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十国帝王 > 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1

十国帝王 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1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1:34:09 来源:88小说

?黄巢之后天下大乱,在岭南称王的是刘隐。刘隐扫平岭南,建立大业基础,被后梁册封为南海王。刘隐死后,其弟刘龑继承基业,趁着中原梁晋争霸之机称帝,至今已是十五年有余。

刘龑治理岭南,政策得当,善于用人,并且跟王审知治理闽地一样,大兴海商,两广之地的条件比闽地好,是以农业、商业也都发展的比闽地好,国力比闽国高了一个层次。

眼下的刘龑,还没到晚年暴戾无道的时候,虽然有些不好的习性,但整体来说是个英明人物。眼下的南汉,也正是经济繁荣、民生安定、国力鼎盛的时候。

南汉称广州为番禹、兴王府,并以之为国都。

薛文杰奉王延钧之命,到番禹来与岭南结盟、请发援兵,虽说他有自己的小心思,但还是把差事按部就班的做了。

刘龑见过薛文杰后,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讨论了许久,最后得出了统一意见:跟王延钧结盟,声援王延钧抵抗唐军,但不发兵支援。

岭南君臣没有跟唐军开战的勇气。

曾今率军北上声援吴国的大将苏章,归来后跟刘龑详细汇报了芜湖镇的战况,百战军一日而败吴军三万兵马的战绩,让岭南君臣胆寒不已。

其实就算没有苏章的汇报,岭南君臣也没有夜郎自大的本钱。

岭南多大点地盘?江北、江南那么大的地方,楚国、吴国那样强大的诸侯,大唐说平定就平定、说灭就灭,岭南哪有底气跟大唐争锋?

况且,再如何满打满算,从李嗣源即位到如今大唐大定天下,还不到十年时间。

岭南可以谋求固土自保,但绝不可以到唐军面前挑事。

尤其苏章最后转述的孟平的那句话,让岭南君臣日夜难安。

“诸位归去,好生吃喝,纵情享乐。没有多少年了,这天下说一统,就一统了!”

唐军来统一岭南的时候,也就是岭南君臣富贵终结的时候。

刘龑为此没少日日唉声叹气,最后只能抱定这样一个希望:“但愿闽地好生据土自守,多抵挡唐军一些时日,多消耗唐军一些战力,如此我大汉的压力也小些。”

然而天不遂人愿。

还没等刘龑组织好使节队伍,去闽地跟王延钧碰面,闽地就接连传来消息:长乐被唐军攻占,泉州被唐军攻占,王延钧逃奔番禹而来。

算起来,从唐军进入闽地,到王延钧逃离闽地,前后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闽地五州十余县,未及一月就被唐军尽数收入囊中。

刘龑听到这个消息后,已经一整日没吃下饭,“太不中用了,王延钧也太不中用了!”

“非是王延钧不中用,而是唐军声势太大。”兵部尚书赵光胤说道,“闽地那些虾兵蟹将,本就挡不住唐军,更何况王延钧在闽地不得人心,且两战都率先出逃,闽地哪里还能抵挡唐军兵锋?”

刘龑用力拍打案几,“事到如今,尚书就不要长他人兵威,灭自家志气了!还是赶紧想想法子,拿出应对唐军的策略来!”

“无非修缮城防,严加戒备,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而已,陛下何须惊慌?”兵部侍郎杨洞潜说道,言语豪壮,颇有几分硬气,“大汉立国十数年,陛下与先帝治理岭南数十年,根基稳固、民心归顺,唐军远道而来,而我以逸待劳,且有山川之险可为屏障,何足为惧!”

“侍郎说得好!此番唐军虽然势大,但我大汉也不是任人宰割之辈,朕要倾举国之力,与唐军决一死战!”刘龑站起身,生出几分豪气,“顺势者得天下,而天下又皆为逆势者所破,成败未到,立时不可知也!两军交战,究竟鹿死谁手,总要战过才能见分晓!”

岭南虽然无意去撩拨唐军的虎须,但既然唐军已经打到家门口来了,岭南也没有坐以待毙的道理。

本就在加紧备战的岭南,自即日起,声势愈发浩大起来,招募青壮、修缮甲兵、派遣斥候、征集粮草,各项事务都进行的如火如荼。

不日,王延钧到了番禹。

刘龑略尽地主之谊,在宫里招待了对方。

宴席上,王延钧的妃子陈金凤、李春燕,第一回见到了谢宜清。

史书有载:“尚仪谢氏,名宜清,姿容绝艳,选入事高祖,爱之,进职尚仪。”

刘龑与王延钧在主殿宴饮,两人的妃子在偏殿。

陈金凤如今跟着王延钧流亡他国,凄凉神伤之余,也要为日后做打算。来之前王延钧就吩咐过她,要注意跟刘龑的嫔妃好生相处,若是能结识一二姐妹,对日后他们在番禹生活,都是大有好处的。

故此,陈金凤不敢怠慢,而谢宜清,便是陈金凤的目标之一。之所以把谢宜清选定为目标,也是有缘故的。

“谢尚仪出身名门,祖上乃是阳夏谢氏,也即淝水之战中大败苻坚的谢安、谢玄的后人。其父昔曾任职广州,谢尚仪是正经的官宦之后。不仅生得美貌无双,难得的是知书达理,传闻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过好似性子比较冷清,属于孤芳自赏的那一类女子。”

来的路上,陈金凤这样跟李春燕介绍谢宜清,陈金凤自负有几分才情,善音律、能赋诗,所以自觉跟谢宜清有几分亲近,“听说谢尚仪不善事人,不愿意拉下架子好生跟刘龑相处那刘龑是个粗人,没甚么学问,所以两人谈不来。传闻刘龑之所以将谢尚仪选进宫,也是垂涎对方的家世,想为自己搏个好名声。所以这谢尚仪进宫没两日,就跟刘龑‘分道扬镳’了,平日里几乎不照面。”

“这样的人,不受宠,拉拢了也没甚么用吧?”李春燕奇怪道。

“你傻呀,谢尚仪有家世,刘龑还指望用她来提升自己的名声呢,虽然没甚么宠幸,但肯定有求必应再者,谢尚仪是官宦之后,家人在番禹说得上话,这可是对我们日后大有好处呢!”陈金凤教训道。

李春燕反应过来,“原来如此。”

初见谢宜清,陈金凤如见仙人,不禁自惭形愧。

帷幄下的小案前,静坐着一名白裳女子,妆饰极尽简约,侧脸清秀而娇媚,如同出水芙蓉,在满殿披金戴银的莺莺燕燕中,有一股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静坐眼前,却如远在流云之上,清丽脱俗,不可描述;飘渺无依,孤零零如浮萍,仿佛被世人所遗忘,恬淡安静,虽孤芳自赏,却不顾影自怜。

陈金凤不知道的是,谢宜清也听过说她这个有名的“万安娘娘”。

“陈金凤是福清人氏,父亲名叫陈候伦,曾在福建观察使陈岩手下当差,陈岩有断袖之癖,常与陈候伦同起同卧,视其为男妾。陈岩有小妾陆氏,也喜欢年少英俊的陈候伦,便暗地里与他私通。陈岩死后,妻弟范晖继承陈岩的基业,自称留后,陆氏就委身于范晖,而此时陆氏已经怀上了陈金凤。”

“后来王审知在闽地起势,攻打范晖,后者兵败,陆氏携陈金凤流落民间,被族人收养。王审知占据闽地,广选良家女子充入后宫,陈金凤年方十七,有幸入选,便摇身一变成了王审知的宠妃。至于王审知患病时,陈金凤勾搭上王延钧,实在颇有陆氏‘家风’。”

实话说,谢宜清看不上陈金凤。

所以面对陈金凤的亲近,谢宜清始终不冷不热。

但谢宜清实际上是孤苦伶仃的人,平日里身边连个能说话的都没有,宫女虽然能解闷,却不知诗书,没有共同语言,无法深入交流,自然也就走不进她的内心。

谢宜清是个孤独的人,没有同伴。

每一个孤独的人,纵然再如何习惯孤独,其实多多少少都期盼着有人陪伴。只是她们选择同伴的要求太过狭隘,难有真正合胃口的,所以才会选择与孤独为伍。

陈金凤颇有几分才情,最终竟然打动了谢宜清。陈金凤留言说要日后再来进宫问候的时候,谢宜清没有拒绝。

王延钧到番禹后没多久,水陆并举的唐军在闽地南部完成集结,便马不停蹄向岭南开进。

从闽地南部的泉州、漳州一带,走陆路奔向番禹,沿途尽是山地,道路实在不好走,很耽误行程,而且会让岭南的防守变得较为容易。

所以唐军主力多乘船舰,沿岸东下,避过连绵不绝的山地险境,直奔番禹。

早先侍卫亲军在扬州建江北行营时,李从璟曾让侍卫亲军选编淮北精通水性的精卒,此番举措的作用在此时显现了出来,若非很多将士识得水性,此番非得在船上吐晕不可。

但侍卫亲军有很多中原将士,这时候就比较受苦。

好在也不是所有中原将士都晕船。

对不晕船的将士而言,坐在船舰上赶路,实在比用双腿走路,要来的舒服得多。

过了潮州后,拥有近五千艘船舰的唐军水师,日复一日接近了郁江口。

不过唐军没有选择直接进入郁江口,去攻打番禹,而是在红海湾、大亚湾一带,陆续放下许多马步军将士,并及各类辎重。

——————

这两天疯狂失眠,双目疼得厉害,影响了更新,我尽量快些恢复。话说,哪位大兄弟有好的对付失眠的法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