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我靠医术携崽卷哭全京城 > 第123章 兄弟相争

我靠医术携崽卷哭全京城 第123章 兄弟相争

作者:金水媚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2:17:52 来源:88小说

太子殿下这次回京因为无法向皇帝交出镇南王府的金银财宝,将黑锅甩给李稷,可李稷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太子殿下斩杀了传闻富可敌国的镇南王,却一个铜板都没向皇帝上交,这如何能让皇帝和满朝的文武百官信服?

因为太子殿下一口咬定是李稷派人搞鬼,李稷就让自己手下的人一直在朝堂上弹劾太子殿下。李稷的人说太子殿下自己办事不力,还甩祸给兄弟,这是没有担当的表现。还有李稷的拥护者第一次大胆地提出要因此罢黜李雍的太子之位。

太子殿下因此不但被皇帝臭骂了一顿,还被百官弹劾加质疑,差点连太子之位都要保不住。同时,李稷也被太子拖下水,同样是一个铜板都没捞着,却顶了个大黑锅。这兄弟相争,有人怀疑太子殿下吞下了那些财产,自然也有人怀疑是李稷半路截获了。

反正这一次兄弟俩互咬,那是谁也不服谁,都想咬死对方,还各自都感觉相当委曲,因为他们真的一个铜板也没捞着啊。

大魏皇帝的御书房里。

皇帝手里拿着一份弹劾太子殿下的奏折,气得丢掉,又拿了一本弹劾二殿下李稷的奏折,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干脆放下奏折,问自己身边的太监赵福道:“赵福,你说,太子殿下这次南下,是真的连一个铜板都搜不出来吗?朕一直知道,镇南王富可敌国。文武百官也已经知道,镇南王私挖矿山,金银财宝堆积如山,有帐本为证。”

如若不是镇南王富可敌国,皇帝又何必要灭他一个远在南方的外姓王?让他好好地镇守南方不好吗?就连赵福都知道皇帝灭镇南王的原因就是因为镇南王太富有了!镇南王私自开挖矿山的消息早就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更何况镇南王还胆大包天私造武器。皇帝不灭他,灭谁?

知道是知道,但赵福只是一个太监,他弯着腰,小心翼翼说道:“这……老奴可不敢随便说。老奴没有千里眼,哪知道远在千里之外镇南王的事情?这朝庭里的事情,谁能比皇上清楚?”

皇帝一边又拿一本奏折翻开,一边说道:“别跟朕打马虎眼儿,朕恕你无罪,你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太子殿下这是不是太狠,太贪了?就算要贪,也不能全贪,贪得一个铜板也不剩下给朕带回来?满朝的文武百官都在质疑他,朕不要脸面的吗?”

赵福知道皇帝是真的生气了,他唯唯诺诺道:“所以,老奴才不明白,太子殿下这是怎么了?如果太子殿下和二殿下都没拿到镇南王府上的泼天财富,那谁拿走了呢?镇南王已死,难道那些东西都被天收了吗?它总得有个去处啊。”

皇帝:“赵福,太子说,这是被老二李稷劫走了,你相信吗?老二李稷又凭什么能从太子手下劫走所有的金银珠宝?老二哪来那么多的人手?”

赵公公:“皇上,老奴愚笨,实在是脑子不好使。太子殿下和二殿下都是聪明人,他们要是斗起法来,除了皇上之外,谁能看得明白?老奴要是有那个脑袋能识穿太子殿下和二殿下,又怎么会只是个奴才呢。不过,皇上是火眼金睛,一定心中有数。”

赵福很会拍马屁,但皇帝这回还真没弄明白,心中也没个数:“你就只知道拍马屁!脑子跟屁股差不多,朕也不指望你能说出个道理来。只是,太子殿下这次太让朕失望了!都说镇南王富可敌国,金银珠宝堆积如山。现在他也没举兵造反就死了,太子殿下怎么就连个铜板都搜不出来?若真是被老二劫去,老二又能把东西往哪里放?老二据理力争,也说得头头是道。老二那样子,朕还真信了他是被冤枉了。”

赵公公这下子有些没忍住,说了自己的看法:“二殿下要是被冤了,那就是太子殿下全吞了吗?可是,依奴才看,太子殿下那么精明的一个人,他要真拿到手了,那么多的金银财宝,他也没理由全吞呐。这泼天的财富,任是谁拿到了手,精明的都只会吞个三分,再贪,也得留三分吧?”

皇帝也觉得赵公公没说错,说得有理:“所以呢?还有第三个人吞掉了这笔财富?这个人不但胆大包天,还是个想要和朕作对的人。在南方,除了镇南王之外,还有谁能有本事吞下这样一笔财富?”

赵公公:“皇上,会不会是海盗和山贼?”

皇帝正沉吟间,一个太监来禀报,说四皇子李曜求见。

皇帝一听四儿子李曜求见,心情一下子变得非常激动:“快,快宣他进来!”

皇帝之所以这么激动,是因为之前有人来禀报过,说四皇子殿下李曜可能已经身亡于海上。就连太子殿下李雍回来时,也言之凿凿,说自己的手下亲眼看到李曜当时落入水中而无法救援。之后下落不明,生死不明。虽说是生死不明,但那意思其实就是说人没了。

原本这个儿子打小就身体不好,又连番中毒,都被御医和大夫断定,命不久长了。所以,皇帝虽然还是派人继续寻找李曜,说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但皇帝心中也早就以为,定是凶多吉少,这个儿子是没了。

所以,此刻听到四皇子李曜求见,皇帝才会这么激动。在几个皇子当中,小时侯最令皇帝注目的儿子其实就是李曜。皇帝曾想过要立李曜为太子。可惜,后来李曜中了寒毒,一直病恹恹的,皇帝对他就只关心身体,再也没有了立为太子的心思。

这些年来,几个儿子为了储位明争暗斗,哪里逃得过皇帝的眼睛?也就只有李曜这个儿子一直没有参与储位的明争暗斗,一直最为孝顺他,和他相处得像平凡人家的父子一样,是最为贴心的儿子。

他常常心中暗叹,只可惜啊!这个儿子身体不好,不能继位储君。

李曜进来,规规矩矩地向皇帝行了大礼:“儿臣叩见父王!叩请父王金安!儿臣不孝,迟迟未归,一定是让父王担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