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十国帝王 > 章七十五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2

十国帝王 章七十五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2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1:34:09 来源:88小说

?(第一更并第二更)

房知温桀骜不驯,本身也是节度使出身,初到滁州时即对朱长志不假辞色,多有托大之态,而后在与王会的交战中,除却前两日力战外,之后便出工不出力——如若不然,在滁州军攻势压迫下,王会岂能分兵去袭击李彦超、丁茂所部?而后李彦超、丁茂战报传来,在明知王会分兵的情况下,滁州军对阵王会竟然仍无大胜,房知温就其罪可诛了。?ww?w?.?

房知温的心态,莫离是理解的。他久在节度使之位,曾今颇有功勋,加之本身又恃功自傲,故而领兵到江淮后,对莫离这个青年之辈不服气,他怠慢战事,不出全力配合莫离的战略部署,打的自然是寻机替而代之的主意,特别是卢绛、蒯鳌在扬州制造的风声传出来,房知温就更有这种心思。

所以莫离到滁州来第一件事,就是将房知温解职,免得他继续妨碍、危害大局。

如果房知温统带的是藩镇军,莫离或许顾忌一二,但他统带的是新编禁军,禁军将士跟他还没根深蒂固的关系,所以莫离处理起他来,就是雷霆手段。

帐中诸将见莫离转瞬间说将房知温解职就解职,半分商量的余地都没有,无不是心头凛然,早先因为听到卢绛、蒯鳌制造的风声,而对莫离有所疑虑的心思,此刻也全都烟消云散。

这正是莫离想要的结果,将疑帅,帅的军令还如何执行?

莫离接下来开始进行战术部署,“淮南兵八万之众:四万在滁州,一万在**,两万在和州东北,一万在庐州,如房知温所言,对方的确有破围而出之势。”

“淮南的用兵意图,在于突围,在于将战场拉大,最好是将寿州、滁州、扬州、和州、庐州重新练成一片,如此一来,淮南便能盘活整个江淮战场,将战局推回到战役初期。”

“我等要将淮南军尽歼于眼前,需得把握两个方面,其一,重新夺回战场主动权;其二,切断淮南退路。”

说到这,莫离丢了尺子,来到帅按后,直身站立,“淮南要将战场拉大,本帅便不跟他争一城一地之得失,此战的目标,就是逮着淮南主力打,待得歼灭淮南主力,淮南军的攻势自然土崩瓦解。”

诸将来到帐中肃立,等候莫离军令。

莫离环顾诸将,开始下达军令:“彭祖山、史彦超、李彦琳、陈青林、李正,尔等率领的援军是新锐之师,军械充足,兵锋正盛,自明日起,正面攻打城外王会所部主力!”

彭祖山、史彦超、李彦琳、陈青林、李正都是新近调任的禁军新军将领,先前在房知温麾下,本身就对房知温怠慢战事不满,如今得了莫离的攻坚令,自然责无旁贷,纷纷出列抱拳领命。

莫离继续道:“传令李彦卿、西方邺,舍弃庐州城,奔袭全椒县,断王会退路。若是攻打庐州的马仁裕部回援,则奔往含山县一带设伏;若是马仁裕不回援,则迅速攻占全椒县!”

最新军报,马仁裕威逼庐州城,只不过是虚晃一枪,其部在庐州城外露头,引得西方邺从前线回援庐州城后,又率先开溜,转而攻打南面的舒城去了——马仁裕采用的战术,与西方邺先前奔袭和州的策略很是雷同。

“传令孟平,让他替我问问百战军将士,以彼部之精锐,竟然不能迅速击溃正面的韩熙载两万兵,难道果真是久战成疲,都想要回洛阳歇息了吗?”

“传令李彦超、丁茂等将,其部若不能击溃进犯**的刘仁赡部,房知温就是前车之鉴!”

......

因为到了滁州城内的关系,莫离散了军议后,得以在房屋内休息,那可比在军帐里要舒服不少。不过不等一路从扬州奔来、到了滁州就召开军议的莫离补上一觉,先前去了扬州一趟又回到滁州的冯道,就屁颠屁颠跑来拜访。莫离虽然不知道冯道有甚么事如此着急,却也只能打起精神,与冯道坐在一起饮茶。

冯道先是扭扭捏捏与莫离乱侃一通,后来见莫离神色疲惫,不过是在强打精神,实际已经昏昏欲睡,只得提前结束暖场,道出前来拜访的实情。

出乎冯道意料的是,在莫离得知他上了一道内容“冒犯”的折子给李嗣源时,只是表露出些许诧异,并没有恼火的意思,这让冯道有些如坐针毡,分不清莫离到底是笑里藏刀,还是真的不做计较。

莫离道:“冯公本是宰相,据实而报,乃是忠于社稷,职责所在,离何以会有责怪之意?”

确定了莫离果真没有因为此事生出嫌隙,冯道大大松了口气,虽然他身为宰相,奏报淮南来使的情况——包括异常,是本职工作,但到底是对莫离不利,以莫离如今炙手可热、大功在望的势头,若是果真与莫离结怨,日后少不得要吃许多苦头。

这就是冯道的外圆内方之处,该打的报告要打,打完之后还要来寻求谅解。只是这事要是放在一般人面前,就算不给冯道一顿杀威棒,也要吐他一脸唾沫骂一句不要脸,而后轰出大门。

“莫帅高风亮节,冯某敬佩不已,国家能得莫帅统领江淮战事,实乃幸事!”末了,冯道少不得拍上马屁,与莫离拉近一些关系。

莫离笑容无奈,只得将冯道送走,战事正紧,他得抓紧时间休息。他本就不是世俗之人,性子豁达洒脱,对私怨争斗那一套并不感冒,在他的心中,除了与李从璟的共同大志,就只剩下一颗佛心了。

——若非有李从璟这个人,以莫离的心性和家训,他也不会入世。

......

两日后,滁州尽起大军,在城外摆开阵势,莫离亲自登上城楼,排兵布阵,发起对王会所部四万大军的总攻。

说来也是有趣,王会作为攻打滁州的进攻方,除却初日有过攻城之战外,往后一直就处在防备状态,攻城军的身份实在是名不副实。

早在唐军出城列阵的时候,王会就将兵马都调集到营中防守位置,而后召集了诸将、幕僚,一起登上辕门,去观望唐军阵势,同时也商议应对之策。

面对唐军的进攻势头,王会、王彦俦、李建勋等人的脸色都不好看,先前他们已经跟唐军交战过几日,唐军的战力他们是清楚的,眼下吴军分兵**(扬州)、庐州,原本是打算让唐军顾此失彼,被迫奔走迎战,没曾想唐军并不中计,反而开始发动许多日没有的大攻势,这让他们的心里都极为忌惮,面上自然不会有乐观脸色。

王彦俦看见众将面色沉重,便笑着道:“北贼顶多不过三万之众,我等有近四万兵马,但凡将士敢战,岂会真的没有胜算?”

王会冷然瞥了王彦俦一眼,也知道此时自己该有何种姿态,转而冷笑道:“看北贼旗帜,可知莫离已经到了这里,原本某还以为莫离到了之后,会如何调兵遣将给我等意外之击,不曾想也不过是正面来攻而已,看来莫神机之名虚有其表,不足为惧。”

李建勋父仇未报,心中一直愤恨不平,此时请战道:“请容末将出营相击,必能让北贼有来无回”!

王会看了他一眼,摇头道:“不妥。北贼有备而来,不可轻敌,我等还是据营而守,待得北贼兵疲,再伺机反击得好!”

“将军!”李建勋还待要再请战。

王会皱起眉头,不容置疑道:“就这么定了!”

......

莫离登上城楼。

出城的五十个指挥、两万五千将士已经列阵完毕。

一眼望去,尽是黑甲黑袍的海洋,相应器械都已经在阵中就位,如同海洋中队列齐整的鱼儿。

莫离啪的一声打开折扇,又是如常的潇洒从容姿态,“传令全军:攻营!”

吴军虽然是攻城方,但滁州兵马众多,是以吴军没有将营垒围城而建,就是担心给唐军各个击破,眼下吴军营地都摆在滁州城南,其状俨然又是一座城池,营地墙壁用的是土木结合的结构,下垒土石、上建栅栏,高近两丈——辕门更是雄伟,已经超过三丈,也有类似马道的走道,可供将士在上面守战。说吴军营地坚固,绝对是名副其实。

——不过军营就是军营,比起滁州城,到底还是差得太多,不说雄伟坚固程度,尽是守备器械都不可同日耳语,床弩、拍杆更不能放在栅栏上,防守主要靠士卒力战。

唐军出战五十个指挥,主体乃是步卒,方阵排列开去,长宽各好几里,稳稳逼近吴营,岂是有移山填海之势?其本身就是山移海走!

甲士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子,引得地动山摇,好似城东的河流都要被震上苍穹,而后从天上倾下河水来!

精骑们在两翼护卫,铁蹄奔走如飞,卷起翻涌滚动的烟尘。

骏马的脚步清脆响亮,比金戈相击的声音更加震撼人心,每一下都落在人的心口,再加上战鼓声有节奏的重重轰鸣,让人血脉喷张!

这世上有两样东西能让人心思纯净,一是佛门梵音,再就是沙场鼓声。

前者让人心无一物,后者让人一心求战!

这世间有两样东西能让天地变色,一是天气转变,再就是大军出战。

前者变的是环境,后者变的是心境!

唐军前阵是数排手持大盾的将士,他们步履稳重的推进,有不避刀山火海的气势,将士们个个神色如铁,眼神如钩!

此时此刻,他们就是世间神明,能主宰世间一切生死,他们握紧了手中兵刃,就像握住了敌人的咽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降我者生,挡我者死!

项上是苍穹,有三十三重天,叫我身披冷锻甲,凌霄宝殿也去得!

脚下是黄泉,有十八层地狱,叫我手持环首刀,阎王修罗也杀得!

身前是天下,有十万八千里,叫我左右皆同袍,百国千君也灭得!

休得对我张目而视,保管叫你身首分离。

不是天兵天将,而是大唐甲士!

区区栅营,蝇营吴贼,敢不授首?!

铁甲军阵如战车滚滚向前,将士脚步距离吴营三百步时,他们踩上了吴军射在营外的标箭。

几乎是同一时间,阵后战鼓声轰然炸裂,如惊雷劈山,如巨斧碎石!

两万五千甲士,同时心神一振,眼神一凛,双目如有火光喷射而出,军阵顿时如处火海,温度陡增。

前阵将士,爆发出一阵山崩般的喊杀声,如山洪席卷草木,如泥石流摧毁山林,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如东海浪潮过钱塘!骁勇善战的甲士,迈开脚步,顶着大盾,脱缰野马也似,发狂野牛一般,轰然奔向眼前营栅!

天地一望无际,铁甲军阵袭吴营!

吴营前有壕沟,用之以阻敌也。

军阵甲士奔至壕沟前,前排将大盾轰然顿在地上,一阵阵厚重声响,一阵阵烟尘飘起。

“填壕沟”!

有将校大声呼喊喝令!

盾牌阵后,一排排将士背着一个个装满泥土的麻袋,冒着头顶横飞不休的箭雨,冲出军阵,将麻袋丢向沟壑。

躬身而进,丢了麻袋,转过身来,猫身而归。

数千甲士,前后相继,动若流水,行如流云!

头顶片片箭雨,犹如蝗虫过境,弓箭射在甲胄上,乒乓作响;间或有中箭倒下的甲士,被左右同袍两把拉起,带回阵中。

“过壕沟!”

不用将校喝令,训练有素的唐军骁勇也能看清形势,知道该怎样做。

但将校仍要喝令,因为他的心中的战意需要叫出来,将士们的锐气需要喊出来!

铁甲军阵在壕沟前仅有短时间停留,而后军阵重新向前奔进!

越过壕沟,如履平地!

壕沟前,有斜刺的木桩,有铁蒺藜。

此二物,皆用之于阻敌,使弓箭能趁机多发也!

“清扫障碍!”

将校喝令之声不止,甲士再度奔出,拔木桩、砍桩脚、扫铁蒺藜。

井然有序。

“弓箭策应!”

唐军阵中,一排排早就弓箭在手的甲士,沉腰立马,纷纷拉开弓弦,箭头斜指吴营。

“放!”

数千利箭,悉数升空,黑云骤雨一般,笼罩了吴营。

箭矢落处,惨叫声此起彼伏,吴军弓箭手之声势,顿时一暗。

“角弓弩上前!”

“伏远弩紧随其后!”

“木单弩居中!”

“竹竿弩居后!”

一望无际的铁甲军阵,前阵距离吴营不过百步,军阵顿起变化。

随着清理障碍的甲士奔出,暴露于吴军弓箭重伤范围,先是数排盾牌墙紧贴地面而立,停下脚步,随即盾牌手之后,弓箭手引弓搭箭,反击吴军攒射,再后角弓弩、伏远弩、木单弩、竹竿弩分批上前,紧凑而又严密的军阵,顿时层次分明。

“放下盾牌!”

盾牌高大,阻碍部分轨迹为直线的劲弩发威。

此时,军阵无需盾牌掩护,因为唐军的战法,就是用自身强攻劲弩的军备优势,完全压制,甚至是摧毁对方的远程打击能力。

“角弓弩,发矢!”

“伏远弩,发矢!”

“木单弩,发矢!”

“竹竿弩,发矢!”

强弓劲弩,纷纷逞威。

一阵接一阵的箭雨弩矢,接连不断的倾斜往吴军营地、栅墙。

日光已弱,为箭雨弩云所遮蔽也!

白昼如夜,是为暗无天日!

弩矢杀人,吴营栅墙上的守卒,栅墙后的弓箭手,顿时被箭雨弩云所洗刷,死伤惨重。

木单弩、竹竿弩威力强劲,不杀人,只破栅栏,但凡巨大竹竿所到之处,栅栏先残、接着再毁,只见横木乱飞,吴军将士接连摔落,嚎叫不绝,惨不忍闻。

唐军的强攻劲弩,对吴营栅墙周围的防御设施与将士,开始猛烈打击与全面清理!

待得唐军阵前的木桩、铁蒺藜被清理完毕,吴军栅墙已近乎面目全非,完整的栅墙所剩无几,即便没有被摧成残花败柳,上面的吴军将士也不见了踪影,还能据守原位的少之又少,更有惨烈些的地段,栅栏被摧毁的厉害,已经露出空档。

吴军营中,将士往来奔走,将校呼喝不断,不乏有抱头鼠窜者,更兼大批将士倒地不起,在地上翻滚哀嚎,虽未大乱,亦不曾秩序严整。

此为战机——战机,可趁之机也!

当即之际,军阵之后,轰隆隆的鼓声再变,变得更急更烈,急、烈都到了极点!好似要将大地凿穿,浑如要将苍穹击沉,又像要把这世界震碎!战鼓声落在甲士心头,把甲士卷入奔涌的洪流,昂扬席卷奔进!

这一方天地,飞鸟断绝,百虫绝迹!

“攻营!”

“云梯!”

“棚车!”

心无二物的唐军将士,早已按捺不住心头沸腾的战意,一个个热血之躯轰然前奔!

数里黑甲黑袍的唐军军阵,前阵首先骤然加速,潮水般涌向吴营栅墙,带动着整个铁甲海洋席卷向吴营!

以攻城之法攻吴军营地,不择辕门,不择防备虚弱之处,全面进攻,已然可见莫离此战之雄心,亦可见唐军汹涌澎湃之势!

撞车冲向辕门,棚车撞上土墙,云梯架上栅墙,将士们手持利刃,攀上残破的墙体,争先恐后冲向面前吴军,一个个须发皆张,“杀”!

我有君王意,今来夺尔地!

我有将帅令,今来破尔营!

我有威武躯,今来列云梯!

我有十年艺,今来取首级!

我有报国心,今来立功名!

“挡我者死!”一名唐军甲士双手持刀,将迎到面前的吴军士卒一刀剖开胸膛,踩着对方身体里流出的脏腑稳步前进,双目如鹰,其势如虎!

“贼子死来!”一名唐军甲士手持圆盾,将一名吴军士卒撞倒,再欺身而上,手中利刃穿过对方咽喉,将对方钉在栅栏上!

更多唐军甲士,不停从云梯跃上栅墙,奔向面前零零散散的吴军士卒。

更多唐军甲士,从栅墙缺口处翻墙而入,冲进吴军营中,和同袍一起杀向面前的吴军。

数不清的吴军士卒从营中增援向栅墙,连绵不尽的唐军甲士攀上栅墙。

栅墙内外,厮杀不休,横尸处处,血流不停。

唐军气势如虹,全面进击,吴军被动相迎,处处败退。

铁甲黑袍的海洋,势要淹没这一方营地!

......

史彦超主攻辕门。

吴营辕门把守最严密,门前壕沟最深,还有许多拒马。

但在史彦超眼里,只有辕门前后的宽大通道,只有攻破辕门后的一片坦途!

“调竹竿弩来,大竹竿弩!”史彦超采用的战术,不是拿人命去填,还是用劲弩去攻!

十余架大竹竿弩,对准辕门持续不停的猛轰。

一开始效用不大,因为辕门坚固。

史彦超随即让将士数百名甲士列好阵型,以火箭射辕门!

火势很快覆盖整座辕门,吴军见状,慌忙来救,不停往辕门倾斜沙土和水,意图将火势扑灭。

史彦超当然不会让对方得逞,实则不用他多作吩咐,箭矢齐发,就将救火的吴军射杀了个七七八八。

吴军见状,又以盾牌护卫救火者。

史彦超则令劲弩齐射,将吴军连人带盾射翻。

等火势将辕门烧得差不多时,史彦超再令竹竿弩发威,这回没用多久,辕门就宣告倒塌!

——吴军也试图以劲弩压制竹竿弩,但吴军劲弩,哪里能跟唐军相比?

当此之时,壕沟也填平,史彦超遂令部曲进击!

在本阵弓箭策应下,没用多久,唐军扫清障碍,进击到辕门。

吴军慌忙调集重兵,到辕门迎击,两军在辕门厮杀成一团。

史彦超见部曲在辕门鏖战两刻,竟然不能攻进门去,不禁大怒,他提了一柄斩-马刀,召集本部亲兵,瞋目道:“一座小小辕门,百十淮南贼子,竟然两刻不能攻下,岂有此理?尔等随本将杀上去!”

亲兵轰然应诺,紧随史彦超身旁,冒着箭矢奔至辕门。

“都给本将让开!”史彦超手里的斩-马刀拖在地上,在泥土中带出一道印痕,他一声大喝,身前的甲士连忙让开道来。

唐军阵前,一名吴军猛将生得魁梧如山,一柄双捶挥舞的虎虎生风,端得是分外骁勇,正是因为此人连连杀人,唐军将士才没能迅速攻进辕门。

眼见那吴将一锤砸在一名唐军胸前,将那名唐军砸倒在地吐血不停,而那吴军犹自觉得不快意,竟还狞笑着高举铁锤,又要当头砸下来,史彦超顿时怒目圆睁,一声暴喝:“竖子尔敢?!”

吴将却似根本没听见一般,铁锤重重落下,将那名唐军脑袋砸裂,这才不屑的吐了口唾沫,收起双捶,轻蔑的向史彦超看过来,眼中的嚣张之意再明显不过:你又能奈我何?

史彦超怒发冲冠,提着斩-马刀的手陡然用力,手臂抡起斩-马刀到半空,改为双手持刀,劈头盖脸朝吴将斩下来!

那吴将见史彦超气势汹汹杀过来,战阵之上当然不会轻敌,当即举起铁锤去挡。

然而这一档,吴将立即双目突出,面色大变,眸中竟是惊恐之色。

“死来!”史彦超蓄积全身力量的一刀,那吴将的铁锤哪能随随便便就挡住?但见他斩-马刀轰然落下,斩在铁锤之上,去势不见减弱半分,直下而来,一刀就砍进了对方脖颈!

这还不算完,斩-马刀砍进吴将脖颈,电光火石间,直入对方身躯!

一刀落下,竟是直接将吴将的身躯劈成两半!

吴将的脸上犹自残留着惊恐、不可置信的神情,两半身躯却已朝两边倒下,五脏六腑合着血水,流了一地。

一刀之威如此骇人,史彦超却毫无自满之意,就如同不过做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他奋身前驱,军靴踩着地上的脏腑,吧唧作响,也恍若未闻,手中斩-马刀再起再落,又是再杀一人!

同样是直接破甲斩开身躯!

史彦超目光如火,脚步不停,手中斩-马刀三度挥起,又第三度落下!

第三名吴军,被他一刀分尸!

踩着对方的尸体血肉,史彦超在亲兵护卫下,犹如煞神一般,继续向前拼杀!

吴军将士哪里见过这等杀人手法,哪里见过这等无双猛将,一个个又惊又恐,骇得面无人色,身躯颤抖,不停后退,有那靠史彦超近而又胆小的,眼见杀神一般的史彦超逼近过来,吓得兵刃都已握不稳!

史彦超可不管吴军的想法,他既然已入战阵,就不会有丝毫停顿,以分尸手法杀人,要的就是震慑敌军的效果,紧接着再斩开一员吴军身躯!

在尸体上高举马刀,史彦超大吼:“大唐骁勇,随本将杀破贼营!”

甲士无不奋然应诺,皆争相前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