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回了娘家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第一百一十五章 回了娘家

作者:无名.月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4:10:56 来源:88小说

路上赵文兰还问:“怎么两个小不点儿在店里,咱妈呢?”刚才见着赵文多,还当她一个人放学晚了,顺路过来接她。可到了店里,只见着这俩小的就觉着不太对劲儿了,李翠珍那向来不离小五左右,又是这个点儿了,早该带他们回家了。却一个人没影儿了。

在店里当着那两外人的面儿,也不好问出口,这会儿出来了,就有些迫不急待的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铁皮车厢子里,地方不算很大,前头的是开车的,后头说话声能听得一清二楚。赵文多扫过去一眼,轻描淡写的‘哦’了声:“大姐摔伤了,妈陪她看完伤就先回去了。”

“摔伤了?什么时候的事情,她干什么活了,还能摔着。”

听她的意思是误会了,以为赵文英在罗家干活时不小心摔出了伤。

赵文多也不多做解释,只含糊其词的道:“说是搬东西时,肚子疼了下,一个没站住就摔了一跤。”

“哎呀,这寸劲儿赶的。”赵文兰也没怀疑,忽略了话里的意有所指。没再继续追问下去,抱着小五直逗着小家伙玩儿。

赵文多想让她事先有个心理准备,别等会儿见着赵文英,知道了真相再大惊小怪。琢磨着这话该怎么说,才能即清楚明白,又不让前头的车主听去。可看她没心没肺的还跟那逗孩子,也就歇了心思。爱啥样啥样吧,赵文英也不是纸糊的,半点受不住话。

三轮号子比人力三轮速度要快,除了颠簸一些,没别的毛病,十分八分钟的就开到了地方。

赵文多付了车钱,领着小四,赵文男抱着小五,一起进了新房子的大门。

半个月前,房子内部完工,全家一起都搬进了新房子里来。

大房子住着舒服,尤其是跟着只有二十几坪的老房子比,简直是天上一个地下一个,相差的实在是太多了。

光是房间就多出了好两个,姐妹仨总算是有了私人的空间,不用再跟那俩人一铺炕上睡了,少了许多的尴尬。

李翠珍先一步到了家,她让三轮车直接蹬过来,并没有去罗家。

赵文英这是头回看到新房子全貌,由外到里好一番打量,直到李翠珍安排她到西屋里休息躺下。

“这是你三妹子睡的屋,当初打算要盖房的时候就想着你们姊妹四个,两人一间,没寻思到你会提前出门子。”李翠珍顿了下,鼻子犯酸有些难受,眨眨眼睛,把里头的湿意眨回去,才又说道:“这回你回来了,倒是能够合了之前的想法。想跟哪个妹妹一起睡,就尽管跟她们说,可着你的意思来。”

“好。”赵文英虚弱的点点头,脸上尽是欣然的微笑。

李翠珍让她好好休息,拐着小筐出门去村里养鸡多的人家,买老母鸡和鸡蛋,好给赵文英补身体。

她前脚刚出门,后脚赵明玉就打地里回来。庄稼地该到了喂二遍的时候了,这两天他就忙活这个了,车店那头都没顾得上过去。

出门的时候,家里大铁门是锁着的,现在门敞开着,估摸着是李翠珍带着两孩子从街里回来了。

两小的爱闹腾,往常搁在外头就能听见院里嘻笑的声音。今天却是反常的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赵明玉放好了小推车,进了屋里。东头看看,没人。北屋瞅瞅,也没人。再到西屋,探头往里瞧,还当是小四小五睡觉呢。定睛一看,却不是两个小家伙。

大姑娘文英,她怎么回来了?

赵明玉心里直纳闷儿,房子打盖开始,大姑娘拢共才看过一次,还是上梁摆席那天。在家里吃了一顿饭,再就没见她露面儿。这都搬过来住了这半个多月了,一直叫她回来看看新房子,也没如愿。今天怎么空闲了,不但回来家了,还有时间躺炕上睡一觉。

疑问归有疑问,却也没太放在心上。转身出去,抱了些细柴,从后门儿进到厨房,生起了火,把米淘进锅里。

这个时间点儿了,也该到做晚饭了。

心里想着今天估计是店里生意太好了,那娘仨回来的就晚,把饭先烧好了,等会儿家里这几个就都该回来了。摘了菜一炒,用不了几分钟就能开饭了。

他这里打算的挺好,还特意多加了半碗米,大姑娘来家了肯定是要一起吃这顿的,别再做少了不够吃。

也就是饭焖进锅里十几分钟的工夫,外头传来了响动。李翠珍拐着满满一小筐的鸡蛋,手里还拎了只老母鸡回来了。

赵明玉迎出门口,一瞅这架势,再联想到大姑娘破天荒的回家来住,脑子里灵光一闪,顿时喜笑颜开:“你买这么些东西,是不是大姑娘有了啊,我就说么,她怎么来家了,原来是有好消息了。”

李翠珍先是愣了下,消化掉这两句话的意思,当即就沉下脸:“知道个x啊,哪只眼睛瞅见有了。赶紧进去烧水,我好吐噜鸡。”

赵明玉让她给训的直委屈,没有怀就没有怀呗,发什么火呀,还骂上人了呢。

李翠珍喝斥完就有点儿后悔,这也不怪他,什么还都不知道,看她拿回这么些东西,都是补身子用的,误会了也不奇怪。

为了缓和一下这有些僵掉的局面,主动跟他搭话:“饭都做上啊,那还行,炒两菜就能开饭了。”

“那鸡呢,不是说要做吗?”赵明玉跟她过了二十多年,对她这性格也是了解,知道这是给自己找台阶下呢。当下也没拿乔儿,问了就答。

老母鸡年数多,大锅里炖软烂乎了最少得个两小时,要是短时间内开饭,显然是来不及的。

李翠珍道:“那个不急,慢慢炖,才能出来好汤。晚一点再给大姑娘喝,让她先睡着。”

“啊,好。”赵明主有点似懂非懂,怕再问问什么把李翠珍再给惹生气,嘴上只得答应着。想等着晚些时候,她心情好了再细问。

姐弟四个到家的时候,饭菜刚刚做好,鸡汤还炖在锅里,将将扑出香气。

赵文英还睡在西屋里没醒,饭桌摆到东屋里,一家几口围坐着吃起了晚饭。

直到这一刻,赵文英摔倒没了孩子的事,也只李翠珍和赵文多两人知道。其他几个,不是还处在疑惑状态,就是知道半情,再就是压根儿啥都不懂的。

“粮店那里都处理好了啊,他们说没说什么?”李翠珍咬了口黄瓜,这一下午尽上火了,吃个清凉清凉。

这话明显是在问赵文多,赵明玉和赵文兰父女俩都不知内情,扒拉着饭直抬眼瞅过去,斜斜耳朵等着听。

赵文多喝了口泡水饭,道:“嗯,钱都还回去了。跟你猜想的差不多,我大姐是被她婆婆拉去找的工。为了瞒着我们,特意换的班次,没叫潘广兴他们知道。”

“就知道是她干的。”李翠珍恨声道。

“什么粮店,做什么工?”赵明玉被这几个字眼惊觉到了,能把这两个关键词联系起来的也没别的,除了装卸工不做他想。

可这是真的吗,他大姑娘去粮店扛麻袋包?这怎么可能,大男人都没几个人能干的活,她会去干?

赵文兰这时候也觉察出不对劲儿了,听赵文多说是赵文英搬粮时摔了跤,她只当是在家干活所致,也没往别的方向寻思啊。

“大姐是去粮店扛活儿受的伤?”

还没等着赵文多回答,赵明玉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咋地,还伤着了?”所以才躺在西屋里。

两人一会儿一问,完全搞不清楚状况。

赵文多看看李翠珍:你是妈,还你说吧。

接收到眼神示意,缓缓放下筷子,叹了口气:“文英瞒着咱们去粮店干装卸工,今天搬粮的时候,头晕摔了一跤,她人倒是没什么事儿,就是肚子里的没了。”

啊?!

亲人怀上了小娃子,这本该是件多高兴的事儿。可这份喜悦还没来得及体会,下一秒就被坏消息给冲击到了。

赵文兰夹了块儿土豆,掉桌子上都没察觉到,侧头去看赵文多:“你说大姐摔倒,受了伤,就是、就是这个啊——”她没把那两个字说出来,觉着实在是太刺耳了。

“那这事儿老罗家知不知道?”赵明玉最先想到的是这个。

李翠珍斜看他:“你指的是什么,是说他们知不知道大姑娘去扛活,还是摔流产的这件事?”

到底是还是说了出来,赵文兰低下头,垂着眼皮,盯着桌子上的掉落的土豆块儿发呆。

赵明玉一怔,道:“都有了。”

李翠珍哼了声:“这活儿就是她那个好婆婆给找的,他们家能不知道吗?全家一窝子岩蝙蝠,就可着咱家老大一个人吸血。那罗玉保也是个完蛋玩意儿,就瞅着自己媳妇被他那个后妈这么欺负,愣是扁屁不放。但凡他能多爱护爱护,能出今天这事儿吗?”

“老憨他能是知道吗,不应该啊。”赵明玉想起大姑娘出嫁时,罗老憨酒桌上还向他直拍胸脯子保证,进了他罗家门,那指定会好好对待。不为别的,就冲他们老哥俩的这关系,也不能委屈着孩子。

当时李翠珍还叽笑他傻,酒桌上的话那还能信,说什么讲什么,那都当故事听,别太当真。村里人都知道的道理,他能不知道吗?可还是宁愿去相信,多少年相处的老哥们儿,不会是骗他。

可眼下这情形,又叫他无话可说。不止今天的事,在这之前,一桩桩的事情都在他这里记着一笔。归初的信任,渐渐变得不那么的确定了。

李翠珍指着他的头说:“你那脑袋都白长了,也不想想,一个屋檐低下住着,什么事是能真的瞒住的。那个女人又是他的老婆,一个桌吃饭,一个被窝睡觉,这么大个事情能一点儿风不露?可别天真了。”

赵明玉被说的没了声儿,他心底里也清楚,李翠珍说的都对,罗老憨完全不知情,不太可能。毕竟,那么个大活人出门去了,能不问一声干什么吗?一回说不知道,那么两回、三回呢,还能回回都不清楚吗?怕是知道了也在装着糊涂,也是默许了这件事。毕竟,他们能从中见着利益,又不需要自己付出。

“早知道他们家是这号人,就不叫大姐嫁过去了。”赵文兰气愤不已,为着大姐这背后的辛酸。

“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婚都结了这么长时间了,还能不叫过了咋地?”赵明玉失望归失望,可大姑娘已经嫁出去了,再后悔也回不去啊。

“也不是就不行。”赵文多嚼着块软骨,咯吱咯吱直响。刚才说话的仨人,连气带恼的都停了筷儿,就她没事儿人一样,还在继续跟碗里的肉骨头战斗。不时还会照顾一下旁边的赵文男,夹些菜到碗里,这小丫头也是不吭声,只闷头干饭。

老大这婚,不要也罢。她实在看不出来,还有过下去的必要。受气、受累,现在又受伤,接下来还有什么都不知道,只这三样就已经受的了。

什么就行不行?仨人听的一愣,没太反应过来。紧跟着同赵明玉上句话联系起来,顿时都惊了一下。

那意思就是可以不过了,她的大力支持。

可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要么不说话,一说就是惊世骇俗。这确实是她赵文多的风格。

李翠珍道:“还没到那个地步,别瞎说。”再不好,那也是嫁进去的人家,哪能说不过就不过了。

宁拆十座庙,不拆一家婚。老一辈人的思想就是这样,女人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只要是嫁了人,那就是婆家的人了。一辈子就在这一亩三分地儿里,只要是活着就那样过着。

离婚那是要被人讲究的,男人还能好些,女人格外的受非议。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哪怕是知道了赵文英被戴玉芬拉去做苦工,即而摔倒小产了,李翠珍也没想着,就让大姑娘离婚。

不是她有多么能忍,而是根深蒂固的老派思想,压根儿就没往那方面去寻思。

有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因为这一件事,日子就不过了。赵明玉也是这么认为,觉着三姑娘未免有些太过了。试着帮说情道:“文英怀上了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更何况是罗老憨他们。这可是大事情,帮着老罗家传宗接代。要是早一步知悉,指定是不能再上大姑娘去上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