一个决定差点就酿成了大祸。

赵文英一看老太太都拍胸脯了,她妈又点头同意了,晚上也就一顿饭的事儿,估计也不会出啥问题。当即也跟着收拾了几样工具,和赵文多一起去了东山。

半下午的时候,村里响了一阵锣声和哨音,村里的会计可着街喊:“春耕备的种子不够了,各家发下去的花生要收回来。都收拾装好了,一会儿挨家收,要核对数目。”

啥意思呢,就是核对下斤数,发下去多少收上来多少。连壳带皮二斤花生,不能给少了。

“这可真是,前天刚发,今天就要收回去。这怎么地了,秃露反帐的净干这事儿。”

李翠珍让包冬梅把棚顶梁柱系着的柳条筐拿下来,左半边放着油纸包裹着的半斤饼干,右边的葫芦瓢里装着那二斤花生。

“还好一个没吃,要不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昨天的猪蹄汤里放的花生,那是去年留下来没舍得吃的陈花生,新分到的这些还没来得及扒壳。

一个不少的装进了面袋子里,挽上了袋子口,等着村里派的人来收。

没过一会儿,收花生的小组人员就来了。

三个人,一个记账划挑,一个称重验收,还有一个装袋看包。

赵明玉就是最后一个,负责收集看堆儿。

吃过了中午饭,还没到一点钟,他就被队上给叫走了。弄了半天,是捞着这么个差事。

这可不是个什么好活儿,村民都辛苦干了一年了,好不容易分了这么点儿花生,准备着拿大锅炒熟了,过年摆个盘,来人送客时好吃。还不等成行呢,这就又给收回去了。

要是不分下来也就那么滴了,看不着也不去想。可这都分到了手,眼巴巴闻着香味儿,愣是吃不到嘴里,这心情可就不一样了。

发几句牢骚那都算是轻的,碰着脾气不好的,张口就是连带上器官的骂。三个人虽然只是听令干活的,可是难免会沾腥带臭,被连带着一起给骂了。

要是能满打满的把东西收全了,听两声骂也算值得。可恨的就是听了骂还收不着东西。

赵家是全额上交的那种,下屋姜家就是没有东西还骂骂咧咧的典型。

姜家小儿子姜顺是个嘴急的,花生刚发下来就跟他妈汪萍俩人一起吃了一多半儿,剩下的那些连壳带皮都混在一起。

三人小组上门来收,这和屎嘎尿的缺口破瓢就端了出来。

“哪,就剩这些了,你们拿走吧。”汪萍一副爱要不要的架势,几乎是把破瓢怼到赵明玉手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