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251节

  子楚给秦王柱端了一杯加了酸梅汁的水,让秦王柱醒了醒瞌睡。

  秦王柱捧着水杯,全神贯注听荀子骂人。

  蔺贽从袖口里摸出一卷纸和毛笔,毛笔在舌尖上点了几下,无比兴奋地将荀子骂人的话记下来。

  这些都会成为他在朝堂上舌战同僚的素材。

  蔡泽也不由将身体前倾,竖着耳朵听荀子教导。

  子楚看了看友人,也聚精会神听了起来。

  朱襄的双手被荀子抓得紧紧的,听荀子骂人骂得他耳朵都嗡嗡响,唾沫喷了自己一脸,不由哭笑不得。

  这可真的是……

  原来荀子这么讨厌孟子吗?怪不得孟子后世的门徒们也这么讨厌荀子。

  朱襄一边听荀子骂人,一边想起自己学儒时,听到的一些小道消息。

  孟子别看理论很“仁义”,他自己也是个暴脾气,经常与人对喷,骂人特别难听。

  孟子比荀子大一辈,是荀子之前统率儒家的人。孟子在稷下学宫的时候,骂遍众人无敌手,并自诩齐国国君的老师。

  荀子那时候应该在孟子手下求学过。

  孟子和荀子的理论不合,应该在稷下学宫就交锋过。但孟子的喷子功利十足,身手也不差,还压了荀子一辈。在很重视辈分的儒门中,荀子天生比孟子弱一头。

  那时荀子一定被孟子骂过很多次吧?

  朱襄真想看到那一幅画面。

  孟子荀子他都喜欢。如果孟子和荀子对骂,并且对打起来,他就更喜欢了。

  孟子去世得这么早,荀子有了地位之后已经不能与孟子直接对喷,只能写文章遥遥对喷。荀子一定觉得很寂寞吧。

  鲁儒基本都是孟子的门徒。现在鲁儒来到了咸阳学宫,荀子的精神肯定会好许多。

  听,荀子现在骂人骂得多有活力,一定能高寿。

  朱襄将荀子的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

  荀子已经喝醉了,都没发现朱襄敷衍的态度。否则他高低会给朱襄来两戒尺。

  荀子骂完人之后,就醉倒了。

  朱襄背起荀子,在秦王柱安排的宫殿住下,服侍荀子入寝。

  秦王柱十分满意这顿饭。他不仅吃到了美味的东西,还看到了不少热闹。

  朱襄离开后,他连热闹都很少看到了。

  哎,自己当太子的时候,群臣也没有那么怕自己啊。怎么现在他们就一副对自己战战兢兢的模样,连热闹都不给自己看了?

  秦王柱晃晃脑袋,那模样像极了嬴小政。

  嬴小政真是集合了前几代秦王所有的“优点”。

  荀子第二日醒来时,朱襄已经醒来。

  朱襄打来水,伺候荀子洗漱,一如曾经两人在家中同住时一样。

  荀子也不因朱襄的身份改变而别扭。

  他坦然地接受了朱襄的伺候后,问起朱襄对鲁儒的看法。

  荀子虽然醉了,但他在醉时的理智很清醒(自认为),记忆也很清晰。

  朱襄道:“他们沉浸在周礼中,以为周礼就是一切,先贤之语不需要更改,看不到世间的变化,这一点很不好。”

  朱襄想起鲁儒与秦始皇在分封制和郡县制上的争斗,以及那几次明明处于下风却非要撩拨秦始皇怒气的“交锋”。

  秦始皇的名声在这交锋中黑透了,但鲁儒又得到了什么?

  他们什么都没得到,这个天下也什么都没得到。

  他们一味与秦始皇斗气,与国与民都没有任何益处。

  如果一家学说对国对民没有任何用处,那这家学说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孔子之后,每一代弟子都在孔子思想上有自己的见解。无论后人是否认可这些见解,但至少每一代贤人都认为根据时代而进行改变是正确的事。”朱襄道,“若是孟子还在,也是不会认这群腐儒为门徒的。”

  荀子冷笑:“正因为孟子死了,他们才敢自称孟子弟子。”

  荀子冷笑后,再次骂道:“这群鲁儒,还不如真正的孟氏贱儒!孟氏贱儒至少还有价值存活在这个世间!”

  朱襄无奈地听荀子又骂那群鲁儒如虫子老鼠,不,连虫子和老鼠都不如了。

  荀子骂完之后,心情好了许多。

  他道:“陪我走一走。”

  朱襄知道荀子有话要与他说,屏退了仆人,与荀子在空空荡荡的宫殿庭院散步。

  为了避免被刺杀,从古至今宫室中就少有栽种树木,只单独建了花园。

  国君不喜欢光秃秃的宫室,大多会去别宫居住。

  所以朱襄总觉得这是没意义的行为。因为宫室里可能被行刺,别宫不也一样?

  荀子则很喜欢这样空荡荡的宫室。他认为这是国君节省的象征。

  荀子与朱襄绕着庭院走了一圈后,两人都没开口。

  直到荀子走出了一头薄薄的汗,才停下来。

  朱襄看着荀子的脸色,心里有些沉重。

  他大概猜到了荀子想要与他说什么。

  “朱襄,你所说的妇人诰命一事,我已经定下。”荀子道。

  朱襄低着头。

  荀子道:“你不问?”

  朱襄苦笑。

  荀子问道:“你担心与你所想的完全不同,所以害怕对我失望?”

  朱襄立刻道:“我不会对荀子失望。”

  荀子道:“因为你说,你才是不合时宜的人?”

  朱襄沉默了一会儿,点头。

  荀子叹了口气,道:“我采用了部分你提的意见,但没有全部采用。”

  朱襄仍旧不敢问荀子采用了什么。

  荀子自顾自地说道:“我采用了女子可以立功自己获得诰命。”

  朱襄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真的?”

  荀子冷哼一声,道:“我会欺骗你?”

  朱襄使劲摇头。

  他笑得嘴合不拢,想要对荀子说谢谢,又不敢。

  如果在此事上与荀子说谢谢,荀子大概会揍他。

  “不过你也别欣喜。”荀子道,“我制定的诰命很苛刻,寻常女子很难自己获得诰命。”

  荀子想了想,补充道:“几乎不可能。”

  朱襄却不失望,他笑道:“只要开了这条口子就很好了。”

  荀子冷哼一声:“真的?”

  朱襄使劲点头。

  荀子憋不住了,伸手敲了朱襄额头几下:“这种事,真的值得你如此欣喜?”

  朱襄再次使劲点头。

  荀子十分不解:“为何?这与你并没有太大关系。朱襄,你是男子。”

  朱襄道:“我当然是男子。”

  朱襄没有等荀子继续发问,他继续道:“但我认为这个世间应该是公平的。诚然,世上存在实质上的不平等,王侯将相和庶民奴隶地位肯定不同。但我相信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

  “这无关什么男女,只是立功的人就该得赏,有能力的人就应该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仅此而已。”

  “我知道现在这种事完全不可能……”

  朱襄想起咸阳学宫的一系列人才选拔的机制,想起自古以来,和从此以后这个世界的发展脉络。

  “商朝崇尚鬼神,以人为祭品,甚至在祭祀中吃人肉。如此野蛮的行为,从商朝末期开始反思,到周朝禁止,再到东周时复辟,再到现在普遍厌恶用人祭祀,已经过了一千三百年。”

  商朝近五百年,周朝近八百年。

  只是为了改变一个人殉的制度,就需要一千三百年。

  “商周时,只有士人能接受教育。官吏晋升被贵族世代把持,如楚国那样极端,便是只有大贵族能获官,连本国士人都难以施展抱负。东周时,普通士人开始求官。孔子首开私学,连野人都能来上课。但秦国选拔人才已经最不看重出身,咸阳学宫也从未想过教导农人。甚至现在普遍都接受应该让庶民质朴,不让庶民学习太多知识。”

  现在庶民与欧洲中世纪一样,如果接受过多教育,家中藏有书籍,还会被惩罚。

  直到汉代举孝廉,庶民才有权利读书。即便他们没有读书的渠道,至少读书不会被惩罚。

  东汉时不再抑制豪强,魏晋时门阀林立,庶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再次被剥夺,甚至直接以出身判断一个人的未来。

  然后进入隋唐,科举制的建立,才彻底巩固了庶民接受权力的权力。

  从只有贵族能读书,到庶人也能读书,从孔子开私学起算,也至少一千年了。

  思想的改变就是这么困难,都是以千年来算。

  如果以武则天称帝,让女性意识真正开始崛起,想着原来女子也能成为人上人算起,到民国时彻底出现女性意识觉醒运动,时间跨度正好也是一千年。

  朱襄是谁?

  他只是一个农学教授。

  周公、孔子、武则天……无论是谁,他连脚指头都比不上。

  穿越者又如何?穿越者比这些古人厉害到哪里?他就算有了系统外挂,也不敢说能看到这些古人的背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