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第55节

  尤其是孙府,已经又下了“订单”,跟方念真订了十斤的酱牛肉。

  现居新云州的百姓们多吃擀面条或者切面,对“拉面”这项技法并不熟悉,欣赏够方念真的“拉面表演”后,大家纷纷入座,等待自己的那碗面。

  方念真忙活了一早上,并不感觉冷,甚至感觉自己隐隐出汗了。

  她在柜台下拿出自己的茶杯,里面有小秋给她晾好的米茶,“咕咚咚”痛快地喝了几大口,这才解了渴。

  擦了擦嘴,她这才注意到,食铺临窗的座位上,那不是何正嘛!

  她端了盘酱牛肉走过去,“何大人,您怎么来了都不叫我一声?”

  何正面露笑容,“我来的时候你正忙着,就没叫你。早上没吃饭,刚刚点了碗面,你看,你还搭上碟酱牛肉。”

  “您正好尝尝,我新研究出来的。”

  恰好此时,何正点的牛肉面也端上来了,阿青稳稳地放下,“客官您小心烫,辣椒油和醋在桌边。”

  何正先尝了口原味的面,嗯,汤很鲜,加了香菜又多了一重香气。

  不过他是吃惯了辣椒油的,就加了两小勺辣椒油进去,红通通的辣椒油配上绿油油的香菜,顿时觉得食欲大开了。

  夹起一著面条入口,筋道弹牙,还有种独特的香气。

  “方掌柜,有没有小咸菜,来一点儿。”

  何正也不跟方念真客气。

  方念真给他端来一碟酸豆角还有烧椒酱,竟然还有几颗大蒜瓣?

  何正不解,“这蒜是干嘛用的?”

  方念真嘿嘿一笑,“看您口味重,特意拿来的,您试试。”

  她手上动作不停,剥好了一瓣白白的蒜瓣,“一口面,一口蒜,就着吃香得很。”

  何正将信将疑,吃了一口面条,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蒜,在方念真看来,这瓣蒜也就受了点皮外伤。

  他细细品味了一下,又吃了一大口面,咬了一半的蒜瓣。

  “嚯,真够劲儿!就是这蒜挺辣。”

  他又夹起面前那盘酱牛肉,牛肉片厚薄适中,中间都夹着透明的筋,一口咬下去,卤香味十足,“筋”的部分尤其美味。

  何正由心地夸奖:“方掌柜厨艺大有进步啊。”

  吃了个半饱,他才放慢速度,说出了今日来这里的真实目的,“方掌柜,我听说你做甜品也很厉害,那个……双皮奶,能不能过些日再做一回?我预订,我们王爷过生辰,他向来不收我们的礼物,我寻思送这个表表心意。”

  方念真愣了一下,“啊,是哪日啊?”

  “腊月初三。”

  “行,那日我早上做好了,送到府上门房。”

  “有劳方厨娘了。”

  方念真送走了何正,心里却想着,因为石大嫂而去借太医的事,还没跟人家表表谢意呢,如今瑞王过生辰,自己正好借这个机会表达一番。

  可是,七日后就是腊月初三了,知道的这么仓促,她恐怕也来不及寻什么好玩意儿了。

  再说了,她觉得“好”的,瑞王可能都是司空见惯了的,送些什么好呢?

  -

  自打多了“牛肉面”这个选项,方念真的开店时间又被迫提前了半个时辰,没别的,食客们集体反映,早上就想吃上热乎的这一口面条。

  为了延长自己的睡眠时间,方念真把“拉面”的手艺教给了安子,当然,“蓬灰水”那一茬安子是不知道的,方念真只教他揉面和拉面的手法。

  安子倒是乐不得的,他知道这手艺有多重要,夸张点说,有这门技艺,撑起一家小面馆都是绰绰有余的,所以他学得很是仔细认真。

  练了三日,方念真终于能甩手不管了,专心地研究她的“秘密生日礼物”去了。

  …… ……

  方念真还拿了醒好的面团和材料,去了石家,现场做了一锅拉面。如今石大嫂已经能吃发物了,她也得多吃点肉补补身子了。

  方念真如今拉面已经很是娴熟了,小石头看得惊叫连连,石大嫂也乐得合不拢嘴。

  方念真和石家人围坐在桌前一同吃着面和酱牛肉。

  石大嫂不吝夸赞着:“念真呀,你说你,总能研究出这些个我们想不到的,一个面团都让你做出花样了。”

  “嫂子,如今身子可好全了?”

  石大嫂轻轻摇头,“算是吧,不过感觉精力不如从前,也不知是这场事闹的,还是怀到后期了就这样。太医说不让我出去吹冷风,只让我在屋内溜达,都要憋屈死了,还好今日你来了。”

  “还是得听太医嘱咐的,预产期是二月,是吧?”

  石大嫂叹了口气,“太医说,不一定能到那时候了,这孩子也许会早产,一月份就得做好准备了。你石大哥已经请了有经验的稳婆,念真,不瞒你说,我心里真是怕。我又怕我出什么事,又怕这孩子活不成。”

  方念真安慰道:“别怕,嫂子,大难过后有后福,先把身子养好,不能总是叹气。”

  石大嫂把小石头支到一边去玩,又悄声跟方念真八卦起来。

  “那该死的王氏赔不起钱,还是胡兴才给她出了十两,剩下的四十两,胡家就不肯出了,兴许王氏还要多蹲一年多的大牢。”

  说到这个方念真就气愤,“活该,就该让她在里面蹲一辈子,害人终害己。”

  石大嫂听了那日王氏“发狂”的话语,倒是有些感触,“她这些年没有孩子,许是心里坐下病了。”

  “嫂子你可别可怜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嗯,我知道的,正常人遇上这种事也不会去害别人,她还是心肝黑。”

  -

  腊月初三这日,方念真拎着一大一小两个食盒,在瑞王府的门房内等着何正来。

  何正接过去的时候吓了一跳,“方掌柜,这是做了多少啊?”

  方念真尴尬一笑,“那个小的是你要的双皮奶,我还加了焦糖布丁。那个大的食盒,是我送王爷的,之前他帮我石家嫂子请太医,我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就……也做了点吃的。”

  何正了然,点头表示理解,“我定会帮你送到。”

  方念真忍不住嘱咐:“何大人,拿稳些,那个食盒怕晃。”

  “好,知道了。”

  陆恒是不喜办“寿宴”的,这一日他一向喜欢安安静静的,如果不是府里人张罗,他都不想过什么生辰。

  过生辰他只会更加思念阿娘。

  午饭前,小八提上来两个食盒,神秘兮兮地和陆恒说:“王爷,这个大食盒里的东西,绝对是你没见过的!”

  作者有话说:

  大家猜猜念真做了什么?超好猜的。

  (嘤,今天出门了,回来晚了些,只能一更了,明天我加油!)

  第55章 牧场牛丢了!

  前几日方念真新添了两头奶牛, 这奶牛她就没再往牧场那边送了,那边的路途太远,每天运那么些牛奶不够费劲的了。

  石友有个工友姓陈, 住在城外, 据说为人朴实,做事也很是细心, 石友就给做了一回“中人”,方念真和陈家签了合约, 将两头奶牛“寄养”在他家,方念真每月付他们工钱。

  陈大哥每日进城的时候,就把当日清晨挤出来的新鲜牛奶带到城里来,送到方念真宅子门口。

  将牛奶高温沸煮后再实用,这样肯定是赶不上现代工厂的巴氏杀菌的,而且高温煮牛奶, 里面的营养物质也会流失。

  不过“布病”很是可怕, 不煮过她绝对是不会入口的。

  方念真放冰窖里攒了好几日的牛奶, 煮沸后将奶锅挪到小冰窖静置,上面会浮一层稠稠的奶皮,这奶皮就可以提取黄油了。

  最难的一点来了, 古代是没有电动打蛋器的,她找石大哥,一晚上就做好了一个手动打蛋器,方念真咬着牙断断续续打了小半个时辰,感觉胳膊都废了。

  小秋接过重任,继续打发, 但她那小身板还不如方念真, 很快也败下阵来。

  黄莺又顶上去, 她到底是农家长大的孩子,比方念真和小秋还是强一些,但也就是半个时辰。

  此时的奶皮仅仅是出了些泡沫而已,还不到方念真想要的程度。

  方念真使劲捶着自己疲累的肱二头肌,“黄莺,你去,去把宅子里闲着的人都叫来,噢,养马的老钱都别放过,都喊来。”

  此时已经是晚上了,两边店员都回来了,于是,就有了众人排队打黄油的场景。

  人多力量大,还真成了,方念真怕黄油又化了,干脆裹着大棉被下到冰窖里,压出了一块黄油。

  冬月二十九,方念真叫了刘忠来,叫他找两个手巧的,帮她在宅子小厨房前搭个“窑”。

  方念真在现代是看过有博主自己搭“面包窑”的,不过她印象不深,只能回忆起部分结构,剩下的就让刘忠几个自由发挥。

  她则是在一旁的小厨房试着调奶油。

  分离出两个鸡蛋清,加入糖,碗底下坐一盆热水,隔水将糖充分融化到蛋清中。

  放凉后,就又要开始“打发”了。

  说起“打发”,方记还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前几日打发黄油,店里的男孩子们还觉得没什么事,就是当时累了点。

  方念真一再嘱咐让他们互相按一按胳膊,有几个人偏逞强,说不用。

  万万没想到,第二日早上醒来,这几个人的胳膊都抬不起来了,酸疼得要命。

  只能和其他员工换班,做一些轻巧的活计。

  “这不听掌柜的真是不行啊。”

  “是啊,上次掌柜的给咱们做啥‘冒菜’,说让喝热水,那不听的不是都拉肚子了。”

  店里人还没怎么样呢,店外先起了谣言,说方念真大把大把地赚着钱,却对自己人抠门至极,晚上下了工还让他们做重活。

  这“谣言”都不用方记的人出面辟谣,就有方记的食客主动澄清。

  “净在那瞎说,锅里捞开业第一日我就来了,这些店员以前都干瘪瘪的瘦,现在哪个身上没长肉,要是那么累,他们能胖吗?”

  “是,尤其是那个小五,他长肉最多。”

  小五真是不知该笑还是该哭了,自己真的有胖那么多吗?!

  -

  今日,方念真又将众人召集来轮番打发,大家有了经验,稍微感觉到累了,就轮到后面去休息,再排队上来打,这样多打几次也没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