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237节

  李牧派了许多人去打探越地的消息,特别是理顺越地的部落贵族之间的纠葛。

  虽然李牧算是半自愿的入秦,其实也是被离间计坑了一手。

  再加上他有蔡泽这样的用离间计的好手作为朋友,李牧也开始对这种根植于朝堂的计谋感兴趣。

  现在秦国没有空闲去灭掉越地,但将来他那位雄心勃勃的弟子一定会派大军扫灭诸越,将南方国土尽归秦国。所以他就用了离间计,挑拨诸越的关系。

  只是诸越较为闭塞,李牧虽确定了基本的策略,对其了解并不深。

  既然了解不深,李牧自然认为危险。

  “即便不危险,你来这里又有何意?”李牧道,“你不是在指导种田吗?怎么变成经商了?”

  朱襄道:“越地也有很多地。”

  李牧瞥着朱襄不说话。

  朱襄举着双手投降道:“好吧,我只是顺势而为。我在指导吴郡耕种的时候,见到了许多从东瓯国而来的人。这里文化与吴郡类似,特别是士人,很向往中原文明,想重归越国还是诸侯时。”

  李牧抱着手臂道:“你难道想试试游说东瓯王,让东瓯归秦?”

  朱襄道:“倒不是说归秦,只是与秦建立友好关系,让他们知道秦的强大。顺便帮他们指导种田。”

  李牧无奈极了:“你跑去帮敌人种田?”

  朱襄道:“只有耕种才能让他们定居,定居后就会建造城池,这样他们的军队才会集中在城池附近。若是他们继续以渔猎为主,秦军南下的时候,恐怕会付出很大代价。”

  朱襄顿了顿,叹了口气后,又道:“平民不定居,就没有机会和外面的人交流,也就不知道在秦国会是什么生活。如果他们变成了如中原那样被束缚在地上的农人,那么秦国就能像攻打中原一样,攻下一分土地,就消化一分土地。或许……或许双方伤亡都会少一些。”

  若越人还在渔猎,那么他们面对与自己习俗完全不同的秦人,只会遁入山林之中,一直以兵卒的身份与秦人周旋。

  但有了资产,他们就会投鼠忌器,说不定秦军来了,他们就投降了。

  听了朱襄的话之后,李牧在脑海里自动将越人替换成胡人。

  好吧,确实如朱襄所说,如果胡人定居在城池中,他早就把胡人灭了。胡人不一定很强,就是太能跑。

  “你……”李牧想了许久,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但不说,他又觉得心里闷得慌。

  朱襄笑道:“不过看到这么好的地不种,我也确实难受。”

  李牧扶额。

  朱襄摊手:“你知道的,这就是我的本性。”

  东瓯国的核心地带,就是后世浙江一代。

  这里可是传统的鱼米之乡,甚至在石器文明的时候也发掘出了规模相当可观的城池。

  你们越国当年也是被列为春秋五霸的候选人之一啊,现在变成渔猎为生的蛮夷,你们高兴吗?

  反正朱襄认为后世的浙江人会竖起中指。

  你们好歹倒退个几百年,变回越国啊,怎么变成部落制了?

  东瓯和闽越继承了越国的文明,也自诩是越国正统后人,是周的诸侯国,与战国七雄并无差别。

  所以朱襄才认为,自己或许来这里走一趟,会有意外惊喜。

  他真的不认为自己有危险。

  东瓯现在和秦军做生意,打得火热。听李牧说,自封的东瓯王甚至认为自己已经和秦国结盟了。

  即便他只是一个秦国的“官商”,东瓯王得到了消息都会对自己毕恭毕敬。

  如果自己把头巾一掀,说自己是朱襄,东瓯王估计会跪着请他坐上座。

  朱襄很了解这个时代的人对大贤的态度,特别是这种曾经是诸侯,现在沦落到“蛮夷”的越人,他们会对大贤更加毕恭毕敬,生怕中原文明小瞧了他。

  当年秦国也是这样战战兢兢。

  不过对东瓯国会如何厚待自己的了解,朱襄不是从秦国而来,而是从前世而来。

  他出国去指导种田的时候,国外的官员对待“华国专家”的态度就是这样。

  听老教授说,华国曾经对待外来的专家也是这样。

  朱襄一路南下,看到浙江这么好的地,他们除了种了一些稀稀拉拉的桑树和稻米,居然就让其荒着。他真的拳头都硬了。

  去打个屁的鱼,狩个屁的猎,去种地啊!

  闽越多山,他们没办法,你们东瓯不一样!

  反正不会有危险,暴露身份也就是对方国君谦卑地跪在自己脚下叫自己一声“朱襄公”,朱襄当然要抓紧机会让他们种一波田。

  如果他们田种得够多,李牧养兵也会养得更容易。

  东瓯的粮就是李牧的粮。

  朱襄说完自己的打算后,李牧扶额的手就放不下来。

  他苦笑道:“我和你一同南下时,王翦猜测我是不是有什么大动作,我说没有。现在他问起来,你说我有没有?”

  朱襄拍着李牧的肩膀道:“我只是帮东瓯国种个田,再与他们商量一下,用棉布换他们的丝绸东珠和粮食,这算什么大动作?”

  东瓯一直在朱襄“贸易战”的计划本上。

  待纺织工坊建立好之后,他们就要诱惑楚国种棉。待楚国能提供大批棉花之后,纺织机就会全力开动起来。

  如今的布就是硬通货,是所有国家通行的货币。棉布质量比起麻布来更甚一筹,价值更高。

  这个时候的人没有经济学概念,他们不会知道何为货币超值发行导致通货膨胀。所以秦国可以用棉布去收割敌国的物资。

  东瓯很惨,离仙境很惨,离秦国太近。朱襄要用棉布购买物资,首先就瞅准了东瓯。

  南边的物产对中原人而言都是稀罕物,收割了东瓯,李牧的船就能垄断南方特产,收割中原贵族钱袋子里的钱和粮仓里的粮食。

  还好这个贸易战并不算太血腥。因为棉布能做衣服,不像钱币,不能吃不能穿。

  朱襄只要再把当地种地技术革新一下,对庶民的影响不会特别大。

  不过朱襄逛了一圈东瓯国,叹了口气。

  他想太多。

  东瓯国哪有什么庶民,这里还是彻彻底底的奴隶制国家。或许他将来在这里运来再多的布,让地里产出再多的粮食,该饿死的人还是饿死。

  还好南方难以冻死人。

  朱襄在东瓯国这座较为繁华的城池转悠了一圈之后,心中的迷惘就消失了。

  好歹搞点封建制度。朱襄背着手,看向奴隶主华贵的马车,深深叹了口气。

  奴隶主的马鞭高高扬起,拉车的不是马,而是面容麻木的奴隶。

  而这些奴隶身穿较为合身的衣服,又比跪在地上的“平民”看着要好很多。

  整个市场看上去欣欣向荣,但奴隶主到来之后,他想要什么就拿什么,谁也不敢阻拦。

  不过对方倒也识相,只瞅着本地人的摊位拿东西。

  身穿他国服饰的商人虽然跪在地上,但抬着头冷眼看着一切,眼中有不屑。

  即便是商人,也看不惯这些奴隶主的野蛮行径。

  就算是在七国的都城,王公贵族来到市场,买东西也会给钱呢。

  朱襄回到暂住的客栈时,李牧告诉他,东瓯王有请。

  那位根茂,居然是直属东瓯王的“王商”,

  “难怪了,他能直接做东珠的生意。”朱襄道,“李牧,你说我是以朱襄的身份去见他,还是以吕不韦属下的身份去见他?”

  李牧嘴角微抽:“你给我省点心。”

  朱襄大笑。

  第二日,朱襄换了一身打扮,坐上马车,前往东瓯王的王城。

  而王翦正在王城门口迎接他。

  东瓯王站在王翦身旁,手足无措。

  王翦黑着脸抱拳:“长平君,请你注意安全。若你出什么事,末将如何向君上交代?”

  朱襄转头对李牧道:“看,不是我不给你省心,是王翦暴露了我。”

  李牧:“呵呵。”

  是他特意让王翦来的。

  东瓯王看着头上包着布的朱襄,结结巴巴了半天,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最后,他对朱襄沉沉一拜,大声用带着口音的雅言道:“寡人、寡人拜见朱襄公!”

  他这个没有被周王承认的东瓯王,非说地位,和秦国有实地的封君等同。

  朱襄与东瓯王回礼,苦笑道:“我不是故意戏耍,只是不想暴露身份。唉,你这里的地都荒着,我看着难受。”

  东瓯王直起身体,表情惊愕无比。

  朱襄拱手:“若不嫌弃,可听我一言,将农桑一事暂且交给我?”

  东瓯王:“……”

  东瓯王身后的众人:“……”

  朱襄道:“我真的不忍心你们将能产出粮食的地荒着啊。”

  李牧肩膀轻轻一颤,努力忍住。

  王翦欲言又止,给了他家将军一个无法言喻的眼神,然后深深叹了口气。

  东瓯王再次结巴:“你、朱襄公你扮作商人来见寡人,就是因为这个?”

  朱襄语重心长道:“越国曾经是周朝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文明繁盛,连中原也多有耳闻。我今日观摩,越国居然连地都荒了,实在是唏嘘。如有冒犯,请东瓯君见谅。”

  朱襄没有称呼对方为东瓯王。东瓯王自己封的王,朱襄这个秦国的长平君不能认。

  他称呼对方为东瓯君,已经算是很给对方面子,将对方看做是法理上掌控这一片地区的真正君王。

  这就像是当年楚王自己称王,其他国家的史书提起楚王也是提那个让楚王很耻辱的低等爵位。

  东瓯王好歹确实是越王后裔,对此没有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