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1节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作者:木兰竹

  文案

  (求求大家不要在其他文下推荐本文,也请别在本文下说其他文不好,给大家咚咚咚磕头了m(-_-)m。)

  农学教授朱襄穿越成战国乱世的赵国平民,好不容易生活有了些起色。

  携家里所有细软跟豪商跑了的长姐将外甥丢给他,说她和另一个豪商好上了,不方便带孩子。

  气愤的朱襄刚想把孩子送与他人养,却得知这个孩子名为政,其父为秦国王孙异人。

  朱襄茫然,我外甥是嬴政??但我姐不叫赵姬,叫春花啊!

  为了不让始皇帝从历史中消失,朱襄决定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养育始皇崽。

  “叮”的一声金手指“耕种系统”上线,与历史名人的好感度可兑换良种。

  朱襄泪流满面地亲了亲始皇崽的额头:“不愧是始皇崽!真给力!看舅父为你种出万里江山!”

  很久以后,秦始皇俯首案牍间小憩,仍能梦见童年那一幕。

  舅父牵着他的小手,走过漫长的田埂,指着接天的金黄色穗田。

  “政啊,舅父有一个梦想,将良种种遍日月所照所有土地,让黔首都能吃饱肚子。”

  “舅父,政把日月所照所有土地都打下来,给舅父种田,好不好?”

  “啊?哈哈哈哈哈,好啊。”舅父让他坐在肩上,哈哈大笑,“政的国土扩张到哪,舅舅的田就种到哪。”

  大手握住小手。

  “一言为定。”

  ——注意——

  1、本文文风通俗,多现代词汇,人物之间称呼和对话不依循先秦古例(比如用“你我”不用“汝吾”),温馨养崽团宠轻松种田日常群像文;

  2、为了剧情需要,人物和大事件时间都有微调,有大量杜撰人物和事件,参考大量野史,谢绝考据;

  2、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如对本文剧情不喜请立刻止损点x,作者能力有限,别指望我能改,请选择符合你喜好的作者支持;

  3、正版读者人人平等,请勿拉踩喜欢本文的读者为作者的“xx”,我就一臭码字的,我不配;

  4、周三入v,有防盗,日更,有事断更会请假。但每日更新时间不定,0点前写多少发多少。0点后-早上9点无更新,大家可以健康睡眠,不用熬夜刷,每天睡觉前或者起床时看一眼刚好。

  内容标签: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系统 爽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朱襄,嬴小政 ┃ 配角:战国那群人 ┃ 其它:

  一句话简介:农学教授养始皇崽崽的种田日常。

  立意:我愿黎民皆温饱,欲平天下济苍生。

  vip强推奖章:农学教授朱襄穿越成赵国农家子,没想到居然是秦始皇的舅舅。于是朱襄养养始皇崽,种种地,与历史名人交交朋友,偶尔发挥一下现代人的智慧出谋划策,就这么混成了战国第一名士长平君。本文主角性格乐观,崽崽懂事,朋友真挚,长辈慈爱,主角帮助的人也都知恩图报,是一篇金手指大开的团宠种田,历史爽文,满足了读者对战国时期诸多遗憾,阅读体验十分畅快。作者文笔老道,语言诙谐有趣,风格轻松愉快,擅长描写历史群像,重要历史场景极具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堪称历史佳作。

  第1章 羊奶稻米羹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古时历法中的八月,秋老虎的威力已经过去了大半。邯郸满大街的游侠们不再光着膀子到处游走,沿街不少女郎微微叹气。

  朱襄也披上了一层细麻外袍挡风,坐在石阶上看好友蔺贽攀上自家庭院的枣树摘枣子。

  枣树出了名的多花少果。别人家的枣树上开了满树的花,到了八月只有稀稀拉拉的果。

  朱襄家的枣树却不一样。

  开花的时候,朱襄家枣树上的花朵稀稀拉拉,邻里皆笑话朱襄这棵枣树恐怕生不了多少枣子。

  等结果的时候,那满树的果子引来不少人围观。还有人以为这是祥瑞,想分一枚果。

  朱襄的好友蔺贽也来“抢”枣了。

  蔺贽将衣袍下摆往腰带上一别,如猴一样窜上树,腰间那一长条晃啊晃,看得朱襄眼皮子直抽搐。

  这时候的人都不穿裤衩,长长的衣袍下面风吹蛋蛋凉,裤腿就一根带子连着腰带,很像后世的吊带袜。

  会遮住全部下半身裤子叫做“胡服”,是如今赵王的祖父赵武灵王引进。如果有谁穿上了胡服长裤,那肯定是准备立刻骑马。

  蔺贽不骑马,只爬树,衣袍下面当然空空荡荡。

  朱襄扶额道:“我要怎样才能劝他穿上裤衩?”

  雪淡定地扫了一眼已经攀爬到了枣树上,摘得比吃得多的蔺贽,道:“所有人都这样穿。良人,你在意这个,真怪异。”

  朱襄扫了一眼院落里等着接枣子的妇人们。所有人神情都很平静,就他一个人不自在。

  好吧,这个时代怪异的确实是自己,但朱襄还是想劝说蔺贽穿上裤衩。

  “既然箕坐不雅,那他这样袒露也是不雅。”朱襄狡辩,“穿上裤衩更暖和,免得冻坏……咳,不明白他为何死活不穿。”

  别的人就罢了,朱襄眼不见心静。这家伙时不时就来自己家里晃悠,还像猴一样把衣摆别在腰带上乱窜,朱襄的眼睛疼!

  雪低着头纳鞋底:“大约是如厕不方便?上次蔺君子向我抱怨,如厕时短裤滑落,沾得全是臭泥,真不知良人你为何非爱穿这麻烦物。”

  朱襄再次扶额。

  蔺贽你上厕所的事和我家雪抱怨什么!你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吗!这个世界是不是只有自己脸皮最薄?

  朱襄再次感觉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

  别看蔺贽袒着蛋蛋当抢枣贼,其实蔺贽是个有官职在身的士,还是朱襄的“主家”。

  朱襄父母病逝时,自己也一病不起。长姐春花以替朱襄抓药为借口,卷了全家值钱细软出走,据说听信了某个为豪商买歌姬的掮客的鬼话,跟着豪商享清福去了。

  若不是朱襄父母捡回来的童养媳雪对朱襄不离不弃,对着赤脚游医磕头求药,朱襄早就魂归高天。

  后来朱襄拖着病躯,拿着一叠草纸,冒着被乱棍打死的风险,入城闭眼敲响了一家华贵大宅的门,请求成为门客,朱襄和雪才有了现在的生活。

  蔺贽就是朱襄“病急乱投医”敲的那户人家的幼子。

  朱襄再次叹气。

  谁能想到,这个好吃懒做天天来家里蹭饭的家伙,就是课本中著名大人物蔺相如的幼子?!

  朱襄又想着在府中等着自家幼子偷枣回去,还叮嘱多偷一点,怕吃不够的蔺老,再次长吁短叹。

  历史滤镜碎了一地。

  抢枣的蔺贽可没觉得自己举止哪里不对。

  蔺家原本出身贫寒。不然以蔺相如才华,也不会只能给宦者令缪贤当门客。直到“完璧归赵”后,蔺相如才得以在赵国做官。因此蔺相如本人私下举止就比较粗犷。

  蔺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居然不顾身份和朱襄成为挚友,三天两头就来家里蹭吃蹭住。他的兄长们原本都十分反对。

  古蔺国十分繁荣,战国之初便被灭国,成为蔺邑。蔺邑被秦赵窥伺争夺,兵祸百年不休。蔺相如便出身自迁徙到邯郸躲避战乱的蔺邑蔺氏,家境再贫寒也是“士”。

  就蔺相如这种落魄士子出身,廉颇还曾骂他“相如素贱人”。朱襄是“民”,连姓氏都没有——“朱襄”是他前世的姓名,今生他自己给自己取名;他的妻子取名为“雪”,只是因为朱襄父母从雪地里捡到她。

  但蔺相如溺爱幼子,他们又在赵国各地为官,仅蔺贽留在家中照顾父母,没人管着蔺贽遵守那些繁文缛节,所以只能任由蔺贽交这个庶民朋友了。

  朱襄知道此事,对蔺贽的兄长们并无恶感,这是时代的问题。

  贵族普遍不相信庶民有“智慧”。庶民想要成为贵族门客,必须得是身体素质天赋异禀的“壮士”,那些庶民壮士还基本充当死士或者炮灰角色。

  若非蔺老早年颠沛流离,混迹流民之中讨生活,能够正视平民,他想凭借简陋版造纸术成为贵族门客的天真念头,绝不可能实现。

  朱襄当了蔺相如的门客后,很快展露出他前世农学教授的专业能力,开始专注于种田指导,将造纸术全权交给了蔺家人自己处理,算是他的“投名状”和“感谢费”。

  即使他纳闷五六年过去了,为何邯郸城还没有推行纸张的消息,也闭嘴当不知道这件事。

  现在的朱襄,已经勉强学会了这个时代庶民的生存守则。

  “朱襄!”光屁股坐在树枝上,也不嫌硌着慌的蔺贽吐出了一颗枣核,惊讶道,“有人在你门前丢了个箩筐!是不是又有人为了感谢你,给你送鸡鸭了?”

  朱襄立刻站起来往门口跑,抱怨道:“我都说别送别送,怎么就是不听?现在世道兵荒马乱的,每个人的日子都不好过,鸡鸭留着自己吃啊。”

  蔺贽笑着从树上跳下来,就和有轻功似的稳稳落地。

  他把用衣摆兜着的枣子放进在树下等着的妇人的篮子里,将衣摆放下,恢复了人模狗样的士子模样。

  “雪,刚朱襄一直瞪我,他是不是又说我坏话?”蔺贽笑着打趣,“背后说人坏话,可不是君子所为。”

  雪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微笑道:“良人可从未说过他是君子,这里不是只有蔺君子一个君子吗?”

  君子不仅可以指品德高尚者,也是如今对贵族年轻男子的尊称。

  听到雪狡黠地偷换概念,蔺贽哈哈大笑;“朱襄的嘴要是有你一半利落,我都敢推荐他为吏。”

  雪微笑不语。

  她自己私下向朱襄埋怨就罢了,别人别想从她嘴里听到任何一句说良人不好的话。

  蔺贽叹了口气:“你们这对夫妻俩,真是……你真的不能劝劝朱襄,让他去战场?”

  雪摇头:“良人不喜欢。再者,大王颁布了法令,种田种得好也能得爵。这赵国还有谁比良人种田种得更好?蔺君子不也说,现在良人还未得爵,只是因为良人年纪太轻。待良人再年长些后,定能得爵。良人既然不喜欢去战场,多等几年就是了。”

  蔺贽心里叹气,面上表情不变:“当然,朱襄迟早能因种田得爵。但农人得的爵位肯定比不上军士得来的爵位。雪姬,事关朱襄前程,你还是能劝就劝一下。我会派人保护他,他只需要在战场上亲手砍下几个人的脑袋,不会有危险。”

  雪再次摇头:“良人岂是贪生怕死之辈?良人只想活人,不愿杀人。能以活人得爵,何必杀人得爵?蔺君子应当了解他。”

  蔺贽双手枕在后脑勺,仰天长叹:“了解,太了解,所以我才希望你去劝他,我不敢当面劝啊。”

  雪失笑。

  蔺贽背着朱襄,再次游说雪失败时,门口响起了朱襄愤怒的喊声:“哪来的缺德竖子!居然在我门口丢了一孩子!”

  雪和蔺贽皆是一怔,然后齐齐往大门口跑去。

  门口,朱襄正对着一个箩筐暴跳如雷。

  箩筐内,一个干瘦的小孩揉了揉眼睛,茫然起身。

  他一双指甲漆黑,仿佛小鸡爪一样小手,紧张地抓住箩筐边缘:“这、这是哪?”

  朱襄骂声一滞,先把小孩从箩筐里抱出来放到旁边,脱下外袍将衣着单薄的小孩裹好,然后回头道:“蔺君子,有人往我家门口丢孩子,这事你得管!”

  朱襄因为需要专注种田,没有住在邯郸内城的蔺府中,而是住在城郊蔺相如封地内。

  蔺相如对封地庶民很好,经常将赵王赏赐用于帮扶庶民。他还在封地内建了育婴堂,收养庶民养不起的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