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国士 > 第0049章 佳话与争锋

国士 第0049章 佳话与争锋

作者:衣山尽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0 03:26:48 来源:88小说

“轰!”一声,正在饮茶的士气们同时放下手中的茶杯涌到窗前,以惊艳的目光看过去,一副痴迷模样。

风吹来,幔帐飞扬,有脂粉气袭来,馥郁兰香,浓得化不开。

凤阳本是大明王朝的中都,太祖朱元璋龙兴之地。虽说比不上南北两京天装贵胄遍地走,朱家子弟不如狗。可城中却有不少官办机构和政府机关,比如凤阳巡抚衙门凤阳知府衙门中都漕运衙门户部凤阳官署御用监造办衙门……

而且,皇家宗室若是犯了事,也都会打发到这里来圈禁看管。

因此,城中有钱有势的人物却是不少。看到这辆华丽得令人发指的马车,孙元估计是城中哪个大人的家眷,又或者是宗室子弟。

或许对见多识广的现代人来说,眼前就是一辆马车,不过是装饰得漂亮一些罢了。可这里是明朝,一匹上好的骏马那就相当于后世的奔驰宝马。尤其是这种浑身上下不带半点杂色的白马,更是价值千金,足够普通老百姓吃用一辈子。

孙元忍不住赞了一声,心中好奇,忍不住问旁边的一个书生:“好马!敢问兄台,也不知道这车上所坐何人?”

那书生见孙元做文士打扮,举止从容儒雅,也是一回礼,说:“兄台想必是读书人?”

孙元这段时间都以书生打扮示人,那是因为读书人在明朝地位极高,自己有了这么个身份,做起事来也非常方便。否则,一个农家子弟,那管老板只怕连见自己一面都不肯,更别说和他谈买卖了。

就微一颔首:“小生读过几年书,知道些圣人书中的道理。”

“不对呀,不对呀,这事中都的所有读书人可都是知道的,你怎么可能不晓得?”那书生抓了抓脑袋,一脸的不可思议。

“什么不对,难到车中究竟是什么人,小生就必须知道吗?”

刚问出这句话,旁边的众书生都是一脸的鄙夷。

那书生突然一拍脑袋:“明白了,兄台一定是外地人。”

在知道孙元是扬州人氏之后,他笑道:“那就难怪了,此车也是昨天才来的凤阳。刚一进城,满城贵胄士子都过去迎接。车中之人正是‘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面;弓弯纤小,腰支轻亚。’的南曲第一。”

孙元没想到哲人居然文绉绉地给自己来这么一段,加上这人的淮西口音有些古怪,却听不太懂。不过,听话中的意思,好象是形容一个女子的美貌,“桃花满面”他是知道的,“弓弯纤小”,那不是说小脚吗?

一想到小脚女人的裹脚布,孙元就有些倒胃口:“究竟是谁呀?”

书生一脸的色授魂与,竟有些淫荡起来:“还能是谁,相公以前定然是没去过风月场合,这南曲第一指的是色艺无双的顾横波顾眉娘。”

“啊,顾横波!”孙元吃了一惊,说起晚明历史,以顾横波陈圆圆李香君柳如是为代表的秦淮八艳却是绕不过去的。

这其中,“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自然是最有名的,接下来应该就是《桃花扇》中的李香君吧。至于顾横波,若不是历史发烧友还真没多少人知道。

不过,在真实历史上,这个时间段的顾横波可比陈李二人有名多了。所谓南曲,就是指在秦淮河上卖艺不卖身的清馆人。这个顾横波号称南曲第一,在秦淮河风月界可是排在头一位的。

在明朝,青楼头牌在世人心目中相当于后世的天皇巨星,自然少不了名人追捧。这个顾横波身边自然少不了诸如钱牧斋这样的大名士。

那书笑吟吟看了孙元一眼,道:“兄台你大约不知道这顾横波缘何来到我们凤阳吧?”

孙元:“还请教。”

书生道:“归德府大名士侯方域侯公子要去南京参加今年的乡试,要路过咱们凤阳。这个侯方域你知道吧?”

“知道,知道,侯恂大人的公子侯朝宗嘛。”孙元连连点头,废话,明末四公子侯方域怎么可能不知道,当年读大学的时候,孔尚仁的《桃花扇》可是必读的书目之一,这就是一个一无是处,只知道夸夸其谈的废物。而且人品也很糟糕,后来还可耻地做了汉奸。

不过,在这时,侯朝宗的名气可大得紧。说起来,比起如皋的冒辟疆还要大上几分,已隐约有大明朝文章大家的风范。

“没错,就是他,对于侯公子的诗词文章,我辈可是仰慕已久的了。这次侯公子要去南京参加乡试,顾眉素来喜爱他的文章,竟千里来迎。真是一桩佳话啊!”

“没错!”窗口边上的其他书生也都是连连点头。

其中一人突然大声道:“各位兄台大约还不知道,侯方域和顾眉要在我凤阳逗留一阵,说是要在正月十四那晚办一场文会,算是庆贺元宵佳节。等到十四之后,顾眉才接了侯方域去南京参加今年的秋闱。”

“什么,十四那天办文会,快说,快说!”众人都骚动起来,又有人叫道:“侯方域诗文天下无双,这次也不知道有何新作问世?且那顾眉能歌善舞,色艺冠时,尤其是那歌喉,宛若黄莺初啼。若是配上侯公子的新诗,却不知道是何等情形。到时候,如此士林盛况,咱们是不能不去的。”

“对对对,必须去!快说,那文会究竟是在什么地方举办。”众书生都是一脸的兴奋。

孙元看得心中好笑:你们怕是为去看顾眉吧,至于侯朝宗的诗词,也不过是一个附带。

一想起顾眉的小脚,孙元立即倒了胃口,顿时对这场所谓的文人雅集失去了兴趣。

那人突然冷笑一声:“各位兄台的心情小生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那场文会恐怕是办不了。而且,就算做了,咱们却是去不得的。”

“什么,怎么可能,才子佳人聚首,不在中都留一场佳话却怎么可以?再说,咱们可都是凤阳城的读书种子,不少人还有功名在身,怎么就去不得?”

那书生道:“其实,顾眉这里也不过是来接侯公子而已,本没想过在凤阳逗留,也没想过办一场文会。可这事却涉及到我凤阳巡抚杨一鹏大人和守备太监杨泽多年的恩怨。”

听他提起凤阳城排名一二号的人物,书生们都安静下来。

“杨泽来我凤阳之后一向作威作福,巡抚杨大人乃是清流领袖,对于这个阉贼势成水火。只可惜,杨贼在禁中颇有势力,这么多年来,杨大人却是扳他不倒。且,杨大人和杨贼之间还有一桩深仇大恨一直没有了解,此事涉及到一个女子。”

说话间,顾横波的香车已经走远。

众书生这才恋恋不舍地将目光收回来,一听说到这人说起女人,立即来了精神。

见大家留意,这个书生更是得意,“小生有个师长如今正在杨巡抚幕中做事,昨日听他起了一段往事。说是,我凤阳的花魁韶虞人刚到中都之时,因为歌舞出众,很得杨巡抚喜爱,就有了收她入房的心思。而杨巡抚年纪虽然大了些,却是文采风流,才子配佳人,那韶虞人心中也是乐意。可就在这个时候,杨泽却杀了出来,一心要娶这个韶虞人,以至于和杨巡抚成了仇人。”

听这人提起韶伟的姐姐,孙元留了意,凝神听去。

“那韶虞人和杨巡抚本是郎有情妾有意,眼见着就要成为一对神仙眷属。可恼那杨泽手握重权,以势压人。杨巡抚乃是正直君子,虽然不惧,却也拿那杨泽没个奈何。于是,大家就僵持下去。”

众书生顿时怒了,纷纷破口大骂:“一个太监娶什么妻,定然是那杨贼有心羞辱杨巡抚,给天下正直君子一个下马威。”

“对对对,肯定是这样的,阉贼能有好人?”

一时间,群情激奋,都破口大骂起守备太监杨泽。

处于从众心理,孙元也附和着骂了几句那个从未谋面的杨公公。

等大家情绪平稳了些,先前那人又接着道:“到如今,那韶虞人已是杨公公的禁脔,据说过完年就会迎娶过门。想不到我凤阳花魁竟然落到这么一个卑鄙小人手头,念之,怎不叫人叹息?到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杨巡抚和杨泽争风的事情了,而是我辈读书种子与阉贼,正义和邪气之争。杨巡抚就决定请侯公子和顾眉在凤阳停留几日,以庆贺新年的形式办一个盛大的宴会邀请那韶虞人到场献曲。当然,顾眉也会到场唱上一曲侯公子的新诗。顾横波当初本不想牵涉进杨一鹏大人和守备太监的恩怨之中,但一定要和凤阳花魁,曲艺无双的韶虞人比试一场,突然来了兴趣,就同意多在凤阳呆些日子。等那场宴会结束,才同侯方域一道离开。”

有人抽了一口冷气,惊道:“一个是凤阳花魁,一个是南曲第一。按说,一场筵席,只能有一个主角。这次杨巡抚竟然将两人都请到一起,那不是要让她们分个高下吗?”

“正是!”先前那人一拍大腿,道:“这也是杨巡抚的意思,就是要让顾眉夺了那韶虞人的花魁名头,挫挫杨泽老狗的气焰。嘿嘿……”

他冷笑一声:“杨老狗从杨一鹏大人手上夺了凤阳花魁,逢人就带着韶虞人出来炫耀,现在可好,花魁之名被顾眉夺去了,那韶虞人没有了这层光环,也不过是一个寻常青楼女子,看那杨贼还有什么可炫耀的?侯朝宗的诗词当世第一,顾横波又是南曲第一,好大阵仗,哈哈,看那韶虞人如何赢这一场?”

“是极是极!”众书生都拍手称快,连声道:“这次定然要叫那杨老狗输得灰头土脸!”

“我等也是运气,不但能够见到侯朝宗的新诗,又能听到顾横波的歌喉,最妙的是能够看到杨泽老狗吃憋!”

“可惜啊,那样的场合咱们却是去不了。”

“是啊!”众人都是一阵叹息,杨泽和杨一鹏这种大人物所办的筵席,可不是普通书生能够参加的。

“不过,就算不能参加,不能亲耳聆听南曲第一和凤阳花魁的歌喉,但宴会之后侯方域所作的新诗肯定会流传出来,我等身为凤阳士子,定然能一睹为快,却是极好的。”

“是极,是极!”听到他这么说,书生们同时点头。一想到可以第一时间读到侯朝宗的新作,都是一脸的兴奋。

先前说起这事的那个书生却叹息一声:“各位兄台忘记小弟刚才的话吗,这次宴会怕是要黄了?”

“怎么说?”大家同声急问。

“顾眉是什么人,那可是南曲第一。”那书生冷笑一声:“韶虞人也不过是凤阳花魁,又没有如侯方域这样的大名士大才子助阵,又如何比得过顾眉。这一场,肯定会输,说不好连花魁的名头也要被夺了去。所以,韶虞人就推说自己身子不适,就不参加那场宴会了。”

“可惜,可惜啊!”大家都是一阵叹息。

又说了半天话,因为扯都女人头上,说起风月,书生们兴致上来了,又三三两两站在窗起谈起了自己的风流韵事,渐渐地,说得越发不象话了,比如某某某最喜女人小脚,每次行房之前,都要口含小妾玉趾,某举人喜欢姐妹花,家中养了两对双胞胎女子云云……

说的人口沫四溅,听的人眼睛放光。

孙元听得一阵摇头,如今河南山陕已是彻底糜烂,辽东满清如日中天,大明朝已是风雨飘扬,到正月十五,农民军就要进入凤阳。

这些书生看穿戴都是殷实人家子弟,且是这个时代一等一的人尖子。可他们整日谈论的都是风华雪月,却没看到国破家亡在即,甚至没有半点忧患意识。

那不成真要等清人的铁蹄踩上自己的尸体,李闯大刀砍下自己的头颅,才会醒悟吗?

明朝统治阶级如此,国事烂成如今这种程度也可以理解。

“平定乱世,当用刀枪,诗词歌赋却是毫无用处的。”摸了摸怀中的大马士革军刀,想到清兵南下之时的惨状,看到眼前一个个满面淫荡的书生,孙元心中一阵厌恶。相比起他们,自己更愿意同犟驴子这样的军汉呆在一起。

就起身走出了茶舍。

刚走不了几步,他却咦地一声停下脚步:巡抚和守备太监争风,呵呵,破局在即。

心中顿时有了个主意。

抬头看去,太阳正当空。因为凤阳城位于淮河边上。加上小冰河期的天气实在太冷,空气中弥漫着稀薄的水气。

薄雾中,那阳光却是白色的。

此刻已经是崇祯八年正月初六,距离张献忠高迎祥进凤阳还剩九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