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451节

  秦王政的神情终于轻松了一些:“蔺伯父肯定是会连枣树一起偷。”

  他从树桩子上跳起来,拉着朱襄往外走:“走,去问问老师,雁门郡的枣树长出来没有。”

  朱襄被大外甥拉得一个踉跄。

  他在心底失笑。政儿说不急,果然不可能不急。还好枣树确实早就分了很多种给其他人。

  李牧护送秦王来到邯郸,刚接手邯郸的政务,正在忙碌。

  见秦王政拉着朱襄飞速走来,他在心里叹了口气。

  显然,李牧也已经知道村子被毁的事。

  他正想着怎么安慰政儿,秦王政高声问道:“老师!舅父给你的枣子,你在雁门郡种活了吗!”

  李牧神色一怔,然后无奈地微笑道:“活了。雁门郡归秦后我去看过,枣树结果很多。”

  秦王政松开朱襄,一屁股坐在李牧刚站起来的椅子上:“如果蔺家的枣树被砍了,就把雁门郡的枣树移栽过来。”

  虽然舅父说这个村子所有的枣树大概都是他们家的老枣树的孩子,但秦王政更相信老师和蔺伯父亲手种下的枣树的“血统”。

  李牧道:“蔺家的枣树没被砍,也可以把雁门郡的枣树移栽过来。两棵枣树又不多。”

  秦王政道:“是这个理!”

  李牧给朱襄使了一个眼色。

  朱襄会意道:“我们可以在附近种一个枣树林,然后建很大的房子,以后常来这里玩耍。虽然这里是蔺礼的封邑,但蔺礼的封邑和我们的庄子没区别。”

  秦王政使劲点头,心情这才真正好转:“等村里人回来后,我免他们一生的赋税!”

  朱襄笑道:“那当然。一定要和蔺礼说好,免得他偷偷收村人的钱买酒喝。”

  秦王政失笑:“蔺伯父才不会做这些事。他顶多从宫里顺酒喝,然后在宫中酒窖给我我留一张纸条。”

  朱襄摇着头嫌弃道:“蔺礼这就做得不对了。我牵你曾大父的羊的时候,从来不留下痕迹。你曾大父都不知道是谁做的。这才是顺手牵羊啊。”

  秦王政“扑哧”笑了出来:“曾大父肯定知道是舅父做的。除了舅父,谁还敢不问自取曾大父的羊?”

  李牧扶额:“朱襄,别教坏政儿。”

  秦王政笑得更厉害了:“我已经是秦王,不会被舅父教坏。”

  李牧道:“你已经是秦王,朱襄更不应该和你说这些。如果你去蔺礼或者其他人家里顺手牵羊该如何是好?”

  秦王政笑得肩膀不断颤抖:“那有什么关系?蔺伯父难道还会不给我?”

  朱襄使劲点头:“就是就是,蔺礼怎么会这么小气?他拿了政儿那么多酒,多少羊都不够还。”

  李牧叹气。这是小气的问题吗?秦王去大臣家里顺手牵羊,你这是想给政儿留下多坏的名声?若是被咸阳学宫那群喷子知道,一定会吵得咸阳城内永无宁日。

  李牧暗暗将这件事记下,准备偷偷给荀子写信告状。

  现在只有荀子能管得住朱襄。

  至于廉公,如果他把这件事告诉廉公,廉公一定会眼睛一鼓,说“多大点事,牵就牵呗”,然后去送一百只羊给政儿和朱襄。

  廉公对政儿一向很宠溺,经常在他们教导政儿时候充当障碍。

  终于把大外甥哄好,朱襄松了一口气。

  他还真担心政儿一个暴脾气,去把赵王一家人的祖陵烧了。

  现在赵国刚打下来,秦国又是走的义兵路线,有些面子情还是要做,不能像白公当年那样,一个不顺眼就把楚王祖陵烧了。

  而且平原君和平阳君对他有恩,赵王偃和赵王迁如何无所谓,但赵王的祖陵也是他们的祖陵,他还是要顾忌这两人的香火情。

  赵氏一族的陵墓还是别现在烧了,会对治理刚到手的赵地产生挺大麻烦。

  如果政儿实在是气不过,可以等个几年十几年后,让赵王祖陵不小心失火。

  那时赵国已经灭亡了很多年,守墓人肯定对赵王祖陵不尽心,不小心失火或者被盗很正常。经过几年十几年,赵人基本都能变成秦人,不会再在意赵王的祖陵。

  秦王政心情好转,舅父的劝说他听了进去。

  他确实想烧了赵王一家的祖陵。

  既然舅父都这么说了,平阳君和平原君的后人又做了一点好事,他就决定延后处理赵王祖陵。

  十年之后,他再派人让赵王祖陵因盗失火,以解心头之恨。

  秦王政来到赵国,不仅是寻找以前痕迹,也是要实行承诺。

  他给赵人免去了一年的赋税和徭役,承诺以后对待赵人会和秦人一样,给他们修建学府学院,让他们能够在秦国入仕。

  他还接见了曾经和廉公、蔺公有旧的人,让他们选择优秀的子嗣去咸阳学宫学习。

  如果有人是宿将,被廉公考核之后,可以在廉公麾下效力。

  秦王政对赵国士人如此好,原本不满秦国攻占赵国的赵人,暂时收起了想要反叛的心。

  反正赵王和秦王八百年前是一家人,就当秦王继承了赵王之位好了。他们效忠的还是这一家人,不算背叛赵王。

  朱襄听了他们自欺欺人的话,心情有些复杂。

  结果赵国灭亡之后,愿意为赵王殉葬的,居然只有大奸臣郭开。

  郭开因为此事,名声好了不少。连赵国的游侠儿都不去搜寻他的家人了。

  本来赵国许多人都在找郭开这个奸臣藏起来的家人,想把他一家斩尽杀绝,以报他谗言蛊惑赵王导致赵国灭亡之仇。

  但郭开成为唯一为赵王殉死的人,是赵王身边唯一有骨气的卿大夫,让赵国士人心里复杂无比。

  虽然郭开确实是个奸臣,但他对赵王也是真的忠心啊。只是赵王昏庸,他便也跟着当奸臣讨好赵王而已。其实错还是在赵王。

  所以看在郭开是个大忠臣的份上,赵国憎恨郭开的士人有些释然了。

  蔺贽没有亲手砍死赵偃,心里果然如李牧和朱襄所想的那样十分窝火。

  如果李牧在他跟前,即使他理智上知道自己没道理,也会狠狠踹李牧几脚,并让李牧凑出至少一百坛好酒给他赔罪。哪怕蔡泽和朱襄一左一右唾骂他“醉死你算了”也不会妥协。

  不能手刃仇敌,蔺贽就只能恶心赵国了。

  他派人到处宣扬郭开对赵王有多忠诚,拿奸臣郭开去踩赵国满朝卿大夫。

  郭开是名扬天下的奸邪小人,居然都比赵国那些道貌岸然的卿大夫有骨气,怪不得赵王只听信郭开的谗言。虽然赵王蠢,但是赵王识得谁对他忠心。

  赵国唯一有骨气的是大奸臣郭开,那还不如郭开有骨气的其他赵国卿大夫是什么东西?赵国士人人人骂郭开,却连郭开都不如,我看赵国自从平阳君死后就从上到下烂透了,活该亡国!

  秦王政十分配合蔺贽。

  他感慨郭开对赵王偃的忠诚,于是特意把让郭开陪葬赵王偃,就葬在赵王偃为自己修的陵墓里。

  至于赵王偃自己,秦王政丢了只烧成灰的肥豚豚进去。真正的赵王偃尸体丢哪了,只有蔺贽知道。

  于是郭开独自睡在了赵王偃的陵墓中,还能得到赵国宗室十年香火供奉。

  朱襄对蔺贽和政儿这暗戳戳地恶心赵王一脉的事十分无语。但……他们开心就好吧。

  其实他从个人角度出发,不喜欢吹捧郭开这样祸国殃民的大奸臣。

  或许郭开对秦国有利,但郭开给赵国庶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特别是赵国进攻秦国的时候,他怂恿赵王送和他们有旧的赵将带着疫民送死,这突破了朱襄的底线。

  这样的人不挫骨扬灰,还成为赵国忠臣,能够在赵王陵墓中躺十年,朱襄难以接受。

  可朱襄难以接受的事有很多。

  秦王政和蔺贽把郭开高高捧起,更大的原因不是为了泄愤,而是压制赵国蠢蠢欲动的士大夫阶层,让他们灰头土脸,没有复国的正当性。

  所以,朱襄再次什么也没有说。

  政儿和蔺礼是正确的,天真的是自己。捧郭开,压赵国士大夫阶层,是稳定赵国的最好方法之一。

  但秦王政看出了朱襄的心情,对朱襄承诺:“舅父,就十年。十年后,我就把郭开也挫骨扬灰,而且找个赵人将他挫骨扬灰。他忠于赵王,但残害赵人。赵人把他偷偷挖出来一把火烧了很正常!”

  远在咸阳的蔺贽也猜到了朱襄的不满,特意写信解释,等利用完郭开就清算。如果能找到郭开的子嗣,也不会给他们混入咸阳学宫的机会。郭开的后代捡回一条命,也只能当个庶人,去体会庶人的苦。

  秦王政突然一拍手,兴奋道:“这样赵王祖陵失火的理由也有了!”

  朱襄:“……”政儿的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怎么思想这么灵活?不愧是他的始皇外甥!

  他失笑:“好,赵王祖陵失火的理由也有了,很好。”

  第251章 分别待团聚

  廉颇到了赵国之后,赵国的抵抗几乎都平息了。

  廉颇年纪这么大还能征战沙场,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祥瑞,在赵国是如传说般的人物,是朱襄也不能比的。

  至于李牧,他离开赵国时只打了北胡,在赵国的名声就是个添头。

  哪怕廉颇已经离开了赵国十几年,在廉颇离开赵国后才出生的赵人,也听祖辈说过那个带着他们去燕国讨粮,然后被赵王赶走的廉大将军。

  他们遇到饥荒就想起廉大将军,吃到土豆就想起朱襄公。现在廉大将军和朱襄公都回到了赵国。赵人的心安定了下来。

  天下士人都对秦王所谓的“兑现承诺”嗤之以鼻,但赵国愚蠢的庶人也信了。

  他们相信在廉大将军和朱襄公膝头长大的那位公子政,一定是一个好孩子。

  秦王政拉着舅父在城中漫步,寻找童年回忆时,听到赵人私下聊天时称呼他为“好孩子”,嘴角一抽,沉着脸转身就走。

  朱襄差点把肚子笑疼。

  廉颇回到邯郸时,赵国秩序勉强稳定。秦王政继续亲自安抚投降的赵国士人。

  魏国和韩国士人心里都有些酸。

  这差别待遇啊,啧!赵国士人何德何能?!

  韩国士人忍不住去联系韩非。我们韩国在秦国朝堂又不是无人!

  魏国士人则继续怀念信陵君。若是有信陵君在,我们何止如此?

  秦国朝堂的卿大夫情绪倒是稳定。赵国的表现如此荒唐,想来秦王也不会让那些庸碌进入秦国朝堂,只是做个样子安抚赵人而已。

  秦王政精力十分充沛,他亲自将收集到的赵国士人资料一一甄选,给他们定下不同的待遇。

  接受过秦国贿赂的赵国卿大夫的待遇是最低的;在赵国仗义执言,特别是那最先在赵国朝堂赴死的卿大夫的待遇是最好的;若是在赵国做出过残害重臣迫害黎民之事的奸臣,那就没有待遇了。

  就算他们接受了秦国的贿赂,秦王也要借他们的头颅一用。

  秦王政已经很明确统治六国的基本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