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十国帝王 > 章四十五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

十国帝王 章四十五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1:34:09 来源:88小说

?♂

高审思自丰安回军灵州后,河西三州兵马分为两部,一部自黄河之西北上,进抵灵武县一带,与刘知远所率的定难军主力汇合,一部东渡黄河后同样北上,攻打鸣沙城,其意,在攻克身为灵州屏障的鸣沙城后,占领黄河要津,为刘知远所部东渡黄河保驾护航。

定鼎三年秋九月初九,河西军队攻占鸣沙城。

当其时也,灵武县已经被围攻近两月,柴克宏病重,卧榻不起,仍旧停胡床于城上,并于身旁置薄皮棺材一口,以明誓死不屈之志。

九月十二日,石敬瑭抵达灵武县,斥刘知远、杜重威征战不利之罪,夺刘知远主将之职,将杜重威发配阵前,令其身先士卒,率定难河西联军猛攻城池,旦夕不休。

激战三日,城池不克。

三日后,石敬瑭暂缓攻势,遣使于城前,劝降柴克宏,曰:愿与将军共谋大事,虚副帅之位以待。柴克宏闻听城外使者之言,愤然谓左右曰:老贼辱我太甚,何人为本将射杀贼使?

吴春闻言而出,持强弓,挽如圆月,射之,一箭而中使者额头。

石敬瑭恼羞成怒,大骂之,再令联军全力攻城,定难、河西悍将勇士轮番上阵,猛攻数日,尸体堆砌如山,将士攀之而能上城。

仍是不克。

九月二十日,石敬瑭舍灵武县城,率定难、河西联军主力东渡黄河,只留偏师围之。

数日后,联军陆续抵达灵州城外,遂围城。

攻城前日,两军将领齐聚中军大帐军议。

军议后,诸将散去,石敬瑭在帐中与河西三州领兵首领座谈。

“自安史之乱以来,中原藩镇林立,帝室羸弱,唐朝廷实已无力掌控河西,就如吐蕃自永旦、欧松两位王子争立,王室内战后,大臣纷纷据土称雄彼此混战,王朝土崩瓦解一样。自唐朝廷开疆扩土以来,河西内外就是帝室安置诸部之所,向来诸部杂居,又且毗邻西域,故而纷争不断,常有战火,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少了唐朝廷这座大山压在头上,河西英雄辈出,豪杰争相崛起,再后,吐蕃内乱,王朝土崩瓦解,无数大小部落进入河西,此处便演绎出无数功业与佳话。先前,张义潮异军突起,率归义军左征右伐,统领十一州之地,是何等得意气风发!这等丰功伟绩,引得无数豪杰心驰神往,我辈生于当世,焉能让先人专美于前,而不思建功立业?”

石敬瑭边饮茶边说道,态度上不急不缓,俨然大将风范,言语里则充满蛊惑煽动之意,让人神思为其所吸引,“此番灵州汇聚各方英杰无数,并及兵马十万,正是有志者大展拳脚之时,你我只需夺下灵州,便能挥师南下直入中原,唐朝廷鲜有险关要塞可守,届时中原之财货,任由各位取用,那河西无数先辈未曾建立的功业,就要在诸位手上得以成就,本帅在这里要先行恭贺诸位了。”

占据凉州的是吐蕃后裔吐谷蕃,即所谓的温末集团,这回领军前来的首领叫作杜论禄加,典型的吐蕃人面孔,发浓须长而面色黑赤,一双眸子很是慑人,显出他是精兵强干之辈,此时他饱含深意的笑道:“石帅此番统领党项、汉人数万精兵,与我等来做这样的大买卖,出力甚多,我等都看在眼里,心中钦佩得很。只是石帅身为唐臣,引我等纵兵中原,所图为何,居心何在,却是让人不解。”

占据肃、甘二州的是回鹘人,以甘州为首,即所谓的甘州回鹘,首领药罗葛狄银,身为蒙古草原人后裔,面孔自然与吐蕃人不同,那眸子里也带着些草原人少有的狡黠,此时桀桀笑道:“石帅心有大志,你我岂非早就知晓?此番攻打灵州,石帅之所以这样卖力,还不是日后多有用得着你我的地方?”

“石帅要领兵南下,弑君篡位,成为中原之主,仅凭他手中的那些兵马,可是万万不可能功成。要我说,禄加可汗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相反,来日纵兵长安、洛阳,可别忘了手脚麻利些,尽快多取些财货女人和奴隶,否则,一旦石帅成了中原之主,与你我可就不再是一条道上的人了,那时你我进到了他的地头,他若反手来对付你我,可是容易得很。”

石敬瑭面上保持着笑容,微微侧偏着头,听人给他翻译杜论禄加与药罗葛狄银的话,虽然与吐蕃、回鹘接触不是一两日了,他却没有去学习对方语言的意思,别看他表面上不拿捏架子,对两人友善亲切得很,甚至还带有三分恭敬,实则内心里从未正视过对方,在他眼里,这些人也不过就是一群化外蛮夷罢了,见利则如群狼扑食,见不利则做鸟兽散,哪里懂得甚么诗书礼仪,哪里知晓甚么叫智慧远见。这种人也想成就大事?那是痴人说梦。没碰到有大智慧的唐人也就罢了,碰到了有力量有智慧的唐人,这些人就只有被利用被任意摆布的下场,就如他现在做的一样。

石敬瑭虽然有求于人,要依仗对方的兵马,但这并不妨碍他以自己是唐人自傲,在文化与精神上俯视这帮他眼中的蛮夷。在石敬瑭眼里,再怎么说,他自己也是读过《春秋》《史记》,受过唐文化唐智慧熏陶过的人,这帮河西的蛮子知道甚么,他们识几个字,他们有自己的《史记》和《春秋》吗,他们有自己的百家思想吗,一帮没有历史的蛮子,注定了也不会有未来。

待身旁的人给他翻译完了药罗葛狄银的话,石敬瑭端正坐姿,正色肃然道:“葛狄银可汗此言差矣,此番本帅既然与两位结盟,自然就会肝胆相照,再无他念,两位应该知晓,我唐人最是看重承诺,所谓一诺千金是也,纵观古今,但凡我唐人与诸部盟好,从未有过背信弃诺的情况,两位还有甚么不放心的?此等言论,太伤害你我的感情了,万莫再言。”

杜论禄加不置可否,依然是笑容深邃的模样,这模样落在石敬瑭眼里,让他心中不由得暗自诽谤:狗蛮贼,故作甚么高深,真是邯郸学步,丢人现眼!

药罗葛狄银和杜论禄加的做派不同,事实上作为河西兵马雄厚的一方,他的态度向来强硬,“石帅的话我自然是信的,然则空口无凭,下面的将士却未必相信。别的姑且不言,在我等先前的盟约中,石帅可是保证过了,两月之内必定拿下黄河之西的土地,但事实如何?时至今日,灵武县也没能攻克,让大军耽误了许多光阴,这可是贻误战机。这等时候,石帅若是不拿出诚意,明日之战,你让我部勇士如何能放心力战?”

“葛狄银可汗有话不妨直说。”石敬瑭摆摆手道,看着无论长相还是做派,在他眼中都跟野兽无异的药罗葛狄银,一副老谋深算的智者模样,他心头就像是吃了一只苍蝇般直犯恶心。

药罗葛狄银阴笑道:“此番攻下灵州后,一应财货百姓,都归我河西兵马所有,尔部不得取一甲一粮,石帅入主中原后,这灵州之地,就得割让给本汗!”

石敬瑭怔了怔,“大战之前,葛狄银可汗携兵要价,不觉得不太合适?”

药罗葛狄银呵呵一笑,转身去问杜论禄加,“你觉得如何?”

杜论禄加笑道:“合适,很合适,就该如此。”

药罗葛狄银朝石敬瑭耸耸肩,“你看,大伙儿都觉得合适。”

石敬瑭心中冷笑不迭,嘴上则道:“既然如此,只要明日大战时河西将士奋勇夺城,本帅便是答应了二位又有何妨?”

“石帅明智!”药罗葛狄银哈哈大笑。

“石帅真是我部永远的好朋友!”杜论禄加先是眉飞色舞,又赶紧收敛了神色,恢复那高深莫测的做派。

石敬瑭心头暗自鄙夷:一个灵州,我看你俩怎么瓜分,到时候你俩要是争执起来,我正好火上浇油,待引得你俩刀兵相向,渔翁之利还不是手到擒来?

杜论禄加与药罗葛狄银离开后,一人从后帐走了出来,正是现今的党项首领李彝殷,因为石敬瑭娶了老党项首领女儿的原因,李彝殷算是他的兄长。

石敬瑭出镇夏州时,汉人将士只有数千之众,党项人原是马上民族,故而战争时的动员力量极大,又且党项人在夏州生活了超过百年,根深蒂固,这就使得石敬瑭不得不倚重之,不过为了平衡党项人,石敬瑭这些年没少招募汉人骁勇充入军中,但就眼下而言,定难军中还是党项人居多,当然也有很多混血。

李彝殷坐下后对石敬瑭道:“吐蕃人回鹘人贪利成性,今日敢以明日之战为要挟,让你割让灵州给他们,往后随着战事发展,说不得还有会许多要求,别的姑且不言,待得灵州攻克后,你不让军中部曲取甲取粮,掠夺奴隶,只怕会引起将士不满。”

李彝殷说的不满的人,自然是指党项人。

石敬瑭也为此头疼,党项人虽然在夏州居住了百年,有所汉化,但实际上汉化程度远远不够,马上民族的脾性并未消失,本质上跟吐蕃人与回鹘人的差别并不大。

“鸭子还没煮熟,着急甚么,那时我自有谋划,兄长不必担心。”石敬瑭心中想着,最不济多给军中一些赏赐就是了,灵州城的财货百姓无法掠夺,南边还有许多州县,不怕没有东西收入囊中。但这些话他不会给李彝殷说,在对方面前,他得保持自己胸有成竹、万事皆有把握的形象,跟杜论禄故作高深是一个道理。

“是我多虑了,你既然敢答应药罗葛狄银的要求,自然是有成算的。”李彝殷颔首道,多年相处下来,对石敬瑭他是打心眼里服气,否则此番也不会率领党项人跟他起事,从另一方面来说,石敬瑭若是连李彝殷都折服不了,那就真不用兴风作浪了。

李彝殷的态度让石敬瑭含笑点头,无论何时何地,被人近乎无条件信任的感觉都是特别好的,虽然此时他心里依旧在诽谤:有你个直娘贼的成算。

“拓拔怀光的情况如何?”石敬瑭忽然问。

拓拔怀光,乃是生活在凉州一带的党项人首领,此番杜论禄加率领的凉州军中,就有一支党项人马随行,石敬瑭既然决定了战后要拿河西开刀,自然不会放过拓拔怀光这么好的内应。夏州的党项人因为参与平定黄巢之乱有功,被唐朝廷授定难军节度使,赐了李姓,凉州党项人可没这个待遇。

“诸事皆照你的意思进行。”李彝殷说道,拓拔怀光也盼着夏州党项人入主凉州,毕竟在吐蕃人这个异族的屋檐下讨生活,不会有多么舒畅。

石敬瑭点点头,开始闭目养神,不复再多言。在他心头,昨日金戈铁马的场景,与来日荣登九五的场景交替变幻,让他嘴角勾勒出一抹笑意。

早先,石敬瑭只想在河西打下一块地盘,既是建立让子孙后代瞻仰的功业,也是为了讨得一块生存之地,但随着鞑靼部、契丹人、吐蕃人、回鹘人都被调动起来,尤其是到了灵州之后,看到麾下近十万兵马的盛况,他心中也逐渐滋生出更大的野心。

很多时候,野心的滋长源于现实刺激,如今石敬瑭就在想,入主中原,或许并不只是一个蛊惑诸部出兵的虚无托词——虽然朝廷已经统一中原、江南,二十万禁军兵强马壮、装备精良,但与当日被形势逼迫的,要在李从璟脚前下跪宣誓效忠,才能有活路的情况相比,如今自个儿可是手提十万雄兵,并且有强大盟友在侧呢。

风水轮流转,现实总是比传奇故事更加操蛋,未发生的事,谁又能说得准?

如果今夜石敬瑭会做梦,那一定是个美梦。

李彝殷见石敬瑭开始闭目养神,也无意在帐中多做停留,起身走出了大帐。

在帐外碰到正在巡查夜岗的石重贵,李彝殷停下了脚步,笑着招呼道:“时辰已晚,少帅还在为中军大帐巡查岗哨,如此父子情深,真是叫人羡慕不已。”

石重贵也停下脚步来见礼,虽然他并不待见这些党项人,但肯定不会表现出来,也不会在礼数上有差,就如他虽然特别反感“少帅”这个称呼,但自打刘知远告诉他,抵触这个称呼会让人觉得他跟石敬瑭关系不睦后,他就再也没有表现过不满。

眼下的石重贵心事重重,好在各种经历已经让他学会了隐藏心事,当下跟李彝殷的闲谈也来得毫无破绽,不过临了他还是禁不住问道:“大战在即,杜论禄加与药罗葛狄银可有趁机向父亲要挟甚么?”

李彝殷微笑道:“这个问题,少帅何不亲自去问大帅?”

“如此说来,是有的了。”石重贵心头隐隐作痛,“父亲可答应了?”

李彝殷笑而不语,意思再明显不过。

石重贵早就不是演武院那个心思单纯的少年郎了,当下便知,石敬瑭十有**又答应了对方的要求,这让他心头如有火烧,有鞑靼部和契丹先例在,石重贵不难想象,杜论禄加和药罗葛狄银都要求了些甚么,况且他还见过了对方在灵武县一线烧杀抢掠和掳掠人丁的场景,此时此刻,于秋夜凉风中,他胸中涌起一股对石敬瑭的憎恶之情,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这感情是如此浓烈如此抑制不住,以至于他都不能控制自己的神情变化,斯情斯景,石重贵清楚的意识到,石敬瑭正在成为民族罪人。

“河西这帮贼人,实在是可恨!”石重贵咬牙切齿,拳头狠狠砸在手心,将对石敬瑭的愤怒与憎恶,用这话转移到杜论禄加与药罗葛狄银身上。

李彝殷不疑有他,拍了拍石重贵的肩膀表示安慰。

......

庆州,怀安。

立马高处,远望长城,李从璟笑着对身旁的桑维翰道:“早年朕还是晋阳城中一介寻常少年郎,还没有从军征战南北时,还以为天下的长城,都是建来抵御塞外草原民族的,也不知在中原、江南腹地,亦有许多长城关塞。”

桑维翰点头附和道:“春秋战国时,诸侯伐交频频,因了攻防之需,列国中始出现了长城,所谓‘诸侯互防以长城’——建长城,而后有要塞,设守捉,而后屯重兵。究其根源,最早的应该是楚国的‘方城’。只不过早期的方城和长城,没有现今存留的北方拒胡长城这样雄伟,大多不过是依山势建造一堵高墙罢了。”

“国侨果然博闻广记。”李从璟笑着赞美一句,收回望向长城的目光,落回山丘前的官道上,彼处,铁甲如洪流,抢戟如密林,精骑如云帆,烟尘滚滚,正是禁军在行军。

“此番出兵朔方,要进入灵州地界,首先得经过温池、安乐两地,军报有言,贼军已至灵州城下,既是如此,贼人必定遣兵来夺此两地,不知可曾赶到了?”李从璟这话,问的却是身后的孟平。

孟平笑着回答道:“今早的军报,还未提及两地出现贼军,看来贼人的行动并不利索。”

李从璟淡淡道:“非是他们不想利索,只是没这个机会罢了。”

说完,又问:“依你之见,遣谁先行一步为前锋?”

“史彦超可以胜任。”孟平回答。

李从璟笑里带有深意,“史彦超要率那五千‘利器’给贼军一个惊喜,不好早早消耗了精神,还是让李彦琳去吧。”

“得令!”

御驾亲征,这说明李从璟已经没有跟诸方兴兵者,你来我往、纠缠日久的兴致,他要的,是以雷霆之势廓清宇内。

——————

ps:写得顺且快的话,两个月内完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