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08节

  国君或许会低头往下看,可他身居高位,庶民离他太远,他往下看也看不到多少真实的东西。所以早年经历过苦难,接触过底层的国君,往往更容易成为明君贤主。

  比如赵武灵王送了两个被自己国家冷落的凄惨质子回国当王,一个变成了秦昭襄王,一个变成了燕昭王。

  而且嬴小政也是个权力欲非常强的人。子楚虽然对他好,但他总觉得束手束脚,不如跟着舅父出去当一郡之首。

  一郡之首也是首,离咸阳还那么远,与封国无异,他更自在。

  子楚经过这段时间和嬴小政的相处,差不多摸清了嬴小政的性格。

  以嬴小政骨子里的霸道,若在自己身边待久了,就算有朱襄说和,他和嬴小政也会生出矛盾。

  一山不容二虎。不如把这只小虎崽送去另一片广袤山林,随他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称王称霸。

  反正有朱襄在,嬴小政就算再厉害也不会对王位起窥伺之心。

  子楚对自己身体很清楚,他不大可能再有其他孩子。就算有,就算将来他年老之后嫉妒嬴小政,但他是秦王,他不会做对秦国不利的事。

  只有嬴小政继位,在最符合秦国的利益。这是从秦昭襄王时就已经决定的继承人人选。就像是他的君父还是太子的时候,自己已经确定是第三任秦王一样。

  “我和政儿离开之后,你要保重身体。”朱襄啰嗦起来,“不要我前脚一走,你后脚就熬夜……”

  子楚捂住耳朵:“行了行了,现在才九月,离你离开还早。”

  蔺贽不由大笑。蔡泽也不由笑了。

  每次看到朱襄念叨子楚,真是让他们想把子楚当秦王都难。

  说来朱襄在上两任秦王那里也是如此念叨?哦,那没事了,是朱襄的问题,不是秦王子楚的问题。

  ……

  王翦占领了直辕三隘之后,没有继续进军,只是不紧不慢地加固关隘,整修城寨。

  这种大型关隘都建立了小型城镇,将士们驻扎时也需要有商业需求。所以在和平的时候,城寨有许多商人经过。

  王翦占领此地之后,立刻开启了市场,招呼商人继续行商。

  江汉平原被开发得较早,经济较为富庶,商人挺多。

  秦国的商人也喜欢从汉水南下,在江汉平原上做完生意之后,通过直辕三隘前往楚国。

  秦国原本以楚国插手王位争夺,参与刺杀太子子楚为由禁止秦国商人与楚国经商。

  当子楚看到楚国生乱后,就“施恩天下”,不仅出台了一系列厚待宗室的政策,安抚因他被刺杀一事而紧张的朝堂,也重新允许秦国和楚国的民间交流。

  王翦就守着这三处关隘收过路费,安静地养起兵来。

  给李牧当副将的时候,王翦学了许多李牧屯兵养兵的本事,现在正好用起来。

  不然李牧带兵打仗能自给自足,自己总向秦王要钱要粮,显得自己很没有本事。

  王翦现在心里已经与李牧比起来了。

  王翦攻占直辕三隘后,李牧也停止了出兵。

  他此战没给秦国占领多少地,只占领了长江北岸的几座城池。但天下无人敢说他此战没有收获。

  有本事的将领猜出李牧些许意图,就拍着大腿感慨赵王愚蠢,居然将此将送与秦王;没本事的人猜不出李牧的意图,便闭着眼睛吹嘘李牧,反正他们都知道李牧出战必有所图,吹就是了。

  至于王翦那一战,意图倒是很明显,不需要胡吹了。

  楚王和景昭二氏的主事者一得到直辕三隘失利的战报,立刻挂起了免战牌。

  本来他们想再打几场,勉强分出个胜负后再谈判,好决定谁分得更多的利益。现在双方势均力敌,若在这个时候谈判,那恐怕谁都讨不了好。

  但情况已经不允许他们慢慢来了。即便楚王还在犹豫是否停手,魏、韩、赵、燕、齐国君都派来了使臣,希望楚国停止内战。

  他们不仅派遣了使臣,还派遣了联军驻扎在楚国边境,大有楚国若继续,他们就要攻打楚国的架势。

  廉颇也在楚国边境屯田。

  他彻底灭了周王室后,本来准备回咸阳拜见新秦王。但子楚发诏令让他带领五万人继续在楚国边境屯田,不需要回来。

  廉颇想了想,行吧。反正他也不想回去拜见那个被他揍过的秦王,太尴尬。

  子楚在朱襄那里当账房先生的时候,常被蔺贽和朱襄带坏,做些让长辈难以忍受的事。蔺相如脾气好,大部分时候都只是训斥。廉颇那暴脾气,上前就是挨个两脚,把这三个小辈踢得满地打滚。

  廉颇抱着手臂,沉着脸想,自己居然把秦王踢得满地打滚,同辈哪个将领能做到这一点?

  白起都做不到。

  “没比过白起,李牧和王翦又起来了。”廉颇想起李牧和王翦的战报,不由苦笑,“廉颇老矣,廉颇老矣,唉。”

  他身后也已经年老的家丁廉原也跟着苦笑不已。

  他也觉得将军已经老了,该回咸阳养老了。

  为秦国打下韩国多座城池,又灭掉东周国自立的代天子,将军在秦国也是有不菲的战功,可以回去安心养老了。

  可将军就是不肯服老,非要继续待在战场。

  秦王也是,他就不能下诏让将军回去吗?

  “廉颇虽老,也强六国宵小之辈远矣。”廉颇感慨完之后,放下手臂道,“哼,居然想吓唬我,走,跟我去吓唬回来。”

  廉原叹气:“唯。”

  是年十一月,廉颇星夜出兵,奇袭驻扎在楚国边境的五国联军,俘虏斩首近万人,迫使五国联军营地退却五百里,不敢再西望秦国边境。

  原本五国联军在威慑楚国的时候,也挑衅秦国,故意驻扎在廉颇营地不远处,时常骚扰廉颇。

  魏、齐、韩、燕四国带兵将领感慨,老将廉颇还是如此勇猛。赵国主将则一直沉默,赵军的士气也很低。

  廉颇虽然已经离开赵国近十年,赵国庶民可能都换了一代人了,但赵人仍旧口口相传廉颇的名声和冤屈。

  赵军中许多年轻兵卒都听着廉颇的传说长大,现在他们直面了廉颇,心中滋味难以描述。

  赵国的保护神信平君,已经成为秦国的信平君,快十年了。

  廉颇也看到了赵国的旗帜,他心里唏嘘了一会儿,打马回营地,没有太多感慨。

  “瞅什么瞅,叫你们瞅!现在看你们该敢不敢瞅。”廉颇嘀咕,“把俘虏都送到南秦种田去。朱襄和政儿又该去南秦了吧?不知道我送给他的工匠,他收到没有。去南秦好啊,听说那毒妇当秦王后了?早点去南秦,免得她给朱襄和政儿惹麻烦。”

  ……

  “王后让朕去见她?”嬴小政放下手中书卷,看着前来传话的宫人冷笑。

  宫人垂首。可能是宫殿里炉火太旺,他脸上不断落下豆大的汗珠。

  “君父和舅父都再三叮嘱朕,不可私下与她见面。”嬴小政慢悠悠起身,捋了捋衣袖。

  宫人扑通跪下,脸贴在地上道:“小的这就回禀王后,太子事务繁忙,暂不能去。”

  嬴小政挥了挥捋好的衣袖,背手:“不用,带路。”

  第167章 赵姬诉无辜

  秦王子楚继位之后,以赵姬身体不好为由,没有让赵姬住进以往秦王后住的宫殿,而是另辟一清净住所。

  看到秦王子楚如此做,在子楚继位之前簇拥在赵姬身边的投机者们一哄而散。

  已经被尊为太后的夏姬发现子楚以华阳太后是嫡母,且是自己“养母”为由,让华阳太后享受的规格比自己略胜一筹之后,先哭了一场这个孩子白生了,但也从别人的吹捧中清醒过来,重新恢复了以往谦虚低调的模样。

  其他人见状,都不由叹息。秦王子楚不愧是秦王,和以往秦王一模一样。他们期望能说动后宫左右秦王子楚的想法,根本不可能。

  秦王都是刻薄寡恩的人,强如当年宣太后,秦昭襄王在用得上宣太后的时候就与她共同执政,商议大事,还支持宣太后色诱。待不需要她的时候就废尊号,让她的弟弟和其他儿子滚出咸阳城。

  秦王子楚之后又专门针对这段时间蛊惑夏太后和赵姬的人进行了清洗,赵姬又从门庭若市变成门可罗雀,心理落差别提多大。

  不过赵姬成了秦王后,明面上的待遇好了许多,伺候的人也多了起来。她身边还是有些得用的人。

  那些伺候赵姬的宫人不甘心自己伺候着一个不得宠的王后,永远无出头之日,便出谋划策,让赵姬和太子修复关系。

  赵姬和太子是亲母子。亲母子哪有隔夜仇?而且太子以荀子为师,儒家最重孝道。哪怕做给天下人看,太子也该做出一个尊敬母亲的模样。

  所以赵姬只要与太子见面,无论太子心中是否愿意,赵姬让他晨昏定省,他就得去,否则天下人就会指责他不孝。

  太子之位虽然稳固,但毕竟还有一幼弟。他应该也不希望自己因这种小事,让人注意到自己的幼弟。

  宫人也明白,太子和赵姬的关系不可能修复到亲母子。

  这么多年过去了,太子从未去探望过赵姬,心里肯定对这位幼年就抛弃他的母亲是没有什么感情的。

  但他们也不需要太子和赵姬真的亲如母子,只需要太子表面上做出一副尊敬母亲的态度,他们的日子就能过得好许多。

  跟着一个不受宠的主人,奴仆的日子更难过。所以他们极力怂恿赵姬向太子哭诉自己的凄惨,让太子动恻隐之心。

  幼年的事,太子尚未记事。只要赵姬哭诉自己是不得已,太子应该会理解。

  当时赵姬逃命,若不把太子交由长平君照顾,恐怕太子已经遭遇不测。这是赵姬一片慈母之心啊。

  秦王子楚是一个颇具雄心壮志的君王,哪怕未出孝期,他也在王宫里闲不住。

  秦国关东关中的祖地也开始推行新田律,秦王子楚每天坐着他的大车在路上颠簸,亲自监督各地新田律推行情况。

  蔺贽是制定新田律的人,朱襄最懂农人,这两人就被秦王子楚拉着一同在路上颠簸。

  特别是朱襄。

  子楚同意朱襄开春后就回南秦,现在得拉着朱襄把该巡视的地方巡视了,否则还得让人千里迢迢送信。

  这哥仨就这么跑了,留蔡泽辅佐太子政监国。

  蔡泽送三人离开的时候,那眉头皱得能夹死蚊虫。

  他很担心这三人一同出门,会不会给他惹点什么麻烦事出来。

  朱襄怎么还不快滚?朱襄不滚,蔺贽滚去巡视天下,监督地方官吏啊,这不是丞相的职责吗?

  蔡泽万万没想到,子楚、朱襄和蔺贽还未弄出麻烦事,他十分信任的政儿先给他来了个狠的。

  现在他还不知道。

  朱襄离开时,不断叮嘱嬴小政千万别去见赵姬,免得赵姬出什么蠢招连累嬴小政。

  与聪明人敌对不可怕,因为聪明人知道自保,出的招数都可以预料。

  最怕的是蠢人,他们脑子空空如也,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出什么损人不利己的招数,打得人措手不及。

  子楚见朱襄这么紧张,也叮嘱了嬴小政一句,让他大可以自己的命令为借口,实在不行就往华阳太后那里跑,以孝道压制孝道。

  蔺贽什么都没有叮嘱,他认为嬴小政很聪明,知道如何应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