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十国帝王 > 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3

?战事间隙,杨溥的仪仗出现在城头。看书阁wwδ守城的吴军将士与协助守城的青壮,见此无不是惊喜不已,城头马道城墙甬道和城内街道上,数万吴军将士与百姓悉数跪拜,山呼万岁的声音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这等堪称波澜壮阔的景象,足以让任何一个男儿热血澎湃,但被众人拥簇的大吴皇帝杨溥,心绪虽然波动的厉害,却没有半分热血与喜色。因为将士与百姓在山呼万岁之后,就开始对大丞相呼喊不停。

杨溥看了身旁的徐知诰一眼,对方脸上挂着上位者特有的淡然笑意,向金陵军民挥手致意。

接着,徐知诰带着杨溥,在城头停留了片刻,并且亲自与寻常士卒、青壮攀谈几句。

远处的吴军将士与百姓,只能看到杨溥的皇帝仪仗,并不能知晓杨溥都说了甚么做了甚么,但只要能看到皇帝仪仗,知晓皇帝也能走上城头,就足以让他们大受鼓舞,况且皇帝与丞相慰劳士卒的情况,不用多时就能传遍全城。

在徐知诰的事先安排下,城上与城内响起阵阵“誓与大吴共存亡”“誓死护卫陛下”“敢为金陵效死”“跟随丞相击溃北贼”之类的声音,引得全城群情高昂,士气大振。

在即将离开城头的时候,面对军民的阵阵山呼,杨溥看了身前姿态恭敬的徐知诰一眼,眼神触碰到对方犀利的目光时,知道这个时候该他履行职责了。

于是将先前徐知诰在宫廷中告诫他的话,一字不差的向全城军民复述了一遍。

随后杨溥就听到金陵军民再度山呼万岁,无疑都对他的这等诏令深信不疑,并且多少觉得有些理所应当。

这一幕落在杨溥眼里,让他更加悲伤,心头的无力感也已决堤。如今在他面的金陵军民,本该是他的将士,是他的子民,但现在,却因为他将诸事委任徐知诰的一番话,而这般作派,饶是早已知道自己只是个傀儡,杨溥心里也分外苦涩。

“陛下累了,送陛下回宫安歇,守城之事,交由我等即可。”见效果达到,徐知诰如是吩咐杨溥的左右。

杨溥最后在高处望了一眼满城军民,虽然此番景象只会让他更加伤感,但他也有多番留恋。只不过徐知诰说他累了,他便只能累了,徐知诰说要他回宫,他便只能回宫。

杨溥到城头后引起的莫大动静,自然也落在城外唐军眼里。帝王仪仗到底非同小可、太过惹眼,望楼上的夏鲁奇、孟平、郭威、钱元瓘等人,甚至遥遥望见了杨溥的身影。

金陵城军民受杨溥感召,此时士气大振,这意味着甚么众人心里都明白,夏鲁奇眼中掠过一抹一闪而逝的忧色,像是蜻蜓点水一般不着痕迹,孟平与郭威神色如常,并没有甚么讶异的地方,钱元瓘则是诸人中心态最好的一个。

“自古以来,但凡君王能在京师城头露面,誓死与军民共同据守京师城池的,很多都能如愿守住城池不失。”夏鲁奇望着闹腾的金陵城头,语气很平缓很客观,既没有对金陵的忌惮也没有对金陵的轻视,“但古往今来,真能在敌军大举抵达京师城下,而能不弃城而逃的君王,却是少之又少。”

“城池到底是死地,无法挪动,而人却不一样。对国家而言,只要君王在,社稷就在。若是君王与城池一同有甚么差池,可就没有君王也没有国家了,所以每逢敌军围城,君王多是弃城而逃,以图来日。”接话的不是孟平和郭威,而是钱元瓘。

孟平笑道:“金陵不过一隅之地,如何能跟古往今来的君王相提并论?就眼下而言,无论是杨溥还是徐知诰,若是弃城而逃,让我王师占据城池,那江南西道可就平定了,哪里还有他们再图来日的时候?弃城而走,他们能到哪里去,去岭南不成?”

郭威比较讲究实际,向来不喜欢说多余的话,“杨溥到城头来激励士气,必然使得金陵军民死战,我等要攻下金陵城,只怕要费不少力气了。”

听了郭威这话,众人都默然下来。

虽然朝廷没有严令多久攻克城池,但及早底定金陵,却是领兵将领需要在意的事情,如若金陵久攻不下,对众人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好消息。

如今夏鲁奇是江南招讨使,统帅二十万王师,孟平、郭威、钱元瓘为副,他们身上都担着重担。

“金陵是场大战,此事你我早就知晓,无论金陵是否殊死抵抗,王师将士都要全力攻城,及早将其拿下!诸将都是军中栋梁,忠君报国之道就不必本帅多言了,还望诸位同心同德!”夏鲁奇肃然对众人道。

众人莫不应是。

李从璟没有去金陵主持战事,而是在洛阳助李嗣源处理国政,既然太子都不去金陵,赵王李从荣、宋王李从厚就更没有道理去了。李从荣作为攻略湖南王师名义上的统帅,平定楚地有大功,回到洛阳之后自然受到不少恭维。

但臣子们在意的,却不是李从荣平定湖南的功劳,而是李从荣与李从璟貌离神合,在长兴元年合力将藩镇、不法官员和吴国摆了一道的奇事。对这件事最感到震惊的还是李从厚,在李从荣回洛阳的当日,他请命出城相迎,据说兄弟俩兀一见面,李从厚便拜倒谢罪。

此情此景,兄弟和睦,自然引来臣子们不遗余力的称赞。

冬至这一日,李从璟、李从荣、李从厚三人,在宫中跟李嗣源“坐而论道”,几人兴致高昂的时候,李嗣源又起了考校李从厚武艺的心思,于是长兴元年的那一幕再度上演。

正当众人其乐融融的时候,一份来自金陵的军报打破了原有的气氛。

“刘龑胆大妄为,竟然派遣甲兵驰援金陵,公然与金陵联合抵抗王师,他这是嫌日子过得太安生了,要触犯天威不成?”李嗣源在亭子里看罢军报,当即面色一冷。

刘龑,便是坐拥两广之地的南汉皇帝。

李从璟接过军报来看,旋即轻笑道:“刘龑自不量力,行此飞蛾扑火之举,何足为虑?孟平已经率部在丹阳湖相迎,料来岭南兵马也难以突破孟平的防线。”

话说到这,李从璟收敛了笑意,“只不过如此一来,围攻金陵的王师被迫分兵,却是使得金陵战事要拖延一段时日了。钱元瓘的兵马钱粮自筹,而十五万王师的各种物资,却是得由朝廷来供应,战事每持续一日,对府库来说都是莫大负担。”

李从荣与李从厚的意见则很简单直接,“刘龑不知天高地厚,兴兵与我王师为敌,其罪当诛!”

金陵与广州向来交好,吴*中的战马,大多是得自南汉的岭南马,如今天下形势有变,吴国与南汉唇齿相依,吴国若是灭亡,则大唐接下来兵锋势必直指广州,刘龑帮助吴国抵抗王师也在情理之中。

“刘龑的兵马不过区区三万,又是远道而来,有孟平南下丹阳湖一带相据,想必不日可以得胜,王师围攻金陵的大局误不了。”李从璟最后如是说道。

父子几人谈论正事谈论的差不多的时候,李永宁到了。

李永宁到小亭里坐下来,众人闲聊两句,李嗣源像是突然想到了甚么事,颇有些不满的对李永宁道:“石敬瑭在夏州是怎么回事,半年来我数度接到禀报,都是说他与党项有不宣之谋,还往河西不停派遣探子,你可知晓他是何想法?”

李永宁颔首绞着手帕,不无委屈道:“我久居洛阳,哪里知道夏州的事?”

石敬瑭出镇夏州,起初党项并不接纳,并且发生过叛乱,两者打了近年,后来不知怎么双方就和解了,还相处的不错。

“他没跟你说甚么?”李嗣源狐疑的看着李永宁。

李永宁微微瘪着嘴,却偷偷看了李从璟一眼,“我甚么都不知道,夏州的事父亲还是问从璟好了,他应该知道的清楚些。”

李从璟正在饮茶,闻言差些一口喷出来,无辜的看向李永宁,心说这事怎么就说到我头上了?

李嗣源又狐疑的看了李从璟一眼,“昔年你跟石敬瑭吵闹,还是从璟把你接回来的,为此他可是开罪了石敬瑭,两人相处的不算好。虽说让石敬瑭出镇夏州是朝廷的主意,但也是由他提起.......罢了,此事还是往后再论吧,眼下金陵战事要紧。”

金陵的战事并没有在长兴三年落下帷幕,而是一直持续到了长兴四年春。

长兴四年的大唐,政事方面并没有大的波动,藩镇方面除却边军,已经基本不剩甚么兵马,节度使几乎成了有名无实的虚职,地方大事下有州县刺史县令主持,上有行省布政使、都指挥使、转运使统领,已经轮不到节度使来指手画脚。

春季的时候李嗣源又生了一场大病,后来虽然好转了,但皇帝的精气神却已大不如前,军国大事几乎都交给李从璟。

也是在这个时候,李从璟决定迅速解决金陵战事,否则就有迟则生变之虞。

好消息是,章子云主持的洛北作院,已经制造出了足够支撑前线一场大战的利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