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269节

  蔺贽道:“这是安抚秦人的好手段。”

  嬴小政道:“除此之外,是否需要现在就构思非军功的授田?”

  蔺贽笑道:“走一步要算至少十步,才能尽可能地避免走弯路。政儿,我考考你,统一天下之后最需要的是什么?”

  嬴小政板着脸道:“休养生息。”

  蔺贽道:“是啊,就是四个字,休、养、生、息。归结起来,就是增加能为秦国缴纳赋税、承担徭役的庶民的数量。十五成丁,这休养生息至少得持续一个十五年,才能让新的一代庶民换掉六国旧的庶民。”

  蔺贽将自己撰写的新田律在桌子上摊开,嬴小政把毛绒绒的脑袋凑过去。

  为了留发,嬴小政先将头发剃光,现在圆溜溜的脑袋上刚冒出了一层青色的毛发茬子。

  蔺贽立刻上手揉了一把。别说,手感真好,就像是揉着一只小狗。

  可惜嬴小政不是小狗,而是一条狼崽子,当即对蔺贽亮出了牙齿和爪子。蔺贽立刻缩手,以免被抓咬。

  “等朕当了秦王,蔺伯父你敢摸我的脑袋,我就罚你去戍边!”嬴小政威胁道。

  蔺贽笑道:“等你当了秦王,头发早已经束了起来,我才不摸,手感不好。”

  嬴小政现在就想送蔺贽去戍边。

  蔺贽逗弄人向来见好就收,无缝切换说正事模式。

  “秦国为了滋生人丁,命令一户多子必分家,否则会被惩罚。”蔺贽笑道,“惩罚不如以利驱之,如今天下荒地繁多,人丁稀少,何不以人丁分田?”

  蔺贽拿出的新田律,与魏晋到隋唐之间的均田制类似。

  三国时天下人口锐减,荒地连天,无人耕种。为了应对人丁少、荒地多的局势,统治者执行均田制,将女子、奴仆甚至耕牛都分了田地,并以田地分徭役。

  此举虽然给了庶民田地,但徭役也十分沉重。

  蔺贽的新田律没有奴仆和耕牛分田,只分男丁女丁。女丁分田为男丁一半,每年服徭役的时间也为男丁一半。

  为了鼓励女子生育,除了封建时代本来就有的孕妇不服徭役之外。无论男女,只要有一子存活的前提下,女子再生子时,免五年徭役。

  蔺贽本来想给些奖赏,但算了算天下已定后人口增长的速度,便吝啬了。

  秦国徭役繁重,且常常远距离服徭役,光是路费就能压死几个庶民。免除生育女子五年徭役,足够庶民积极生育。

  新田律本质上仍旧是割韭菜,只是先让韭菜长起来。若养韭菜花费的东西太多,超过了韭菜生长的价值,这田律就是失败品。

  蔺贽算得很准。

  “那六国旧贵族该如何?”嬴小政问道,“我不愿让他们把持地方。”

  蔺贽道:“若服从秦国,就核实他们现在有的土地,将他们迁徙到未开荒的地方,将荒田足量补给他们。楚国吴起变法便是如此做的。他对楚国未曾犯错的旧贵族就可如此,臣服于秦国的非秦国贵族想来也不会有意见。”

  无论几等的田地,皆等量补成荒地,让他们自己带着奴仆和家臣去垦荒?嬴小政眉头抖了抖。

  蔺伯父真的修老庄?他真的不是法家的传人?蔺伯父是不是还要告诉他,曾经获得过吴起、商鞅的书卷,所以自学法家成才,也算法家传人?

  “不错。”嬴小政点头,“很好。”

  蔺贽道:“你要找个好借口,可不能直接迁。这种事交给儒家弟子。”

  嬴小政道:“荀翁会生气。”

  蔺贽无奈道:“谁让你找荀子?那李斯和韩非不就是儒家弟子?”

  嬴小政:“……”

  哦,蔺伯父口中的儒家弟子,是指儒家的弟子啊。

  “好。”嬴小政道,“那如果六国旧贵族不服从秦国统治呢?”

  蔺贽给了嬴小政一个“你傻啊”的眼神:“政儿,不服从秦国,就是秦国的敌人,是罪犯。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就算要大赦天下,也得先罚了再说。”

  嬴小政道:“罚没家产,直接戍边?”

  蔺贽道:“你看那秦国、赵国、燕国的长城都在一条线上,为了抵御胡人南下,不该连起来吗?”

  嬴小政:“……”虽然梦境中的大嬴政真的修了长城,但这话从蔺伯父的嘴中说出来好奇怪啊。

  蔺贽道:“如果你不忍心,你看百越之地这么好的地,全长着荒草野树,你可以让他们举族迁徙到百越之地,帮百越重归中原。”

  嬴小政:“……嗯。”

  蔺伯父,你出这样的主意,不怕将来被刺杀吗?

  好吧,就算不出这个主意,估计自己身边这群人都难以避免被刺杀。

  “我会找个好借口。”嬴小政道:“李斯和韩非最近疏于读儒经,该让他们多温习功课。”

  蔺贽道:“年轻人就是喜新厌旧,不爱遵循长辈的教导,总以为自己更聪明,偏爱离经叛道。殊不知先贤毕竟是先贤,圣贤书中的道理研习透了,才能走自己的路啊。”

  蔺贽摇头叹气,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嬴小政欲言又止。

  他相信,蔺伯父口中的先贤如果听到了这一席话,或许并不会感动。

  嬴小政继续看蔺贽写的田律,特别是如今和他梦境中田律都没有的部分。

  比如女子成亲时,若在本村,田地与夫家相合;若嫁于外地,田地可租赁出去,不与夫家相合。无论哪种,女子离异时,都能向官府请求,带回自己的田地。

  嬴小政道:“这样为了以防麻烦,恐怕男女成亲都更倾向于本村和邻村。”

  蔺贽道:“就是让他们倾向于本村,减少官吏统计人口的麻烦。”

  嬴小政点头,又问道:“将如今已经差不多成惯例的军户寡继承田地之事落实?即便无子无女也能继承?这恐怕会引来一些人的反感。”

  蔺贽道:“死的人已经没有价值,活着的人才能给秦国交赋税、服徭役。军户寡耕田服役,还能生育人丁,应该安抚她们。不过为了让兵卒安心上战场,只要规定军户寡如果没有子女,想要继承田地,只能招赘,不能出前夫的户籍。”

  嬴小政问道:“那如果与赘婿成婚,生育的孩子能继承前夫的田地吗?”

  蔺贽笑道:“当然不能。低等军功爵位授予的田地,就算战死也顶多沿袭一代。她若与前夫有子女,便由前夫子女继承,以免有了新欢虐待前夫子女;若没有,待她死后,这部分田地就归还官府。不过就算她与赘婿的子女无法继承田地,活着的时候田地的收益,也足够让她们受欢迎了。”

  嬴小政道:“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令寡妇再嫁?”

  蔺贽点头。

  嬴小政对寡妇再嫁和赘婿之事没有梦境中的自己那样抵触。

  已经完全放弃了生母的嬴小政,能够以纯粹的利益来看待这件事。

  为了人丁,寡妇必须再嫁。但若是鼓励这些丈夫死在战场上的寡妇再嫁,又会降低兵卒的士气。

  所以直接以奖励兵卒家人为名,让军户寡能够在活着的时候享受更多的田地,即便不鼓励,她们招婿也会变得容易,并且倾向再嫁。

  如果不招婿,家中男丁不足,她们守不住那么多田地。

  “若兵卒战死时还有父母,田地父母也有份。为保人伦,可将父母该得的份额分给父母,以代替战死兵卒奉养父母。女子不再嫁或者招赘婿,愿意奉养父母,即便父母还有其他孩子,但军户寡也该得到该有的份额。同样,奉养父母的田地也不能被他人继承。父母死后直接归官府。”

  蔺贽所有新田律的背后,都是**裸的利益,并非对谁的怜惜。

  他的规定,有其他孩子的战死兵卒的父母肯定是不愿意的。但还是那句话,青壮寡妇能缴纳更多的赋税,承担更多的徭役,生育更多的人丁。

  只是这些田律都必须包装在脉脉温情之下,才能让在战场上奋死拼搏的兵卒不降低士气。

  这一切,只要说是为了保护兵卒留在家中的血脉即可。

  如果不这么做,让女子无子女便能被赶出家门,田产由父母给兄弟,那么兵卒去战场的时候,为了夺走家产,他们留在家中的幼子幼女很可能会遭遇不测。

  你看,这么一说,是不是就温情脉脉了?

  蔺贽点拨嬴小政之后,嬴小政的表情都有些麻木了。

  他想,蔺伯父还是很适合当相国的,说不定比李斯还适合。

  李斯只会直接来。看蔺伯父这一手多厉害,真是让人完全想不到怎么破解。

  “先在吴郡试试。”嬴小政一语定音,“此事交给我来办。”

  蔺贽道:“真的不以我的名义?”

  嬴小政道:“现在若以蔺伯父的名义,恐怕蔺伯父到不了我继位为秦王,就要被人暗杀了。”

  蔺贽哈哈大笑:“没关系,夏同会护着我。”

  嬴小政心道,我只信任自己。

  就算是已经较为亲近的阿父,嬴小政也不会全然相信。人会变,而且阿父的能力也不一定能保得住蔺伯父。

  他身边就这些长辈。他当上了秦王,身边爱护他的人也会与自己一样永远享受富贵荣华。

  “我主意已定。”嬴小政道,“我是吴郡郡守,自然该我在吴郡推行田律。”

  “既然你如此说了,那就放心去做。若有麻烦,我再来帮你。”蔺贽对嬴小政也是半放养,相信这位正准备留发的小少年能做到许多成年人都做不到的事。

  “我便去楚国看看了。”蔺贽道,“我这模样,也像个商人吧?”

  嬴小政无奈:“伯父,你总说舅父乱跑,喜欢深入险境。你不也如此?你是秦国的丞相,有吕不韦去经商便足够了,为何还要亲自前去?”

  蔺贽笑道:“有些事,要亲眼看看才能决定。放心,我的武力比朱襄强多了。何况,还有吕不韦在呢。”

  嬴小政深深叹了口气,道:“即便我不愿意,我能阻止吗?唉,我又不能下诏,命令你不准去。”

  蔺贽开玩笑道:“所以我要趁着你还不能发诏令,把想做的事都做了。你舅父一定也是如此想。”

  嬴小政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有点郁闷。

  为什么自己长得这么慢?

  “阿父不是要来吗?等阿父来了,我一定和阿父说,让他当秦王时可不能像大父那样对你们纵容,该发的诏令一定要发。”嬴小政抱怨道,“你们好好注意安全啊。”

  蔺贽笑道:“好,你安心。”

  说来夏同怎么还没有动静?难道身体太弱,晕船晕车,倒在了路上?

  ……

  “夏同……怎么了?”朱襄在黔中郡,率先得知子楚的消息。

  他不敢置信地问前来送信的李二郎:“夏同重伤?!”

  李二郎眨了眨眼,道:“君上说太子重伤。”

  朱襄缓了缓,道:“君上说?”

  李二郎点头。

  朱襄冷静下来,问道:“君上是否让我带着政儿立刻回咸阳?”

  李二郎道:“君上让长平君和公子政安心待在南秦,该做什么做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