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299节

  子楚补充:“但你认错后屡教不改。”

  朱襄道:“我看政儿也差不多。”

  蔡泽深呼吸:“朱襄,不要妄自揣测政儿!”

  你这个人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在秦王面前说太子的坏话!你是什么佞臣!

  朱襄道:“你说难道不是?”

  蔡泽:“……”虽然确实是。

  嬴小政再次认错:“我错了,绝对不会屡教不改。”

  朱襄被嬴小政气鼓鼓的模样气得大笑不止。

  子楚也笑得直不起腰:“好,好,寡人信了,你可以坐下了。但还是只能坐垫子。”

  嬴小政深呼吸,使劲深呼吸。

  你们二人就是要欺负我为乐是不是?!生我出来就是给你们玩的吗?!!

  嬴小政突然想起幼年时舅父的一句话,养外甥不是用来玩,那就毫无意义。

  那时候他只会傻乎乎地给舅父报以小拳。

  没想到到了如今,舅父居然还是如此!气死朕了!

  蔡泽再次给了嬴小政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遇到这样的阿父和舅父能怎么办?只能由着他们乱来。

  蔡泽万万没想到,夏同确实在朱襄面前没有变成秦王子楚。但夏同你也别老当你的夏同啊,能不能当一次子楚?

  幸亏蔺贽已经较为收敛,否则这三人凑一起,又没有秦昭襄王和秦仁文王压制,他们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样的事。

  一想到这三人做的事将来都是自己收拾烂摊子,蔡泽就有些想辞官。

  他为官只是为了保护友人,并不想劳心劳力。

  蔡泽心里仍旧记得自己只是想富贵安闲的愿望。

  现在朱襄已经不需要他保护,他是不是可以辞官了?

  蔡泽正这么想着,就见嬴小政十分委屈地看着他。

  蔡泽在心中叹了口气,道:“你们若再欺负政儿,我就告诉荀子了。”

  子楚满不在乎道:“荀子也会站在我这边。”

  朱襄道:“我错了,我这就去拿椅子给政儿坐。”

  子楚:“……朱襄,你怎么中途叛逃?”

  朱襄起身去拿椅子:“你不知道荀子有多宠政儿。他倒是不会对你怎么样,但他会拿着拐杖揍我。以前荀子还只是拿戒尺,这次我回来后他变成了拿拐杖。那拐杖抽人你不知道有多疼。”

  子楚问蔡泽道:“荀子换成用拐杖揍朱襄了?为何?”

  蔡泽道:“这应该问朱襄自己。”

  子楚笑道:“我还是去问荀子吧。”

  朱襄把椅子拿来,子楚随意摆了摆手,让嬴小政坐下。

  然后几人继续处理政务。

  嬴小政在长辈们看不到的角度,狠狠将自己跪坐的垫子踢开。

  生气!

  但没想到,正在注意着他的蔡泽看到了。

  蔡泽心里十分担心嬴小政的暴脾气。

  以前嬴小政有他曾大父和大父护着,子楚也不是秦王,所以嬴小政可以在子楚面前嚣张。

  现在子楚已经是秦王,嬴小政身为太子应该变得恭顺谦逊,才不会引起秦王忌惮。

  国君和太子的关系和普通父子关系不同,他需要注意更多的事。但嬴小政似乎被长辈宠习惯了,现在丝毫没有当太子的自觉。

  若嬴小政学不会谨小慎微,朱襄又是个傻的,不一定能察觉出秦王和太子之间的不对。如果秦王与太子不睦,朱襄该如何?

  蔡泽想了想,放弃了辞官的打算。

  朱襄是个靠不住的,蔺贽又喜欢往外跑。他还是得留在咸阳宫里,为嬴小政考虑。

  子楚万万没想到,他刚继位,友人之一居然就想辞官。

  ……

  楚国。

  楚王面无血色地跪坐在坐垫上,嘴张张合合,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春申君表情木然地坐在楚王对面,一言不发。

  其他卿大夫也脑袋低在胸口处,不敢说话。

  半晌,楚王才戚然道:“本王有何对不起他们?为何他们居然造反?连吴起当令尹的时候,他们都未造反!”

  众人不言。

  楚王看了一遍平日里多吵闹的群臣,最后将视线投向春申君。

  在他最无助的时候,只有春申君在他身边。所以他继位之后,十分看重春申君。

  只是当久了楚王,他身边出现了更多的人,春申君又做错了不少事,他就逐渐冷落了春申君。

  现在他又陷入无助,便习惯性地看向春申君,希望春申君再次解救他。

  春申君注意到楚王的眼神,心中感情复杂。

  楚王终于又开始依赖他。但每次楚王都只会在遇到麻烦时才依赖信任他。

  可自己与楚王一荣俱荣,春申君只能为楚王出谋划策。哪怕他现在认为楚王是自找的。

  “或许是他们早就有野心了。”春申君道,“他们本就是楚国宗室,有野心也正常。何况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后,不知道有多少封君想着自立为王,只是没能如愿。他们既然是宗室,有机会肯定也想自立为王。”

  春申君讥笑道:“他们恐怕认为,这楚王他们也当得。”

  楚王怒道:“竖子尔敢!”

  春申君道:“他们已经做了。”

  楚王再次神情颓然。

  看着楚王这没志气的模样,春申君心头有一点堵。

  他从楚王当太子时伺候起,所以一直知道他的主父实在是没什么雄心壮志。

  他原本以为这样很好,这样楚王才能任由他施展抱负。

  但现在楚国内乱,楚王不思立刻平乱,只是不断懊恼为何这些人要叛乱……

  唉。

  春申君道:“君上,他们为何叛乱,等平定叛乱后再亲口问他们。现在应该平乱。”

  楚王唉声叹气道:“是啊。但他们都是本王的族人,本王不忍啊。”

  春申君知道楚王只是在装仁义,也不揭穿,继续道:“他们先叛乱,大王平乱理所当然,怎么能不忍?大王实在不忍,待平乱之后不将他们斩尽杀绝,只是将他们贬为庶民流放,也算是对得起他们祖辈了。”

  楚王听了春申君的话后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春申君,你领军?”

  春申君道:“他们四处作乱,我只能领一支兵。大王,你该至少派四路兵出击。而且秦国虎视眈眈,其他国家也在一旁看着。我想我们还需要备战外敌。”

  楚王立刻再次神情懊恼:“那可如何是好?本王没有那么多兵?”

  春申君不再说话。

  他知道该如何做,楚王也知道。但楚王不想自己说出来,想让自己说出来。

  但他不能说。

  若他说了,即便平叛成功,他恐怕也会被楚王当做弃子。

  这办法就是,承认几个实力最强大的封君自立为王,然后与他们结盟,去攻打较小的封君,以争取留下大部分楚国土地。

  楚王不断用眼神示意春申君,春申君闭嘴不言,全当没看到。

  楚王心生恼怒,便看向其他人。

  在秦布在楚国流行时,楚王与其他封君一样,也积攒了大笔钱财和粮食,自以为实力提升不少。

  待四处民乱时,楚王直辖的地方有春申君看着,没有太多改粮为棉的事,所以还算安稳。

  看着其他封君的封邑民乱四起,白头翁游说楚王趁此机会收拾不听楚王命令的封君。楚王虽然将白头翁驱逐出楚都,但已经意动。

  后来白头翁被不知哪位封君派人追杀落水,尸骨无存。楚国民心更乱,严惩凶手的声音与日俱增。

  一些有志之士都聚集在了楚王身边,愿意效仿吴起和屈原,再次帮楚王变法。

  特别是以军功封爵的楚国新兴贵族,都对楚王拍着胸脯保证,那些老封君不足为惧,自己定能横扫他们。其中以世代为将的项氏最为积极。

  老封君中也有支持楚王变法之人,那便是屈氏。

  这一点连朱襄都未曾想到。是蔺贽去了楚国实地考察后,才发现屈氏比没有根基的春申君,更合适当“楚王直属”代言人。

  第160章 炒南瓜子仁

  楚王虽自称蛮夷,但在政治体制上,是最遵循周制的诸侯国。每一代楚王都会给自己的儿子分封。分封后,宗室子弟便以封地为氏。

  芈姓后裔一共有上百个氏族。这上百个氏族,奠定了楚国贵族封君体系的基础。偌大的楚国属实是小一号的东周了。

  因大部分的封君都是芈姓后裔,楚国要削弱旧贵族十分困难。所以历代楚王都是在芈姓后裔中扶持几家领头人,拉一派打一派,以维持自己“首领”的位置,否则楚国的地都不够封的。

  西周早期,楚国封君的首领是斗、屈、成、蒍四族;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为巩固权力,灭斗氏、成氏,屈、蒍两家并驾齐驱;楚灵王重创蒍氏,继任者扶持新贵薳氏与屈氏相抗,薳氏没落,屈氏也元气大伤。

  直至春秋末期,景氏、昭氏趁着屈氏元气大伤崛起。进入战国时,楚国便成为“楚国三户”,景、昭、屈三足鼎立割据。

  楚王在召集群臣商谈封君作乱对策时,蔺贽也跷着腿,磕着炒南瓜子,说起自己利用屈氏的事。

  “我原本与朱襄一样,以为景、昭、屈三氏若有机会,大概都会有自立之心。待去了楚国仔细研究,我才发现屈氏现在并无自立的实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