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十国帝王 > 章八十五 君能以国士待我 我必以国士报之

十国帝王 章八十五 君能以国士待我 我必以国士报之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1:34:09 来源:88小说

?

(第二更)

六月初,李从璟至寿春。

依照李嗣源的意思,江淮之役是由李从璟领兵渡淮而开始,如今江淮十四州甫定,朝廷也不必另外遣使宣慰,就由李从璟来做这个收尾的工作,以太子身份宣慰江淮十四州,任命各州县官吏,定下江淮自此隶属大唐的名分。

对此李从璟自然没有意见,左右无非是多跑一趟而已,而且因为吴国未灭,唐军在江淮的驻军还有待部署,这些也需要李从璟来定下基调。

抵达寿州的时候,寿春依然未克,高审思依旧在城头督战。

经过一年鏖战,寿春已经面目全非,城外土山密布,沟壑纵横,营栅处处。寿春之所以还未攻克,固然是因为高审思得寿春人心,善于守城,另外一方面也是四镇八州的军队早已疲惫,后半年的攻城之战几乎是围而不攻。

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阳光明媚,李从璟策马来到寿春城外,命将士在城外摆下长达三百步,前后五排的木桌,置酒肉饭食于桌上,而后大军军阵退后于五百步外,再于宴席前置下两张案几,命孟松柏向城头喊话,叫高审思出城一晤。

寿春矢尽粮绝,城头上面有菜色的将士望见城外的壮观宴席,生涩的喉咙都不禁上下蠕动,但却没有一人有异动。不时,城门洞开,高审思单人独骑,出得城来。

天高云阔,旷野辽远,两张案几旁,身着黑色太子龙袍的李从璟直身而立。高审思下得马来,走近两步,向李从璟抱拳:“高审思见过太子。”

李从璟微微抱拳,笑意温和,“高将军,请。”

一年鏖战,高审思已不复当初的气度雍容,整个人瘦上了一圈不止,发丝蓬松而泛黄,面上颧骨突出,颇有些皮包骨头的意味,乍一看去浑如一介食不果腹的老农,但他那双眸子依然锐利,腰杆也依旧挺拔。

两人相对落座,孟松柏为高审思斟上酒,李从璟也无废话,举杯道:“高将军,请。”

高审思也不客气,一仰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豪气顿生。

第二杯的时候,高审思却不再饮,双手撑于膝上,端坐看向李从璟,“酒是好酒肉是好肉,然城中有数千将士、数万百姓无从享用,某饮一杯,是为礼敬太子,不能再饮。”

李从璟放下酒杯,也不介意,笑意真诚,“高将军风骨高洁,本宫敬佩不已。”

高审思身如松柏、面似青山,左右观看一眼城外狼藉的战场,目光最后在三百步宴席上掠过,喟然叹息道:“江淮十四州,大好河山,如今尽入君手,大唐甲兵鼎盛,实属某生平仅见。素闻陛下、太子勤于政事、疏于享乐,大唐有如今之象,某知时人不曾欺我。寿春弹丸之地,此时太子若是要取,不过反手之间,何以摆下这等阵仗?”

李从璟看向高审思,目光坦诚,“寿春的确可以强取,但本宫无意让两军士卒再徒然流血,将军意下如何?”

高审思默然不能言语。

李从璟道:“本宫知晓将军忠义,寿春一座孤城,外无救援,而将军得守一年,此情足以报恩,然士民何罪?”

高审思仰头对向苍穹,但见青天流云,他道:“在其位则谋其事,高审思何以敢有他念?”

李从璟看向高审思背后,寿春城虽然不复当日之完好,甚至已有些残破,但城头的士卒个个身形笔直,他若有所感,“大军围寿春以来,将军日夜苦战,能守得城池不失,已是世间难得的良将,去岁除夕时,将军领军出城夜袭我营,拔营三座,败军数千,差几使我大军溃败,此事足见将军之大才。”

高审思摇摇头,语调沧桑而带着几许无奈,“唐军营防严密,某虽得手一时,却是不能破得大局,最终也只能再度退入城中,何以当得起太子谬赞?”

“将军过谦了。”李从璟道,忽而问道:“听闻昨日夜里,公子暗逾城墙,想要入我营中,最后却为守军军校所执,可有此事?”

高审思脸上肌肉动了动,眸子里闪过一抹悲痛,“确有此事。”

李从璟道:“公子夜遁出城,想必是欲来见我,谋纾家祸。”

高审思眼神黯然,没有言语。

李从璟问道:“不知将军意欲如何处置公子?”

高审思微微抬头,掩盖住眼中的哀伤,缓缓吐出一个字:“斩!”

李从璟讶然道:“何以至此?”

高审思的声音有些微颤抖,“腰斩吾子,吾固然不忍,然不斩此子,吾如何面对寿春士民血战一年之功?”

一席话,掷地有声,既显得慷慨激昂,又充满悲痛苍凉。

李从璟摇摇头,断然道:“将军错了!”

高审思看向李从璟,“如何错了?”

李从璟道:“江淮十四州,尽入我手,寿春弹丸之地,何能置身事外?将军今日斩公子,使士民奋死力战,来日不过徒增伤亡而已,此岂是爱民之道?”

高审思低下头来,目光落在案桌上,久久不能言语。

李从璟站起身,向高审思深深一礼,“本宫请将军降!”

高审思不敢受李从璟大礼,连忙起身,声音复杂道:“何敢劳太子如此?”

李从璟执礼认真道:“将军乃国士,倘若降我,我必以国士待之!”

闻听此言,高审思心绪涌动,含泪道:“蒙太子如此高看,审思感激涕零,愧不敢当。太子仁义,审思本不该拒,然则寿春数万军民......”

李从璟道:“将军放心,寿春降我,则是我大唐子民,我必一视同仁,恩以待之。只要寿春守军开门出降,解甲后便可尽数入席,与我大唐将士把酒言欢!”

高审思热泪盈眶,双手轻颤不能自已,好半响,他伏地而拜,“太子胸怀宽广,实审思生平所仅见,来日廓清宇内一统天下者,舍大唐其谁?高审思愿降太子,寿春愿降大唐!”

李从璟连忙扶起高审思,开怀不已,“好!好!今得将军,实乃本宫之福!来日有将军为我大唐守国门,何人敢侧目而视?”

高审思感动不已,“审思何德何能,值得太子如此高看?”

“将军当然值得!”李从璟哈哈大笑,随即转身,大手一挥,“传令:大军后退五百步,迎寿春军出降,而后三军开宴!”他复看向高审思,“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今日,本宫便与将军一道,在这沙场之上共谋一醉!”

......

高审思心里清楚,寿春已不可守,李从璟眼下要取寿春城,易如反掌。既是如此,李从璟今日在城外摆下宴席,请他出城一叙,所求者何也?不外乎是他高审思这个人。

倘若唐军力战攻破寿春城,高审思自忖事后即便不自裁,以他阻拦唐军一年、使三万唐军滞留于此的事迹,纵然李从璟愿意用他,也必然为大唐官将所不容。而今主动献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而且今日李从璟在城外大摆宴席,与寿春士民共谋一醉,这般屏弃前嫌,不追究寿春士民抵挡王师的罪责,还能恩以待之,也就使得高审思足以对寿春有所交代。

李从璟能为高审思想到这一步,高审思如何不感激涕淋?

李从璟不记恨他高审思为唐军造成的种种麻烦,今日还能有这样的胸怀,高审思纵然是一颗石头心,也给李从璟焐热了。

自古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以李从璟今日的所作所为,即便往后李从璟不以国士待之,高审思也势必以国士报之!

......

寿春城外宴席盛,三军将士复开怀,各为其主曾攻伐,自此冠以李唐姓。

大宴一直持续到夜里,城外处处篝火,战罢后的将士放浪形骸,压力倾斜一空,取而代之的便是浑身的轻松惬意。

李从璟并没有多饮酒,高审思虽然是一员悍将,酒量却出奇的差,早已醉得不省人事,李从璟叫人抬了丢到帐里了。此时他站在角楼上,望一望星空下的寿春城,又望一望寿春城前的将士,酒不醉人人自醉。

孟松柏护卫在李从璟身后,如一尊石像,寸步不离,不仅如此,近卫都的甲士也都聚集在角楼不远处,足以应对一切突然情况。作为李从璟的侍卫统领,孟松柏在警卫一事上向来滴水不漏。

李从璟忽然回过头来,对孟松柏道:“江山万里,诸侯遍地,来日大唐势必一一征伐,你有沙场建功之心否?”

孟松柏心头一动,知道李从璟这是要外放他领兵了,他跟随李从璟左右多年,耳濡目染,本身的军事素养早已胜过一般将领,而且作为李从璟亲信,一旦领兵势必得到重用,当下按捺住激动抱拳道:“愿为太子征战天下!”

李从璟笑了笑,“天下不是我一个人的,它属于所有唐人,你要为大唐征战天下。”

“是!”孟松柏谨记教诲。

李从璟复又看向寿春城,彼处,灯火阑珊。

江淮之役由寿春而始,如今也由寿春而终,李从璟亲自画下的这个句号,堪称圆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