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第22节

  不过,这也算是自己穿越过来奋斗的第一套房!在古代买房还是比现代容易多了,想当年她大学毕业做博主,还很火嘞,也还是五年后才买了一套小面积的。

  联系了一个工头,方念真肝了几晚出了一个装修图纸,工头看了,拍着胸脯说一个月必定完成!

  石家和胡家听说了她买铺子的事,都惊讶得很,他们知道方念真赚了钱,但是没想到,她都能买得起主街上的铺子了。

  石大嫂一向是个直爽的,就跟石友讨论,“你说,我是不是也不该守着现在这份厨娘的工,虽然稳定,但是一月才不到三百文,可能都没念真一天赚得多。”

  石友倒是没有给她泼冷水,“咱们寻个不怎么需要成本的路子,我支持你。”

  那边胡家阿婆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开起了家庭会议。

  随着天气变暖,已经有一些蔬果下来了,方念真实在忍受不了萝卜丝拌的凉皮了,即便现在黄瓜价格不算低,她也还是咬牙换了。

  食客们一尝拌了黄瓜的凉皮,无一不拍手称赞。

  “这凉皮配黄瓜,清新又爽口,真乃绝搭!”

  “是啊,方厨娘,你该早一点改为黄瓜的,贵一些我们也接受得了。”

  凉皮的销量又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方念真的懒觉时间也被剥夺了。

  她和石大嫂、莫大姐是白天做,晚上也做,累得嘿哟嘿哟的,却还是供不上卖。

  石大嫂咬了咬牙,下定决心辞了厨娘的工作,直接在方念真这里“全职”了,这才缓解了一些压力。

  不过因着是多做多得,石大嫂的月收入也提高了一大截子。每日结工钱她都乐得合不拢嘴。

  “妹子你说我之前咋那么死心眼,你也不劝劝我,这赚得可比以前多多了。”

  方念真也跟着笑,“我之前对自己的生意也没信心,哪能瞎劝你,你之前那好歹是个稳当的路子。”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五月底。

  方念真的小菜园,已经有几个青辣椒结成了,她摘了下来,做了辣椒炒肉过了把瘾,汤汁拌上米饭,吃了两大碗。

  随着方念真对辣椒的使用,新云州的百姓也对这种作物产生了好奇。

  瑞王府那边,适时低价售卖“辣椒”的种子,说是即便销量不好,到时候做成干辣椒了,他们瑞王府也照单全收。

  人们多多少少都买了点,就在自家小菜园里尝试种植。也有那胆子大的,直接种了几亩地,赌一把它销量好,价钱高。

  方念真的小店在一个月后,果然装修好了,她认真翻了下黄历,选了个诸事皆宜的日子,准备开业!

  作者有话说:

  真真妹儿买房了!撒花

  (话说写到烤面筋那段,我家楼下烧烤店真得飘来了烧烤味儿……我还寻思着,这隔着电脑怎么还能闻到味儿了?)

  第24章 锅包肉

  开店就和摆摊不一样了,尤其是在古代,这意味着“立业”了。

  所以方念真很认真地拟了邀请函,因着不怎么会毛笔字,繁体字也认不多,还花钱请了他人代笔。

  嘶,这钱花得肉疼!

  果然是“书中自有黄金屋”,没想到自己穿到古代变“文盲”了。

  石家和胡家肯定要请的,莫大姐家自然也是。

  再就是关系没那么亲密的了,思来想去也就是何正和陆七了,不管他们来不来,自己的邀请是不能落下的。

  至于曾管家,他毕竟是王府的管家,虽然很照顾自己,但他背后代表的含义太重了。

  还是不给他送邀请函了,开业当日给他送点店里的特色吃食好了。

  -

  六月二十,黄道吉日,诸事皆宜。

  新云州主街的一家小店前,舞狮队卖力地表演着,噼里啪啦放了八挂小鞭,鞭炮碎屑红通通的铺了一地。

  抬头一看,牌匾上书四个大字——“方记食铺”,右下角小小地标了“念真”二字。这也藏着她的小心机,万一这店以后火了呢,有人模仿,也不至于和自己名字重名吧?

  店内并不算大,里面也就摆了七八桌的样子。

  新奇的是,店铺右侧有一个圈起来的小间,窗口是直接开在沿街的,上面贴了张纸,写着“外带请在此处排队”。

  锣鼓喧天过后,方念真穿了一身胭脂色衣裙登场,显得喜庆又稳重。大小也是个一店之主了嘛,不能穿得过于活泼了。

  首先感谢了新云州人民对“方记”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厚爱,又讲了此店未来可能会推出的吃食,以及堂食和外卖窗口的区别。

  最后,宣布今日消费均打八折,每桌均赠小菜一道,店内就餐,还可以酸梅汤不限量畅饮。

  听了这个消息,大家也很捧场地鼓掌欢呼了一下,莫大姐和石大嫂在人群中手都要拍肿了。

  石大嫂一脸羡慕:“你说我要是生念真这么个闺女多好,敢闯敢干的,做啥啥成。”

  莫大姐就抿着嘴笑,“你再生一个也不是不行,倒是我才真眼馋,没那个丫头命咯。”

  围观的人都对方念真拱手道了句“开业大吉”,就进店落座了。

  方念真打眼一瞧,小店里一下子就坐满了,莫大姐和方嫂子在店里招待着,她就围了围裙去后厨。

  如今这后厨是她改建过的,有六个灶眼,可以左右开弓地做菜,看着就舒服。

  将头发认真包起,挽起袖子,莫大姐就递了单子进来。

  要不然说,没文化真耽误事儿呢,莫大姐和石大嫂都不怎么认字,给客人点菜就成了一个问题。如果口述菜名到后厨,方念真也难记得住。

  还好她开业前几天想到了这一点,临时找木匠定做了一些小木牌,做了特别的标记,刷了不同的颜色,对应着墙上不同的菜名位置。

  这样莫大姐和石大嫂也能很轻易地分辨了,大大降低了点错单的可能性。若是遇上不识字的食客也不怕,莫大姐和石大嫂已努力背好了菜名。

  莫大姐和石大嫂已经被方念真“洗脑”好几日了——要有服务意识。

  如今她俩做凉皮的钱还是计件算的,只是在店里当“服务员”,方念真又给她们每月开了四百文的工钱。

  俩人现在正热情十足地安排每一桌的茶水,店内免费提供米茶,今日还有免费的酸梅汤。

  今日还免费赠小菜,方念真准备的是“芹菜花生米”,这菜下酒正好,做法又简单,多撒一点点香油就味道醇厚。果然,食客们都说这小菜清新爽口,花生卤香味也很够。

  开了店,意味着食客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点菜了,当然,盒饭和凉皮、冷吃生意也都没放弃,只是都挪到了外卖窗口。

  今日开业,来不及做盒饭,早早告知了食客,盒饭生意从开业第二日再开始,大家也纷纷表示理解。

  方念真为了忙活开业,已经心力交瘁,好几日没睡好觉了。在现代还是个美食博主的时候,她就很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小店,咖啡店或者是甜品店都可以。

  现在终于拥有了,虽然只是一间小菜馆,但是也值得激动。

  因为准备充分,菜都是洗好了的,肉也尽量事先做了处理,所以“方记”的上菜速度还挺快,有条不紊的。

  方念真在后厨传菜口安了个摇铃,一摇铃铛,就知道要上菜了。

  今日客人点的最多的还是糖醋里脊,这道菜已经是“方记”的招牌菜了。

  在方念真看来,其实做得并不正宗,毕竟这地界……没有西红柿啊!也就没有番茄酱,她是换了锅包肉的调味来完成这道菜的。

  今日她菜单上还备了“锅包肉”,这在现代是家喻户晓的东北菜。新云州却没人听说过,看字面也看不出是道什么菜,也就没人点。

  方念真上了几桌菜,腾出空来,抓紧时间做了一大盘酥脆的锅包肉,端出来的时候醋味还直呛鼻子。

  “方老板,你这是把醋坛子打翻了吧,可太呛了。”

  方念真笑盈盈地又端来几个小碟,将一大盘锅包肉均分了,给每桌送过去。

  “今日大家是方记食铺的第一波客人,我也赠送大家一碟特色。这跟糖醋里脊有异曲同工之妙,口感却不同,各位请品尝。”

  食客们纷纷称赞“方老板大气”,就下筷尝尝滋味儿。

  这锅包肉是片状的,颜色倒是和糖醋里脊差不多,夹起来糖浆还拉丝。

  送到口中一嚼,“咯吱吱”酥脆无比!咬开外层酥皮,里面的肉却很嫩。最主要的是这味道,真绝!

  和糖醋里脊比起来,锅包肉更偏酸一些,但是这醋味呛人,却也勾人。咽下去直觉得嗓子眼儿都酸酸甜甜的,醋气还在口舌间不断萦绕,久久不散。

  方念真送的分量也就是一人一块,许多人回味过了,才惊觉方老板的“用心”。

  有个直爽的汉子就忍不住说,“方老板,你这哪是送菜,这根本就是勾馋虫来了。”

  “哈哈哈”,店里就响起一片笑声。

  “方老板,我们桌点一道锅包肉,得再吃了几块解了馋。”

  “方老板,我要带走一份儿,我闺女肯定喜欢吃这个。”

  方念真就一一答应,又和要打包的食客解释道:“这个等你们快走的时候我再现做,放久了就不酥了。”

  “好,方老板到底是女子,就是心细如发。”

  午间的就餐高峰终于过去了,胡家一家四口也腾出了时间,连同小石头过来帮忙了。

  石友离着远,事先恭贺过了,今日就不来了。莫大姐在方念真的坚持下,也回家接了栓子过来。

  几人赶紧刷了碗,又重新收拾了一遍卫生。方念真就又准备进后厨,做几道招牌菜,邀请大家入座一起吃饭。

  “哎呀,念真,我们是来帮忙的,就不吃了吧。”张氏慌忙起身,阻止方念真。

  “是啊,你实在想请我们,我们每人一份凉皮就行了。”胡阿婆怕方念真费钱,很是体贴。

  “大家都像是我的家人,今日咱们吃的是家宴,不麻烦。”方念真还是婉拒了大家的好意了,进后厨整治了一桌荤素皆全的饭菜。

  众人吃得分外高兴,席间也聊个不停。

  莫大姐悄悄捅了捅方念真,“你不是说还请了何大人和陆大人,他们不来了?”

  方念真低声说道,“他们都有事,不过昨日就派人送了贺礼了。太贵重了,我没敢摆出来。”

  …… ……

  晚上方念真就在自家门前摆起烤面筋的小烧烤架,有人点就烤几串。

  该说不说,石友大哥还是很有“烤串师傅”潜质的,他只看了几次方念真烤面筋,就学会了手法,火候和调料给的也很精准。

  所以方念真店里忙不开的时候,石友有时候也会顶替上阵烤几串。

  营业第一日,毕店的时候已经快亥时了,小石头都在店后小院的屋子里睡熟了。

  “这也太累了!”方念真觉得自己低估了开店的难度,一边走路一边锤胳膊腿。

  “不行,回去我算算账,看能不能招个店小二或者账房。这做着做着菜还得跑出来结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