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十国帝王 > 章十二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5

十国帝王 章十二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5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1:34:09 来源:88小说

?(第二更。)

原本百战军与侍卫亲军五万将士渡淮水征战,就调集了大量青壮民夫运输粮草、保障后勤,临近淮水的各州藩镇,也都有供应前线粮草、医药的职责,这本已不是小数目,如今李从璟再令四镇八州之地十万兵马青壮来助战,可想而知后方牵动的保障线有多庞大。

卫道这时候道数万将士,十数万民夫为战事奔走,日耗钱粮巨万,如此动静对地方新政施行,实有莫大阻碍。”

李从璟点点头,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淮地之战,沿用两川之法,大军每打下一地,官吏即接收一地,用起府库供应前线消耗,因粮于敌。冯道所领官吏,日前已从洛阳出发,往淮水赶来。”

相对而言,因粮于敌的措施,最适合的是马军征战草原。当年霍去病就是这么干的,所以纵横草原千万里,往来如风,兵锋所向无人能敌,以至于草原民众闻其名而双股颤栗。

卫道自然也清楚这个道理,他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李从璟他想说甚么,然而他再仁慈,也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但凡大业必然建立在尸山血海之上,远望北方,平静道新政推行,本也不是一蹴而就,四镇八州慢上一步,也无大碍。”他默然一下,“淮北州县,再苦三载,可享太平。”

最后这句话一出口,李从璟骤然觉得熟悉,于是想起后世时,为先行城市建设,某位大人物也曾说过,农村百姓再苦几年

回到寿州城外,大军仍在攻城,激战声震耳欲聋,远传数十里。百战军早已被替换下来,如今担任攻城任务的,是侍卫亲军所部,主持战事的是侍卫亲军副将李彦超,至于百战军则被李从璟勒令休整,养精蓄锐,以备来日大用。

寿州境内的大县,有一个南边的盛唐县,颇有兵马,李从璟已令李彦卿率一部兵马去征讨——李彦卿(符彦卿)即是李彦超之弟。

自李存审(符存审)以下,符氏一门皆将种,已经颇有些传为佳话。

在营中角楼上观望侍卫亲军攻城,攻势虽猛,李从璟却有些不满意,看了一阵,他索性下了角楼,登上棚车之顶,命甲士推向阵前,然后竖起大旗,阵前督战。

眼见秦王来到阵前,众将士莫不一阵凛然,这不仅是动力,更多的还是压力。作为侍卫亲军,虽然没有跟随秦王征战过,但秦王治军严明之名,他们不仅早有耳闻,身为兵马大元帅,秦王巡查军务时,也没少立威,这下见秦王来到阵前,众将士岂能不肃然?

李彦超也赶,询问李从璟有何指令,李从璟在棚车上传下军令擅自后退者,斩!临阵不前者,斩!左顾右盼者,斩!”

李彦超领命而去,须臾,此令传遍军中,侍卫亲军的攻势,因之有明显振奋。

李从璟看向战场,面无表情。

戚继光曾言,衡量一支军队要看他的将士,十分之一敢战为合格,十分之二敢战可争胜,十分之五敢战则天下无敌。

眼前侍卫亲军虽然攻城之势不弱,但真正敢舍身忘死,甘冒矢石奋勇向前的,其实并不是太多,在战斗与在忘死战斗,完全是两码事。

冷兵器战争,每逢激战,将领为何要冲锋陷阵一马当先?除却依仗自身之勇杀出一条血路,就是要以身先士卒之态,让更多将士愿意跟随他舍身忘死的战斗。

“孟松柏!”李从璟骤然一声呼喝。

“卑职在!”孟松柏在车前抱拳,昂首等待军令。

“孤要你亲自进战场,只做一件事。”李从璟将孟松柏叫到近前,细细吩咐一番。

孟松柏很快听明白,领命而去。

他进到阵中,左右游弋,手持一根利箭,箭头不时在一名甲士兜鍪上划一下。

就在这时,高审思出现在城头上,督战之余,他很快就了棚车上的李从璟。李从璟的棚车够高大也够显眼,高审思想不都难。李从璟在阵前督战,高审思陡然眼前一亮。随即,他让亲卫去拿来一张大弓。

李从璟偶然抬头,就见城头上,高审思挽开一张巨大雕弓,弦如满月,一支利箭正对,电光火石之间,利箭飞射而出,破空而来,那长空之中,仿佛响起空气被撕裂的声音。

李从璟双眼微眯,身形不动如山。

那穿空而来的利箭,在距离棚车仅五步之遥的地方,无力坠落地面。

高审思双目一滞,李从璟嘴角微微勾起。

两人隔着激烈厮杀的战场,遥遥相望,彼此对峙。

“来人!”李从璟一挥手,“移车前行五步!”

“殿下!”

“元帅!”

“万万不可!”

近卫皆惊,就要相劝,方才利箭飞来,落于棚车之前,他们岂能瞧不见,那一箭由于力道不够,差了五步落地,而今李从璟却要移车前行五步,岂不是以身去迎利箭?

高审思分明是闪射之士,如果不然,利箭也不会射出这样远。

李从璟双目一凛,看向左右近卫。

近卫们自知军法,不敢再耽搁,硬着头皮,推动棚车前行五步,正好将地上那支利箭压过。

李从璟负手看向寿春城头的高审思,目光平静。

但其自信之处,一览无遗。

挑衅意味更是十足。

高审思恼羞成怒,他本已收了雕弓,这时见李从璟竟然这般模样,一把将雕弓从亲卫手上夺,同时抽出一支利箭,引矢在弦,再次对向李从璟。

这一回,看到这一幕的双方将领、将士,就多了。

李从璟身形纹丝不动,临深渊而不惧,近火海而不慌。

便是这一箭即便能射中李从璟,以刚才的成效看,也不过是堪堪触及,根本无从破甲,高审思也要争这口气。他深吸一口气,蓄势半响,再度一箭射出!

利箭居高临下,刹那间掠过双方将士头顶,直奔李从璟前胸,飞速射来。

眼看利箭瞬间临近李从璟,所有见证这一幕的人,莫不屏住呼吸。

利箭再度下落,在棚车前四五步外坠地。

竟是与先前一模一样!

李从璟嘴角再度微微翘起。

他身旁的甲士,一阵欢呼喝彩,群情激动。

寿春城上的吴军,脸色一垮。

高审思一把将雕弓重重扔在地上,悲声高呼天不佑我大吴邪?”连呼三声,他再度看向城下,咬牙激昂道若天果真不佑我大吴,本帅愿死于此城之下,以求不失臣节!”

他为神武军节度使,故而自称本帅。

这一幕很快传遍两军,侍卫亲军因之士气高涨,攻势顿时大涨,而吴军在士气萎顿后,听罢高审思之言,也奋起力战,带着一股悲愤之气。

这一日战至收兵时,唐军曾攻上城头。

一夜无话,且说翌日一早,侍卫亲军整军再战,列阵于营外,在即将攻城之际,李从璟策马来到阵前,孟松柏紧随其后,巡视过一边甲士,李从璟挥手,示意孟松柏入阵。

孟松柏得令,策马行到阵中,找到昨日攻城部曲,而后在众将士身后行过,但凡看到兜鍪上有一道箭痕的,即令其出阵。

前前后后,百余人被孟松柏叫出阵,这些人斩成一排,不明所以。等到孟松柏前来复命,李从璟点点头,而后策马上前,来到这百余将士身前。孟松柏带近卫随行其后,列好阵型。

接下来李从璟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经由近卫之口,传遍军中。

不仅传遍侍卫亲军,便是寿春城头也都听见了。

李从璟看向那百余甲士,“身为帝国将士,食君之禄,百姓以血汗养之,便是期望有朝一日,尔等踏上战场时,能够为国奋战,护君民击不臣,还我天下太平,保我社稷安宁!”

众将士看向李从璟,面色疑惑,不解其意。

李从璟继续道昨日,孤王亲临阵前督战,令军法使驰马入阵中,见有临阵退缩、裹足不前者,便以箭头划刺兜鍪,以为记号。而你等百余人,兜鍪上皆有箭痕,难道还不知醒悟吗?”。

此言一出,终皆大惊。

李从璟目光冷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尔等随军征战,为何不肯尽力?既然尔等不知忠义,不思报效家国,帝国要尔等何用?阵前孤曾严明军法,尔等明知故犯,是以为孤治军无道吗?!”

“军法使何在!”

“卑职在!”

“斩!”

“得令!”

那百余军士,见甲士们一拥而上,将他们按倒这地,哪能不知即将命丧黄泉,纷纷大喊求饶,“我等知错,请殿下容我等一个机会,令我等改之!”

更有人痛哭流涕,言说家中还有老母妻儿,只求殿下开恩,给予将功补过的机会,必定奋勇杀敌,不夺城池不归军阵。

李从璟稳坐马背,面容冷峻,对这些军士的求饶哭喊视而不见。

孟松柏毫不迟疑,抽刀高举,“斩!”

手起刀落,人头滚地,百余具无头尸身,脖颈血涌如泉,颓然歪倒。

三军将士,无不惊骇。

李从璟如刀的目光在众将士脸上扫过,“奋战有功者,赏;畏敌怯战者,斩!”而后调转马头,手指寿春城,“将士听令:攻城!”

使将士畏惧军法胜过畏惧敌人,而后将士能够死战。

两万虎狼,喊杀上前。

寿春城上,高审思脸色一变,“素闻李从璟能征善战,军法严明,不曾想其治军之严,竟至如此地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