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第141节

  那个巨大的红薯她暂时没有动,也是打算等天气晴朗了,晾晒红薯干。

  好在新云州的秋雨和往年一样,下了一天一夜也就基本停了,又过了一天,天气就晴朗了,中午的太阳还有点暴晒的意思。

  暴晒好呀,快点把路晒干,快点把葡萄干的潮气去掉。

  待到秋收结束,桃竹村那边人手也就充足了,牛羊肉又能每两三日就送了新鲜的来,火锅生意又可以正常开展了。

  最近因为秋收的关系,店里晚上喝酒的人都少了,不过打包饭菜的倒是多了,还有许多买小吃的。

  方念真一琢磨,又干起了“盒饭生意”,这生意现在对她来说也不难做,无非就是炒几锅菜保温着。

  她还搞了个噱头,还是像一开始“方记小吃”还在摆盒饭小摊时候一样。

  “来,方记回归初心,回馈父老乡亲了,一荤一素四文,一荤两素五文,两荤两素七文!只卖五日了噢!”

  随着小二的吆喝,“外卖窗口”迅速排起了长队。

  这是什么神仙价格啊!

  现在新云州的物价早就翻倍都不止了,方念真这样卖,谈不上赔上多少钱吧,但是绝对是分文不挣的。

  她一来是为了卖吆喝赚名声,二来也确实是有能力做这样的活动了,想真诚地感谢一下她的顾客。

  新云州的百姓们果然都挺感激的。

  “方掌柜真是好样儿的啊,这农忙的时候,累的真是做不动饭啊,这个价钱的盒饭,真是没啥说的了,等收完地,我肯定再来方记。”

  “是,什么也不说了,大家都知道方记是良心商家,到时候我们全家肯定都来捧场。”

  小秋好奇地问方念真:“师父,您怎么不直接支个粥棚啊?花费可能比这个还小一些。”

  方念真点了点小秋的脑门:“这你就不懂了吧。”

  第116章 晒桂花

  关于“为什么不直接办个粥棚”的问题, 方念真给小秋进行了解答。

  “粥棚啊,一般都是给吃饭困难的人群办的,可是咱们新云州现在又没有难民, 办粥棚呢, 真正勤劳,忙于农忙的人家, 可能反而不好意思来。偷懒耍滑的人倒是给管饱了,但是也没用呀, 他们也不会成为咱们店以后的客群。”

  小秋毕竟还是涉世不深,看待事情难免有些天真。

  “哦,师父,你这样说,我就有些懂了,他们吃了之后没准还嫌这粥不好吃呢, 咱们就会费力不讨好了。”

  该说不说, 方念真这灵光乍现的举动真的引起了一致好评。

  一向低调, 从不去新云州饭馆吃饭的郭知州,都公开表扬了“方记”。

  大致意思就是“方记”是个良心商家,知百姓农忙之苦, 起带头作用,让利给平民百姓,是新云州的表率。

  郭知州这话说的也真是明示暗示全都有了。

  “带头”和“表率”都说出来了,别的商家能不“响应号召”吗?

  似乎一个下午,新云州的两条商业主街就都变得热火朝天的。

  各家都是比着赛的“表忠心”,纷纷效仿“方记”, 推出打折套餐。

  还真有夸张到“白送”的, 说是免费送五十份, 结果秩序没有维持好,发生了哄抢事件。

  没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就不说了,还有人被踩伤了,疼得“哎哟哎哟”的,躺在地上起不来。

  也分辨不出来是起不来,还是不起来。

  反正就是赖店家,“我在你们家店里出的事,就得有人负责。”

  最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活动白做了,名声还不好,那些去领“免费餐”的人都吐槽里面的餐食不好,或者是说店家太抠门了,不公平之类的。

  还得再搭上医药费,还有后面看不见的影响——客源减少。

  方念真听了此事,无语地摇了摇头。

  还好她深藏功与名,结束了早就定好期限的五日活动,就没有再做别的了。

  …… ……

  杜家的人来了城里送红薯,除了杜河说下霜之后再起出来的那批红薯还在地里,其他的都运了过来。

  方念真赶紧安排着人往红薯窖里存,忙忙活活又是一大天。

  最后一次来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牛车比较空?杜家居然全家出动,赖氏和那几个闺女都来了。

  赖氏不好意思似地笑了笑,“让东家见笑了,几个孩子都说想二丫了,带她们来城里看看二丫。”

  是不是真想二丫,方念真不知道,她就知道,杜家漂漂亮亮地把活干完了,刚刚过了下称,除了给杜家留的二百斤红薯,剩下的都在这儿了。

  跟她派去的监工算出来的数值差不离,杜家在交粮食这件事上还是手脚老实的。

  从春天干到秋天,方念真怎么也得招待他们一家人一顿饭。

  她从自家食铺叫了一桌饭菜,亲自作陪,又怕她在这儿,杜家的人吃不好,敬了一杯酒,就借口有事离席了。

  关上房门的时候,方念真隐隐听到赖氏的训斥声:“八百年没吃过好东西了?看看你们那副没出息的样子。”

  方念真摇了摇头,杜家这几个闺女,比她上次去的时候还要麻木了,也可能是进了城不自在吧,反正一个个地低着头,都不敢抬头看她。

  “唉,跟二丫比还是差远了。”

  幸好二丫住的是“集体宿舍”,不方便赖氏带着孩子们进去参观,要不然她藏那点儿私房钱,没准还有被发现的危险。

  一桌酒菜快吃完了,赖氏才抹干净嘴,说想寻二丫见一面。

  方念真就派人去涮肉店叫了二丫回来。

  因为是赖氏“突然袭击”,二丫脚上穿着的新鞋就好像刺痛了赖氏的眼睛似的。

  她紧紧地盯着二丫脚上的新鞋,活像要把这双鞋盯出一个洞。

  这妮子,中秋回家那会儿穿的还不是这双呢!

  二丫习惯性地往后缩了缩脚,后来一想到,这是在方掌柜的院子里,她没什么好怕的。

  又毫不畏惧地用坚定的目光和赖氏顶回去,赖氏扯着二丫就要往外面走。

  被方念真一句话给拦下来了:“二丫娘,是想说孩子脚上现在穿的鞋吧?”

  赖氏看着眼前比二丫大不了几岁的方念真,一口一个“孩子”,感觉一口气更提不上来似的。

  “诶,我嘱咐她两句。”

  方念真笑眯眯地拉过二丫的手,拽到自己身边。

  “二丫原来的鞋都露脚趾头了,让人家食客见了都得笑话,二丫娘,你回家也给她做两双鞋,这城里买鞋毕竟是贵。二丫可不怕吃苦了,随你们两口子了,我很看好她。”

  现在就不能走之前的“战略”了,之前为了避免赖氏搜刮工钱,是说二丫干的不好。

  现在还那样说,怕是留不住二丫了,就得改口,说二丫进步大,自己倚重她。

  赖氏被方念真的话这样一堵,也只能喃喃地说道:“诶,最近家里活忙,她大姐又说了亲事了,更忙,我以后,以后腾出来空给她做鞋。”

  可不是赖氏良心发现了,实在是答应给他们家秋后的赏钱还没发呢。

  “赏钱,赏钱”,自然是主家心情好就有的“赏”,心情不好,就算是没了,你也没处说理去。

  二丫惊讶地走到大丫面前:“姐,你许了人家了?”

  说起这件事,大丫的眼睛里才泛出些光芒,又羞涩万分。

  “嗯。”

  二丫就拉了姐姐妹妹到一旁,小声地聊了起来。

  赖氏也呆不下去,再说,饭也吃完了,二丫也没训到,没什么好留恋的了,她就假意有事,说是要去找杜河。

  草草和方念真行了个礼,就转身要走。

  方念真还不忘戳她心窝子,笑盈盈地送了她两步:“二丫娘,记得把鞋底纳厚些,店里活儿忙着呢,一站就是一天,脚累啊。”

  “诶,诶… …”,赖氏边答应着,边倒腾着腿飞快地走了。

  可别和这小东家聊了,自己没得着二丫的什么孝敬不说,还得搭进去两双鞋。

  二丫这个死丫头片子!看等下次回家,自己怎么收拾她!

  方念真把笑意一收,二丫还在那边使劲儿地问大丫呢。

  想想也知道,大丫估计是嫁不了什么良婿,要么是收了很高的彩礼,要么就是以后还要大丫补贴家里。

  可怜大丫,还满存着希望,约么是觉得自己终于能脱离这个原生家庭了。

  唉,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己不抗争,也是无法熬出头啊。

  -

  忽闻桂花香,方知秋已至。

  方念真收获了满院子的“金灿灿”与“红彤彤”。

  红彤彤的,是收上来的辣椒,要穿绳挂起来晒干。

  金灿灿的,则是她收集的桂花,因为那场秋雨之后气温骤降,新云州本就不多的桂花树又有许多没来得及开花就被冻着了。

  幸好葡萄园那边的谭李来信,说在葡萄园附近发现一棵开得甚是旺盛的桂花树。

  不薅秃了都不是方念真的性格,她兴冲冲地传了口信过去,让谭李放开了摘。

  谭李不负众望,送了一大袋子进城。

  恰好送来的这日没风,方念真把桂花都倒出来,清洗干净,平铺到几个簸箕里,放到院中央阳光最足的地方开始晒。

  她的院子也因为这些桂花,香气飘飘。

  大福好奇地扒着簸箕看,被桂花香味儿呛到,猛地打了个喷嚏,把桂花瓣喷地都飞起来了。

  方念真及时地把它拽回来了,“调皮,又来捣乱,也不知道小猫能不能接触桂花,你先回屋子里去吧。”

  把大福关回去,方念真又叫来黄莺:“等晒干了,把这个簸箕里的桂花单独装起来,被大福给祸害了,不能给别人吃了,只能我自己吃了。”

  “诶,知道了,掌柜的。”

  黄莺前日已经从桃竹村回来了,是她爹老黄送她来的城里。

  黄家今年的庄稼收成也不错,明年还打算再包点别人家的地来种,所以也买了头牛,黄家也是有“车”的富裕人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