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 第四十七章 生子摆饭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第四十七章 生子摆饭

作者:无名.月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4:10:56 来源:88小说

“我看倒是不至于。”吴越生慢悠悠的坐回了座位,喝了口荼水。

赵文多没接钱,更是让他高看一眼。

“怎么不至于,那可是好几十斤猪肉呢。”史小强就差没明说,一个猪统计才能出多少斤肉,拿了这么些来,一毛钱没拿着,这差事小姑娘可是不好交代。

直到此刻,那袋子里装的是什么,还没透出来。吴越生也没有去解释,只是轻笑着道:“那可不是一般的小姑娘,我说不会那就不会。不信,你看着吧。”

“什么小姑娘,给送了几十斤猪肉?”门外响起一道声音,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进来。

“赵哥,今天来上班了。”史小强呀了声,连忙站起来,客气的给让座。

来的男人叫赵明海,楼下保卫科的干事。前两天闹肚子又请了假,这是将才回来。

两边是不同职岗,没有多少交集,也非相熟关系好,按说用不着这么客气,之所以这样,完全是因为他有个副镇长的亲哥。多数人都是看着那位的面子,对他楼上楼下的溜哒闲串,不好多说什么。

吴越生不属于这些人里头的,对于有着副镇长弟弟名头的赵明海,向来很疏远,见面也只是点头笑笑,没有多少话说。

这是被问及到了,才轻描淡写的回了句道:“哦,就是认识的一个小孩儿,家里杀猪给拿了些肉。”

“谁家的小孩,姓什么,叫什么,住哪里?”一连串的追问,让人很生反感。

查户口呢,你当你是谁,派出所里的公安都没你气派。

吴越生眉头微皱,推了下鼻梁上的眼镜,在回顶不回顶之间犹豫。

毕竟是一个办公室坐了这么长时间了,史小强一下子就看出他生气了,怕再冲动回嘴跟赵明海打起来吃亏,连忙接话替他答道:“就是白浪里村姓赵的一家,小姑娘叫赵文多,年纪不太大,力气可不小,挺能拎东西的。”

“说是家里生了小孩,这才杀了年猪。”生怕再找麻烦,又紧跟了句:“我看了,正经的当地猪肉,自家杀的。”言外之意,这猪肉不是贩来卖,没有投机倒把的嫌疑。

还特意给做个保,没亲眼看到,也愣是说的跟真的一样。

吴越生抬头看了他一眼,没吭声。倒叫他给挤眉弄眼,龇了大牙乐的丑相给整辣了眼睛,不好笑出来就直捂脑门儿。

赵明海可没空看两人的眉眼官司,脑子里只剩下听见的信息,忍不住脱口言道:“难怪刚才我觉着那丫头片子有些熟悉,原来还真的是他们。”

今天上班来的晚,刚来就上了楼,跟计生科那三个老娘们扯了会儿皮,出来就看见拐角这屋里走出去个人,晃眼打了个照面,觉着面善,想了半天没想起来,这么一问倒是清楚了。

他这一说,明显是认识赵文多的,话里的他们估计指的是赵家人。稍做分析,就不难得出结论。

吴越生不动声色的问:“怎么,赵干事,你们认识啊?”赵文多是过来找他的,别因为这个再惹上什么麻烦。

“嗯,算是认识吧。”脑子里想着事,赵明海的回答有些敷洐。随即,想到了什么,抬起屁股就走,连个解释都没有。

吴越生盯着他的背影,沉着脸半天才收回视线。

他想起来,赵明海除了副镇长赵明远这个大哥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二哥,三个兄弟两个妈。两兄弟是二婆生的,那个二哥却是大婆生的。具体是怎么个情形,却是不得而知。

两边虽然是兄弟,彼此却很少往来。

听说那个赵老二就住在白浪里村,按着赵明海的话和反应,应该就是赵文多的爹。

吴越生猜的不错,赵明玉确实跟赵明海、赵明远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当初三人的爹还是个青葱少年,因为勤劳肯干长相好而被本地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相中,就做了这家的女婿。

不久,国家战乱,小姐家人都死了,偌大的家业也在战火中所剩无几。仅有的一点家财也落到了女婿手上。

一朝得了势的好好女婿,立时就变了另一副脸孔。曾经的细心体贴,小意温柔,全数转移了她人。

不到半年,外面养着的小婆就大着肚子进了家门,孩子落生不久后就抬做了二房。

这时候的小姐已经怀胎七个多月,气结于胸,郁闷不得舒,很快就早了产,生下一子,就是赵明玉。

建国后,一妻多妾制被废除。两个老婆只能选择一个,不管选的哪一个,另外一个就得解除关系,要求分开。

按常理说,小姐是明媒正娶的正妻,婚书媒娉一样不少。而二婆是抬进门的小妾,要分开的也应该是后者。

而这个时候,小妾是可以揭发正妻和男人的,是否有被迫成份在其中。一旦被告,可是要受罚的。

也不知是不是顾虑这个,还是觉着真爱就是小妾。最终,女婿选了给他生了两个儿子的二婆。

正妻的小姐坚决不同意,倒不是舍不得白眼狼丈夫,而是婚书在手,却成了被弃的那一个,让她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

这种情况,正经妻子不肯解除的也只能继续维持着婚姻关系。就这样,一夫两妻坚持的硬是过了几年。

良人的背叛,生活的不顺,很快就消耗掉了小姐的精气神,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不久就在悔恨和病痛中离世。

没有娘的孩子像根草,年幼的孩子在磕磕绊绊,慢待忽视中,渐渐长大成人。

十六岁那年,赵明玉就被赶出家门,独自一个人生活。后来遇到了李翠珍,两人在白浪里村成家落户,生了儿女。

打从离开那个家,除了开始那几年,回去看过那个没良心的爹。在他过世后,就再了没回去过。

那位继母和两个兄弟,除了办丧事、忌日时见过两面,再就每年的清明上坟扫墓时偶尔能碰见,再几乎就没什么往来了。

让赵明玉想不到的是,四个女儿出生,一次也没出现的继母,竟然在小五落生第二天上门了。

中午的杀猪饭做的非常丰盛,圆木桌子摆满了一桌子。血肠酸菜炖着五花肉,盛在大海碗里,摆在桌子正中间,四周是拆骨肉、烀猪肝、萝卜樱块沾酱、炖干芸豆、炒辣椒皮、红烧肉、荤汤豆腐,荤素凉热一共是八道菜。

桌子前围了一大圈人,除了帮忙杀猪的郭家父子、罗老憨,还有拎着东西过来贺喜的吴大奎两口子。

村里前趟街上住着李翠珍的姐姐李翠娥,伴近中午的时候,闻着信儿拐着小竹篓,里头装了二十个鸡蛋,半尺布,过来看望。顺便被留下来吃饭。

这几个人都算是亲戚朋友,除了他们再就是街坊四邻。

同院子里住着的三家人,郭家有两父子代表了。崔家请人没来,那一家三口跟谁走的都不算近乎。姜家这头,姜怀福在单位吃食堂,中午不回来。让过了,不能来那就没办法了。

赵家几口人就赵明玉、赵文英和赵文男父女仨个上了桌,李翠珍刚生完孩子不能吃这些,赵文英给单独闷了小米粥,打了四个鸡蛋水,单独放在炕桌上吃。赵文兰中午带了饭在厂子里吃,赵文多出去还没回来。

饭菜都摆放齐备了,一切准备就绪,老少九个人拿起了筷子正准备开始吃。

门口就探出个脑袋,下屋姜家小儿子姜顺扒着门框朝里边望。

虽说这个年月,吃食上不够丰裕,难免会嘴馋。可赶着别人家吃饭的时候,做出这种行为,这在哪个年代都属于不礼貌的。哪怕对方是个七岁的小孩子,却能看出背后的家教。

小孩子不懂事,那当大人的不会教育吗?

赵文男最是贪吃馋,打小明白事儿开始,李翠珍就把嘴告诉,看见别人家放桌子吃饭,就赶紧往家走。别叫人说,爹妈没教育。

姜家两口子都上过两年书,也自称文化人,怎么不比一天书没念的文盲会教育孩子。到了饭点,扒人门框的事,应该如何也是做不出的。要说,这背后没有大人的示意,谁也不会相信。

上下屋住着,这边杀猪做饭,里外的忙活,这么大的动静全当听不见。捂在屋里半步不动,饭马上要好了,放了桌子,她让小儿子出来了。

就说说,这是几个意思?大家都嘴上不说,可谁还看不出吗?

“顺子啊,别站那了,进屋里来吃饭。”赵明玉招了招手,他也是看不上汪萍的做派,要是想吃就大大方方的,叫个孩子来算怎么回事儿。

刚才赵文英东西下挨家去请了,汪萍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说,姜怀福吃食堂,中午不回来,你们不是都知道吗,还过来问。

那意思是赵家假惺惺,知道人不回来吃,还故意做面子上的工夫。把赵文英给呛的直打嗝,抹身回来再没往下说,‘一起过来吃’这句咽回肚子里。

话都那么说了,加上汪萍自视高上一头,自然让人就觉着那是不稀得吃的意思,这边开饭也就没再去叫。

没想到,却来了这么一出。

姜顺别看年纪不大,那是一肚子心眼儿,盯着饭桌都不忘咬手指头,一副可怜相。让人觉着不给他饭吃,都是伤天害理。

特意做出这一番表情,为的就是赵明玉的这句话,话音刚一落下,扬了脖子回头就喊:“妈,你快过来吧,我赵家二哥叫咱们吃饭呢。”先抬脚迈进来。

屋里十几个人:“……”

汪萍扬着脖子,不情不愿似的迈进门槛,顶着一屋子人的目光,从衣兜里掏出了六个鸡蛋,放到炕桌上,对着半斜躺着的李翠珍,道:“这可是正了八经的乌鸡蛋,老二得了优秀,刚分了二斤多,给你拿几个尝尝味儿。”

生孩子送鸡蛋,村里人都是这么往来。单就这点并没有什么毛病,乌鸡蛋还要更好些,可问题是别说最后那句啊,‘尝尝味儿’是什么意思,又贬了回赵家,条件没有姜家好,没吃过乌鸡蛋是吧?

一天不显摆能怀孕啊,李翠珍别过头翻了记白眼,转过来就换上了笑脸,道:“这么贵重的东西,快些拿回去自己吃。鸡蛋我这里有,他们又给拿了一些,够我吃的了。”眼角往墙角一扫。

五斗柜拐角的墙边儿,手臂长短的柳条筐里装满了鸡蛋,一半儿红皮一半青皮。

吴大奎两口子过来拎了不少东西,一只大公鸡,二斤红糖,五十个鸡蛋,里头有多半是乌鸡蛋。

几十个一堆,放在红皮鸡蛋里格外的显眼。

刚才还拿着蛋当宝贝,立时就遭到打脸。汪萍暗唾了口,这是谁这么败家,给拿这么老些。手上放到桌子上摸了摸蛋,终是没收回来,讪讪的道:“你还是留着吃吧。”回头朝着饭桌望了望。

她倒是想把东西拿回去了,拉不下那张脸就是了。明知道她刚生了孩子,又过来吃猪肉,还能空爪子来吗?总得拿点东西,充脸面也好说嘴。

李翠珍自认把汪萍看个透亮,生了儿子是大喜事,好心情的不去跟这女人计较。

桌子前的众人给姜家母子腾出了地方,赵文英现去下屋又搬了两个凳子过来,放到了赵文男旁边。

姜顺先一步进的屋,因为没有凳子就站在桌子跟前,这会儿有了凳子,迅速的坐了上去。汪萍刚一落屁股,他就像得了迅号一样,握着的筷子第一时间伸出去,狠狠的夹了两大筷子红烧肉,一鼓脑全都塞进了嘴里。

众人都被他这凶狠的吃相给惊到了,举着筷子顿在半空中,瞅着这小子,又去看看汪萍。别人家坐客吃饭,不说这礼仪不礼仪,怎么滴也该讲究点儿,小孩子没做到不要是,当家长的也该说一说。

这不看还好,这一看越发惊呆了。

汪萍比她那小儿子也强不了多少,直盯着前方的那盘子肉,眼珠子都不带转一下的,连连下筷子,转瞬间就干下去一大半儿。紧跟着像是想起了旁边的小儿子,生怕他吃不到,一筷子一筷子往他碗里夹,嘴里还叮着:“吃,快吃——”

这对母子狼吐虎咽的吃相,真是让众人大开了眼界。姜家条件好,就好成了这样儿?这是几年没吃着肉了,跑别人家来过嘴瘾了?

崔玉珍没忍住,带着笑意调侃似的道:“我说,汪萍,你可真是个钱锈啊,光知道攒钱,连嘴上的吃食都省。瞧把这小子给饿的,照他这吃法,别说是小猪了,连头牛都能吞下去。”

汪萍怔了下,停住了继续夹菜的动作,抬头看了一圈,这才发现其他人都没有动筷,都在看着他们娘俩。

脸色一下了红了,为了掩饰自己的狈,转移别人视线似的,猛拍了下姜顺的胳膊,气急败坏的骂道:“吃吃吃,你八辈子没吃着肉了。叫人说了,丢不丢人。”

姜顺挑着盘子里剩下的最大一块肉,刚夹起来就叫他妈给打掉了,也是急了眼,抻了脖子就吼道:“干什么打我?不是你叫我光吃肉,别吃菜,拿了六个鸡蛋要吃回本吗?”

一屋子人:“……”

一句话把老底给揭个透穿,什么里子面子丢个精光,汪萍那脸色像是打翻的调色板,一阵红来一阵白,恨不能给这个掀她老底的臭小子两巴掌。

就在这个时候,门口传来一道冷脆的声音:“不用吃回本,六个鸡蛋你们都拿回去,我们用不着。”

赵文多拎着东西进了屋。

“三姑娘,回来了——”崔玉珍率先站起身,绕着桌子走出来。

早上那些东西送去,她还处在感激当中,对赵文多的印象那是要多好就多好。

赵文多说完那句,眼睛都没再夹那母子俩一下,冲着过来招呼的崔玉珍轻‘嗯’应了一声,手里的网兜往炕上一放,里面的东西就露了出来。

“哟,这是奶粉吧?这东西可挺不好买。”崔玉珍打开网口,拿出一包稀罕的翻看。

这时候,桌子那头所有人全都停了下来,男人们不好凑过来看,坐在那里听着声。

女人孩子都相继跑过来围观,当着热闹看了。

李翠珍包着额头,坐起了身,借着崔玉珍翻看的手,也瞧清楚了精细的包装,喜不自胜的拍拍身边的小奶娃,道:“这回可是有吃的了,不用再愁饿肚子了。”

她接连生了五个孩子,从大到小,二十多年就是这么过来了。年青的时候还好些,仗着身体强健,喂养孩子免强够用。随着年纪增大,体格是一年不如一年,生了老四那会儿就半饥半饱,不太够吃了。

现在生了小五,感觉着只有那么一点胀,经验告诉她,就这样那指定是没有奶水的。就是有恐怕也吃不了多久,这么点的小娃娃,就只得熬米汤子了。

正为这个感到发愁着呢,就给解决了,怎么就这么贴心呢。

“老三啊,你可真是想到妈的心坎儿里去了啊。”

小五还睡着呢,一会儿醒了就好该饿了,米汤子哪有奶粉好啊。

“可就是说的,怎么就知道买奶粉去。”崔玉珍帮衬着直夸,看着赵文多一脸的姨母笑。

李翠娥跟着旁边,点了点头:“三丫头年纪不大,想的倒是挺周到。”这么大的孩子,立事早也没几个有这细心懂事的,可比个大人都要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