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第132节

  不过,说起来,她也是前些日才得知安子的全名的。

  那一日,安子跪地,说自己在拜师之前有些事想与方念真说。

  “待我说清之后,您再考虑是否收我为徒。”

  “你说吧。”

  安子低头开始讲述:“掌柜的,其实我不是自小就是孤儿,我是有过家人的,我全名叫‘万安’。我爹、我爷爷,是他们二人把我抚养长大的,可是我五岁之前他们就陆续过世了,我活不下去了,才卖身,好在运气好,直接跟了严夫人。”

  “我是从小就被我爷爷教过厨艺的,爷爷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大好了,就给我讲了许多事。他说我家原也是发达过的,我的太爷爷便是宫里的御厨,只是后来不知犯了什么错,丢了命。”

  “我爷爷说,他至多也就继承了太爷爷的半个衣钵,到了我爹这一辈,他觉得学厨难出头,不肯学。我爷爷就只能教我了,可惜,我还小,只能练练基本功,万家的绝门菜,都失传了。”

  “之前有一段时间,我喜欢听黄太医和王太医讲宫里的故事,就是想探听我太爷爷的事情,我已经基本确定,他们口中那位在御膳房的万御厨就是我太爷爷。”

  “事情就是这样,您好好想想,毕竟,我家里出过那样的事……”

  安子都不敢抬头看方念真一眼。

  方念真听明白了,安子的意思是自家有过“污点”,怕她介意。

  “既然皇家都没连坐,说明也不是什么大事,要不然你爹怎么可能还能生下你。无妨,这都是过去的事,只要你日后老老实实做菜,本本分分做人。两位太医那里我也还可以去帮你沟通,看能不能回忆起你太爷爷做过的菜。”

  安子激动地看向方念真:“真的?!”

  “自然,菜都是人做出来的,虽然没有菜谱,但是咱们仔细研究,也未必不能成,也算是给你续上一些万家的传承了。”

  …… ……

  把思绪从回忆里拉回来,方念真哭笑不得地和店员们解释。

  “万安就是安子,以后他就是我二徒弟了。”

  收徒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大家都喝了声彩。

  安子给方念真敬了茶,听了方念真的训诫,又献上两道自己做的菜,改口叫了一句“师父”,就算礼成了。

  方念真是了解过古代收徒的流程的,还挺繁琐,她嫌麻烦,更何况她又不是教书的先生。

  入她师门,听她的规矩就是了。

  她目前暂定的,收徒最大的规矩就是都得做两道自己拿手的菜给大家品尝,大家尝过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才算过关,她方念真可不是谁都收的。

  折腾了这么一番,可算是能开席了。

  方念真在自己店里吃别人做的席面也是头一回,她新奇地吃着每一道菜。

  还别说,怪不得人家在新云州都是出名的,确实有两把刷子。

  首先是口味上的不同,方念真的食铺菜量也不小,但是口味都偏精致一些,即便是辣的菜,调料也都是精心处理过,有配比的。

  这位大厨做的菜看起来很是随心所欲,没有精致的摆盘,葱花香菜都是随意一撒。

  但是吃进去就是味道足,方念真自己是厨子,吃得出来,这肯定不是大量调料堆出来的。

  做菜这东西都有一套固定的流程,但是个人的习惯不同,侧重点不一样,同样的菜,做出来就是千人千味。

  就像知晓,方念真曾经不信邪,在厨房里和知晓鼓捣了一下午,这姑娘对厨艺的热情倒是很高涨的。

  方念真甚至把调料都给她调配好,就等着她一步步在自己的指导下做出来。

  结果炒出来的西红柿炒鸡蛋,就别提了,一言难尽。

  卖相尚可,一进嘴就不是那个味道,白白浪费好几个鸡蛋。

  方念真至今想不明白是为什么,最后只能归结为知晓天赋不够。

  席面上方念真最喜欢的一道菜就是炖鱼,按她自己的做菜习惯,清蒸、红烧或者做成辣味的鱼,才感觉够味儿。

  这道炖鱼却很是简单,就是用了酱炖出来的,里面还有两片五花肉应该是用五花肉吊了汤。

  别的就尝不出什么其他调料的味道了,但是味道就是出奇的好,不止她自己这么认为,其他几桌都是吃鱼吃得欢。

  方念真都忍不住想厚脸皮问人家卖不卖方子了,她保证不用到自己的店里,就馋了的时候自己做来吃。

  后来想了想“江湖规矩”,还是算了,自己这不是挑事呢嘛。

  再说,以后万一他自己秘方被别人学去了,那还不得第一时间就怪到方念真头上。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待她以后自己再慢慢研究吧。

  方念真这桌的席面还好,她这桌多是女子,吃的量不多。

  别的桌基本都是半大小子,吃个饭和抢食一样,能吃的很,也不知道下午那些水果、零食和糕点都吃到哪个肚子里去了。

  到最后,方念真这桌先吃完了,还剩了不少菜,又端到别的桌均匀地分了。

  方念真这桌人就挪到了店铺外,开始赏月。

  面前换上了茶水,吃完大荤的菜,得喝点茶清清肠胃。

  再次把水果端上来,再加上她买的现成的月饼,还有在糕点铺定制的月饼。

  新云州这边都是吃甜月饼,豆沙和枣泥的馅料居多。

  方念真定制了咸蛋黄月饼,新云州没有吃腊肉和火腿的习惯,要不然做一些火腿月饼也是极美味的。

  她定月饼之前,也不是没想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但是光是和面就够难住她的了,中式面点的技艺真的不简单,她有自知之明,有些钱还是得让专业的人来赚。

  今天整日的天气都很好,晚上的夜空也没有云,月亮又大又圆,还很亮。

  星空闪烁,无论方念真看了多少遍,还是会在心里默默感慨。

  她在现代,只有小的时候看过这样璀璨的星空,星星又大又亮,漫天繁星好像一颗颗钻石般闪耀。

  待到她长大了,就很少见那么多星星了。

  唯有一次,她去边疆旅游,晚上宿在帐篷里,才又有了小时候的感觉,原来星空从未消失。

  方念真没有喝酒,却又觉得醉了一般,陶醉在今夜的满足中。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

  她喜欢独处,但是也喜欢大家难得聚到一起的时刻。

  现在她就与石大嫂在话家长:“嫂子,你最近好像不怎么来拿凉皮的货了?”

  “最近不大好卖了,咱们那条街附近有别人家开了个小摊,自然是要分走一些客源的。”

  方念真点了点头,现在新云州的凉皮生意已经不是她能控制的了。

  她对自家招牌管理的很严格,人家干脆就不用“方记”的名头,还真有那么几家闯出些名堂,靠着自己独特的风味吸引了一些食客。

  这都是美食发展的必经之路,方念真很是想得开。

  她凑到石大嫂耳边小声说道:“嫂子,我那边的晾晒房以后可能还得劳你多费心,到时候落成了,我再跟你细研究。”

  石大嫂心里不由得高兴起来,念真这意思是又能用上自己了?

  虽然拥有了元元,她很是开心,但是有的时候也会怅然若失。

  尤其是看见莫大姐都能带几个人,自己干小工坊的时候,石大嫂就会忍不住想,若是这孩子能来的再晚一点……那自己是不是也能有些自己的事业了。

  所以她狠狠地点了个头:“妹子,我办事你放心,肯定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

  方念真看着石大嫂脸上的笑容,自己也畅快地笑了。

  那边确实缺个管理的人,她想了,这晾晒房晒葡萄干的工作不算什么体力活,她初步打算在城里物色几个勤快的女子。

  女子的管理,放个男人自然不合适,石大嫂算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了。

  现在元元已经省心多了,她又住在晾晒房隔壁,之前在自己店里干活也是手脚勤快,她也是很了解很放心的。

  再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

  众人吃着月饼赏着月,一直到戌时才散了,赶在宵禁前回了家。

  新云州在中秋节这日并没有什么活动,也是出于历史原因,战乱多年,本地人很少有齐全的家庭,而他们这些外迁来的更别说了,哪家不是遭了难的。

  所以这是个团圆的佳节,也是盛满了思念的日子。

  度过了欢声笑语的一个下午,晚上回到宅子后的静谧,倒让方念真有点不适应了。

  黄莺似乎在读着家里来的家信,她本来是打算给黄莺放假的,是黄莺自己说,要攒着假期,等到月末回去帮家里秋收的。

  她又踱步到知晓房间前,却听见墙外传来的“布谷鸟叫”。

  得,别打扰人家刚确定关系的小情侣了,自己还是赶紧回房和大福相依相偎吧。

  八月十八,方念真的晾晒房总算是初步落成了。

  她收到了工头的消息,便前去查看,若是有不满意的地方,还能再返工整改一下。

  不得不说,这个工头也是用了心的,不说完全和方念真给的图纸一样吧,但是也还原了至少百分之九十九。

  作者有话说:

  大家中秋快乐呀!和念真一起过中秋咯!(刚刚鼓捣了一下抽奖,大家记得参与哟~)

  第110章 奇葩杜家

  方念真站在晾晒房前, 满意地欣赏着。

  踱步进去,地上铺的都是大块青砖,上面也都是打扫过的, 几乎看不见尘土。

  晾晒房里面还有些泥土味, 工头说这个房子这么通风,再暴晒个几日就没什么味道了。

  房子已经落成, 方念真就让人把放在木匠那里的木架子运了过来,一个个的把架子在地上固定好, 再绑好一排排的绳子,以后挂葡萄用。

  万事俱备,就差葡萄。

  现在过了中秋节,葡萄园里的葡萄基本都差不多成熟了。

  方念真让谭李选了又大又好的,包成漂亮的果篮,给知州府、瑞王府, 还有石大嫂、莫大姐等几家各送了几篮。

  礼物虽轻, 但是有情意在, 这是她名下的果园的出产,自然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的。

  严氏最近也是很忙,与方念真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

  安子毕竟是严氏推荐到方记的, 方念真把收安子为徒的事也告知了严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