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第72节

  黄莺遵从方念真的指导,把羊肉卷在芝麻酱碗里裹了一下,送到嘴中,先尝到的就是浓浓的芝麻酱香,咀嚼开来,羊肉的鲜美滋味在口腔里迸发开。

  黄莺咽下去后,迫不及待地和方念真说:“掌柜的,你这碗蘸料可真是神了!”

  能不神嘛,现在“锅里捞”虽然也有芝麻酱,但是那是稀释过的,更不是和花生酱混合的“二八酱”,花生多金贵呢,方念真可舍不得用。

  可涮羊肉就不一样了,锅底本就是没味儿的,全靠着这碗芝麻酱呢!

  方念真还准备了冻豆腐、牛肉丸、千层肚和白菜。

  她始终觉得,冬天涮羊肉锅子的第二精髓就在于冻豆腐。

  必须得是豆香味儿十足的大豆腐冻出来的,扔到锅里煮一会儿,拿筷子夹起来,在锅壁按一按,去掉些水分,扔到芝麻酱碗里深深翻滚一下,让冻豆腐的每一个小孔都浸满酱汁,同时也是为了降一降温。

  夹出来,略微吹一下,然后微烫的时候入口,此时的冻豆腐只需要用舌尖轻轻一压,芝麻酱的蘸料汁就“嗞”地一下跑出来,“咕咚”一口把酱汁咽下去,而后再吃掉冻豆腐。

  嚯,满足!

  吃到中途,方念真略微有些腻了,赶紧让黄莺去厨房取了两头腌好的糖蒜,真是,吃涮羊肉怎么把糖蒜给忘了。

  把蒜皮剥开,咬一口腌好的酸甜糖蒜,顿时感觉油腻都去掉了。嗯,又能再继续吃肉了!

  三盘羊肉卷,半盘千层肚,还有冻豆腐和白菜,二人都吃光了,倒是牛肉丸没怎么动,自打研究出来,没少品尝,多少是缺少了点热情。

  最后二人抚着肚子喝着茶水,黄莺吃撑了,精神也有点放空,不似平时,总是把方念真当主子似的,老是紧着根弦。

  她说话也有些随意了,“掌柜的,以后可不能拉着我吃这么多了,我现在都后悔了,这么好吃的涮羊肉,分成两顿吃多好啊,应是也能吃饱。”

  方念真就“嘿嘿”地笑,“放心吧,以后能吃的时候有不少呢,你觉得,我要是再开一家涮羊肉的锅子店,能火不?”

  黄莺这才明白,原来掌柜的又有新的商业目标了!

  她起身坐正,很是正经地肯定着,“我感觉能行,只是这蘸料,得多收点钱,放的东西金贵,掌柜的您的手艺也值钱。”

  “嗯,‘锅里捞’那边收底料钱,再开新店用清水锅,就不收底料钱了吧,都补到蘸料费那边一起收。”

  不过,新的锅子店不是这么容易就能开起来的,起码方念真店里的流水还撑不住。

  好在,莫大姐那边的小作坊,已经产出了一大批牛肉干,方念真也等回了去靳翰那边进货的商队,与他们签订了合约,批准将自己的牛肉干运出新云州去卖。

  凭借这个,方念真赚了一百多两银子,这才有底气去知晓那边支了钱。

  “咳咳,给我支二百两银子,那啥,我要开新店。”

  知晓听了方念真的耳语很是惊讶,“二百两?你还要再开一个小食铺啊?”

  不怪知晓惊讶,主要是新云州的物价一天一个样,随着通商政策的实行,新云州的商铺价格一直在涨。

  比如方念真的第一个小店“方记食铺”吧,当时方念真盘下这里只花了二十两,现在这个价格,连胡家那一小间窄窄巴巴的馒头铺都盘不下来,现在“方记食铺”的地价起码是一百五十两。

  所以知晓以为这二百两只是盘铺子的钱,方念真悄悄地告诉她,自己已经把铺子搞定了,这二百两是要置新锅具的。

  她左思右想,人不能跟钱过不去。

  桂游手里那批锅子还是得买下来!自己开业也能快一些,趁着现在天气还冷,涮羊肉也能有一波热度。

  等到夏日,就改成做烧烤,羊肉制品直接加入,这样“方记食铺”这边外面也不用挤那么多小桌子了。

  这次方念真没有直接与桂游相见,而是让小五上门表明了来意,问如果把六十个锅子全都买下,桂游那边能不能把价格再降低点。

  小五回来禀报:“他们桂东家不在店里,不过卖锅子这事,他留了话,说您要是全都收的话,再给您打个九五折,现在就能给您运过来。”

  “那也就是便宜了十五两。”

  方念真一咬牙,“行,买了。”

  大不了让店里好好护着这锅子,等她不干的那天,也转给别人。

  当天,方记食铺的后院厢房里,就放满了铜锅子,念及这些锅子值不少钱,方念真还派了员工每天轮换着值夜,也就是在食铺后院住。

  方念真终于可以正大光明进到祥鹤楼的里面了,当时办好地契,她偷偷摸摸去过一次,发现里面的所有能摘下来的装饰,还有雅间的摆件、屏风等等都搬走了,但是一楼大堂的桌椅却还留着,这也省了她不少事。

  只要将后面的厨房改造一下,就能筹备着开业了。

  寻了上次给她装修“锅里捞”的工头,跟他沟通好了,就开始施工了,估摸着半个月之后就能装好了,这样,二月底应该就能开业了。

  二月十五,方念真带着一堆红包去了石大嫂家里,今天是她的小闺女满月的日子。

  方念真自己也忙,而且她听说坐月子也挺需要安静的,这一个月里她没再来看望石大嫂,只是派了人给石大哥传话,说有需要就来寻她。

  今日天气也好,方念真提着一篮鸡蛋、二斤红糖,还有核桃进了院。

  正赶上石家的一个邻居刚走,方念真将礼物放下。

  一进屋就先看了看小胖丫头,石大嫂满脸的慈爱看着孩子,“刚吃了奶睡下。”

  方念真小心地摸了摸她的小手,好软!

  “一个月,她长大了好多。”

  “是,月子里的孩子,一天一个样。”

  方念真问道:“取名字了吗?”

  “大名还没取好,小名就叫元元,元宵的元。”

  “元元,真好听,听起来就是个乖巧的孩子。”

  方念真就从自己怀里掏出来一副小银镯子,轻轻地想给元元套上。

  石大嫂却极力拦着,“可使不得,念真,她这么小的孩子戴什么银镯子!你都拿了那么多礼物了,这个可不能再要了。”

  因为孩子睡着,两人都是压着声音的,方念真只能搬出种花家那句经典的:“给孩子的,又不是给你的。”

  又把那一沓红包都掏了出来:“这都是店里人让我捎的礼,名字都写在上头了,他们忙,等下工了,你们娘俩应该是都睡了。”

  石大嫂很是高兴:“到时候摆满月酒的时候请你们吃饭,你石大哥非说让我坐个双月子,那我还不得憋死?最后我俩各退一步,商量好了,坐四十二天的月子,再有十几天我就能出月子了,可算能自由了。”

  石友的细心,真是方念真见过的男人中少有的。

  “我石大哥太体贴了。诶?可是怎么没见照顾你月子的人呢?”

  “今天就让她不用来了,我现在啥都能干,自己做饭吃,你石大哥每天上工前把柴都给我拿到屋里来,这样他下工、小石头下学堂也都能吃上我做的饭了。”

  石大嫂这个月子做的确实不错,除了身材圆润了些,精气神和皮肤都比怀孕之前还要好了。

  如今春节假已过,小石头也去上学了,她一个人在家寂寞得很,方念真被她抓着说了半天的话,说到元元都睡醒了一觉。

  “嫂子,那你就算孩子断奶了,也抛不开手啊?”

  “是啊,我也愁呢,你说这得养到几岁,我才能出去干活。”

  方念真有心想给她找个轻便的活儿在家干,一时却也想不到合适的,她目前唯一能想到的,就还是做凉皮,但是凉皮生意也得起码五月份才能做呢。

  石大嫂一向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方念真来送满月礼,她也没让方念真空手回去。

  她居然给方念真缝了好几个月事带!都是用的柔软的好料子。

  “我听小秋提起过,你如今也是大姑娘了,我知道你针线活计上差着些,别嫌嫂子做的不好。”

  方念真不知道怎么总结自己此刻的心情,真的是“礼轻情意重”,就算是亲嫂子,恐怕也做不到这个程度。

  她都感觉自己的眼睛湿润了一下,“嫂子,太谢谢你了。”

  “谢啥呀,你说你都拉我们夫妻俩多少回了,我这都拿不出手。”

  “嫂子,这礼物甚是贴心,我正需要这个。”

  在石家“伤感”之后,还是要投入紧张的工作节奏中。

  方念真去定制了牌匾,“方记涮肉”,简单的四个大字,又能跟“锅里捞”那边区别开来。

  她最近还在紧锣密鼓地教小秋和安子做菜,以后食铺这边如果没有特殊的客人,她不打算长待在这边了,重心得先转移到新投入的涮羊肉店。

  这么大的店铺,这么大的规模,前期必须经营好,把模式稳定下来。

  生活真是,要么平平稳稳,要么一桩事赶着一桩事的来。

  她正筹备着新店的装修和菜品的创新呢,之前那个经常和她合作的牙侩又找上门来了。

  “方掌柜,生意兴隆啊!之前您不是托我留意大块的上等地吗?这回有消息啦!”

  作者有话说:

  好想订票去北京吃涮羊肉呀,吸溜~

  第68章 第三个“方记”

  新云州地处大肃的西北部, 春天一向来得晚一些,今年更甚。

  都二月下旬了,还突然降了温, 方念真出门还穿着斗篷, 被外面的大风刮的睁不开眼。

  好歹爬进了马车,感觉自己被刮了一头一脸的土。

  “要不是跟牙侩约好了日子, 可真不想出门。”

  在城门口接上等待着她的牙侩,因为要指路, 他和老钱一起坐在外面吹冷风。

  要不说人家在牙侩这行干得好呢,风这么大,都挡不住他说话。

  只听他大声说着:“方掌柜,您要的土地,城边附近是真没有,不过往远了走走, 驾车也就两刻钟, 咱们就能到了。”

  简单的情况, 方念真已经了解了,这地有五十亩,在新云州来说, 其实也不算大,毕竟这地方地广人稀,有的是土地,只是还有很多是荒地,得开垦出来。

  但是难得的在于牙侩介绍的这片地都是连着的,是两家人都要卖。

  她因为不会种地, 一直也没添置田产, 手里一直都是府衙给发的那两亩地。

  其他跟方念真一道来新云州的人家, 像是石家和胡家,早都攒下钱另外再置地了。

  今年因为有了瑞王府送她的那一大袋红薯,她才有了种地的想法,如果种成了,那她的店铺也能推出红薯相关的菜品了,想必,在新云州也能算得上第一批。

  风大,马车行进的方向又恰好是逆风,本来说是两刻钟的路程,硬是行了三刻钟才到。

  不过,下了马车,方念真就豁然开朗了,眼前这片地连个坡和坎都没有,极为平整。

  牙侩说道:“方掌柜,我不敢打包票说这全都是上等良田,但是五十亩地,起码四十亩都是上等地。”

  于种地一事,她是不大懂的,但是她家的车夫老钱是自小就在田里摸爬滚打的,他上前蹲下来捻了捻土,又拿了个小铲子去远处东铲一下,西挖一下。

  回来他也没说话,就是跟方念真狠狠点了个头。

  “之前报价是说六两地一亩,能不能再便宜点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