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117节

  其实魏国和韩国都曾向秦王献国投靠。秦王却没有同意,而是直接派兵攻打。

  因为秦王不需要附属国,不愿意再分封诸侯,他要真正的统一。

  破碎滤镜后,朱襄很可怜韩非。

  韩非著作中写的话肯定是他真正的理想。所以当他的行为与理想背道而驰的时候,他是不是有一种灵魂被撕裂的感觉?

  理想如此,但现实中却因为家族和忠诚无法践行理想,甚至要成为阻碍自己理想的人。朱襄只是想一想,就能感受到韩非的悲凉。

  没有什么战国魅力四射的“海伦”,只有一个被理想和现实撕裂,浑身鲜血淋漓的可悲老人。

  秦始皇后悔,要追回赐死的诏令时,据说韩非也有想向秦始皇说的话,可惜没能传达到。

  韩非会说什么?他会重新选择吗?还是只是告诉秦始皇,即使秦国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国度,但他仍旧要为韩国殉死?

  “韩非,你知道我的头发怎么变白的吗?”朱襄问道。

  韩非疑惑:“朱襄、公,不是天生、天生异相?”

  朱襄停下脚步,回头苦笑:“当然不是。”

  他问道:“我在赵国的事,你知道多少?”

  韩非犹犹豫豫道:“赵王听信谗言,将朱襄公下狱。秦王命武安君前来相迎?”

  朱襄转身,面对着韩非笑道:“你说的是最无关紧要的事。”

  韩非疑惑地与朱襄对视。

  朱襄回忆道:“我很会种地,让庶民的田地能增产到与贵族相似的地步。蔺公因此多次向赵王举荐我。但因为我只是一介农人之子,所以从未成功过。”

  “我送上造纸术,差点被杀;我送上制糖术,赵王将其归为宫用,只赏赐了我一些金银锦缎;我让农人培育土豆,赵王很喜欢从未见过的土豆花,想让我入宫为寺人为他养花。”

  韩非脸色一白。

  朱襄问道:“你认为赵王所做的过分吗?其实不过分对不对?如果我在韩国、魏国、燕国、齐国、楚国,也会是同样遭遇。”

  韩非深呼吸。他很想辩驳,但最终无力地垂下了头。

  朱襄又回忆道:“长平之战中赵括代替廉公为将,我就知道赵国必败。而秦国养不起这么多战俘,又不可能将其送回赵国让赵国恢复战力,所以一定会杀俘。”

  “韩非啊,战国杀俘已经成为常态了,你知道吗?”朱襄问道。

  韩非攥紧了拳头:“知道。”

  朱襄道:“所以我急切的请求长辈为我扬名,不惜惹来赵国贵族的厌恶。一个农人之子与士子论战,从未有败绩。你认为我是会被他们重用,还是会被他们厌恶打压?”

  韩非咬紧牙关,从牙缝里挤出声音:“厌恶、打压。”

  他想起了韩国朝堂上那群庸人。

  朱襄点头:“他们深深厌恶我,所以我去长平很顺利。”

  韩非悲伤道:“秦王与六国君王不同,是吗?”

  朱襄轻笑:“是不同,但我在秦王那里的身份,也与在其他君王那里不同。秦王愿意给我展现才华的机会,这一点六国君王罕有做到。但如果没有夏同提前告知秦王我的身份,如果没有政儿这张护身符,你想,我有能让秦王等我三个月的机会吗?”

  在不远处的大树后面,一老一小悄悄探头,又悄悄把脑袋缩回去。

  蒙武和蔺贽蹲在树旁边的灌木后面面面相觑。。

  蒙武:至于吗?就不能走出去,光明正大地听?

  蔺贽:哈哈哈哈哈朱襄会不会被君上揍?

  韩非沉思了许久,声音低沉:“没有。”

  朱襄道:“庶民和贵族之间,隔着天涯海角呢。”

  他笑了笑,道:“我回赵国之后,立刻就被下狱。不是什么谗言,赵王是真的想要杀我。我能理解赵王的心思,我这个庶民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就衬托出之前几年他的有眼无珠,哈。王的尊严比贤才重要多了。更何况我还是政儿的舅父,可能和政儿一同回秦国。”

  “这个贤才可能对我有怨愤,而且和他国沾亲带故,如果是其他王,也会杀了我吧?”朱襄幽幽道,“我能理解,你也能理解,对不对?”

  韩非低着头。他想说不对,但他心里说对。

  如果这样的人在韩国也是必死无疑。韩王不会留下这个不稳定的因素。

  “朱襄公的头发,因此、因此白了?”韩非问道。

  朱襄摇头:“没有。我才不会一个傻叉赵王的愚蠢行为白头。”

  韩非:“啊?”直言辱骂了吗?

  朱襄道:“赵王派暗卫来杀我的时候,狱吏狱卒为了保护我赴死。”

  他用手比了比长度:“那么长的钥匙,狱吏为了不让人找到,生生吞了下去。我看到他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被剖开。”

  韩非身体一抖,抬头看着朱襄。

  朱襄道:“邯郸城郊的农人为了我入城攻打监牢,他们是犯了忤逆的重罪,甘心为我赴死啊。”

  韩非看向朱襄的头发,又看向朱襄的双眸,看着朱襄眼底的悲哀。

  “我离开赵国的时候,赵人徒步相送,脚底都被磨破了也不肯回去。我跪着请求他们离开……”朱襄道,“我回到赵国拜祭蔺公,得知赵王命1人拔了冬麦,冻死了我留下用于救荒的土豆种子。贵族有很多粮食,却不肯救济平民,而是坐等平民饿死好占有平民的土地……”

  朱襄手抓着胸口衣襟道:“廉公为了救下更多的赵人,自毁名声屠戮燕国,将饥荒的代价转移给燕国。你说我的头发能不白吗?”

  韩非闭上双眼,道:“我知道、朱襄公,为何不肯,教我。”

  朱襄微笑道:“我和你说过,不是你的错,是我的错。我不是不收你为徒,而是不会收任何人为徒。”

  “这个时代王至高无上,贵族高人一等,庶民还不如牲畜值钱。我更看重庶民,这不符合实际。即使我选择了现实,但心中仍旧记得,我就是庶民。”

  “我的徒弟接受我的思想,要么背弃我,要么与我一样,因为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而痛苦万分。”

  “不,你们会比我更痛苦。因为你们有家族、有亲人的牵绊,理想和现实更加割裂。”

  朱襄松开抓着衣襟的手,轻轻拍了拍韩非的肩膀:“所以别学我,去学立足当下的知识。荀子治国的理念就很合适,既超出这个时代,又不会超出太多。”

  韩非终于明白了朱襄的拒绝。

  他不是拒绝自己,不是认为自己不够资格学习他的思想。

  “朱襄公、朱襄公认为我向你求学,就一定会成为、成为你吗?”韩非问道。

  朱襄道:“你不会成为我,但一定会被我影响。因为你天赋极高,将来一定能成为比肩荀子的人……这句话不要告诉荀子。”

  韩非想挤出个笑容,但笑不出来:“朱襄公就这么确定、确定你的思想正确,我一定会学?”

  朱襄点头:“当然。”

  朱襄看向远方:“我看得见,近两千年后我的理想一定会实现。所以我能忍受现在,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那一天的到来。你们看不到远处的光,只能看到当下的黑暗,所以我不能教导你们,让你们也一头白发。”

  朱襄指着自己的头发,笑道:“虽然我认为白发挺好看,但亲朋好友会担心啊。我正在竭力尝试如何把头发变黑。”

  韩非理解了朱襄的痛苦。

  但他不能理解,为何朱襄还能笑得出来,而且这笑容并不是伪装。

  “好了,好好向荀子学习。不过如果你若有问题想向我求教,我也会指点你。”朱襄笑道,“我不收你为弟子,但在学识上对你指点一二,我还是能做到。不过韩非,你真的要继续求学吗?”

  韩非问道:“为何、为何不能?”

  朱襄道:“学得越多,懂得越多,就越清醒。而清醒的人,一定会痛苦。”

  韩非再次垂下头:“清醒……清醒韩国必定会灭亡吗?”

  朱襄道:“西周时诸侯并立,以周天子为尊;春秋时诸侯争雄,霸主由周天子承认,算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种吧。这时候,诸侯就已经想成为夏末的商、商末的周了。春秋时诸多国家被吞并,战国时兼并战争加剧,你是韩公子,应该知道各国上层都以逐鹿中原,取代周朝为目标。”

  韩非不语。

  朱襄又拍了拍韩非的肩膀,道:“周朝陷入分裂,之后势必会再次统一。韩国在三家分晋的时候没能吞并其他二晋,先天不足,无论哪个国家开启了统一的进程,势必会先攻打韩国。你追寻的越久,就会越痛苦。现在回家,不要再思考这些事,说不定韩国会在你死后才遭遇危机,你就不用为了看不见的危机而痛苦。”

  韩非低声道:“可是朱襄公,我已经思考了。”

  朱襄在心里道,那不一样,至少现在你只是知道韩国一定会灭亡,而不是站在了天下一统这一边。你只是因现实而痛苦,还没有被理想和现实撕裂。

  但他深深地看了韩非一眼,转身道:“走,去田地看棉花。”

  两人再次一前一后往前走,韩非仍旧落后朱襄半步。

  “韩非,你见到秦王和秦太子种地,可否心里不适?”

  “原本、原本心里不适。人应该、各司其职,王怎能、种地?但、但我又想,王有爱好,可喜声乐、喜美色、喜击剑、喜骏马、喜美食华服,为何不能喜种地?王并非以种地为职,而是、而是以喜好、引导士人重视农桑,就很好!”

  “不愧是你啊韩非子。”

  “啊?!!朱襄公!!!别、别打趣我!”

  “哈哈哈哈哈。”

  朱襄的笑声十分爽朗,仿佛无忧无虑。

  韩非的声音满是羞窘,被朱襄尊称一声“子”惊得语无伦次。

  大树后面,一老一小走出来。

  嬴小政道:“曾大父,灭赵后,我要灭赵的祭祀!”

  老秦王兜着手道:“政儿,你忘记赵王与我们同宗吗?”

  嬴小政道:“把他们逐出去!”

  老秦王失笑:“随你。政儿,你舅父说能看到千年后的世界,是真是假?”

  嬴小政歪着头,满脸天真道:“是真是假没区别,都和现在无关。”

  老秦王颔首:“倒也是。唉。”

  虽说是荀子将韩非留在朱襄家中,但没有朱襄的首肯,荀子绝不会往朱襄身边带人。

  荀子对朱襄的宠溺,其实比政儿更甚。

  所以,韩非其实是朱襄看中的人。

  朱襄对韩非格外关注,是因为韩非和他有相似之处吗?

  “我还以为朱襄会对我提拔他这个庶人感激涕零,结果他如此清醒。”老秦王先皱眉,然后憋不住失笑,“确实,如果没有夏同举荐,没有政儿舅父的身份,我不会给他证明自己的机会。”

  老秦王也跟着朱襄等人叫子楚夏同了。“夏同”这个名字,确实比“子楚”顺耳。

  嬴小政道:“贵族确实看不上庶人。如果庶人展现出比贵族更优秀的才华,除了成为如信陵君等人还算有眼光的封君门客,估计就只有被杀死一个结局。”

  老秦王道:“但人才流落民间,总是不妥。用没有根基的士子,总比用心怀异志的六国大贵族强。蔺贽,你的提议,寡人准了。”

  蔺贽下跪叩拜:“谢君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