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423节

  这个人是使臣的同乡。

  他们的家乡,都在春申君原本的封邑。他们也是因此才得以拜见朱襄,得到朱襄的任用。

  春申君的封邑就在与齐国相邻的淮北,正是蝗灾最严重的地方。

  “我会派人去游说当地县令。县令也有自主组织庶人灭蝗的权力。”朱襄道,“劳烦你再冒险入楚。”

  被杀的使臣的门客接下了新的使臣任命,再次赶赴楚国。

  李牧和王翦此行,李牧为主将,他当然把王翦赶去太原,自己来到长平郡。

  他一来就得知了此事,安慰道:“待我灭楚,把项燕头颅供奉在使臣衣冠冢前。”

  使臣被项氏族人乱刀砍死在楚国,尸体没能抢回来。

  以后他们也不可能再寻到使臣的尸体,所以只立了衣冠冢。

  朱襄勉强挤出笑容:“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

  朱襄叹了口气,道:“春申君若知道自己封邑遭遇蝗灾,不知道多难过。”

  李牧拍了拍朱襄的肩膀,没有说话。

  现在什么安慰的言语都是苍白的。他们只能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朱襄情绪只低落了几日便很快振作起来。

  他在这个时代遭遇的悲伤和愤怒太多了,若沉浸其中就往前迈不动步子了。

  长平郡终于有了长平君,从官吏到庶人都和打了鸡血似的,恨不得把每一寸地都翻找一遍。

  朱襄遇到了旧识伯夫。

  伯夫虽然是庶人出身,但已经身居长平郡都尉的高位,娶了感情很好的妻子,有一双聪慧的儿女。

  李牧曾经询问伯夫要不要入他麾下,伯夫拒绝了。

  伯夫留在长平郡,专门负责审查和安排逃到长平的流民。成为长平郡都尉之后,他管理了长平郡所有城防军队。

  这些流民基本都是赵人。他们听闻了长平君的名声,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凭着他人的口口相传寻找长平郡的位置,来到了长平郡中求一条活路。

  长平郡新建的郡城中大部分最初的城民,都是当初留在长平的赵国兵卒和其家眷。还有部分人是随着朱襄离开赵国时来到长平郡,想要继续跟随朱襄的人。

  伯夫一直认为自己是朱襄的家臣,他想替朱襄安顿好来到长平郡的赵人。这一定是符合长平君希望的事。

  长平郡的官民在朱襄的带领下,在地上挖壕沟,每天夜晚生火引诱蝗虫若虫进入壕沟,烧死了不少若虫。

  若虫没有毒。朱襄还率领军民抓住部分若虫晒干,碾碎后与粮食混在一起做成饼或者粥,可以减少一部分粮食压力。

  如此又是两个月过去,蝗虫的翅膀终于长了出来。

  它们飞起来了。

  农人手持网叉,堆好一个个柴火垛,一边焦急地等候田地里的粮食成熟,一边严阵以待蝗虫大军到来。

  秦王子楚命令秦国全国进入战时状态,朝堂几乎所有卿大夫都已经在各个郡县坐镇。

  秦王子楚也亲自来到了长平,相国、丞相也在蝗灾最严重的地方。

  “朱襄,我们能赢吗?”秦王子楚问道。

  朱襄道:“生存这种事,能不能赢又有什么关系?反正都得战。”

  秦王子楚白了朱襄一眼,咳着嗽道:“我知道,我只是让你说句好话。”

  朱襄道:“我们一定能赢。你还撑得住吗?”

  秦王子楚道:“撑不住也得撑住。”

  朱襄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看向远方:“嗯。”

  公元前243年,秦王子楚八年九月,蝗虫成熟了。

  秦国本土的蝗灾没有集结成大型灾害。各地郡县零零散散有蝗虫群出现,都在秦人严密的组织下迅速被扑灭。

  农人一边扑杀蝗虫,一边抢收粮食,日夜轮番劳作,在蝗虫嘴中抢夺食物。

  秦军手中的兵器变成了捕网,即使只有每日粮饷补贴,不算入战功,他们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偷奸耍滑,比上战场搏杀还要全神贯注。

  秦国本土的蝗灾控制下来,但灾难才刚开始。

  十月,蝗虫从东方来,遮天蔽日。

  秦国边境处处燃起烽火。

  这烽火不是预告敌军来袭,而是希望以火焰和烟雾来驱赶蝗虫,阻止蝗虫继续往西。

  秦人将一些难闻的枯草树枝放入烽火中,烟雾冲天,与蝗虫群缠绕在一起。天上的太阳完全被蝗虫群和烟雾遮蔽,人间好像坠入了地狱。

  看见这一幕,每个边防秦军心里都震撼得失去了言语。

  他们已经足够努力了,明明秦国本土的蝗灾都差不多控制住了。但蝗虫从东方来,他们能奈何?能奈何?!

  秦王子楚神情冰冷,嗤笑道:“寡人还不如放弃救民,直接把五国荡平了。”

  朱襄道:“别废话,来干活。”

  他与子楚一起,亲自守住山坡上的一处烽火,为烽火添柴添气味难闻的草药。

  蝗虫群飞翔高度能达到千米以上,火焰无法阻挡它们飞行,但趋光性会让它们在夜晚主动扑向火堆。

  蝗虫扑入火堆,让火堆燃得更加旺盛。

  天空中的蝗虫群虽然仍旧遮天蔽日,但好像“云层”变得稍薄了一些。

  蝗虫群飞越了秦国边境。

  然后,第二道、第三道烽火墙连线,各个群县都点燃了烽火。

  秦国士人在烽火旁唱起了《诗经·小雅·大田》,兵卒和庶人与之相唱和。

  “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

  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第235章 太子政及冠

  秦国灭蝗行动持续三月。

  从秋到冬,直到地上的叶子都快被蝗虫吃尽了。

  蝗虫最爱禾本科的植物,如棉花等植物的叶子,它本应该是不爱吃的。

  但集结成蝗灾之后,大量的蝗虫聚集在一起,遇到叶子一拥而上,大部分蝗虫都一直陷入半饥饿状态。

  这时候,它们什么叶子都吃。

  它们甚至连濒死受伤的牲畜的血肉都要咬两口。还好它们不袭击活着的生物,否则这么多蝗虫,不知道要杀多少人。

  秦国本土蝗虫控制得很好,蝗灾没有第一时间门爆发。蝗虫肆虐完东方之后再来到秦国,给了秦国抢收的时间门差。

  秦国又种植了大量埋在土里的土豆、红薯。这些农作物即使叶子被蝗虫吃了也不会影响收成。

  当十二月快结束的时候,或许是老天终于折腾够了,天降大雪,给了蝗灾致命一击。

  全国秦人持续一整年,决战近三月的人蝗大战终于落幕。

  秦王子楚登祭台,祷告天地,祭祖祭神,也首次祭秦国所有参与这次灭蝗大战的人。

  太子政站在秦王子楚一侧,仰头看着努力抑制着咳嗽的君父,手在袖子中攥紧。

  只一年未见,君父与当年在寿春见面时判若两人。

  而在寿春见面时,君父也在病中,气色并不好。

  “君父,该休息了。”太子政不忍道。

  秦王子楚笑着拍了拍太子政的肩膀,道:“寡人还不能休息啊。”

  太子政垂首不语。

  太子政此次回咸阳,是为了正月的冠礼。

  秦国宗室戴冠比周礼晚,虚岁二十二岁才戴冠。史书记载中,先当秦王后及冠的秦昭襄王和秦始皇,以及在太子时及冠后当秦王的秦武王皆是如此。

  太子政在正月就周岁二十一,虚岁二十二了,该行冠礼了。

  待行冠礼后,太子政继位,就能直接独揽秦王大权。这是秦国的大事。

  恰好秦国的人蝗大战顺利结束,抢收的粮食和南方运来的粮食,勉强能让秦国人又磕磕绊绊度过一个不会饿死太多人的年,秦国需要举行一个大典仪来振奋人心。太子政的冠礼便在这种情况下筹备得十分隆重。

  在太子政的梦境中,他举行的是秦王的冠礼,规格应当比当太子时的冠礼隆重许多。

  但看过准备流程之后,太子政发觉,现在他的冠礼,似乎比梦境中当秦王的自己的冠礼要热闹许多。

  有荀子操刀,秦国此时的礼仪本就比太子政梦中的秦朝更正式。

  秦王子楚又额外给太子政增加了许多流程,比如让两位太后,以及教导过太子政的重臣都来给与太子政祝福。

  雪姬正在押运粮食北上途中。她也会赶来参加太子政的冠礼。

  太子政看完流程后,心里就一个字,“累”。

  看着就累。

  但长辈们都兴致勃勃,还想继续往里面增加流程,太子政只能苦着脸任由长辈们折腾。

  当丞相蔺贽起头,长平君朱襄附和,相国蔡泽弃权,给太子政的冠礼前加了几场祭祀歌舞时,太子政怒了。

  “我要在大雪天穿着厚重的衣冠,站在露天地里看歌舞?!”

  朱襄和蔺贽一左一右轮流拍着太子政的肩膀,脸上带着非常慈祥的微笑:“你一生就一次的冠礼,该有的都有。放心,不会冻着你。”

  太子政立刻去找荀子告状。

  荀子想了想,叹气道:“虽然过于繁琐了些,但君上都同意,就这样吧。”

  太子政气得满脸胀红,又去找华阳太后和夏太后告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