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57节

  李斯叹气:“朱襄公,再不开始工作,今夜就睡不成了。”

  朱襄起身往外走,被韩非拉住。

  “朱襄公,去哪?”韩非疑惑。

  朱襄面无表情道:“去把政儿接回来。”

  李斯差点扑哧笑出来。他捂住嘴道:“朱襄公,太子的船大概是追不上了,赶紧处理公务吧。”

  韩非看向居然能轻松地和朱襄公开玩笑的李斯。

  李斯平时不是总端着,对朱襄公十分恭敬。怎么突然性格变了?

  韩非猜测,李斯肯定是陪同朱襄公守城时,守出了交情。

  可恶,我也想去战场!

  这个时代重军功,哪个贵公子没有一个兵戈梦?韩非第一次对李斯酸了。

  朱襄知道自己不可能把嬴小政追回来处理公务,他只是徒劳无功地挣扎一下。

  “李牧呢?”朱襄开始找外援。

  李斯道:“武成君正在军营。”

  朱襄拍桌子:“把他叫回来!怎么能就我一个人忙碌!”

  李斯忍着笑寻人去通知李牧回来帮忙。

  朱襄翻开堆积如山的文书,看了几眼就开始头疼。

  现在的一个郡等于后世一个省,县等同于市,但就郡县两级,没有真正的“县”,村镇的组织就更不存在了。

  秦国原本的郡县面积没有这样大,领土变大之后,郡县的面积也跟着膨胀。

  怪不得秦朝建立之后基本对地方失去了控制,这能不失去控制吗?

  朱襄想起秦始皇在咸阳城被刺杀都查不出来凶手,深深叹了口气。

  那时候别说地方,秦始皇连脚底下的咸阳城都失去了控制。

  搁在秦国统一之前,如商鞅、白起之类的重臣想杀就杀,只要当时他们身在秦国,就根本逃不掉。

  楚王被刺杀在都城,却连凶手都找不到,被视为楚王对贵族和地方失去了控制的象征。秦始皇此事不也是?

  朱襄思维发散一下,又叹了一口气,继续处理这令人头疼的政务。

  耕种、税收、缉盗、断案、基建、军防等所有事全由郡守一人决断,大到防备楚国来袭,小到邻里因为院墙问题互相状告,朱襄看着堆积如山的文书,使劲按压太阳穴。

  现在这地方官制不适合实际情况了啊。等有空,给夏同上书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要不等政儿回来后,就把吴郡重新丢给他,自己回咸阳与夏同、蔺贽、蔡泽当面聊聊。

  李牧得知朱襄求助,换下了军中戎装,恢复普通士人模样,来郡守帮忙干活。

  然后他就听到朱襄抱怨了一大堆。

  李牧道:“现在的郡县确实太大。郡县之上,本来还会有一个封君。现在秦国撤掉封君的权力,也该另选流官,在郡县之上再设一级。”

  流官便是字面意义,“流动的官吏”的意思,即中央直接派遣的官吏。

  朱襄赞同道:“郡县需要缩小,郡县之上需要再设一级,比如州。待天下安定之后,各级长官大概文武也要分权了。”

  李牧笑道:“若文武分权,那文官一定会被君王抬高,以打压控制武将。你不要出这个主意,小心被暗杀。”

  朱襄摸了摸鼻子:“我不傻。”

  李牧道:“我看你很傻。”

  朱襄给了李牧一拳,然后唉声叹气道:“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先把这些事处理完……我觉得没必要什么事都让郡守过目,其他官吏是干什么吃的。说的就是你二人,李斯、韩非!”

  李斯无奈道:“太子要求,所有事必须由他定夺。”

  韩非使劲点头。不是我们偷懒,这是太子的要求!

  “政儿是政儿,我是我!”朱襄道,“赶紧过来,我们分一分职责,该你们做的事,不用再来麻烦我。”

  李斯犹豫道:“待太子回来……”

  朱襄打断道:“等政儿回来,你们再按照他的要求做便是。”

  韩非道:“朝令夕改,不好!”

  朱襄道:“那我就争取劝服他,让他别事必躬亲。现在一郡之事都忙得脚不沾地,等他管理一国之事,岂不是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就算政儿很厉害,能够事无巨细地处理好政务。他总不能指望后代秦王都和他一样精力充沛还能力出众。”

  李牧道:“这事等政儿回来再说。赶紧处理文书,很多文书今日必须处理完。”

  朱襄惨叫一声,把脸砸在了桌面上。

  李牧忍俊不禁,拍了拍朱襄,安慰道:“忍一忍,待政儿回来就好了。”

  韩非提醒:“朱襄公,这些事,本就该你做。是太子,替你做了,你该做的事。”

  李斯干咳一声,道:“朱襄公当然知道这些事本就该他处理,但朱襄公为了磨砺太子,才将政务全交给太子,朱襄公只管春耕秋收一事。这是朱襄公对太子的慈爱。”

  韩非道:“哦,慈爱。”

  朱襄抬起头:“你们俩一唱一和,有意思吗?”

  韩非和李斯用默契的表情回答,没意思,但朱襄公你真的不快点干活吗?

  李牧又拍了拍朱襄的肩膀:“再不开始,今日就做不完了。”

  朱襄在拖延摆烂中使劲挣扎了两下,默默再次翻开了文书,与无聊的政务作斗争。

  他宁愿在田埂上蹲一天把脚蹲麻,也不耐烦看这些文书中的弯弯道道。

  明明是很容易解决的事,但写文书的人总是拐来拐去,让人看得云里雾里,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吴郡虽然开垦了田地,吸收了许多流民,削弱了本地士人的力量。但本地士人仍旧掌控着吴郡大部分经济命脉。

  亲亲相隐,郡守作为流官,要搞懂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不仅需要敏锐的直觉,还要有足够的信息来源,否则就会被当地豪强架空。

  事实上封建时代大部分流官都是被当地豪强架空,能协调好与当地豪强关系,便能做出一番成绩,不然就是被排挤走。

  朱襄又想给秦王上书了。

  夏同啊,你想过将来你一统天下之后,六国贵族的势力在当地根深蒂固,你空降一个流官,大概率是被架空吗?

  朱襄想起刘邦起义的时候,县令闭城不出,刘邦只射出一箭通知县城里的乡亲,乡亲立刻把县令杀了,开城门迎接刘邦。

  由此可见,至少秦国县令一级的流官,大部分是被当地豪强压制的。

  朱襄一边处理政务,一边对李牧叹气:“我现在很烦恼,我就想让夏同也烦恼。”

  李牧懒得回答。

  他只是有些好奇,秦王和朱襄早年的相处模式。李牧虽与朱襄友情真挚深刻,但与朱襄结识,在几位最亲密友人中,算是最晚。

  秦王在蔡泽给朱襄当账房时就已经离开,李牧没有见过秦王还是夏同的时候。

  见秦王不仅和朱襄如平常朋友一样打闹,甚至对蔺贽也十分纵容,李牧知道这三人大概以前是非常亲密的。

  夏同与朱襄年岁相差不多,也就是与朱襄结识时,大概年岁与如今政儿差不多?

  那确实是少年朋友,年少友谊了。

  李牧突然有些羡慕。他如果在年少时就与朱襄和蔺贽结识,想来会有更多乐趣。

  朱襄就跟有读心术似的,道:“李牧,你要是年少时结识我和蔺贽,大约你都无法早早去雁门郡当你的小将军了。”

  他正色道:“你会成为打马游街的纨绔子弟,天天被长辈追着打骂。”

  李牧失笑:“那我还是晚几年结识你们更好。”

  李斯和韩非竖着耳朵,听李牧和朱襄一边处理文书,一边说起在赵国的事。

  那时朱襄还是个被人看不起的庶人,蔺家一个平平无奇只会种田的门客。李牧身为将门之后,只因眼缘便与朱襄折节相交。两人与蔡泽、蔺贽一起饮酒吃肉,谈天说地,端得快活无比。

  韩非想,李牧遗憾没有早结识朱襄几年,错过了少年时代的友情。秦王会不会也遗憾在朱襄最困难的时刻没能陪伴在挚友身边?

  这样的友谊真是令人羡慕啊。

  他看向李斯。

  李斯:“?”瞅什么瞅?

  韩非收回视线。没关系,我也有挚友!

  李斯打了个喷嚏,差点把文书毁了。

  他揉了揉鼻子,面露疑惑,总感觉有人在说他坏话。

  ……

  嬴小政第一次单独和舅母“出游”,开心得就像是一只脱笼而出的小狗,每在一处码头停靠,就拉舅母下船游玩。

  回咸阳?我不正在回去的路上吗?君父又没说多久回去。

  雪姬纵容宠溺嬴小政,由着嬴小政的玩心,只是不准嬴小政离开码头,走太远。

  这次蒙恬陪同嬴小政一同回咸阳,顺便回家探亲。

  蒙武还是南郡郡守,早早等候在码头,请雪姬和嬴小政停留了半日。

  蒙武可不敢再称呼嬴小政为“政儿”,对嬴小政十分恭敬。

  嬴小政却不给蒙武面子,对雪姬道:“舅母,我最初见到的蒙伯父就是这样,沉默寡言,冷静干练,好像十分稳重。结果认识没多久,蒙伯父就露出本性。”

  蒙武:“……”

  蒙恬竖起耳朵。我来听听,阿父的本性是什么!

  雪姬笑道:“什么本性?蒙郡守与你舅父熟悉后,自然不会用对待生人的态度对待你舅父而已。”

  嬴小政道:“那不就是暴露本性?”

  蒙恬使劲竖起耳朵。太子,你别光说本性,说说什么本性啊。

  蒙武察觉到儿子的心声,给了儿子脑门使劲一拳,道:“太子,别笑话臣了。”

  嬴小政道:“没笑话,只是拉拉家常。伯父,你儿子蒙恬真是出息了,都敢去斩项燕的旗帜了,快夸夸他。”

  蒙武看向蒙恬:“真的?”

  蒙恬不好意思道:“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