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92节

  朱襄道:“荀子骂我,我就不是儒家人了吗?再说了,别说儒家,当世百家掌门人,我若想当,他们都会求着我去当。”

  “啊呸。”魏无忌笑骂道,“你脸皮比我还厚。”

  朱襄谦虚道:“还好还好。真不需要我帮忙?”

  魏无忌道:“我死后,兄长和魏国一定会厚待我的家人。我后代中没有才能特别出众者,脱离朝堂安稳度日也不错。秦灭魏时,没有权力的闲散宗室或许过得更好。若子嗣中有出色者,不需要我拜托你去寻他,他自会来寻你。”

  魏无忌笑道:“不要低估贵族子弟的厚脸皮啊。”

  朱襄笑着叹息道:“行,我相信你的后代一定会有人继承了你的脸皮。”

  两人打趣了一会儿,然后又安静了许久。

  直到月光更亮了,亮得朱襄感觉自己和魏无忌快要融化在月光里了。

  魏无忌抬起手,看着自己变透明的手掌,道:“该和你告别了。”

  朱襄只看着月亮,没有转头去看逐渐消失的魏无忌:“保重。”

  魏无忌道:“嗯,朱襄,你也保重。”

  月光亮到了极致,随即渐渐淡去。

  朱襄仍旧仰面看着逐渐灰暗的天空:“等我到了大梁,我就把你的府邸改成信陵君祠,把你的祖祠中牌位都移到信陵君祠中。”

  魏无忌的笑声很缥缈,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哈哈哈,没必要,别为了我恶了秦王。即使秦王是你友人,君臣有别,你也要谨慎。”

  “朱襄,别如我一样。”

  “千万别如我一样。”

  朱襄回答:“放心,不会。”

  “那就好。”魏无忌伸了个懒腰,道,“我该走了。”

  说完,他不再与朱襄道别,一边往前踏着拍子,一边歌唱,手舞足蹈。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魏无忌含着笑,唱着歌,跳着舞,融入了最后一缕月色。

  朱襄幽幽转醒。

  他睁开眼,眼前是一轮残月。

  圆月已经消失了。

  朱襄坐起来,将酒坛放到一旁。

  他看了一眼身上的棉被,叹了口气。

  “谁见过堤上筑鹊巢,谁见过土丘长水草?”

  “谁见过庭院瓦铺道,谁见过山上长绶草?”

  “谁在离间我和心上人,让我害怕又烦恼?”

  “可是我的友人公子无忌,若心无间隙,哪能离间?离间,是先有间啊。”

  朱襄双手抱起酒坛,将酒坛中残酒一饮而尽。

  到最后,魏无忌仍旧对兄长怀抱最后一丝幻想。

  难以抒怀。

  ……

  道别之后,魏无忌的好感度差一丝到四颗心,但赠送给了朱襄一把大豆。

  公子无忌身份高贵,送给朱襄的离别礼物却是一把大豆。

  赠言里说,雁门郡的军粮多是豆饭。他去雁门郡后,吃的豆子比之前几十年加起来还多。若有些更可口的豆子吃就好了。

  朱襄失笑。

  吃不惯豆饭,不去想与兵卒吃不一样的食物,而是希望有更好吃的豆子?

  魏无忌啊魏无忌,不愧是你。

  “黍稷菽麦稻”,菽即大豆。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豆子作饭,豆叶作羹。豆子是中国从古至今平民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从黄帝时期便是庶民最重要的口粮。

  大豆不挑土壤,不耗水肥,生长周期短,耐储存,既能当主粮,也能当蔬菜。

  秦国虽已经广泛种植水稻和小麦,将石磨推广到了村庄,但豆子也是最主要的储备粮。军粮多以豆子为主。

  魏无忌给的豆子产量高,抗倒抗病,还抗低温干旱,正好适合魏国和赵国的北疆种植。

  优良豆种即使到了现代也十分重要。豆子是优良的油料作物,也是用途最广泛的饲料作物。

  现代中国进口最多的粮食就是大豆。关于大豆的粮食安全教训是每一个粮食人心头的疤痕。

  魏无忌赠送的这不起眼的豆子,是中国从古至今与庶民关系最紧密的粮食。

  “无忌,谢了。”

  朱襄将这一把豆种种在魏无忌的墓前。

  春去秋来,取豆荚,作一盘盐水豆子,再与友人喝上一场。

  “朱亥,昨日魏无忌来梦中寻我。”

  “主父说什么了?”

  “他啊,还坚称魏王是听信了谗言,本性是好的。”

  朱亥狠狠地瞪了魏无忌的墓碑一眼。

  朱襄摊手:“他还让我劝你,别去挖他兄长的尸骨。我说我管不着,让他自己去你梦里说。”

  朱亥瓮声瓮气道:“主父若在我梦里来说这事,我就背对他。”

  朱襄笑道:“对,就该这样!”

  朱亥生了一会儿气,问道:“朱襄公,你说的是真的?主父真的入你梦来了。”

  朱襄道:“当然是真的。你看,我在他墓前种下了好吃的豆子。他是不是说过,军中的豆饭真难吃?”

  朱亥嘴角上弯,露出一个许久未出现过的笑容:“是,主父说过!”

  他再次看向墓碑,脸上表情很是惊喜。

  原来主父真的与他一同南下了,并没有留在荒芜的战场,也没有去那令人厌恶的魏王身边。

  主父就在这里!

  “主父,我们到了。”朱亥跪下,道,“知道你来了,我就安心了。

  “但你的要求,我不听。”朱亥倔强道。

  正往火盆里丢纸做的金银珠宝的朱襄手一抖,差点把手指头烧到。

  第218章 灭六国号角

  信陵君的头七很快就过去了。

  因信陵君自缢而造成的涟漪已经平息,只有少数人在心底继续哀悼信陵君。

  再大的石头扔进深潭中,激起再大的浪花,最终总是很快就恢复平静。

  只要是一潭死水,涟漪就只是涟漪,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就连魏国,都已经无人再提起信陵君了。

  信陵君被魏王逼走的时候,就无人向魏王死谏。朱襄在头七的最后一夜又和墓碑喝了一场,笑那后世的腐儒骗廷杖行为,倒是比这个时代好了。

  宋明清文臣虽迂腐,但别人真的敢拽着皇帝的衣袖喷,还会为了心中的正义直接磕死在宫里的柱子上。

  这个时代六国大部分身在高堂的卿大夫与国君沆瀣一气,眼中只有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权力,与这个时代有识之士的慷慨悲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样的矛盾,大概也是这个时代的魅力。”朱襄对墓碑道,“只是这种魅力,要与这一世无关的人看故事才能看出来。身在故事中的人,还是对这魅力敬谢不敏了。”

  朱襄将酒倒在墓碑前,起身拂袖离去。

  不回头。

  ……

  新的一年春耕又开始了。

  嬴小政处理一郡政务已经驾轻就熟,秦王子楚派人来给他加了一点码,让他总领南秦三郡之事,协调三郡运粮屯兵收税之事。

  原本这些事是朱襄在负责。

  别看朱襄自嘲他就是一个管种地的,其他政务都不怎么做。实际上他在南秦三郡的权力堪比割据南秦的诸侯。

  只是他给咸阳报告政务太频繁,才让他这个“诸侯”不怎么显眼。

  现在秦王子楚将这个权力交到了嬴小政手中。

  治理一个县的人很常见,治理一个郡的人就已经变得稀少,治理一个国家的人那就是千百万也难见一人。

  嬴小政已经能治理一郡,秦王子楚便让嬴小政治理一“国”——南秦之地的面积,比魏国和韩国还大。嬴小政若能治理好三郡,差不多就有治国之才了。

  秦王子楚本来想将汉水流域诸地也让嬴小政顺带管了,但被荀子劝住。

  太子权力过大对朝堂并不是一件好事。开了这个头,将来秦王和太子的关系不好处理。

  现在三郡之地的统领者名义上仍旧是长平君朱襄。这算是南秦与咸阳太远的权宜之计。

  汉水流域直达关中腹地,是秦国权力的中心,必须在秦王手中,不能假以他人,就算是太子也不行。

  秦王子楚被荀子劝住,只单独给王翦秘密诏书。

  王翦学了李牧,现在卡着大别山三关的关隘之地,又在江汉平原屯田,常驻四万精兵基本能自给自足,不需要咸阳支援,所以可以随意调动。

  秦王子楚秘密下诏,若嬴小政有需要,不需要向咸阳请示,可直接先听从嬴小政的指挥。

  他又给嬴小政写信,让嬴小政随时盯着南楚国。一旦发现机会,南秦三郡和王翦的兵随嬴小政调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