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283节

  雪姬失笑:“好。”

  雪姬和嬴小政都没有想过,当嬴小政住王宫的时候,朱襄怎么会在王宫屋顶上唱歌。

  在他们二人心中,家人就是不会分开的,无论住在哪里都不会分开。

  子楚这次身体很争气,在屋顶吹了半夜的风,身体也没有问题。

  朱襄给子楚搬了许多吃的在船上,又让扁鹊给子楚分好了药。

  子楚道:“不用这么麻烦。逆流而上速度较慢,我不会晕船。”

  朱襄道:“真的吗?我不信。”

  子楚拳头硬了。

  无论何时听到朱襄说这句话,他都忍不住生气。

  哪怕他之后不断告诉自己,朱襄这狗东西就是故意的,你生气了就是着了他的道,但他还是忍不住。

  “等我回咸阳。”朱襄道,“我很快就回来。”

  秦王下诏令催子楚回咸阳,子楚提前了一个月离开了吴郡。

  朱襄有了不好的预感。

  但他不能立刻离开吴郡,他必须把手头的事做完。

  楚国的贸易战已经展现出成果了,现在正是最关键的时候。

  吴郡的水利纺纱机、织布机就像是怪物一样不断吞吐着棉花和棉布。

  在战国民间,布匹比金银铜钱这种货币更加的普遍和保值。就是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布币”和铜币也是一同流通,秦律规定,店家不可拒收布币和铜币。

  所以秦国吞掉楚国的棉花,全力开动“印钞机”后,秦布在楚国大量流通,家家户户都有秦国的“布币”。

  这时候“布币”应该贬值,但秦国既“印钞”,又以全国之力,平价为楚国提供楚国人想要的货物。

  粮食丝绸香料,东珠黄金白银,还有百越和戎狄的毛皮制品,楚国贵族从来没有感受到自己如此富裕。

  这样一来,不仅贵族生活越发奢靡,平民也受到了影响。

  他们出售棉花获得棉布,再用棉布买粮食,比种粮食划算得多。虽然大部分农人仍旧闷头种自己的粮食,仍旧自给自足。但只要有人被影响,楚国种粮食的地就会慢慢减少。

  再者,一些贪婪的贵族在保证了自己种粮食的地后,为了获取钱财,需要更多的地种棉花。自耕农的地便被贵族逐渐侵蚀,加剧了土地兼并。

  楚国全面废除变法之后,自耕农的地位本来就很微妙。封君抢夺自耕农的土地种棉花,根本没有任何阻拦。

  第152章 始皇崽论文

  英国资本主义萌芽兴起时,曾有一场“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英国的土地也多掌握在贵族手中。

  当英国拥有了大量殖民地,掠夺了大量金银后,本土购买力上涨,商人们通过购入廉价的原材料纺织成附加值较高的布料,或者干脆做成成衣,得到了大量财富,逐渐赶上了依靠土地的老牌贵族。

  老牌贵族为了谋夺更多的财富,便与新兴资产阶级合谋,加速了土地兼并,以提供更多的原材料,加入这场饕餮盛宴。

  要造成这种现象,需要三点。第一,拥有足够的生产力消化原材料;第一,拥有广袤的市场消化商品;第三,贵族(即地主阶级)的权力足够大,国家控制力不足,不能抑制土地兼并。

  以现在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本来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

  但朱襄带来了棉花,雪姬发明了棉纺织机,再加上朱襄从后世带来的经济学理念,利用秦国强大的组织能力,强行制造出了这个现象。

  若论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水平,楚国比起英国资本主义萌芽兴起时远远不如。

  但秦国通过调配资源,短时间内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此时棉布又身兼“商品”和“货币”两重功能。这一切,让朱襄预想中的情况得以出现——楚国贵族贪婪地加剧了土地兼并,改粮为棉。

  楚国目前出现的情况虽然表面上和英国的“羊吃人”运动相似,本质却有很大差别。

  英国的“羊吃人”运动是可持续的,跟随当时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逐渐发生了变化,是社会变革的体现;楚国的改棉为粮现象只是秦国的计谋,无论是秦国停止对楚国平价商品供应,还是楚国有识之士发现棉布泛滥,发布诏令禁止棉布成为货币,都能立刻停止这种乱象。

  英国的“羊吃人”运动对底层人民而言十分可悲,但长远来看促成了生产力关系的转变,是“有代价的进步”;楚国这场乱象不会造成生产力关系改变,顶多让有识之士吸取一点经验,提前货币改革,只是秦国统一天下的经济战而已。

  “楚王对封君的控制力极差,无法管束贵族掠夺农人的土地。现在七国争霸,都以耕战为根基。大量自耕农消失,就代表着国家的军队实力消失。”在一切尘埃落定,秦国即将收网的时候,朱襄对已经看到乱象的学子们讲课。

  这些学子中大部分都是鲁儒。鲁国被楚国所灭,他们一直关注着楚国的情况。

  被迫“下基层”让他们满腹牢骚。牢骚就像是一把锉刀,慢慢磨平了他们的天真和偏见。有的人在被磨的时候放弃了跟随朱襄,去他国另寻机遇;留下的人开始自省,将视线从竹简木牍中移到了现实中。

  这个时代读书人是少数,能从有限的文字中领悟道理的人,天资都不算差。

  朱襄在带来的学子们心思沉下来之后,开始在闲暇时为他们讲学,出差时也会将他们轮流带上,告诉他们扎根在土地上的道理。

  这次楚国之事,他也拿来当了教学内容。

  嬴小政坐在课堂上,与学子们一同仰头看着朱襄手持炭笔,在刷了石灰的白色木板上书写。

  “楚国执行的就是周朝最传统的分封制,从楚国现在的乱象,你们就能看到周朝衰落的原因。”

  “现在楚王身边的有识之士已经发现了问题,楚王颁布诏令,严禁农人种棉花。但楚王没有、也不敢触及根本,那就是禁止贵族掠夺自耕农的田地。所以这个诏令没有任何用处。你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何楚王看到了问题,却不敢解决这个问题。”

  “楚国的贵族能做到封君的地步,都不可能愚蠢。他们不会看不到自己掠夺农人土地的行为,会为楚国造成多大的危害。为何他们看到后仍旧要这么做?楚国封君所追求的利益和楚国本身的利益有何冲突?这不是‘他们道德低下、他们目光短浅’所能一言蔽之。背后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你们需要探索的问题。”

  “将来天下人富裕起来,秦国也可能渐渐出现这种情况。直接强行停止商业是最简单的解决行为,但这种行为并不可取。我先告诉你们结论,然后你们根据这个结论去寻找原因。等你们找到原因之后,就能找到解决这件事的正确方法。”……

  朱襄一边给他们讲解楚国的现状,一边为他们布置了论文课题。

  朱襄了解了所有跟随他学习的学子的情况,心中将他们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后分层抽签分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论文,每个小组中上中下三等学子都有。

  他不会将“分等”和“等级”告诉别人,连嬴小政都没告诉,也没有留下任何记录。这样既能让优秀的人带动平庸的人,也不会造成学子们的隔阂。

  嬴小政也被分组。

  不过嬴小政的分组与其他学子不同,他只和蒙恬、李斯、韩非一组。

  但仔细一想,这似乎也是上中下三等都有了。

  嬴小政在朱襄心中当然是最上等,李斯和韩非中等,蒙恬就“我是谁我在哪”拖后腿打杂。

  虽然把蒙恬放到其他学子中算“上等”,但在这个小组,他就只能打杂了。

  嬴小政嘟着嘴,将笔夹在了鼻子和嘴唇中间,嘟囔道:“舅父,你教给他们的学问真的是他们能学的学问吗?”

  朱襄看着嬴小政这顽皮的动作,心中再次遗憾没有照相机:“政儿为何这样问?”

  嬴小政道:“这是为君为相的学问。”

  朱襄失笑:“每个学子都有成为相国的理想。再者,将来他们若当郡守、县令,和相国也差不多。”

  嬴小政道:“一郡之君之相,和一县之君之相吗?”

  朱襄点头:“而且就算他们一辈子用不上我教的学问,学会思考也是一件不错的事。在山间水畔约三两好友指点江山,不是很有趣吗?学不一定用,学习本身就是一件乐事。”

  嬴小政保持着用嘴唇和鼻子夹着毛笔的姿势,趴在桌子上道:“舅父又要说我太功利了。”

  朱襄哭笑不得:“我可什么都没说。”

  嬴小政道:“你心里说了。”

  朱襄把嬴小政鼻子下的毛笔抽走,用毛笔点了点嬴小政的脑袋:“别乱猜,我没这么想。”

  政儿这是进入叛逆期了吗?天天被害妄想症。

  嬴小政冷哼了一声:“蔺伯父怎么还没回来,他身为秦国丞相居然失去音讯这么久,小心别人弹劾他叛逃。”

  朱襄道:“他不是刚差人写信回来?怎么叫失去音讯?”

  蔺贽没有游说贵族去掠夺农人的地,而是装作有识之士去游说楚王赶紧控制乱象,使用严酷的手段禁止贵族害民,最好再搞一次变法。

  蔺贽甚至在街道上演讲,说楚国现在需要收回封君的权力,让楚王能够独揽大权,就像是吴起当年做的一样。

  毫不意外,蔺贽被卫兵驱赶了。

  按理说,蔺贽这样做肯定会被揍,说不准还会被关入大牢。但有“侠义之士”保护蔺贽逃跑,朝中也有卿大夫在楚王面前说好话,蔺贽只是被楚王驱逐了。

  当蔺贽被楚王驱逐之后,他头缠白布,拄着拐杖,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拜访,告诉村老们如何保住田地,不要被贵族抢走。

  蔺贽不知道在脸上做了什么伪装,见过他的楚王和楚国贵族都没能认出他,都称呼他为“白头翁”,好像他是一个老人似的。

  更让朱襄纳闷的是,不知道谁乱传谣言,说这“白头翁”就是他伪装的。

  说到“白头翁”,就想起了早生华发的朱襄公了对不对?朱襄公又是公认的爱民,所以爱民又白头,那就只能是朱襄公了。

  论据是真的,论证过程完全没有一点问题,证明为真。

  真个头啊!我还在吴郡呢,怎么会跑到楚国去了?

  嬴小政道:“蔺伯父还是秦国丞相呢,他不也变成了游说楚王被赶出楚都的落魄爱民士子,所以你去当这个白头翁有什么问题?吴郡离楚都,比咸阳离楚都近多了。”

  朱襄把嬴小政的脑袋抱到怀里使劲揉搓。

  叛逆期的小外甥退散!我以前乖巧懂事的小外甥怎么变得如此阴阳怪气,爱上和我抬杠了?!

  朱襄扶额道:“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难道是要掀起楚国民乱?这样太危险了!如果楚国贵族真的要杀他怎么办?”

  嬴小政道:“阿父和你亲自去民乱发生的地方,迁徙当地豪强;蔡伯父孤身去燕国游说,带着燕国大军协助老师迎击胡人;所以蔺伯父去楚国制造民乱,有什么问题吗?你们都是一样……嗷!”

  朱襄再次把抬杠的嬴小政按进怀里揉搓脑袋。你说蔺礼就说蔺礼,地图炮扫射一片,你是不是很能耐,看招!

  嬴小政被朱襄“武力镇压”住抬杠,十分生气,便去找李斯、韩非和蒙恬辩论。

  韩非梗着脖子和嬴小政吵起来;李斯试图打圆场,结果被韩非和嬴小政转头集中火力输出一顿,也生出了火气,撸袖子下场;蒙恬继续“我是谁我在哪”,给三人添茶送水。

  蒙恬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被李牧选中,去当个将领。

  身体上的苦无所谓,他只希望不要再陷入“我好蠢”的折磨了。

  明明他曾经也是同龄士子中最聪明的那一个,没少指点江山。就算进入了咸阳学宫,老师们也都说他有出将入相之才。

  为什么来到了这里,他总是最差的一个?

  所以弟弟你什么时候来?哥哥不想成为最差的一个,好歹我们哥俩成为最差的两个啊。

  朱襄见蒙恬心情低落,询问蒙恬需不需要开导。

  蒙恬却摇头。

  “公子并未嫌弃过我,李斯和韩非也没有看不起我,我怎么能自行离开?”蒙恬道,“我或许比不过他们,但能被他们接纳,也说明我比其他人强。”

  朱襄感慨,蒙恬不愧是蒙武的儿子,继承了蒙武的大心脏。

  不过蒙恬的天赋确实比蒙武高,出将入相之才不是别人的恭维。只是蒙恬“入相”之才稍稍差了一些,而现在他与嬴小政、李斯、韩非讨论的内容都是君王和相国要考虑的内容,才稍逊一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