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170节

  中原祭拜的神灵大致相同,基本延续周朝。楚国祭祀的神灵最多最杂,多以山川自然崇拜为主。

  秦国现在的硬实力已经达到了可以统一天下的基础,剩下的就是时间。

  兵锋能抢夺土地和人口,但让六国人成为秦国人,就要用思想。“祭祀”就是最重要的工具。

  秦王明面上是以杜绝人祭为名“敕封神灵”,其实是认可非秦国区域原本就祭祀的神灵,让当地人可以延续自己的传统祭祀信仰。

  这么时代的人最怕的不是**被消灭,而是祭祀被灭。

  对于当地的士人而言,秦王给了他们原本祭祀的土著神灵较高的祭祀规格,将其纳入秦国官方祭祀中,他们就会有一种“只是换了一个国君”的感觉。

  后世便是如此。

  朝代腐朽了就该更替,天下贤才投奔明君,天下百姓也盼着一个新的统一王朝。大部分人不会反感改朝换代,只在乎皇帝做得好不好。

  这深的话,朱襄自然不会说。他只对秦王说,让秦王将非秦国的神灵纳入官方祭祀体系,由秦国朝廷为混乱的神系建立秩序,有利于秦国统一天下。

  而且如果秦国做到了这件事,秦国不仅没有招来灾祸,还更加强大,比什么异象都更能证明秦王是上天选定的统一天下的君主。

  朱襄的上书写得很有条理,论据十分充分,就像是他的论文一样。

  秦王被朱襄说服的同时,也看出了朱襄对神灵毫无敬畏之心。

  只有对神灵毫无敬畏之心的人,才会说“敕封神灵后秦国安然无恙说明秦国受上天眷顾”这种话。

  若是其他国君,可能会猜测朱襄是不是真的从神灵那里得知了什么。但已经对朱襄较为了解的老秦王,眼前却浮现了朱襄嚷嚷“祂无知无觉能奈我何”的令人手痒的嘴脸。

  朱襄啊朱襄,无论他做出再谦恭卑微的姿态,但骨子里仍旧是那么狂妄,恐怕没有人能让他真正屈服。

  这是秦王最难受的一点。

  朱襄的礼仪很周正,该鞠躬的时候鞠躬,该下跪的时候下跪,该磕头的时候磕头。但秦王看着跪伏在地上的朱襄,却总有一种“这人并没有下跪”的错觉。

  “连神灵都不能让他屈服,那么地上的国君大概更加不能了。”老秦王看完朱襄的上书之后如此想,心里对朱襄的芥蒂居然减轻了许多。

  老秦王嘴里嘀咕“朱襄太过狂妄”,连夜把众位卿大夫召进宫陪他加班。

  这些卿大夫将要统计出各国主要祭祀神灵,然后为老秦王吵出一个能让老秦王和世人都满意的祭祀体系。

  老秦王十分嚣张地表示,不仅是秦国所占领土地,就是没打下来的六国神灵,秦国也一同祭祀了。

  就从明年的官祭开始!

  荀子也被召进宫。

  他一张一直嘴角下垂的严肃老脸,此刻笑得皱纹像花儿一样绽放。

  “君上,这是朱襄的主意?”荀子问道。

  老秦王颔首:“是啊。”

  众卿大夫露出“果然是他”的表情。

  已经知晓一切的太子柱搁那装托:“长平君为何会出此建议?”

  老秦王做出怜悯慈悲的表情,叹了一口气,道:“朱襄去云梦泽种稻时,见楚国人要用一个村庄的人血祭神灵。唉,若朝廷不管理民间祭祀,不知道有多少庶民遭遇不幸。”

  老秦王十分心疼地抹掉了眼角爱惜庶民的泪水,差点没把下面的卿大夫们给恶心得吐出来。

  知道了知道了,朱襄是真的可能怜悯庶民,但君上你别装了行吗?

  荀子笑道:“君既然要成为天下之主,自然要祭祀天下神灵。从现在开始,也不算太早。”

  老秦王不装了,捋须道:“当是如此。”

  荀子拱手:“君上可否将此事交给我主持?”

  荀子第一次在老秦王面前主动揽事,其他卿大夫都略有些惊讶地打量这位儒家领头人。

  不过确实没有比荀子更适合做这件事。因为儒家弟子是最了解官方祭祀的人。

  “好。”老秦王立刻拜荀子为上卿,并授予礼官之职。

  如果说咸阳学宫的祭酒还只是一个“编外客卿”,荀子此时终于被纳入了秦国正式的朝堂官吏体系,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秦国公务员”。

  荀子虽然四处游学,也不介意接过对方给予的官职。但他总是游离于各国朝堂之外,虽有官职在身,但随时可以抽身走人。

  众人本以为荀子来到秦国,和当初在齐国一样,只是在学宫里教教弟子,传播一下自己的思想言论。没想到,荀子居然主动向秦王索要实权官职,愿意为秦王做事了。

  原本对这个祭祀不是很重视的人打起了精神,准备回去仔细琢磨,为何朱襄提出祭祀他国神灵,会让这位大儒一改儒家弟子不愿意在秦国做官的习惯,主动辅佐这位儒家人肯定非常不喜欢的老秦王。

  老秦王自己都有些吃惊。

  他还以为就算有朱襄在,儒家弟子入秦后在咸阳学宫当混子就已经是极限,顶多带动一些年轻的儒家弟子做官,那些所谓大儒们肯定还是会继续保持矜持。

  荀子居然成为自己身边掌管祭祀的重臣,这就是摆明旗帜,宣布儒家支持秦国了。

  老秦王都想用袖子抹一把脸,看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觉。

  但现在他要表现出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态度,淡然地对待荀子的“投靠”。

  有了荀子这个专业人士,老秦王就只需要等待。

  荀子甚至贴心地帮他把敕封神灵的诏书都起草好了。老秦王看了荀子起草的“我做这件事我也很为难,但为了天下人,我不得不这么做”的诏书,默默把自己霸气十足的诏书撕掉。

  他发现,自己以前是不是有点小瞧这个满口仁义道德的儒家人了。

  或许儒家的“软弱”不是真正的“软弱”,也有可取之处。

  秦国一向是以法家学说治国,但这不代表秦国排斥法家学说之外的学说。

  秦王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学派的簇拥?历代秦王选择法家,只是因为法家好用。

  如果有其他学说好用,秦王来者不拒。

  这才是王道。

  儒家学派自此,正式进入秦国朝堂。

  回到小院后,荀子拿着老秦王亲手递给他的朱襄亲笔文书,忍不住再次笑出声。

  韩非好奇地问道:“荀子为、为何如此高兴?”

  荀子道:“我以前以为,朱襄虽学儒,却并非儒家人。但现在看来,他若不是大儒,这世间还有谁敢称一声大儒?”

  荀子将朱襄的亲笔文书递给韩非:“不过你看这封文书,或许有其他感受。”

  韩非恭敬地展开文书,仔细阅读。

  荀子喝完一杯朱襄从南方捎来的枸杞泡的水后,韩非才放下文书,长舒一口气,就像是韩非在阅读时太过认真,一直没敢好好呼吸似的。

  “我以为,以法约束庶民,约束士人,甚至约束王公贵族,约束国君,已经是法家最终的理想。”韩非苦笑,“没想到朱襄公居然要凡人定法约束神灵。”

  荀子提醒:“你居然不口吃了。”

  韩非面红耳赤:“吓、吓的!”

  荀子大笑:“朱襄多吓你几次,你说话就流利了。”

  韩非结结巴巴道:“寿、寿命也短了。”

  荀子再次大笑。

  笑够之后,荀子道:“规范祭祀一直是儒家在做,但想不到头绪的事。朱襄为我打开了思路。何为仙神?何为妖魔?利民者仙神,害民者妖魔。既然天子受命于天,那么自然有权力约束地上小神。祭祀既是对神灵的尊敬,也是对神灵的约束。”

  他笑着长叹一口气:“希望我能再多活几年,能看到儒家希望的祭祀体系的完成。”

  从天神到地祇,从先祖到先贤,所有神灵,都应该纳入朝廷官方祭祀体系。

  若能做到这件事,儒家先贤的理想就完成一小步。

  “你呢?你看到了这封文书,想要做什么?”荀子问道。

  韩非犹豫了许久,垂头不语。

  荀子道:“好好想想吧。我只是借走朱襄的文书,过几日要还给君上。你帮我抄写几份。”

  韩非恭敬道:“是,荀子。”

  他发现,以前荀子私下仍旧称呼“秦王”,现在改称“君上”了。

  荀子离开后,韩非看着朱襄的文书半晌不语,而后抱着头呜咽不止。

  韩非抄写了一份朱襄给秦王的文书后,他找来新结识的好友李斯一起多抄了几份,按照荀子的要求送到咸阳学宫。

  之后众学子争相抄写朱襄这封恭请秦王“敕封神灵”的文书,一时间咸阳纸贵。

  李斯第一次接触朱襄的墨宝,晚上裹在被子里泪流满面。

  他经受的韩非的折磨终于有了回报!

  再坚持几年,他就能在朱襄公回咸阳的时候亲自拜见朱襄公了!

  或许年轻的士子大多心中都有狂傲之气,朱襄这封在许多卿大夫眼中都离经叛道的上书,几乎获得了所有咸阳年轻学子的认可和推崇。

  他们埋头竹简,从各处记载中找寻先祖曾经与恶神搏斗的事。

  其他不说,就是大禹治水所斩杀的恶神都数不胜数。以凡人之力比肩神灵,先祖又不是第一次做了。

  甚至自称最文弱的儒家弟子都能搬出自家先贤的故事来佐证这一点——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澹台灭明渡江斩龙,那龙就是江神。

  其他学派弟子纷纷用“不愧是你们”的态度回应。

  儒家弟子单人仗剑去灭个拦路的恶神,怎么感觉一点都不令人意外呢?是儒家人会做的事!

  李斯听着十分向往,思考自己要不要抛弃法家入儒家。

  但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无奈放弃了这个想法。他君子六艺不达标,恐怕会被儒家弟子耻笑,辩论不赢人,还是算了。

  咸阳学宫的儒家弟子提到了澹台灭明,朱襄也正好遇到了澹台灭明的门徒。

  澹台灭明虽是鲁国人,为了弘扬孔子学说,进入当时还是蛮夷的楚国传授学问,有三百多人跟随他。

  后世江西会成为文化兴盛之地,开科举之后每朝每代都进士频出,这就是根源。

  随着李牧在鄂邑站稳脚跟,江水以南原本属于楚国的地盘逐渐被秦国蚕食,这些儒家弟子也就有机会去拜见朱襄。

  他们对荀子很好奇。

  荀子虽然是儒家现在实质上的掌门人,但反对荀子的人非常多,因为荀子骂过大半儒门七十二贤。

  因此最对荀子不满的不是其他学派的人,正是儒家人。

  朱襄师承荀子,他们自然很想来找朱襄的茬。

  但朱襄又是一个出了名的圣贤,他们又不好意思找朱襄的茬,便想和朱襄交流交流,再决定之后要如何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