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成立队伍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第一百五十三章 成立队伍

作者:无名.月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4:10:56 来源:88小说

从上次盖房时赵文多就看出来了,这些村人是有基础的,其中也不乏技术过硬者。这些个从祖辈手上传下来的技艺也好,实践中摸索出来经验也罢,总归有了现如今的手艺。

去年的铁路大桥修建,去的村人里有一半儿以上拿的是大工工资,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人是具备了技工水准的。如果组建一支工程队,这些人就可以做为骨干,支撑起日常的工建。

作为一个后几十年都在兴盛的行业,现在就开始涉入,前景可以说是一片大好,稍加用心就不难走出一条灿烂大道。

条件合适,加上时机对应,赵文多这才提了出来。

赵明玉非但支持,看起来还挺有打算,说起来头头是道。显然,这些事在他这里并不觉着多难。

也是这两年家里的这些变化,让他有了些野心。自打条件好了以后,吃补上来了,他这身体基本上是没啥大问题,车店的日常经营,也多了些这方面的经验。恰好又碰着了这样的机会,这份熊熊燃起的事业心,顿时将他整个人都包围了起来。做生意干事业在他眼里,成了一往无前的目标。

“你想的挺简单,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乐意干。别忘了还有个矿,村里可是不少壮劳力都在河里头了,人家好好的河筛不干,跑去跟你和灰抹泥砌墙去啊?”李翠珍觉着要是叫她选,宁愿在河里头淘金,那多有意思还挣钱,成天工地上扬尘呛沙的多埋汰。

赵明玉叫她说的一愣,倒是没想到这个茬儿,看起来这活儿多条件好了有时候也是种阻碍,现在不就是吗。要是没有这矿的话,村里头闲人多,不是农忙季这大家都没有什么活可干,随随便便就能拉起人来,找个地儿挣些钱哪个都能乐意。

所以他才觉着组个队挺简单,可叫李翠珍这一提醒,这才想起来还有矿的事儿,倒都是自家赚钱的营生,不成想却成了制约的条件了。

可供选择的对象多了,不再奔着单一目标,这游说起来自然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见他低头思索,知道这是认了真,李翠珍抿着嘴笑,自家男人这么有上进心,她可是全力支持。以往因为身体的原因,他软弱窝囊,还奸懒馋滑。尽管她从来都不去怨怼,一力的维护惯着,可这心里头难免会觉着失望。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谁不想着男人有能力些,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把老婆孩子好好养的无忧无虑。

可现实总会有那么多的不如意,这辈子趟上这么个病歪歪的软囊货,她都认了。男人靠不上,那她就自已要强些,怎么也能把日子过下去。只是好过赖过罢了。

苦了十几二十年,本以为就得这么过下去了,没成想这好日子说来就来。先是这姑娘能耐,接二连三的干起的买卖,把这家给焕然一新。现在这男人也要支愣起来了,前途如何先不去说,单就他这份精神就难能可贵。

就冲着他这份精神头,就值得她鼓起掌,日子越来越有盼头,能不让她高兴吗。

瞅着李翠珍看赵明玉那小眼神儿,笑的是一脸的春风得意,都没眼儿看了。赵文多扒拉两口饭,脸都快埋碗里头了。

赵文兰拿着筷子,看的是直龇牙咧嘴。她妈一向最是惯着她爹,那都比孩子还宠着,全家人都清楚这事儿,也都默认了这个事实。可即便是知道,当着面这么明摆着露出这小眼神儿,瞧着还是觉着牙酸。

旁边的赵文男一无所觉,还直纳闷儿这几个人咋说说话就停了呢,再看赵文兰那一脸的抽抽相,就问她:“二姐,你怎么了,牙疼啊?”

“牙疼什么牙疼,赶紧吃饭。”她哪里是牙疼啊,那是酸的。

浑然不觉自已的表情有什么不对,李翠珍放光的小眼神儿一直停留在赵明玉身上,半天才转头。

“哎,怎么都吃完了。”后知后觉的发现几个姑娘已经下桌了。

赵明玉打这天以后,像是一下子打开了视野和思维,开始了组建工程队之路。

村人们听说了这件事,反应各异,有人看好,也有人诸多顾虑。总之,组建的并不算太顺利。

半个来月的时间,主动加入的只有十几个人,游说来的七八人,统共也就二十来号,离着目标至少五十人还有一段距离。

这时候已经进入到了三月份,春暖花开。气候适宜,破土动工也就在眼前。

之前托了话密小年青万五一的关系,走了他姨夫史万元的后门,村里的这些红砖往前提了日期,三月初这砖就给出了货。

村长罗盛利带着会计王茂春和小组长罗志军,三人可是给村人们都打了招呼的,这些砖之所以能这么快拿到手,全都多亏了人老赵家,要不是拜托了赵明玉找人拖了关系,村里这些新房恐怕今年都住不上。

人家还是看着同住一个村的情份上,纯属义务帮忙,一分钱都没有要。不光是这个,还自掏腰包帮着拿了送礼的钱。求人家帮忙,那哪能一点表示也没有,送点礼品以增进下彼此的关系。

这也是赵明玉提前打好的招呼,他可以不在乎这点送礼的钱,但是却不能叫村人们生出误会来,才有的这些个解释。

盖房的人家对此都挺感谢的,不叫这关系走着那房子今年可就住不了。红砖热销,一般人家根本就订不着。就是这集体性质的订购那也得等上个大半年,那都快接近入冬了,天冷土动,那就是有心也是无力呀。

盖房子的材料里头最难订的都已经弄到了手,其他的那些相对就容易的多了,只要是钱到位,那都铺设的很快。

几十户人家一起盖房子,那场面可不是一般的热闹。村里的这些人显然是不够用的,为了紧快进度也就只能从外面请人来干。

这真是人到用时方恨少,村里又得照应着河里头的,又得顾着这房子这头,这人手上就有些捉襟见肘。

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有这样的规模,本是各家的事,一来二去的集体采购,就成了村子里的事。

也是河矿的原因,许多事情上都往着村整体上靠拢。有问题就去找村委会,这都成了不成文的规矩一样。

村长罗盛利带着村委会班子,也是应下了这件事。碰到哪里有事情,那也是真的伸手帮忙。

村里缺少盖房人手,那就以着村里的名义,对外招工。招工这事儿村子里可以说是经验十足,河筛淘洗的那些个人,不就是这样招过来的吗。一回生二回熟,等到了第三次,那就是闭眼摸也会摸了。

不过,这招盖房的人可和招淘工们不太一样,先就是这诱惑力就不可同日而语。再就是可持续性也大不相同,如果两者拿来对比,当然是干淘工更来得有前景一些。

好在是这河边的人数已经够用了,不再往里招人了。那些打着主意的人一看,不能加入进河淘的大队伍里去,那就退而求其次,帮着盖房子也行。

怎么说,这白浪里给出的工钱都不差,别处还未必有这些。跟这里的人打好了交道,混个脸熟儿,下回再有淘工招人,也能方便走个关系。

按说这房子三月起盖,一直到天冷之前都可以施工,时间上足够充裕,哪怕是没有外人进入,单凭着自家的力气,今天一点明天一点,好几个月的时间就是堆也能给堆出来。

如果不是那么急迫的话,其实是可以慢慢来的。这花在雇工上的钱,就显得有些不必要了。

这谁也都不傻,又怎么会想不明白这点儿事情呢。

找人之初,村里也是问过各家意见的,一致通过这才开始的雇人行为。

在这件事情上,村人们表现出来的团结程度,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就连村长罗盛利都觉着有些不可思议。

“干了这么多年的村长,从来都没有哪次像这么齐心过。”上百来户人家,管理起来也是很费劲的。而且,这次还都涉及到钱财问题,雇人干活每天的工钱也是不少的,那些个平日里抠抠搜搜的人家,竟然也难得的这么大方。

“叫我说,这是看在赵明玉的份儿上,他不是说要成立个工程队吗,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得拉出去干活,这不就跟盖房子发生冲突了吗。大家伙就寻思的早点儿把房子盖上,不就不耽误工程队的事儿吗。”

“可我怎么听说,他这工程队可没有多少人参加,村里人挺多都在犹豫着,觉着这干淘工更好一些。”

“嗨,你这消息可是落伍了,早八百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咱们村里可是有不少的人报名了呢。”

“嗯,还有这事儿呢。”

“可不是吗,你想啊,这干淘工才能干多久,这矿顶多也就一两年的事情。可是这工程队不一样啊,只要是能接着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只要是还干得动,那就一直能见着钱儿。”

“我觉着这些都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人赵明玉说了,等到这工程队走上正规了,到时候给每个人都分点儿股份,就跟这矿的情形一样,可以分到红利的。”

村人们从这两次的分红里,已经看到了这个入股形式的香,一提到参加工程队到最后也能按这个形式走,那当然是都感兴趣了。

赵明玉就是凭着这个把队伍给拉了起来,原定的五十人数还多了几个。这件事从头至尾都是他一个人在张罗,别人谁都没有插手。就连前半段受挫,也是自已在试着解决。

想词儿游说村人们同意,想的头都快要秃了。也是努力了好长时间,一直不怎么有效果,临时休息那么会儿工夫,脑子里灵光一闪,矿藏开采之初集资入股的场面就在眼前,这可是最好的前车之鉴,完全可以仿借。

几乎是下一秒,赵明玉就冲出家门,把想到的这个结果组织成了一套说词,重新把这件事说了一遍。

效果是立竿见影,都没有隔上半个小时,就开始有人找过来,说明想加入工程队的意思。

一天都没用上,剩下这三十人就集齐了,额外还多了几个。

工程队的成立,对于村子来说,那就是一件好事。即增加了就业率,又能添了经济收入,无形中还助了团结凝聚力。十分有利于村子的发展向前。

这样的大好事,自然得到了全村的大力支持。雇人盖房,只是这支持过程中的那一小部分,实在不值当一提。

独立完成这么大件事的赵明玉,对自已的表现那是相当的满意,可还都没来得及庆祝,赵文多就给了他适时的提醒:“既然想要做大,那就把一切正规化。”

现在的这些人那根本就是没有这方面的认识,不能说所有工程队都如此,十之**是这样,随便拉起几十个人组成个小团体,能把活干上就行,其他的没去想也觉着没有必要。

在没有赵文多的提醒之前,赵明玉也是这样认为,惯性思给带来的结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轻易改变得了的。她这一说,倒叫他想到了几个村子联合找上门夺矿的时候,赵文多拿出来的那纸证明,如果不是提前办好了这些个手续,哪能一击即中,震住了对方那么多的人。

正如赵文多说的,要正规的来。

既然成立了工程队,那就把相关的手续证书啥的一并都给办了,有了这份证明,走到哪里都腰杆子硬,谁想为难也不带惧怕的,这样倒是挺好。

很快他就知道了,这么做是多么的明智的一件事,给他省去了好些个麻烦,少走了不少的弯路。

镇街改建的消息在几日后,公家就放出了正式的通告。并且言明,但凡有资质的工程队伍都可以承接相应规模的工程。

看似挺简单的一个条件,却是难住了许多人。有那干了多少年的队伍,就愣是没想着去办张证,在这个条件之下傻眼了。

凑热打铁,赵明玉在公家放出消息的第二天,就找上了专项负责人。推开办公室,和对方一照面儿,就愣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