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215节

  怎么连秦王都知道了?朱襄立刻回答:“我的思想本来就和儒家不完全一致,糅合百家之长。荀子和我辩论时与我意见不一致,所以吵了一会儿。等荀子想明白他改变不了我,他就消气了。”

  秦王柱无语。你确定是消气,而不是更生气?

  但他也知道朱襄确实不是一个纯粹的儒家人,只是老师恰好是荀子而已。所以朱襄与荀子思想不一致也正常。

  秦王柱没有问朱襄和荀子思想哪里不同,因为他所知道的不同点就已经够多了。

  见朱襄一脸不在乎,秦王柱知道这次吵架也不是什么大事,便不再关心。

  他召来吕不韦,让吕不韦成为朱襄的下属,直接听从朱襄命令准备这次贸易战。

  为了能让楚国更加麻痹,秦王柱还会与吕不韦在朝堂上演一场戏,让吕不韦被抨击太子子楚势力的官员“污蔑免官”,这样吕不韦才好做回他豪商的老本行。

  吕不韦激动不已。

  他终于有机会和朱襄公朝夕相处了吗!

  免官算什么?这是必要的成本。只要跟在朱襄公身边,他就有的是机会连本带利赚回来!

  “你在咸阳也无事,带着政儿继续去南边吧。政儿去南边打磨,比留在咸阳学到的东西更多。”秦王柱道,“你将雪姬也带上,纺织工坊的建立缺不了他。”

  朱襄激动道:“是!”

  他可以带着雪去看大海吃海鲜了!

  “应侯和武安君也该由他们各自的子嗣奉养了。”秦王柱道,“他们一定很想念家人。”

  秦王柱知道,秦昭襄王将应侯和武安君放到朱襄身边,除了朱襄真的很会照顾人之外,也是监视这两位对朝堂有过重影响的重臣,并让他们在致仕后也能发挥秦王幕僚的作用。

  范雎和白起虽然在朱襄的别庄过得不错,嘴上总说比在子孙身边过得好。但他们怎么可能真的不想与家人住在一起,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现在该让他们好好休息了。

  朱襄作揖:“君上圣明!”

  第119章 白起青玉佩

  范雎和白起得到秦王诏令之后,露出了复杂的神情。

  似茫然,似不敢置信,似悲似喜又似怅然。

  朱襄已经与两老相处多年,也难以看清两老此刻心里在想什么。

  只是那一日后,白起的身体更好了,范雎虽未生病,身体又有些不好了。

  白起悄悄对朱襄道:“应侯很感激君上,只是再次认清,先主已经故去了。”

  朱襄胡乱猜测,范公又郁结于心,可能是因为秦王柱与秦昭襄王完全不同的处事风格,意识到秦昭襄王的时代确实已经过去,现在秦国从朝堂到民间中秦昭襄王的痕迹逐渐被新王剥离取代,他感伤了。

  范雎此生并未犯错,所以他直到秦昭襄王死去,仍旧与秦昭襄王保持着亦君亦友的关系。虽然他埋怨过秦昭襄王晚年的多疑,但秦昭襄王故去之后,不满的事随着悲伤的冲刷变得黯淡,岁月中令人怀念的事就像是被河水河沙冲刷的金粒一样越发闪亮。

  即便范雎现在如果想回朝堂,秦王柱恐怕要将“倒履相迎”的典故提前到战国,但范雎这个在秦昭襄王时期充满野心的相国,现在一身的精神气都卸掉了。

  范雎身边的人都在劝慰他,朱襄也全心全意地照顾他。范雎偶尔能振作起来,激发生存的本能,或者想着替先主照看新王。

  但他可能年纪太大了,心里知道怎么做最好,但身体却不能如他理智那样振作。

  老了,只是老了,老得连路都走不动了。

  范雎被长子迎回封地时,去秦昭襄王的陵墓旁住了一日。

  白起得知此事后,脸色一白,心想还好他后走,否则范雎去了先主陵墓,自己没去,岂不是给家人招祸。应侯怎么不提前说一声?一点默契都没有。

  范雎生病的时候,他的家人就来到了咸阳。所以范雎先走几日。

  一旬后,白起也准备离开。

  离开前,他将兵书都留给了朱襄,让朱襄随意送人。

  朱襄问道:“白公,你养好身体,说不定还能上战场。廉公还在兵营呢。”

  白起苦笑:“若身体足够硬朗,我自然想回来。只是我这身体啊……”

  白起南下攻楚,东进攻打三晋,所跨越的国土面积比廉颇广太多,无论是长途奔袭,还是水土差异对身体损耗特别大。

  白起的儿子中没有厉害的人,他还想多活几年,教养个孙子出来继承衣钵,否则依照秦国的制度,三代人中没有厉害的人,家族可能就会败落。

  白起的儿子其实也有能打仗的人,只是都不算什么将帅之才,顶多是中层将领。

  白起看着李牧和崭露头角的王翦,心里特别难受。自己这么厉害,怎么儿子中没有李牧和王翦这样的人?

  罢了罢了,好好教导孙儿。若是教不好,就把孙儿丢给朱襄教,学朱襄种地。

  范雎和白起离开前和朱襄说了一下家中人的事。

  现在正值秦国变革之机,秦国朝堂上能立足的都是真正的能人。不过范雎和白起的儿子虽然不会进入朝堂,文可担任郡守县令,武也能至少是个中层将领,其实不算是败落,仍旧是秦国贵族。

  只是看看朱襄和他身边的年轻朋友们,两老心里总归对子孙有些恨铁不成钢。

  白起离开时,还将贴身的一块玉佩送给嬴小政。

  他从朱襄闲聊中听说武将的煞气能辟邪,所以李牧将贴身短剑送给嬴小政。他便也将玉佩送给嬴小政。

  而且这玉佩还是祖传的,据说是秦王室的东西。

  朱襄这才知道,战国的平民战神和后世的寒门高士一样,上溯几百年也是名门之后。

  白起祖上是秦武公之子公子白,他的后人以祖先的名字为氏,称白氏。所以白起刚进入军中的时候,又自称“公孙起”,就是搬出祖先威慑上官好晋升。

  不过当有了功劳的时候,白起就立刻将姓氏换了回来。

  毕竟几百年前的祖宗,白氏甚至都不敢自称嬴姓白氏,只称白氏了,白起身份高了自然不好再扯着虎皮做大旗。

  甚至白起都怀疑,自己先祖究竟是不是公子白。因为他家还有一张族谱,说先祖是百里奚。因为公子白和百里奚的封地都在他老家。

  白起都对朱襄吐槽先祖和族谱了,可见对朱襄已经多信任。

  还差一丝丝就到三颗心的好感度,当然也能证明白起在朱襄家过得很舒服。

  蔺贽笑道:“白公和我家一样,我先祖也是蔺国王公之后,到了我父那一代便是平民了。在这个时代,这一代是王公,下一代是庶民,太常见了。”

  白起捋须:“是要好好教导后代。”

  一定是他忙着打仗才没有教育好后人,等他回乡就盯着子孙上进。

  嬴小政拍着胸脯道:“没关系,等我当了秦王,将白公一支认回嬴姓!”

  朱襄笑出声,戳破了嬴小政的小心思:“秦国最厉害的武安君是自家人,宗室血脉是吗?哈哈哈,政儿,你怎么什么好东西都想往自家搬。”

  嬴小政恼羞成怒:“我不是!我没有!”

  朱襄根本不理睬外甥的恼羞成怒,继续大笑。

  白起和蔺贽等人也都笑了。他们都当这是孩童的玩笑,没放在心上。

  荀子当了丞相后公务繁忙,早已经住进了秦王柱赏赐的临近咸阳宫的宅院中,只休沐时偶尔回来。白起和范雎也离开后,朱襄立刻感到家中冷清了不少。

  不过他也快离开了,所以倒也无所谓。

  雪姬一边开心这次不用留在咸阳为质,可以与良人和孩子一同出游,一边又担忧路途遥远。

  听说要去秦国刚建立的吴郡需要坐很久很久的船,无论是赵国还是秦国,坐船的机会都很少,雪姬有些害怕。

  朱襄道:“若害怕,我们就坐马车?”

  雪姬摇头:“听说船没有马车颠簸,政儿年幼,还是坐船更好。我现在害怕,坐多了就不害怕了。”

  朱襄道:“好,你害怕就不要去甲板上。在船舱中看不到水,应该会好一些。”

  雪姬点头。再害怕,只要与良人和孩子在一起就没关系。

  朱襄还未与蔺贽、蔡泽重逢多久,就又要离开。

  蔡泽十分正常地送行,蔺贽坐在地上鬼哭狼嚎说朱襄是负心汉。

  蔡泽忍无可忍,实在忍不下去,对子楚道:“等你当了秦王,请将蔺礼放逐。”

  子楚道:“好,我也是这么想。”

  蔺贽干嚎得更大声,把蔡泽和子楚也嚎成了负心汉。

  听到朱襄又要远行,荀子心里疙瘩没了,赶紧来送行。他人影还没看到,就听见蔺贽的嚎叫。

  韩非和厚着脸皮来蹭宴会的李斯先以为蔺贽是在哭离别,走近之后听到蔺贽哭嚎的内容,二人皆脸色变青,赶紧捂住耳朵。

  我们是不是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事?难道是兄弟反目,挚友成仇?!

  荀子脸色变幻,拐杖在地上狠狠一砸,冲了过去。

  韩非赶紧跟上:“荀子!慢点走,小心摔着!”

  咦?韩非居然不口吃了?不对,现在不是关注这个的时候!李斯也赶紧追过去:“荀子!荀子小心脚下!”

  蔺贽听到了“荀子”二字,立刻一个翻滚起身,拔腿就跑。

  荀子举着拐杖:“竖子看杖!”

  蔺贽抹了一把脸上根本没有的泪水:“我就和他们开个玩笑,荀子别生气!”

  荀子怒斥道:“竖子侮辱朱襄负心背信,污蔑太子和丞相迫害贤臣,当诛!”

  蔺贽哭笑不得:“我真的只是开玩笑!”怎么荀子来了?荀子不是还在生朱襄的气吗?他还以为荀子肯定不会参与他们胡闹的离别宴会,会私下与朱襄见面呢。

  “怎么了?怎么蔺卿又挨揍了?”荀子追着蔺贽绕了一圈,秦王柱布衣姗姗来迟,“蔺卿你又做什么了?赶紧向荀卿道歉!”

  看够了热闹,朱襄和嬴小政才一个抱住荀子的胳膊,一个抱住荀子的腰,阻止荀子暴揍蔺贽。

  “荀子,算了算了,他就是这样的人。他修老庄的。”

  “对啊,荀翁,蔺伯父修老庄,他就是这样,别和老庄传人置气,气不过来。”

  蔺贽拍了拍衣摆:“荀子,我真的只是开玩笑。他们私下开玩笑的时候说得更过分。朱襄,对不对?”

  “对你个大头鬼,还不快点道歉!”朱襄骂道,“你被揍没什么,把荀子气出好歹怎么办!”

  嬴小政附和:“对,蔺伯父赶紧道歉。”

  蔺贽拱手作揖:“荀子,我错了!”认错而已,立刻认!

  蔺贽干净利落地认错,荀子那口气堵在心里,那是上不去又下不来,真的想去找蔺贽的师长算账。

  “滚!”荀子整理了一下衣冠,拿着拐杖在蔺贽背上抽了一下后,才看在秦王在这里的份上,没有继续揍蔺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