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454节

  秦王政离开邯郸时不过四五岁,应该是不太记事的年纪。他对邯郸大部分的记忆,应该都是从长平君口中得知。他可能知道自己送出了帽子,但对帽子和那个农人小孩的感情应该是没有的。

  秦王政可能会在伐赵时用上幼时承诺的借口,但说秦王政真的在意幼年时见过的某一个具体的庶人,别说张耳,这世间估计都没人会相信。

  但秦王政居然真的对幼时的事特别在意。

  他亲自来到了赵国,回到了曾经邯郸城郊的家,还询问村落里的人的去处,并特意点了那个他赠送过帽子的农人小孩的名。

  更糟糕的是,那个农人小孩居然没饿死。张耳想编些吹捧自己的话都没法编。

  张耳现在特别后悔。

  买帽子他不后悔。他后悔的是当时怎么那么抠门?自己又不缺那口吃的。虽然那个农人很可能是个骗子,但自己给他一袋粮食又不是给不起。

  不过如果回到过去,张耳恐怕仍旧只会随意给那个农人一块白馍。

  因为那个帽子实在是太破太脏了,又是十几年前的旧事。若不是张耳听过那个故事,想要赌一个万分之一的可能,绝对不会多看一眼。

  就算听过旧事的人,大概率也不会理睬那个农人。他们不会相信,有一个从未接受过任何教育,只知道在地里刨土的农人,居然会珍惜对待一顶幼儿皮毛帽子十几年。

  这之前,赵国发生过多次饥荒。就算真有那么一顶帽子,得到帽子的农人应该也早就用帽子换粮食了,怎么可能等到现在才换?

  可帽子是真的。

  秦王重视幼年往事也是真的。

  张耳本来在秦王离开赵国时,还抱有侥幸心理。

  或许那个农人已经死了。再过几年,他拿着帽子去咸阳寻找秦国贵族请求觐见秦王,归还帽子,就能编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求官了。

  但谁知道朱襄公一直留在赵国,替秦王寻找当初的农人小孩,还真的找到了。

  张耳就只能匆匆来请罪,痛骂自己鬼迷心窍,请朱襄公恕罪。

  “你赠送的那块饼确实帮他度过了荒年,他很感激你。”朱襄唏嘘完后,平静道,“你既然是信陵君的门客,应当有几分本事。我给你一个进入邯郸学府的名额,你好好读书,将来若能考到咸阳学宫,也算是能出人头地。”

  朱襄没有为难张耳。

  正如他所说,农人自己都很感激张耳。若不是张耳,农人肯定撑不过这个荒年。

  张耳一时的投机,救下了政儿的故人,让政儿幼年时美好的回忆,在追忆时没有变成惘然。朱襄不仅不应该责怪他,还应当感谢他。

  所以朱襄才叹气。

  运气机遇,真是让人羡慕不得的事。张耳如他前世那样,总能有意无意地在人生的转折点上做出正确选择。

  “你可在那农人家中择一幼子为徒,带他一起学习。若他能学成,你和他两家将来都在秦为官,传到后世也是一段佳话。”朱襄道,“就算他家幼子愚钝,能学些识字算术,也比什么都不学强。”

  张耳松了一口气,立刻道:“草民会收他为义子!”

  朱襄淡淡道:“之后怎么做,你自己选择。你无意间得到了这个机遇,就好好珍惜。我希望将来能在咸阳学宫见到你。”

  张耳激动不已:“草民绝对不辜负朱襄公教诲!”

  他恨不得狠拍大腿,原地蹦起来转几圈!

  虽然朱襄公只是给了他一个邯郸学府的名额,没有给他太多好处。但只要在朱襄公面前挂了名,他就相当于在秦王面前挂了名!只要他真的有本事,就一定能在秦国为官!

  这世上有本事的人难道少吗?大部分人,都只是缺一个在贵人面前展露才华的机会。

  他现在得到了这个机会,只需要勤学苦读,不知道羡煞多少人!

  张耳激动极了。

  他决定一定要好好培养那个农人的孩子,最好是结为亲家。

  只要他们两家能出几个人才,张家就能凭借这则“佳话”在秦国站稳脚跟。

  张耳出身不高,他这种贫寒士子就是这个时代所说的“庶民”。若能跻身秦国朝堂,他就阶级跃迁了,怎么会不激动?

  朱襄赠送给了张耳几卷咸阳学宫的教材。

  张耳摸着纸做的书本爱不释手。

  纸在秦国世人阶层已经普及,但在六国却是稀罕物。谁能有一册纸做的书本,一定会开宴会炫耀。

  张耳决定把朱襄公赠送的书本像供奉神灵那样供奉上。

  考试时拜朱襄公赠送的书本,肯定比拜神灵祖先有用。

  秦王政幼时小帽子的事就这么解决了。

  朱襄新认识了一个历史人物,得到了一颗心的好感度,抽到了重复的香料。

  他将来应当是与张耳不会再有太深的交集,一颗心的好感度就顶天了。

  张耳这件事后续的影响,只是让朱襄想到了汉初那一群人。

  这时候魏国灭亡之前,刘邦的祖父应该是沛县县令。现在魏国刚灭,刘邦应当还在沛县。

  朱襄萌生出去见一见幼年时刘邦的念头,但随即将其掐灭。

  他现在很忙碌,没空带孩子。

  魏国也会建立学院学府,以刘邦的出身,肯定能进入沛县学院。

  如果刘邦真的有本事,他将来会在咸阳学宫见到他,不用去特意改变刘邦的人生轨迹。

  朱襄又想到了吕雉。

  吕雉的家世其实和刘邦差不多,虽然比刘邦多几代的积累,但家中目前没有实权官职。她家若没有遇到仇人,她肯定会在十五岁之前就出嫁。

  朱襄也没想过干涉吕雉的人身轨迹。

  政儿和扶苏的后宫中以六国贵女为主,吕雉的出身不够格。而且吕雉姿容不是绝色,就算勉强进入秦国宗室后院,也难以争宠。

  退一万步,吕雉有了儿子,以政儿的性情,谁敢在后宫露出干政的倾向,那就是满门消消乐大套餐。

  吕雉若配得一普通士人,与其一同在地方为官,有雪姬的榜样在,她或许能凭借自身才能,为自己赚取爵位,在青史留名。

  朱襄还想到了可能还没出生的韩信,想到了与韩信、张良齐名的萧何。

  萧何肯定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进入咸阳学宫,就是不知道韩信那个天真的脾气和战五渣的武力能不能熬出头。

  还有项羽。

  项羽也还没出生。不知道他的母亲在楚国,还是已经被掠去了秦国。

  朱襄不打算去寻找他们任何一个人。但张耳会突兀地出现在他面前,他预感其他历史名人大概也会崭露头角。

  他算了算时间,政儿刚当秦王不久,汉初名人居然大多已经出生了。

  时间过得真快。

  时代和时代之间的间隔,也真是小。

  大概是对时光如梭的感慨,朱襄心里有了些许怅然。

  但怅然在雪姬推门进来时就消失了。

  “良人,今日要去巡视田地吗?”雪姬问道。

  朱襄道:“要去。你想一同去?”

  雪姬开玩笑道:“若论种棉养桑,我恐怕比你厉害。”

  朱襄笑道:“那当然。走,一起去。”

  夫妻二人戴上遮阳的斗笠,一同骑马出门。

  “我这条路我们曾经走过。”雪姬怀念道,“那时还没有政儿。”

  朱襄抱怨道:“政儿存在感太强,我现在对这个地方的回忆,全是政儿坐在我脖子上死沉死沉的模样了。”

  雪姬捂嘴笑道:“谁让你非让政儿坐你脖子?”

  朱襄道:“不是我非要他坐,是他喜欢。”

  雪姬道:“你可以拒绝啊,但你就纵容他。”

  朱襄笑道:“那没办法,谁让政儿那么可爱?”

  雪姬点头:“这倒是。哎呀,良人,你看,我也有白头发了。不知道我头发全白后,会不会和你一样好看。”

  朱襄回答:“那肯定是比我的头发好看。”

  夫妻二人有说有笑,走过一条一条的田间小路。

  ……

  成蟜和蒙毅慢悠悠前往赵国,途中蒙毅和成蟜学会了给扶苏换尿布。

  蒙毅不能理解:“有仆从在,为何要我二人给他换尿布?”

  成蟜道:“你问题问得很好,但这是大兄的命令,我猜测大兄只是想折磨我。”

  蒙毅看了成蟜出示的秦王政的诏令,先不能理解为何秦王要这样折腾公子成蟜,继而郁闷道:“君上只是命令公子给太子换尿布,没说我。”

  成蟜冷笑:“你逃得过?和本公子同甘共苦,你很不乐意?”

  蒙毅腹诽,我好像没和你同过甘,是你非拉着我共苦。

  不过成蟜毕竟是秦公子,还是秦王唯一的弟弟,蒙毅只能把腹诽吞下去,不敢说出来,咬牙去学换尿布。

  小扶苏大概继承了君父一些坚韧的精神和良好的体魄,十分适应旅途的颠簸,精神比成蟜和蒙毅还好。

  就是精神好过头了,每日在马车上玩闹尖叫,把成蟜和蒙毅折腾得不行。

  “真想把他绑在背上,快马加鞭求舅父救命。”成蟜一脸憔悴。

  这个蒙毅赞同:“马车确实太慢了。”

  他再次深深佩服长平君。长平君无所不能,甚至能带孩子!

  “等等,你看那匹马上的人是不是有点眼熟?”成蟜拉了一下蒙毅,指向马车车窗外。

  蒙毅看向成蟜所指的一处,有一队风尘仆仆的游侠装扮的人,正在路边搭灶做饭。

  他一时间没认出来:“谁?”

  成蟜道:“就是那个穿蓝衣服的……越看越眼熟。”

  在成蟜冥思苦想的时候,蒙毅认了出来,惊讶道:“那不是燕太子丹吗?!”

  成蟜惊呼:“啊?!他逃出来了??”

  两人面面相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