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45节

  朱襄搜集了一些草药略胜于无,又雇用了一些老妇为伤兵缝制伤口。

  除了保证用在伤兵身上的布带和缝合伤口的器具都在开水烫过之外,朱襄对这种简陋的伤兵营没有任何指导,也没法有任何指导

  他又雇了一些无法上前线的老弱病残筑起高炉,焚烧战死的兵卒。

  现在天气炎热,尸体很容易腐烂。一旦瘟疫在城中蔓延,广陵城就不攻自破。

  焚烧尸体的时候,火焰还能供给铁匠修补兵器,或者生火做饭烧开水。

  朱襄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他x的有下十八层地狱的潜质,但他还是这样做了。

  伤兵和战死的兵卒陆陆续续运回,城里兵卒上前替补。

  这次上前替补的都是蒙着面,看不出长相的老人。

  楚军暂时不会来攻击,他们撑住防线,防住零星骚扰。若楚军奇袭,他们就会拼尽全力顶住,让在第一战线休息的青壮兵卒有足够多的应对时机。

  他们身上没有多少兵器,只有厚厚的木盾牌,来这里就是送死的。

  朱襄选兵卒的时候,年幼年少者不上前线,家中只有一子或一女者最后上前线,其他的男女老弱都会出战。

  在第一批抵挡兵锋的人中,就有不少青壮女子。

  她们的力气虽然没有男子大,但拿着长矛在竹栅栏后面戳,好歹也能戳死几个人,正好配合拿盾牌和拿弓弩的男性兵卒。

  朱襄登记了所有出战兵卒的名字和家人,每天休息时统计还活着的人,剩下的人记战死。

  守城不好记斩首战功,争抢人头肯定会发生混乱,朱襄以“守住防线”来记集体功,然后剩下的贡献或者斩首功由蒙恬管理。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他只负责增加“保底”功劳。

  战死者一律奖励粮食、布匹和秦钱若干,送给兵卒提前登记的家人或朋友头上,并不限定一定是家人。

  朱襄最大限度地保证他们对死后所获资产分配的意愿。

  若是秦人战死,朱襄自己掏腰包,给他们补足最低等爵位会得到的田地和赏金。

  他不能像秦王那样直接赐人爵位,但他有钱有地。

  朱襄虽然将长平郡食邑的供奉都返还给秦国,但他有很多钱,还很少花钱。

  三代秦王最信任的长平君,即使不爱富贵,也不会少了富贵。

  虽然秦兵是听命行事,还有战功,一个个跃跃欲试,都对广陵守城战表现积极。但朱襄心里过不去。

  秦兵本可以一个都不死的,是他决定要守城,所以这些秦兵才留了下来。

  他只是图个虚伪的心安。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这都不仅仅是重赏了。

  看着朱襄公亲自为他们编撰兵籍心愿,战前动员不是说些他们听不懂的词,而是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勇猛战斗会获得什么,战后还亲自在伤兵营熬药送水,会为了他们的伤痛和死亡垂泪。

  就像是当年的吴起为兵卒吸脓疮一样,兵卒愿意为这样的将领赴死。

  何况,朱襄公并非做为兵卒吸脓疮那样夸张的表演。

  是的,兵卒都知道那是表演。但将领能为他们表演这一场戏,他们都愿意为将领赴死。

  朱襄是实实在在体恤他们的需求,平平淡淡地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仿佛这一切都理所当然。

  兵卒们知道,朱襄公不是演戏,他会一直这样做下去。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

  更让兵卒们感动的是,他们心甘情愿为朱襄公赴死,但朱襄公本不用面临这样的险境。

  会死的是他们,朱襄公根本不会死。他们这些人和朱襄公一点关系都没有,甚至之前对朱襄公的态度很冷漠。

  朱襄公不是为了让他们心甘情愿在战场上赴死而这样做,他们现在要保护的就是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家人。

  是朱襄公愿意为他们这等毫无地位的庶人,这等被楚国抛弃的楚人赴死啊!

  “伯父,你该休息了。”蒙恬再次提醒,“你若生病,广陵定会城破。”

  蒙恬看着周围人——不仅是广陵人,还有本是他麾下的秦兵看向朱襄的眼神,惊奇不已。

  只是一天不到两个时辰的激战,朱襄公就已经成为这座城池所有军民的主心骨了吗?

  这是何等可怕的带兵天赋!

  怪不得武成君敢放心大胆让朱襄公守城!

  朱襄道:“我知道,我安排下夜晚的事就去休息。”

  现在已经是夏季,江水的温度无论昼夜都比陆地低,所以吹的都是江风。

  广陵城筑城的时候就考虑到这点,城门处的风一直是从城池往外吹,以防火攻。

  不过广陵城附近多水,项燕所驻扎的地方又较远,从城门这里也难以跨越这么宽的距离火攻。

  朱襄让人糊了孔明灯,不是为了火攻,而是送信。

  他在孔明灯下面绑了画了图写了字的木板,字不多,主要是图。

  孔明灯燃尽后,即使燃烧起来,也很难将下面浸水的潮湿木板燃尽。木板一定能被楚军“捕获”。

  朱襄此举,一是疑兵之计。

  项燕一定在疑惑,政儿和李牧怎么敢让自己守城。秦兵是不是就埋伏在周围?李牧是不是已经回到了吴郡?

  看见广陵城上空火光点点,飘向他的兵营,他一定会猜测,这是不是他给吴郡秦兵打的暗号,引秦兵来夜袭,惹得项燕惶惶不安,不敢安睡。

  再者,图片上都是屠城和内迁的事。

  项燕军中民夫和今日冲阵的“炮灰”一定是现抓的,之前带来的民夫可能都在几次攻城和楚人抵抗中死得差不多了。

  朱襄要煽动这些人内乱。

  最后,朱襄乐观地想,说不定哪个孔明灯就不小心掉到了项燕的粮仓上,又正好遇上一个负责的看守者,把项燕的粮仓烧了呢?

  当然,朱襄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项燕好歹也算个战国名将,不可能连自己的粮仓都守不住。

  看到可疑的火光,项燕一定会命令人把火光射下来。

  这样浪费项燕的箭,似乎也算一项收获?

  朱襄吩咐好之后,就将夜间守城的事交给蒙恬,自己天亮再来换蒙恬。

  离开前,朱襄叮嘱道:“不可冒进!我们的目的只是守城待援!”

  蒙恬无奈道:“伯父,我知道,不会乱来。”

  他虽然气盛,也知道现在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朱襄公,哪敢乱跑。

  朱襄回到临时指挥部后院,蒙头睡觉。

  闭上眼后,满目尸山血海,根本睡不着。

  但朱襄一声未吭,一直静静地闭上双眼养神。就算睡不着,闭着眼也能让身体休息。

  他和广陵人说的至多一月,他自己知道只是一旬。还有九日,他能撑下去。

  当夜,焦匀抱着剑,抬头看孔明灯升空。

  朱襄公说是孔明灯,一个叫孔明的工匠创造。他们都私下叫它长平灯。

  火光升天,唯愿长平。

  “焦匀,你也去休息,明日才好护卫朱襄公。”浮丘一身宽袖儒服已经换作了窄袖,背后背着的大弓十分瞩目。

  焦匀道:“你休息,我看着。”

  浮丘摇头:“晚上只是零星袭击,我来守。明天白日又是苦战,得你来护卫朱襄公。”

  焦匀不再推辞:“好。还有一百盏灯未放。”

  浮丘道:“交给我。”

  浮丘身后还有数十位儒生弟子,皆身背大弓。

  军中虽有弓弩手,但普通弓弩手和强弓手完全不同。强弓手需要从小训练,而且营养充足,才有这样的力气。君子六艺包含射箭,浮丘等儒生都能拉动强弓,轮流镇守城墙。

  项燕正在点兵,安排夜袭骚扰一事时,有斥候来报,广陵城上飘起奇异火光。

  昏昏欲睡的南楚君立刻惊醒,与项燕一同出主帐查看。

  他们看到广陵城墙上飘起点点光亮,仿佛夜晚的萤火虫,朝着他们飞来。

  若不是这里是战场,这美景简直值得他们拍手称赞。

  南楚君见多识广,看到这一幕声音仍旧颤抖:“这是什么?朱襄公的仙术?!”

  项燕伸手:“拿我的弓来。”

  他满脸不惧,亲手将离他们最近的火光射中。

  火光突然增大,而后缓缓飘落。

  项燕命人去拾取,捡来一盏燃尽的纸灯。

  “灯笼?”项燕疑惑。

  灯笼怎么会升到空中?难道真的是仙术?

  项燕仔细端详手中灯笼残骸,看到了下面绑着的木牌。

  凑着火把的光亮,项燕看出了木牌上的图画,大惊失色,立刻命令:“将灯笼射下,木牌全部销毁,不准私藏,违令者斩!”

  虽然不知道灯笼如何能飞入天空,但项燕一看到木牌上面的话,就知道朱襄想做什么。

  南楚君却已经无法去思考木牌的作用,只不断惊恐道:“这难道是仙术?真的是仙术?朱襄公真的是仙人?那我们可如何是好!”

  项燕打断道:“与楚国为敌,即使是仙人,项某也能斩而杀之!”

  听到项燕的话,南楚君立刻道:“好,你去杀!”

  项燕:“……”

  他真不想和这个叛徒合作!

  如果朱襄只是一个“仙人”,他当然敢杀。

  项燕转移话题:“朱襄此举,打击我方士气是其次,我担心他是给秦军讯号,引导他们夜袭。加强巡逻!以防偷袭!”

  副将问道:“那我们今日夜袭吗?”

  项燕犹豫了一会儿,抬头看着还不断飘来的火光,决定稳一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