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203节

  荀子气势汹汹地冲了过去。

  秦王柱深深叹了口气。果然自己是不是对晚辈太纵容了,搞得咸阳宫内气氛怪怪的。君父在位的时候,咸阳宫多么肃穆啊。

  他摇头晃脑,唉声叹气,然后带着笑容愉快地去围观晚辈被荀子揍。

  黄歇万万没想到,他进入咸阳别宫拜见特意等候在花园中的朱襄时,朱襄先遭遇了荀子的戒尺洗礼。

  荀子逼着朱襄换了一身能够彰显出他气质的衣服,亲自为朱襄选了玉冠,并且挑选了腰间的配饰和长短剑。

  秦国的贵族与六国不同,原本不佩戴长剑,只佩戴短剑。

  秦人曾经与戎狄混居,他们的贵族佩戴的短剑是吃饭的时候用来割肉的。能佩戴短剑,就代表他们每餐都有肉,所以是身份的象征。

  不过后来秦国东出,接纳了中原文化,秦国的贵族们也逐渐佩戴起长剑,不过短剑仍旧是必备。

  荀子制定秦礼的时候,还专门为秦人短剑和长剑都佩戴进行了修饰。他让朱襄将长剑短剑都佩戴齐全,就是在穿着上向春申君表明他已经完全融入秦礼。

  不仅是长短剑,朱襄身上每一处配饰,都彰显着秦国独特的礼仪文化。

  朱襄听荀子在他耳边絮絮叨叨,有一种自己在听宫斗文的感觉。

  挽个什么发型,发髻上插什么发簪,发簪上吊几颗珠子,脸上擦什么胭脂,身上佩戴什么环佩,环佩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图案……衣冠配饰上的细碎,全都是礼仪的体现,全都是无言的交锋。

  朱襄:“……其实春申君可能注意不到。”

  荀子怒瞪。

  朱襄乖乖闭嘴,继续听荀子念叨,并且在荀子念叨之后接受荀子考试。

  他要将自己身上每一处配饰,衣服上每一处花纹代表的含义都记清楚,这样在面对春申君的时候,才会更有底气。

  但朱襄真的不认为,春申君会注意这些。

  他又不是和春申君在宫斗。

  在朱襄疲惫的神情中,荀子结束了对朱襄的临阵辅导,忐忑不安地放朱襄去与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春申君见面。

  荀子的眼神,就像是看着自己不靠谱的弟子去挑战武林盟主似的。

  在战国士人眼中,四大公子确实是武林盟主级别。

  孟尝君早就去世,平原君已经老病渐危,信陵君遭遇了打击闭门不出,现在战国时还游走世间的四大公子只剩下春申君。

  春申君还并非宗室,是以一介士人身份跻身四大公子行列,可见其能力。

  现在战国中替代了四大公子的后起之秀便是长平君朱襄,举世闻名的朱襄公。

  有人说,长平君就是第五大公子;也有人说,长平君可能会超越四大公子。

  无论何种说法,朱襄在天下士人心中,就是引领战国贵族的新的人选,也是秦国能吸纳人才的关键。

  如今新贵和旧贵正面交锋,荀子怎么能不紧张?

  他本来以为朱襄功课学得极好,春申君又有求于他,身处弱势,可能问题不大。

  但他仍旧心里忐忑,所以和秦王柱一同前来叮嘱朱襄。

  结果,他就看见朱襄和太子等人在咸阳宫某处广场正中央大声密谋,仿佛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完全没有准备。

  荀子当即心态有点崩。

  这竖子!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不可涂墙也!

  “荀子,别担心,朱襄公待客的礼数从未出过错。”韩非被荀子的黑脸吓得都不结巴了。

  荀子深呼吸,深呼吸,然后冷哼一声:“希望他别出错,否则……”

  韩非好不容易从病床上坚强地爬起来,不再去咒骂韩国朝堂上那群庸人让韩王丢人现眼。他差点又被荀子吓得躺回去。

  否则什么?荀子你说话别说一半啊,好吓人!

  今天的年轻韩非,仍旧在荀子身旁瑟瑟发抖。

  朱襄待客确实是靠谱的。

  他明白荀子的意思。不就是装逼吗?装逼多简单?他轻轻松松就能把春申君唬住。

  于是春申君被带到了花园池塘中间的亭子里,朱襄已经为他准备好了最装逼的景色。

  他将亭子两面用竹帘遮住,只留两面,一面看水,一面看特意移植在庭院中很容易死的松竹。

  朱襄没有用在秦国已经很常见的桌椅,而是像以前一样放下坐具和低矮的桌几,端正地坐在桌几前。

  他点了些淡雅的熏香,准备好了茶壶,热水就放在一旁的火炉上,随手都可以取得。

  黄歇被人引着,穿过弯弯曲曲的花园小道,走过伫立在水中的回廊,挽起竹帘,看到了端正坐在火炉旁,正手持一卷竹简的朱襄。

  朱襄听到竹帘的响动,将手中竹简放下,起身作揖:“春申君,久仰。”

  黄歇从烟雾中看到一位表情淡漠的白发士人出现,正晃神中,听朱襄率先向他行礼,不由有些慌乱,连称不敢,与朱襄对拜行礼。

  朱襄没有多礼,伸手请黄歇坐在桌几另一边,为黄歇沏茶。

  沏茶第一个功夫是用热水洗茶杯,第二步是用热水洗茶叶,第三步才是泡茶。甭管好不好喝,朱襄先把自己心中泡茶的装逼步骤拿了出来。

  什么是装逼?装逼就是明明可以一次做到的事,要多此一举,让人不明觉厉。

  朱襄这一番沏茶的动作练过很多次,如行云流水。

  这不是他自己练的,是荀子认为茶可以代表礼之后琢磨的。

  朱襄被荀子拉着一同琢磨和练习,深受其苦。

  这就是有一个大儒当老师的甜蜜的痛苦。

  被荀子严加训练之后,朱襄这一手斟茶的功夫看得黄歇心情紧张无比。

  他虽然看不懂,但也能从这步骤中看出繁琐和高雅。这在士人心中,就是礼仪的体现。

  朱襄将茶杯放在黄歇面前,淡淡道:“清茶一盏,为春申君解渴。”

  “这就是清茶?”黄歇观察着青色陶瓷杯中清亮的茶水,想起了关于朱襄的传闻。

  传说朱襄清廉,不喜欢现在滋味浓厚的饮品,所以便发明了清茶。

  茶入口苦涩,回味甘甜,咽下后口齿留香,心情和身体的疲惫都会在一盏茶中得到放松。这是朱襄公的道和礼的体现。

  黄歇曾经想模仿朱襄喝茶,但他弄出来的清茶怎么都难以入口。

  他怀疑朱襄喝的茶本身也很难喝,只是旁边的人敬仰朱襄,所以连朱襄喝的难喝的茶都要夸几句。

  现在朱襄亲自给他沏茶,这繁琐的步骤让他生出怀疑。或许茶真的并不难喝,只是他不会沏茶?

  黄歇摸了一下茶杯的温度,抿了一小口已经不算太滚烫的茶水。

  他眼睛一亮:“果然如传言一样,入口微苦,回味甘甜,口齿留香。我曾像传闻那样沏茶,却没有长平君这茶的味道,是因为步骤不同?”

  朱襄打开一个漆盒,里面是满满的茶叶:“我喝茶,就是因为茶叶喝起来很简便。其实刚才我的步骤都可以取消,只需要抓一把茶叶放进水杯里,用热水冲泡即可。”

  朱襄脸上的淡漠散去,露出狡黠的微笑:“只是茶叶不同罢了。我这茶叶喝之前炒制了一番。春申君自己泡茶试试?”

  黄歇愕然地看着朱襄的气质从仙人突然回归凡人,半信半疑地拿着茶叶泡茶。

  待茶凉了一些后,黄歇喝了一口。

  果然如朱襄所言,滋味差不多。

  黄歇道:“不过还是朱襄公泡的茶更好喝。”虽然差不多,但还是有差别。

  朱襄笑道:“这就是上限和下限的区别。茶叶怎么泡都不会太难喝,但繁琐的步骤会让它更好喝。只是美味程度提升不大。”

  黄歇立刻接话:“这就像是读书一样吗?待读到一定程度,再进步就难了?”

  朱襄道:“春申君虽然说得有道理,但我其实是想说,我是庶人出身,本身就不太重视什么礼仪,春申君不必太紧张了,你一紧张,我也跟着紧张。”

  朱襄指着自己身上的配饰道:“今日前来见春申君之前,荀子特意为我配了一身符合礼仪的衣服,并让我背了半日的书,就怕我丢长平君这个名号的脸。你不知道这有多累,唉。”

  黄歇:“……”

  朱襄笑道:“见到真实的我,春申君是不是失望了?”

  黄歇脸皮抽动了一下,然后缓缓扶额:“不是……只是……”

  朱襄放声笑起来。

  黄歇无奈地叹了口气,也跟着一同朗声大笑。

  他们二人之间生疏又僵硬的气氛,在此刻一扫而空。

  “你这举止,让我想起了信陵君。”黄歇笑完后道,“信陵君一见我,就非得拉着我喝酒,把我的衣襟都扯歪了。”

  朱襄笑道:“我见到信陵君的时候,信陵君正为我送行。我们席地而坐喝酒,也算畅快。”

  黄歇问道:“是畅快?难道不是悲哀?”

  朱襄道:“悲哀肯定很悲哀,不过现在想起来,结识了一位好友,也算是畅快了。”

  黄歇叹息:“长平君很洒脱。”

  朱襄端着茶道:“人生若不洒脱一点,那烦恼的事就太多了。”

  黄歇道:“确实。只是有些事洒脱了也没用,还是得烦恼。”

  朱襄道:“这倒是。现在是大争之世,而且是快要决胜负的大争之世,无论谁都难过。来,品尝一下桂花糕。这是用稻米和去年的桂花做成的糕点,你尝尝。”

  朱襄打开了另一个漆盒,里面放着的是他亲手做的桂花糕。

  桂花糕白嫩如玉,上面点缀着金黄色的糖桂花,仅凭颜值就吸引了黄歇的喜爱。

  黄歇开玩笑道:“听闻长平君擅厨,难道这桂花糕是长平君亲手做的?”

  朱襄道:“自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黄歇心头一暖,但随即又是苦涩。

  关于朱襄的传闻,除了朱襄的才华和品德之外,就是朱襄恐怖的交友能力。

  他现在总算明白了,朱襄交友的能力有多恐怖。只是寥寥几句话,他都想与朱襄成为好友了。

  “若你在楚国多好?”黄歇没有取桂花糕,“我当日派人前来邯郸迎你,晚了一步。”

  朱襄笑着叹气道:“这可不是晚了一步。子楚还在当质子的时候,就想好怎么拐我入秦了。”

  黄歇差点打翻了茶杯:“什么?!”

  看见黄歇的神情,朱襄忍不住笑了好一会儿,才接着道:“你应该听说过,公子子楚在邯郸便与我结识。再者,政儿是我唯一的后人,我怎么会放心政儿独自入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