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十国帝王 > 章八十二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9

十国帝王 章八十二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9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1:34:09 来源:88小说

?(第二更)

刘仁赡没想到王彦俦竟然是打的这般主意,一时间不能接受这个提议,怔了好半响。

撤回吴国,这的确是王彦俦的真实想法。在滁州城外被唐军一举击溃的时候,王彦俦就认清了形势,这一仗没有办法再打下去,如果想要活命,就只得整军南撤,若想跟唐军鱼死网破,那根本就没有可能,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单方面被唐军屠杀。

王会的数万大军都败了,北征的八万骁勇都散了,他王彦俦不过是个和州刺史,麾下兵马满打满算不过三千之众,拿什么去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扭转局势,把唐军打退?真当自个儿是真命天子了?

“滁州之败非人力所能挽回,大势所迫我也不能不引军退走,否则就要落得军败身死的下场。王会那厮又多番猜忌于我,时时想要将我除之而后快,故而我实不能在战后与他一道撤往全椒县,否则此獠必定将战败之责归咎于我。此人沙场才学平平,妒贤嫉能、排挤同僚却是一把好手,我不能不妨他。”

王彦俦在心里如此想着,“此番八万骁勇北征失败,江淮战局已经彻底溃烂,王师回天乏术,再想要与中原争夺江淮,已是不切实际。当此之际,除却引军南撤,还有何路可走?然则我若是独自舍弃大军南撤,事后必定为朝廷所不容,被追究战场逃逸的责任,故而我必须得拉着刘仁赡一起南归,如此,回金陵后我俩也能互相照应,不至于太过被动。”

念及于此,见刘仁赡仍是不说话,王彦俦便劝他:“江淮之战到了如今这步田地,是否难以为继,不用某家多言,想必刘将军心中已有评判。当此之际,事不可为,如何勉强为之?江淮战局糜烂,你我引军南撤,事后怎么说都有‘全军而还’的功劳在,朝廷岂会不体谅你我的处境?”

王彦俦本以为刘仁赡深思熟虑后会同意他的提议,孰料刘仁赡突然盯着他,语气不善道:“未战先逃,岂是报效国家之道?素闻王将军在和州时,屡次击退北贼来攻,难道凭的就是这等贪生怕死之态?”

王彦俦怔了怔,刘仁赡的话太不客气了些,当下有些恼火道:“刘将军!王某自打与北贼交战,那一回不是亲临战阵、身先士卒?眼下事不可为而强行为之,是自取灭亡之道!难道刘将军为了全自身忠义之名,便不顾忌万千将士的性命?!”

刘仁赡拍案而起,怒气冲冲:“社稷蒙尘,血性男儿当舍躯以报国,岂是为了名声!”言罢,他摆了摆手,冷静下来,眼中却露出厌恶之色,“道不同,不相为谋,王将军若要南撤,某不阻拦,但若想让某与将军同做逃兵,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既是如此,某先告辞!”王彦俦自觉受辱,哪里还呆的下去,愤而起身出帐。

刘仁赡不屑于王彦俦的贪生怕死之态,在对方出帐之后,愤而拔刀砍翻了案桌。等他好不容易冷静下来,便寻思道:“王会虽然在滁州吃了败仗,但退守全椒县应该没问题,总不至于被北贼在半道追上杀尽,再者全椒县亦有数千兵马,闻知王会败阵必会前去接应,如此一来,只要王会能在全椒县守住一段时日,此番庐州有马仁裕打开局面,只要某再在**、天长一线有所斩获,大军的处境虽然不利,仍是可图来日!”

想到这里,刘仁赡心绪平和下来,继续深思:“和州有我大军两万,进能支援全椒县,退可保大军后方无忧,若我能克下**、天长等地,扭转战局颓势,届时和州纵然战事不利,大军也可乘船东进在扬州登岸,我再加以配合从北面进军扬州,则扬州之围易解!扬州之围一解,江淮战事仍旧大有可为!”

如此想着,刘仁赡重拾信心。

不久后军士来报,王彦俦回营之后,并没有立即调集其部将士南撤。

这让刘仁赡心头稍稍安定,嘴上冷笑道:“王彦俦本就是宵小之辈,昔年靠着给亲友下套、诛杀刺史得以起势,乃是闻利而进、闻不利而退之人,此番我若不退,他怎敢冒着事后被朝廷降罪的危险,独自南撤?”

念及于此,刘仁赡传下军令,让斥候去全椒县一带打探王会所部的情况。他心头暗暗下定决心,只要得到王会成功退守全椒县的消息,他就留下少数部曲和王彦俦在这里迷惑、牵制李彦超,自率主力奔袭天长县!

然则心有万千期盼、极度渴望凭借自身才智,在危急之境为大军打开局面的刘仁赡,在营中左等右等,最终等来的却不是王会成功退守全椒县的消息,而是唐军精骑急速来袭的噩耗!

“这怎么可能?!”刘仁赡闻讯惊得呆住,完全无法置信,“北贼马军怎会出现在**?王将军呢?难道彼等放弃追击王将军了?”

“还没有王将军的消息......我部斥候远未靠近全椒县,就被北贼游骑悉数拦下,乔装后的探子又还未有消息传回......”来报的军士满头大汗,显得惶恐不安,语气结结巴巴,“听......听斥候碰到的溃卒说,北贼好似先一步到了全椒县,王将军......王将军中了埋伏,生死不知......”

“住口!这不可能!”刘仁赡急得欲要跳脚,眼前的事实太过难以让人接受,他所期望的不过是王会成功退往全椒县而已,全椒县距离滁州不过五十里左右,这件事怎么看都没有半分难度,王会就算再不顶事也不可能做不到——只要王会成功退守全椒县,他就能在**大展拳脚,奔袭天长、设伏李彦超,为大军重新打开局面了啊!

此时的刘仁赡还不知晓唐军的整个战略部署,更不不知道莫离的军事调动,他若是知晓这些事,便会明白天下人对莫离“时时料敌于先”的评价,并非是空穴来风!

“北......北贼来袭之马军,有多少人?”事实纵然再不符合他的预期,但终归是发生了,刘仁赡也只得想方设法去面对,到了此时,刘仁赡心头的希望之火也没有完全熄灭,最不济,他撤往瓜步总可以吧?

“北贼马军超过五千之众,皆是一人双骑!”军士说完这话的时候,已经差些软到在地。

刘仁赡心中如有甚么东西啪的一声碎裂,他一屁股坐在榻上,双目刹那间没了神采,“五......五千骑......怎么会有这么多?”

五千精骑拉开架势奔驰冲杀,已经不是两倍三倍数量步卒能够抵挡这样简单的换算问题。

——更何况,**城里还有李彦超的数千兵马!

......

率领五千精骑赶到**的,正是奉了莫离之令的西方邺,此来他们没有携带辎重,将士除却配套的兵甲弓弩之外,也都只携带了两日的清水口粮,故而速度极快,虽说不至于一日一夜奔袭三百里,但百五十里的路程,的的确确只用了两日就走完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五千精骑自然留有余力,可以一到**城外就展开对吴军的冲杀!

视野中出现**城的时候,西方邺眼神微微凛然。彼处,吴军将士正在撤出攻城战斗,想要在城前结防御大阵。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西方邺当然不会放过这等良机,当即一把拔出横刀,向前一引,“锋矢阵,冲击!”

到得空旷地带,五千精骑立即变阵,由行军阵型调整为进攻阵型,而后迅速结成锋矢阵,由西方邺领头,直奔吴军阵型的薄弱方位而去!

**城头,李彦超、丁茂等人,正在率部与攻城的吴军鏖战,忽然间,城前吴军阵后响起阵阵金锣声,旋即吴军士卒便潮水般退去,丁茂抬头一看,望见不远处挟尘滚滚奔来的铁甲洪流,立即精神一振,向李彦超喊道:“李将军,咱们的精骑到了!”

李彦超把横刀从面前一名吴军士卒腹腔里抽出来,一脚将面前的人踹下城头,扭头吐了一口血唾沫,待看清城外精骑的旗帜,同样是眼前放光,“是西方邺!传令全军:结阵出城,逆击贼军!”

丁茂应了声得令,立即招呼部曲转下城头,李彦超驻刀直立城头,胸中连日来没能击破刘仁赡的郁闷一扫而光,“他娘的刘仁赡,今日保管叫你尸首分离!”

不时,**城门洞开,黑甲黑袍的唐军结阵杀出,虎狼一般扑向城前的吴军士卒。

刘仁赡已经策马来到阵中,眼见唐军精骑已经杀到阵前,**城的守军几乎尽数出动,他心中叫苦不迭,举刀大吼:“稳住,稳住!众将士听令,报效国家,就在此时,各部随本将杀贼!”

他的话虽然喊的气势十足,将士却并不是都买账,眼见唐军精骑山峦黑云一般碾压过来,所到之处人仰马翻,兵刃与旗帜横飞,鲜血共尸体起舞,皆是胆战心惊,又见**唐军喊杀奔来,有摧城拔寨之势,冲入己方军阵中大肆冲杀,知晓己方正是腹背受敌,不禁都是惊慌不已。

另一处,王彦俦集结了本部将士,望着战场局势,脸色阴晴不定,他的部将急急忙忙跑过来,“将军,北贼势大,刘将军怕是难以抵挡,我部是不是冲上去,支援刘将军?”

“冲你娘的直娘贼!”王彦俦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北贼万余之众,马军过半,我等拿什么跟他们拼杀?”

“那要不退入营中据守?”有将领试探着问道。

“大军若是败了,营垒如何守得住?”王彦俦眼神阴沉,脸黑如墨。

“那该如何是好?”将领哭丧着脸,很是气馁。

“事到如今,唯有趁北贼还未杀穿大阵,刘仁赡还能抵挡片刻的时候,火速退往瓜步,寻机渡江南撤!”王彦俦说这话,是打算用刘仁赡作挡箭牌,掩护自己撤退了。

部将们都是无言,事到如今,形势他们也看得明白,若是与唐军死战,必定全军覆没,既然不能战,除了投降就只剩下逃走一条路。

王彦俦咬牙道:“北贼既然能调遣大批马军到**来,可见王会已经全军覆没,说不得,连和州也已被百战军攻下,当此之际,若不速速从瓜步南撤,尔等就将再无与父母妻儿团聚的机会!”

部将们听王彦俦这样说,也都知道只能如此,随即王彦俦一声喝令,卷旗携众舍了刘仁赡,迈开脚步向南奔逃而去。

就王彦俦而言,此时他心中也是痛苦万分。他本想拉着刘仁赡一道南撤,谁知刘仁赡一根筋,如今唐军来袭,他弃刘仁赡而走,罪责甚大,事后就算成功退回江南,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保得一条性命苟延残喘,功名富贵却是此生无望了。

......

吴军阵中,刘仁赡正率部与唐军力战,忽闻王彦俦携众逃奔,顿时怒火攻心,气得一口鲜血喷出,抽身回顾阵后,悲声痛骂道:“王彦俦,你不得好死,刘某此生与你誓不两立!”

大难临头,本是同林鸟的夫妻都要各自飞,更何况本就非亲非故的王彦俦?

王彦俦携众率先奔逃,本就腹背受敌惊惶不定的吴军士卒,闻知此变,士气更是跌落谷底,无论刘仁赡如何率亲兵死战,如何悲痛号召部曲与唐军死战报国,都止不住吴军的溃败与接连投降。

鏖战多时,刘仁赡也不知手刃了多少唐军,更不知身上已有多少伤口,在他即将力竭的时候,一直在寻他的李彦超率部冲杀过来,一马当先奔至刘仁赡面前,杀散刘仁赡的亲兵后,一杆长槊拍在刘仁赡的兜鍪上,将他打到在地不省人事。

“绑了此贼回城!”李彦超得手之后,快意的朝地上吐了口血沫。

连日来他虽然被刘仁赡缠出一身骚,倒也生出几分英雄惺惺相惜的意味来,是以没有将刘仁赡斩于阵中。

这一战并没有持续太久,从西方邺率领大军杀到,到战事落幕,吴军将士的死伤甚至都没有超过千人,余众皆尽解甲投降。

但凡大战,投降者占全军的比重越大,也就意味着这支军队在战场上丢失的大势越多,士卒已无多少战心。

————

第三更晚上十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