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24节

  嬴小政张开嘴,用拉长的声调哈哈大笑,气得子楚抡着拳头要揍这个胆敢嘲笑君父的不孝子。

  荀子听到秦王来了,拄着拐杖慢悠悠前来拜见,就看见秦王和太子围着朱襄追打。

  荀子举起了拐杖:“成何体统!”

  这下轮到朱襄哈哈大笑了。

  第177章 泡白菜萝卜

  子楚最终还是吃到了烤鸭。

  孝子嬴小政亲手给子楚包烤鸭。一份鸭肉一份葱丝蘸甜面酱,子楚吃得美滋滋。

  朱襄一边给荀子包烤鸭,一边暗自发笑。

  在荀子面前,嬴小政也只能当孝顺好太子。

  看你还叛逆,不敢叛逆到荀子面前吧?

  吃完烤鸭,子楚与朱襄赏了一会儿月,骂了一会儿朝堂中的庸碌,才安寝。

  第二日一大早,子楚便带着嬴小政回宫,继续忙碌公务。

  朱襄站在门口相送,还让子楚提了两只肥鸭子、两只肥鸡走。

  子楚刚出孝期,该好好补一补身体。朱襄已经把脆皮焖炉烤鸡、烤鸭的方子写给宫中御膳夫,让子楚和政儿吃个够。

  刚送走子楚和嬴小政不久,张胜和张良兄弟二人便前来拜访。

  兄弟二人眼中都有血丝,看来晚上没睡好。

  朱襄被子楚笑话欺负晚辈,虽然知道子楚是开玩笑,再见到张胜和张良,心里仍旧有些尴尬。

  他板着脸请肯定没好好用早膳的张家兄弟吃饭,小米粥和小笼包子安排上,还有一碟放了一点辣酱的泡白菜,一碟拌了芝麻油的泡萝卜。

  朱襄道:“若吃不得辛辣,就不蘸辣酱。小笼包可以蘸醋吃。”

  张胜和张良本以为没胃口,没想到咕噜咕噜喝了一大碗粥,吃了五笼小笼包子。

  朱襄不断让人上包子,他们都没注意到吃了那么多。

  朱襄见两人吃完之后,让人泡来淡绿茶给二人解腻。

  两人喝着茶,浑身暖洋洋懒洋洋,又惶恐又忍不住放松。

  朱襄见两人放松下来之后,便带两人去韩非曾经住过的屋子。

  这里等韩非回咸阳时会继续居住,所以韩非留了不少书稿在这里,让仆人打理。

  两人看韩非已经离开咸阳数年,朱襄不仅保留着韩非的院子,柜子上连灰尘都没有,可见常派人打扫,就知朱襄对韩非确实非常亲近。

  两人有些羞赧。怪不得长平君昨日猜到先父打算之后,会十分生气。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不代表君子被欺之以方时不生气,更不代表君子的亲朋好友会忍气吞声。

  “这是他在咸阳学宫时撰写的书稿。等他从南秦回来,这些书稿可能会删改过半。不过仅凭这些书稿,也能看出他的才华。”朱襄道,“你们先看这几本,去庭院亭子看,那里比屋里亮堂。”

  朱襄选了几本书,带张家兄弟来到庭院。凉亭中已经摆好了桌椅,还有小炉可以随时温水添茶。

  张良注意到其中一个椅子下面放着一个小矮凳,立刻意识到这是长平君特意照顾自己,心中五味繁杂。

  当兄弟二人看到朱襄还特意拿来软乎乎的棉花靠枕时,脸都不由红了。

  特别是张胜,明白朱襄将他们二人当晚辈看待后,心中忍不住尴尬。

  他明明岁数和朱襄公差不多啊!

  思及朱襄公刚及冠时便名满天下,自己已经而立之年还未有建树,张胜把拒绝的话咽了下去。

  辈分不看年岁,他能给长平君当晚辈,是他高攀了。

  经过短暂的相处,张胜已经知道长平君名不虚传,是韩国朝堂小看了长平君,心中的畏惧也终于多了敬意。

  韩非的政治思想,最主要的是“君主集权”,所谓“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最厌恶“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的世卿之家,主张“散其党,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

  这个政治主张,即便遇见了朱襄,也与前世没区别。

  这一世的韩非与朱襄所熟知的韩非区别是更接地气了一些,低头看到了庶民,把法和儒融合得更完善了一些,言语没有太偏激。

  不过他这些政治主张在世卿张家看来,已经非常碍眼了。

  这些话,就差没指着张相的鼻子骂了。

  小张良虽被家中宠得骄纵了些,但少年留侯的智商可不低。他只翻了韩非的几页著作,就眼神一黯。

  如果说昨日被朱襄训斥,小张良还抱有侥幸,自我催眠朱襄公是秦国的长平君,所以对韩相失之偏颇。

  看了韩非的著作后,他心中立刻明白,正如长平君和兄长所言,韩非即便拥有张家支持,韩王也不可能用韩非。

  小张良沮丧道:“这些书若传出去,公子非一定会成为举世称赞的贤才。”

  朱襄道:“他现在已经是了。”

  看着小张良垂头丧气的模样,朱襄不由心头一软。

  他对乖巧小孩就是没辙,哪怕昨天小张良是熊孩子,今天的小张良确实礼数周到。

  朱襄安慰道:“说不定亡国之灾迫在眉睫,韩王和韩国的卿大夫会支棱起来,你也不必太沮丧。”

  小张良疑惑:“支棱?”

  朱襄把用来夹糕点的筷子立起来:“支棱。”

  “扑哧……”不由笑出声的小张良赶紧捂上嘴。

  朱襄轻笑着给小张良夹了一块桂花糕:“你这个年纪饿得快,虽然刚用过早膳,肚子应该也有些饥饿了。吃点桂花糕垫一垫。”

  长者授,不敢辞。小张良用帕子擦了擦手后,双手接过桂花糕,小心翼翼啃了一小口,然后眼睛一亮。

  张胜见弟弟脸上忧郁散去,松了一口气。

  他夸赞道:“长平君府上膳夫技艺超群,我在韩国从未吃过如此美味。”

  朱襄端起茶遮住嘴边笑意:“这膳夫就是我。我就谢过夸赞了。”

  小张良差点咬到舌头。

  朱襄道:“不必惊讶,下厨是我爱好。不过我倒也不是特意为你们二人做饭,昨日太子宿在家中,我为他准备了早膳和糕点,只是多备了些。”

  张胜和小张良这才松口气。

  昨日长平君还训斥了他们,今日居然给他们做饭,那会吓死他们。

  不过朱襄的和善也让兄弟二人猜到,朱襄虽对张家有不满,但气消了之后没打算和小辈计较,不由松了一口气。

  只是“被成为小辈”张胜心里又生出些小小的尴尬。

  小张良听到秦太子三字,想起了昨日见到的可怕身影,不由肩膀缩了缩。

  朱襄见小张良惧怕嬴小政,心里不由失笑。

  这一世不知道张良还会不会在韩灭后刺杀政儿。希望不要,这一世的政儿肯定对天下掌控力度更强,张良不一定逃得掉了。

  “有何不懂,尽可问我。”朱襄道,“我今日不下地,很闲。”

  小张良惊讶道:“下地?不是上朝?”

  他惊讶完后,又立刻把嘴捂住。

  我这嘴,怎么管不住!

  朱襄温和道:“我的本事就是种地,国政大事自有朝堂众卿操劳。我在政务上并无太大才华,就不献丑了。你在咸阳学宫这一月,可能也会跟着学子下地。农桑乃国之重事,若不知农桑,便不知如何利民;不知如何利民,就不知如何国富。”

  张良如何成为一代名相,性格大变?

  不是刺秦,不是复赵,而是看到了秦末的生灵涂炭。从刚追随刘邦时只是“暂时”辅佐刘邦,一心复韩相韩,到后来阻止刘邦分封,承接秦制,张良的改变几乎是天翻地覆。他的人生重心,也从韩国韩王转移到了天下庶民。

  黄石公只传了兵法,人生理念和治国思想是张良自己的。

  小张良也是张良,朱襄一顿棒喝让他提前醒悟,他或许会提前成为“留侯”那样的贤良。

  朱襄愿意提点,张胜和小张良兄弟二人当即十分殷勤地求学。

  朱襄看着小张良那副充满求知欲的双眼,心里不由一叹。

  若小张良提前成为“留侯”那样的贤良,恐怕会提前痛苦很多年,原本史书中记载的性格肆意脾气火爆的贵公子,恐怕就不会出现了。这对小张良而言,或许不是一件好事。

  清醒,就伴随着痛苦啊。

  而且史书中的张良有刘邦,这里的张良不一定会侍奉灭韩的仇人。他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痛苦中。

  历史改变,有失意者奋起向上,也会有原本的得意者坠入尘埃。

  朱襄心里感慨一声,收拢心思悉心教导张家兄弟。

  不想未来,只说教导聪明的孩子,朱襄心里还是很愉快的。

  小张良留在了咸阳宫当书童。

  荀子原本看不上张平,但看了几眼小张良的功课之后,就把小张良带在自己身边当书童。

  朱襄原本打算把小张良留在身边教导。他已经很久没有遇到如此聪慧的学生。

  但荀子出手抢人,他也无可奈何。

  嬴小政听闻了朱襄的夸赞后,十分不屑,特意出宫来考校小张良。

  小张良胆气十足,明明被嬴小政关过大牢,几日后就不怕了,还就书本知识和嬴小政争论起来。

  嬴小政许久没遇到能与自己争论的人,也起了争胜负的少年意气。他把政务丢给子楚,自己要与小张良好好比一比。

  朱襄无奈极了。

  他家政儿叛逆期之后不仅变成河豚,遇见人就鼓足气长满刺,还变斗鸡是吧?

  叛逆期的孩子好难养啊。

  子楚更无奈:“既然太子要偷懒,太子的舅父请入宫代太子处理政务?”

  朱襄语重心长道:“夏同,你已经是成熟的秦王了,你要学会自己处理政务。待我和政儿走后,你要怎么办……啊,不要拽我头发!”

  秦王子楚拽着懒得戴冠的秦国长平君的白色高马尾,在荀子的怒视中离开了庄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