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95节

  嬴小政板着脸:“别往海边跑,小心被海水冲走……别摔,摔了别滚。看你一身沙子,等会儿怎么清洗?”

  小成蟜完全不理睬太子兄长,在沙滩上像条肉虫一样蛄蛹蛄蛹,还试图把自己埋在沙子里。

  嬴小政扶额叹气。

  这只弟弟真的和我有血缘关系吗?我怎么觉得他甚至和我不是一个物种。

  为什么要把自己埋在沙子里?!他在成蟜这个年龄已经是一郡之首了!

  雪姬经不得晒,坐在大大的遮阳伞下看守物品,朱襄背着手走在嬴小政身后。

  “孩童就是这样,政儿你也可以活泼些。”朱襄道。

  嬴小政有气无力道:“这话舅父你该和十年前的我说。现在我已经长大了……哎?舅父,你看那个贝壳好大!”

  嬴小政立刻蹦跳着冲了过去。

  朱襄失笑。是是是,你已经长大了,但看到大贝壳还是会兴奋。

  嬴小政举起大贝壳:“舅父,你看,贝壳还是活的!”

  朱襄道:“活的才捡,死了的海鲜就不能吃了。”

  嬴小政把贝壳丢进装了一点海水的木桶里,继续寻找沙滩上的珍宝。

  小成蟜玩够了沙子,也拿着一个小木铲,来帮太子兄长挖沙子。

  沙滩上看上去光秃秃一遍,但仔细一瞧,全是呼吸孔。

  只要拿着长长的铁丝在呼吸孔上一捅,再挖开沙子,总会收获满满。

  海贝海蟹,海螺海葵,嬴小政还从一个沙坑里找到了一条快干死的海鱼。

  小成蟜运气也很好,拿着一个死透了的大海螺玩,用铲子敲碎以后,发现里面居然有一颗小指头大小的橙色海螺珠,乐得孩子当即又在沙滩上打起了滚来。

  “我要送给舅母!”

  小成蟜滚完之后,爬起来就往雪姬那边跑,一路抖落无数沙子海水,看得嬴小政直皱眉。

  朱襄拍了拍嬴小政的肩膀:“怎么,你也想找个海螺珠?”

  嬴小政冷哼了一声,把木桶递给朱襄,专心找起海螺来。

  他就不信成蟜能找到海螺珠,他找不到!

  嬴小政找没找到海螺珠搁置不提,当晚朱襄就在海边架起大锅,嬴小政带着小成蟜拾来柴火,雪姬和白起帮忙用海水清洗海鲜,只加了一点葱姜蒜和黄酒,白灼了一锅小海鲜。

  朱襄还熬了一锅姜蒜红糖水,给吃小海鲜的众人养胃。

  白起住在内地,很少吃到最新鲜的海鲜,胃口大开。

  朱襄平日劝白起多吃点,今日赶紧劝白起少吃点,免得积食胃疼。

  嬴小政一边大快朵颐,一边道:“海中物产丰盛,应当收渔税。”

  朱襄:“……”

  在休假的时候别说这样扫兴的话。你是暴君吗!

  好吧,你是。

  朱襄道:“海边之税可询问齐国官吏如何实施。齐国以海起家,一定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方案。”

  嬴小政道:“齐国稷下学宫几乎已经名存实亡,有许多士人西赴咸阳学宫求学。君父废后,支持君父和舅父的儒家学子被各国驱离,前来秦国避难的齐儒应该不少。只是不知道那些齐儒手中是否有齐国法令典籍。”

  朱襄道:“这个你不用担心。儒家学子博览众家之长,肯定有精通法条律令之人。你问荀子推荐的齐儒,一定很擅长齐国法令。”

  嬴小政面色古怪:“舅父,我给荀子写信的时候,可以把你这句话写进去吗?”

  朱襄道:“你若不想把你的荀翁气出病来,最好别写。”

  嬴小政遗憾叹气。

  白起失笑。

  荀子看好的学生都不是纯粹的儒家,这个笑话连他在家中养病时都听到了。

  雪姬拍了拍差点噎住的小成蟜的背,道:“良人,你不愿意气荀子,就不要说让荀子生气的话。”

  朱襄道:“我背着荀子说。”

  雪姬皱眉:“更不能!”

  朱襄举起双手做投降状:“好,不说不说。”

  嬴小政插嘴:“舅父的意思是,以后也背着舅母再说。”

  朱襄给了嬴小政脑袋轻轻一巴掌:“就你废话多。”

  小成蟜看到太子兄长被舅父揍,开心地哈哈大笑。

  嬴小政立刻也给了小成蟜脑袋一巴掌。

  朱襄又给了嬴小政脑袋一巴掌。

  嬴小政又给了小成蟜脑袋一巴掌。

  小成蟜怒了,扑到嬴小政身上打滚,把嬴小政衣襟都扯歪了。

  白起差点笑呛着。

  雪姬有些发愁。政儿已经被良人惯得一身毛病,成蟜也变成这样,她怎么和华阳太后交代啊。

  玩了几日赶海之后,朱襄见嬴小政手臂休养得差不多了,带着嬴小政去了试验盐场。

  朱襄自来到吴郡之后,一直在试验晒盐法。

  他毕竟只是一个农学教授,对晒盐技艺不是太了解,只是基于化学常识,和曾经去古法晒盐场旅游的见闻,推断古法晒盐的步骤。

  朱襄已经能用过滤和熬煮得出较为可口的盐,在后世算是粗盐,在这时候已经是精盐了。

  学习已经成功的煮盐经验,他带来的咸阳学宫中基础化学和物理课程较为优秀的学生,与一众工匠混在一起,一次又一次地试验朱襄口中的晒盐法。

  朱襄见到那群学生时,学生们的脸都晒得黝黑粗糙,看着和海边渔民没什么区别了。

  自请来解决晒盐难题的学生们分成了两派,各有自己的实验基地。

  一派学生纯粹纳海潮晒海水析出海盐,上下至少八层海水池,从上到下盐水浓度依次提高,到了最下层筑坨台,把结晶的盐堆成盐坨,任由其沉淀半年到一年才能入口。

  海盐越老,杂质就越少,可以直接食用。如果提前食用,买回家后还得熬煮过滤,重新提纯一次。

  这种晒盐法叫“平摊晒盐”,产量最高,耗费人力最少,但在没有机械帮助的现在,极其挑地形,只有极少数的滩涂上能建造平摊晒盐场。

  另一批学生试验的晒盐法就要复杂一些。

  他们也建造大大小小的池子,但纳潮的池子在下方。

  纳潮的池子铺着细腻的摊泥或者烧好的草木灰土,待潮水上涌后,这些土泛起盐花,就成了盐土。

  他们背着刮刀,就像是耕地一样,刮掉表面的盐土,将盐土堆在盐池旁,用竹筒引来海水淋盐土,析出盐卤。

  之后他们将池子中的盐卤放在平地上晒,后续过程就和前一种晒盐方法差不多了。

  这样的制盐方法耗费的人力物力更多,出盐效率低,但不挑地形。

  晒盐又苦又累,比种田更看天吃饭。

  朱襄在古法晒盐场旅游时听过古代盐民的历史。即使在清朝后期,盐民也是逐海潮和天气而居,就像是草原上的放牧人一样。

  他们自嘲“潮皮鸟”,跟着海潮捡饭吃,地位十分低下。

  这是一群甚至不需要服徭役的人。可见成为盐民,几乎和服重徭役差不多了。

  这类盐民,会的应该就是后一种制盐法。

  得天独厚的盐场十分少见,要供给一个大帝国的盐,只能靠盐民的血汗去堆。

  但纵向比较,晒盐总比煮盐轻松,比煮盐产量、效率和质量都更高。

  即使苦,比之前的苦味淡一些,就叫进步。

  听了朱襄的介绍后,嬴小政难得沉默,没有想方设法给朱襄抬杠。

  “舅父,以后盐民不服徭役。”

  “嗯。”

  “也不服兵役。”

  “嗯。”

  嬴小政道:“舅父,我们去试试?”

  朱襄道:“很苦啊,你试一天,会躺好几天。”

  嬴小政道:“我身体好,不怕。”

  朱襄道:“那就去吧。我们先去换衣服。”

  小成蟜举起手:“我也要去!”

  朱襄笑道:“你就和舅母在一旁扫盐土好不好?”

  小成蟜点头如捣蒜:“好。”

  白起背着手看着朱襄和雪姬带着两位秦公子在盐田上忙碌。

  他本也想试试,但朱襄以他身体不好为由不准许,把秦王的令牌都拿了出来。

  “啊,疼疼疼……没办法擦汗,满手的盐粒,上脸就疼!”

  “确实……雪,成蟜!”

  “来了。”

  “大兄低头,我擦不到。”

  雪姬和成蟜扫了一会儿土,见朱襄和嬴小政没法擦汗,赶紧放弃扫土,专注为两人擦汗。

  白起也找到了事做,帮朱襄和嬴小政打凉水拧帕子。

  只不到一刻钟,朱襄和嬴小政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似的,比干农活还累得多。

  “舅父,晒出一滩盐需要多久?”

  “九个月到十个月能晒出一滩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