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148节

  红烧羊肉中加入了刚丰收的大豆和土豆,南瓜尖在开水中烫了一下之后直接浇上豆油和蒜蓉酱,南瓜花拔掉苦涩的花蕊后裹上鸡蛋面粉糊油炸……朱襄做了一桌时令的佳肴,诱得众人食指大动。

  “这、这是什么味道?”李冰尝了红烧羊肉之后,疑惑道,“像是姜和蒜的辛辣,又带了些清香。”

  李牧道:“有点像茱萸油,但味道更胜一筹。”

  朱襄道:“是青辣椒的味道。我在成都的庭院中种了辣椒,我和你们说过。”

  他们这才想起来,朱襄挖了成都宅院中的花圃,全种上了稀奇古怪的植株。因为种的植株种类太杂,他们没太注意种了什么。

  “同为辛味,辣椒比茱萸油更可口,也更容易种植。”朱襄道,“蜀郡湿热,多一种辛味蔬菜,民众应该会喜欢。不过粮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只在自家种植,没有推广。你们若喜欢,就分你们一些辣椒种子。”

  李牧和李冰入蜀之后,都根据各自职位分得了许多田地,购置了许多奴仆替他们种田,朱襄说要分给他们种子,他们自然欣然接受。

  “说来我还有一些小麦和水稻的种子,可以冬季种,明年夏季收获。不过因为不知道蜀郡水土如何,民众刚经历了洪灾恐怕也不敢贸然改种其他粮食,所以没打算现在推广。你们的田能不能借给我用?”

  朱襄待两人吃完饭之后,才“图穷匕见”,笑眯眯让他们“付饭钱”。

  李牧叹气道:“我就知道,懒了许久的你突然好心说要请客吃饭,一定有问题。”

  李冰木着脸道:“他请客吃饭的肉菜还是我二人出的。”

  朱襄道:“你们就说给不给吧。”

  他像个地痞无赖似的搓手:“吃人嘴短,吃了我做的饭,就要用田地来换。用不了多少田,别这么小气。”

  李冰道:“不是小气。你需要多少就自己去圈地。只是分给你的田难道不够种?”

  朱襄千里迢迢来到蜀郡,就算身上没有固定的实职,李冰也做主给朱襄分了不少肥沃的上等田地。

  朱襄道:“我都用来种菽了。”

  李冰先疑惑,之后琢磨过来,朱襄将自己的田地种菽,是想把粮食分给庶民。说不定,朱襄甚至直接将自己的田地租给了无地的庶民。

  “你……”李冰皱眉,“你怎么不和我说?”

  朱襄笑道:“我自己的田地种什么我自己做主,还得知会你一声?我现在没空地试种新粮食,把你们的地交出来。我带来的小麦水稻良种种出来的粮食口感特别好,产量应该也比现有的品种高,这是带你们享福,还不快感谢我。”

  李牧道:“好,感谢长平君。等收获后,我带你去挑地,顺带教政儿骑马。过了正月,政儿又长了一岁,可以骑小马驹了。”

  刚收获的地,正好用来跑马。

  李冰也道:“需要多少耕牛,你直接去官府牵。”

  秦国在各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耕牛的官吏,李冰刚为蜀郡补充了一批耕牛。

  嬴小政嘎吱嘎吱吃着撒了白砂糖的油炸南瓜花,眼珠子滴流滴流转。

  老师和李郡守又在心里感慨舅父的品性了,他与有荣焉。

  舅父就是这样的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自己做好事从来不要求别人跟着自己做,甚至会找各种借口安抚亲朋好友享受生活,不要学他。

  和舅父当朋友,不会因为舅父是圣贤而心里有压力。

  嘎吱嘎吱……嬴小政端起碗:“舅父,没吃够,我还要吃油炸南瓜花。”

  “忍着。花都被你吃光了,还结不结南瓜了?”朱襄轻轻敲了一下贪嘴的嬴小政的额头,“南瓜比南瓜花好吃。等南瓜收获,舅父给你做南瓜蛋糕。”

  嬴小政乖巧放下碗,没有任性:“好。”

  李冰叹气道:“政儿真是太乖巧了。一想到我家那孩子……唉。”

  朱襄问道:“你其他家眷快到成都了?你儿子也来了?不是留在老家吗?”

  李冰先行入蜀,王夫人稍晚一点,家丁带着其他女眷和财物从老家出发,走得更慢,又遇到暴雨耽搁了一个多月,冬季还没到。

  李冰道:“我长子留在家中读书求官,二郎顽劣,老母难以管教,所以送来蜀郡让我教。”

  李冰提起家中二郎,就不由扶额。

  “二郎?”朱襄想起,好像都江堰庙宇中供奉的李冰父子,那“子”就是李二郎。

  怎么在李冰口中,李二郎似乎是个熊孩子?

  李冰不住叹气道:“嗯,我家二郎……怎么说呢,他文不成,武不就,虽然有着一身力气,读书也算聪明,但既不思战场立功,也不愿当门客求官,每日就向往燕赵游侠。什么燕赵游侠,不就是地痞吗!整日佩剑到处闲逛,好几次被官吏抓住……”

  “咳咳咳。”李牧和朱襄同时干咳打断李冰。

  嬴小政捧着水杯,偷笑着提醒:“李冰伯夫,老师和舅父都是赵人。”

  李冰疑惑:“你们还当过燕赵游侠?”

  李牧道:“没当过,不过我下属有许多曾是游侠。”

  “游侠也不全是……地痞。”朱襄道,“燕赵好武,庶民若想成为贵族门客,除了跟随名师读书,就只有成为游侠,以勇武扬名这一条路。不过李二郎要在秦国当游侠,确实……水土不服。”

  秦国禁止无业游民佩剑闲逛,见到就抓去劳改。这个想当游侠的李二郎看来的确会让李冰操碎了心。

  李冰苦笑:“他还真想去燕赵投奔什么信陵君平原君。你说他这不是去送死吗!还会连累家人!”

  朱襄道:“家中子弟去他国求官,应该不会连累家人。不过燕赵……燕赵恐怕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好,魏国也一样。他去了会失望。”

  李牧沉默。

  朱襄给李牧倒了一杯茶。

  虽然茶树后世经过许多次改良,口感与古茶不同,但古茶同样非常好喝。现代有生长了一两千年的古茶树,古茶叶价值不菲,他有幸蹭着研究的名义喝过几次。他到成都后找了茶树移植,并准备在峨眉山的别院也种一些。

  李牧抿了一口茶水,声音低沉:“是的,会失望。”

  李冰这才想起,李牧是被赵国“送”给秦国,朱襄也被赵国迫害入秦,连忙起身作揖道歉。

  李牧制止道:“没什么,不用在意。”

  朱襄笑道:“你那二郎交给李牧磨砺些时日,与军中真正的燕赵游侠相处一段时间,他就不会想当游侠了。不过你才刚三十,你二郎多少岁?”

  李冰道:“十四。”

  朱襄:“……你大郎呢?”

  李冰道:“十六。”

  朱襄:“看来你成婚很早。”

  李冰疑惑:“我成婚年龄很正常。”

  坚持十八周岁才成婚的朱襄和因为忙于军务所以不仅成婚晚还无子的李牧:“……”

  嬴小政:“扑哧。”

  朱襄立刻把嬴小政捞到怀里揉搓。嬴小政差点把水杯打翻。

  “政儿,成婚太早对身体不好,而且你成婚后就要搬出去了。”朱襄道,“十八岁以后再成婚好不好?”

  嬴小政翻白眼,懒得理睬莫名其妙的舅父。就算他成婚了,也能和舅父舅母住在一起。就算搬到王宫,舅父舅母也可以一同住进来。

  他不会立王后,后宫还得交给舅母来管。

  梦境中秦始皇不立王后是因为母亲的影响,以及担心外戚势力。现在嬴小政也没打算立王后,原因与梦境中的自己一样。

  他不信任别人。

  “政儿才多大,别教坏孩子。”李牧扶额,“而且政儿的婚姻,是秦王做主。”

  朱襄脑海里闪过子楚病恹恹的模样,不由浮现出担忧的神色:“不知道夏同现在身体如何,有没有好好休息,按时吃饭。他不会又偷偷把药倒掉?”

  嬴小政道:“阿父肯定会偷偷把药倒掉!”

  朱襄揉搓着嬴小政的脑袋,唉声叹气:“要不要向君上请一份诏令,专门派人监督他吃饭喝药?”

  李冰开玩笑道:“我正好要送文书给君上,你要送吗?”看来公子子楚和朱襄的感情与传闻中一样亲密。

  朱襄道:“好。”

  李冰表情一僵。

  李牧放下茶杯:“别和他开这种玩笑,他真的做得出来这种事。”

  但李牧的提醒已经晚了。朱襄真的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请求秦王派人监督夏同吃饭喝药。

  这封信与李冰请求为蜀郡修大型水利的文书一起送往了咸阳。

  李冰的文书中详细描述了蜀郡因洪灾造成的苦难。

  他知道庶民的痛苦不一定能打动秦王,便以粮食和水运为理由,请求整治蜀郡江河。

  成都平原水网密布,但连通者甚少,都是“断头河”。

  李冰在文书中说,他想将成都平原的大小河流与岷江打通,这样水运就能从成都城直达长江,秦国若要运兵运粮去楚越之地就会非常便利。

  同时,当遭遇洪水时,岷江的洪峰会被成都平原的水网削弱;干旱时,岷江就能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水源。成都平原旱涝保收,粮食一定能比以往稳定增产,为秦国平定六国提供军粮保障。

  李冰写这封文书十分冒险。

  正如他入蜀时所说,郡守什么都不做,只抚民收税,大部分都能安享富贵;做的事越多,危险就越大。

  想要驯服岷江,甚至让岷江成为成都平原的灌溉水源,其工程量可想而知。

  一条河流上的堤坝或者桥梁就罢了,当地地方官能自行解决。但李冰所说的大工程,蜀郡一地难以支撑,需要秦王下令征召役夫支援。

  秦国与后世封建王朝不同,不仅朝堂风气功利,秦王只看结果,而且律令十分严苛。一旦李冰修建的水利灌溉工程达不到预期,李冰可能就会因为滥用民力财力而身首异处。

  李冰写这封文书,就是在给秦王立下军令状,将性命抛到了脑后。

  能在三十岁就坐到郡守的位置,李冰并非天真之人。但此刻,他却决定用命为蜀郡换一个希望。

  朱襄不知道历史中的李冰是不是见到了洪灾中的民不聊生,直面天灾中人的无力,然后决定向上天宣战。

  但他现在认识的李冰就是如此。

  “我来帮你。”对李冰谨慎半辈子,而立之年突如其来的莽撞和冲动,朱襄没有多言,只简短道。

  李牧拍了拍李冰的肩膀,自嘲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一起。”

  他们是知己好友,他们做过相同冲动的事。这两件事不知道谁先谁后,谁因谁果。

  或许互为因果。

  李冰就算已经下定决心,但心中也不免忐忑。友人坚定不移的支持,让他内心稍安。

  知己难求,不看相处时间长短,只看内心。

  他有两位知己,有何惧怕?!

  李冰道:“我要铸造三位铜人测量水位,铸造我们三人的人像如何?”

  朱襄神情古怪:“好兄弟就要一同沉江?不知道你是什么恶趣味,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