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 第一百零三章 午饭掌勺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第一百零三章 午饭掌勺

作者:无名.月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4:10:56 来源:88小说

赵家盖房子的村料都定了,新地也批了,该花钱尽数都花的差不多了,他姜家搬走了,单就赶在这时候,属实是有些恶心人。

“我说他们就是成心的,可村里谁都不知道,就连咱们村长那也没先去知会一声,罗盛利也给气够呛,觉着他这村长当的半点威信都没有,村里人家搬走都不跟他通个气儿。”邱惠真道:“依我看,这往后迁户口,也是挺难办,罗盛利要是不签字,有他们家犯难的时候。”

李翠珍哼了声,道:“这是为了气嗨我们也是豁上了。”他们家占不着多少便宜,他姜家也捞不着什么好。真要迁不了户,那也是活该,自做自受。

邱惠真道:“也不知道他们家都是怎么想的,好好的村里房子不住,非得要搬走。要是有个好去处那也行,就铁路宿舍那排小矮房,进屋都得低脑袋,多憋屈的地方,还撅死巴腚的搬去,真是脑袋让驴给踢了。”

姜家搬走的是挺突然,可架不住镇子小,稍微一打听就能知道。只不过是隔了一天,村人一知道这件事,跟着友朋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的一打听,就弄清楚了姜家人的下落。

邱惠真刚才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儿,就听到了这个消息。回到家看见李翠珍就忍不住说了起来。

“他们这是住不下去了,不得不搬走。”李翠珍道:“村里人都知道他们家人是个什么德行,就姜怀福那能装相的,老底儿都给揭穿了,哪还有脸再住下去。”

这几句话,直接说出了真相。

姜、赵两家打了那场架,姜怀福怀恨在心,在赵家运输到站的货物上使了些手段,拱着货运值班员高强出头拖延了提货期。不想被赵家来了个反杀,直接捅到了站长那里。

高强付不出滞留金,就去找始作甬者姜怀福,可老奸巨滑的他根本就不承认是他出言诱使。高强一时气恼,使了个小计策,让姜怀福以为屋里只他们俩个人,原形毕露,说出了真相,直言他人蠢上了当,怪不得谁。

不想,屋里先一步就藏躲进了人,站长和一名主管,两人听了个全乎。姜怀福蛊惑怂恿的高强犯错的事情坐了实,虽说没有造成什么过大的损失,但是事情的性质很恶劣。当场没开除职务,却是给了一记大过的处分。并且,赵家货物所产生的滞留金连同站里给出的罚金,由两人一并承担。

现金不够缴纳,就从往后每个月的工资里扣除。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村里,姜家一向在村里有些地位,姜怀福更是被高看一眼。却因为这件事,村人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

很多人都存在慕强心理,对于比自己厉害的人都有那么点敬畏和羡慕。姜怀福因为工作的关系,村里人大多都给他三分颜面,觉着说不准哪天就能用着他,处好关系是日常。

发生了这件事之后,这些想法就有了明显的改变,不再像之前那样带着点儿巴结的意味,上赶着打招呼。见面也不再那么热络,甚至细品还有些鄙视和不屑。

这年月谁也都不是傻子,平时是看着他的工作性质上,可能会对自己或家人有所帮助,有意的结交。可一旦发现,这种可能性根本就不存在。忙是帮不上,还可能利用工作之便,背后捅上一刀。

老赵家就是现成的例子,同村住着,就因为有过点儿矛盾,就全不看往日情面,下了狠手整人家。那罚款就有多少,那是奔着让老赵家砸锅卖铁,不能过去的。

具体的内情村人们不知道,只挑那能理解的宣传。大体概的意思方向却是没变,那就是姜怀福利用他站里工作人员的身份,给赵家购进的自行车使手段,还没到手就赔了一大笔钱。

知道了这个消息,村人们对姜家人的所作所为,那真是从头数落到脚,就没有一个赞扬的。姜怀福在村里的地位,那也是一落千丈。

丢了这么大的人,姜怀福那老脸哪还能挂得住,直接宣布搬家离开村子的决定。

“这人真是不可面相,看着那么一本正儿的个人,竟然揣了一肚子的坏水。谁能寻思到,他姜怀福能背后捅刀子。”邱惠真直感叹:“姜家人里就当汪萍最操淡,那张嘴不是说东就是说西,顶招人烦了。其实呢,最损的却是姜怀福。”

李翠珍敲了敲手里的水桶,把里头最后的那点食儿倒进猪槽子里,回身说道:“不是有那么句话吗,叫唤的狗不咬人,下死口的就是那平时不叫的那只。可他就算是再会咬人,还不是叫人给拨了毛,小一年的工资没了,够他们家喝一壶的。”

“要我说,罚那些钱都不多。就该给他来个狠头儿的,要不怎么能长记性,往后不再损害人了。”

“他那种人,天生良心眼子就不正,再给教训也长不好。他要是能好了,太阳都得打西边儿出来。你不瞅见吗,这搬走了也不让你痛快,那压根儿就长正不了了。”

姜家的搬走,在村里又引起了一波热议。

赵家的新房选址没有变动,姜家的搬家,于他们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可以直接忽略掉的那种。想让他们不痛快纠结的意图,彻底打了水漂儿。

房子的布局设计还按着原先商量好的来,三间的睡屋,一间厨房,一间客厅,额外从厨房后侧单独接出来一个煤炉间、锅炉房,冬天取暖时来回走动,单独开个角门,不需要走正房,比较的方便。

除了正房外,前边盖上两间仓房、厦子,用来储存粮食和堆放杂物。院子里再打上一口压水井,省去了村中公井挑水的麻烦,使水也更加便利。

这些都按排好了,还差个五谷轮回之所。村子里建房不似城市楼群,有统一的下水系统,家用水也根本达不到抽力的标准,按抽水马桶根本不可能。只能在传统的旱厕上做些改动,建上两间稍显豪华版的卫厕,免去了之前每次跑茅房都要咳嗽喊声儿的尴尬。

房子的设计布局一定型,接下来就可以正式开土动工了。

村里人盖房子,几乎都是自己动手。祖辈留传下来的技巧,加上平日里闲暇时琢磨练就,从放线量地、打地基,到抹灰、砌墙,差不多每样活都有人会干。不光会干,而且还有人干的精。

同村人自来就有股子凝聚力,也是多少年就养成了习惯,一家有事多家人帮忙,不管是红白喜事,大事小情,只要是主家放出风声通了气儿,到了日子不用挨家去请,自发的就会来人帮着忙前忙后。

至于人多人少,那也要看这家人的人缘如何。只要不是人憎狗厌的人家,通常是会聚起一帮子人,这也就是街坊四邻的互帮互助。

赵家打地基的日子定在了月初,事先就把消息放了出去。赵明玉的人缘自来就不错,知道他家要盖房子,提前个好几天就有人表态,当天一定到场。

正日子那天,一家人也早早的吃了饭,拾缀好了。

盖房子用到的材料工具,全部都放到了新址那边,这会儿也不需要腰背肩扛的,少拎些小件儿东西就过去了。

时间尚早,却已经有三俩个村人到了场。赵明玉赶紧上前招呼,李翠珍则把事先准备好的吃食拿出来,问着几人:“都吃早饭了吗,要是没吃这里有麻花、火勺,先吃着垫吧一口。”

三人里有两个摇手表示不用,另外一个却是起的早,还没来得及吃早上饭。倒也没跟他们客气,拿了一个火勺就着小咸菜吃了起来。

这也算是村里的规矩,办事情的人家要供给过来帮忙这些人吃喝,人家都帮你干活了,还能不管饭,让人受了累还空着肚子吗?于情于理也是说不过去的。

所以,在干活的场地里,总会见着几个吃着喝着的人,这也算是别致的一景,村人都默认的事情,谁也不会去大惊小怪。

过来帮忙的人,三三两两,碌碌续续的都赶了过来。没吃早饭的在一边吃着,吃过饭的则聚在另一边商量着计划,分配人手。

赵明玉做为主家,平时又很会交际,这方面自然是由他来负责。李翠珍则带着两个人管着后勤,翻找个材料,递个工具,偶尔还会跑个腿儿,运送些水和食物。

赵家的几口人都有分配,抛除去上班的赵文兰,小四再一次的分到了看小五的任务,这方面也算是有经验了,跟个奶娃子也能玩儿到一起去。有时候故意的耍出几个表情动作,更是逗得将会翻坐的小五哈哈直乐。

赵文多正好学校放假,留在家里准备着做中午饭。

过来帮忙的村人足有二三十人,这么些人一起吃饭,还得让他们吃好吃饱,合计下来,可是个不小的工程。

所以,打从李翠珍把人数报过来开始,赵文多就进入到了全战斗模式。洗菜、切肉、剥蒜、拍姜,一连串的准备工作,手上忙个不停。八道菜三凉五热,四荤四素,大盘子菜量。

五月初的天气,不冷不热,将将好。室外摆桌放饭也很合适,饭菜的热度只需要常温即可,不像冬天拿出来早些一下子能冷透。

家里大锅不够使唤,早早的就先焖好一大锅红豆米饭,拿了大铝盆盛好放到屋里温着。跟着就是三道凉菜,一道熏酱拼盘,烀好的现成牛舌、牛心、牛肉,切好摆盘即可,不需要多费工夫。另外的白菜大拌,切好的大白菜丝拌上煮好的粉丝,酸甜爽口。最后一个是木耳腐竹拌黄瓜,放些炸香的辣油,和着调料搅拌均匀,开胃又下饭。

主食和凉菜都提前做好,为的是做热菜留下充裕的时间。

五道热菜,三荤两素,其中两道青菜小炒可以放到最后,配菜都是洗净切好的,下锅翻炒两下即可,摆桌开饭时再动手也不迟。倒是这三个荤菜需要耗时一些,需要提前一个多小时开始下锅。

村里摆宴席请客吃饭,那一般都少不了两道菜,鸡和鱼,不管是蒸煮炖炒,哪种方式烹饪,这样式都得有。

今天的饭也没例外,鸡和鱼都提前一天买好,放在家里养着,早上现吃现杀的新鲜肉质。

两样都是鲜美的代表,怎么做都很好吃。赵文多选的是鱼红烧,鸡则是炖,切好的鸡肉块儿和着泡好的野山磨,一起炖上个把小时,出锅的鸡肉混着蘑菇香,泛着一层的油光,咸鲜香充斥着味蕾。

剩下的这道是个汤,排骨小白菜汤,清淡口味,正配着两道炖烧菜一起食用,顺滑养胃。

一上午的忙活,地基打了一多半儿。中午饭摆在了赵家院子里,干活的这些人都回来吃。

饭菜一上桌,大家都是眼前一亮。

这饭菜整的硬啊,四荤四素,鸡鱼牛肉排骨都上了,赶上过年的年夜饭了。还全都是大盘大碗,齐整整的装满,瞅着就觉着丰盛。

“二嫂子,这些个菜太像样儿了,谁掌的勺啊?”有那爱说话的就开口问。

李翠珍这一头午差不多都在盖房子场地那了,根本没有时间置办这几大桌子菜,赵家剩下的几个人里头,也没见谁能有这两下子。

“还行是吧?”李翠珍满脸带笑道。

“哪是还行啊,是太行了。就这牌面儿,可这村里那也是头一份儿啊。”

这话倒不是夸张,盖房子请帮忙的人吃饭,那都图个量大填饱肚子。一般人家也就是四个菜,很少有这样摆一桌子的,八道菜那都是结婚喜宴的标准了,有的人家还未必有这些呢。

再加上这几道菜品相也好,看着就让人有食欲。不仅对这个做饭菜掌勺人充满了好奇。

当妈的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别人当了面夸奖她孩子,李翠珍也是同样心理,要是今天换成是她自己,那都不见得这么高兴。可说的是赵文多,那就是打心底里升起的骄傲。

“这些都是我们家老三做的,我是一点儿没插上手,看着还行哈。”李翠珍冲着众人抬手道:“都别看着了,动筷子,累了一头午了,快吃吧。”

“原来是三姑娘当大厨啊,那我可得好好尝尝——嗯,这鱼味儿,真是不错。”

几桌人纷纷开动,边吃边称赞着。

“三姑娘行啊,年纪不到,这手艺可挺好。”

“就冲这做饭的手艺,长大以后,不用愁找婆家了。”

哈哈——

众人一阵说笑,把这顿劳累后的中午饭吃的是轻松加愉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