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十国帝王 > 章七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

十国帝王 章七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1:34:09 来源:88小说

?林仁肇心头紧缩,担忧的向徐知诰看去,就见对方正随手抹掉了嘴边最后一丝血迹,他下意识将丝帕藏到身后,“丞相”

徐知诰摆摆手,他抬头向屋外看去,金红色的晨阳正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去叫宋与周宗。”

朗州出了这样的变故,徐知诰当然要与诸人商议,林仁肇俯身应诺,领命而去。正走到门前,他听见徐知诰又道吩咐下去,准备热水,我要沐浴。”

“是。”

等林仁肇去叫了宋齐丘、周宗,徐知诰已经沐浴完毕,衣裳也换了新的,整个人看上去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完全没了林仁肇离去前深受打击的神色。

宋齐丘与周宗相视松了口气,方才他俩听林仁肇说了朗州的情况,都是大惊,特别是林仁肇提及徐知诰吐血的事,两人都很担忧徐知诰现在的状况。如今见徐知诰精神奕奕,在心头一松的同时,也不禁暗暗为徐知诰的气度所折服。

此番伐楚之役,徐知诰背负的压力非常人所能想象,他虽有人主之志,如今毕竟还是人臣,若是伐楚失利,对他的威信将是莫大打击,后患无穷。

这回出征楚地,徐知诰带的官员谋士自然不止宋齐丘、周宗,但事涉边镐,内情的也就极少,眼下唯宋齐丘、周宗两人而已。

徐知诰将朗州军报给宋齐丘、周宗看了一遍,而后问这件事两位有何看法?”

“当务之急,是让周本稳住阵脚,挡住唐军进攻。而后我等方可调兵遣将,令正在攻略其它州县的大军来援,重组攻势,将唐军打。”宋齐丘沉吟道,“经由洞庭湖、朗州两役,我军虽然遭受了挫折,但根本未失,楚地仍有我大军超十万,水师虽然不能再策应各方,但守住荆江口不是问题,故而粮草运输仍是可以持续。楚地辽阔,足为战场,我大军兵力两倍于敌,今日所失,日后定能加倍讨回!”

“说的有理。”徐知诰颔首,“周本所部,皆精锐,奈何在朗州骤然被击,折损严重,眼下既退,当守益阳。”

益阳是重镇,距离朗州两百里左右,位在洞庭湖正南、岳州西南、长沙西北,也就是说,益阳、岳州、长沙正好组成一个三角形,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互相倚重、相互支援的效果。

原本在益阳与朗州之间,还有一座重要城池,名为龙阳,也在沅水河畔。徐知诰之所以不让周本退守龙阳,却是因为龙阳距离朗州太近,只有六十里左右,周本让唐军猛追一阵,败走的有些狠,若是退守龙阳,唐军必然立马来攻,那就没有缓和局势、稳住阵脚、重组攻势的。

再有一点,益阳这地方地势也好上不少,不同于龙阳的一马平川,整个益阳南部多山地丘陵,就像吴军攻打朗州兵力施展不开,只能猛攻朗州东门一样,唐军到了这里,战力也没法尽数发挥。

总之,益阳是个适合防守反击的地方。

“既然唐军已经出现在朗州,李从荣的谋划已经很明显,那就是从西部进击,步步为营,与我大军一城一地争夺楚地。如此,岳州有水师照看,就不需要重兵布防,原本调来防守的兵力,应该尽早拉到益阳去,与唐军会战。”既然定下了在益阳反守为攻的调子,周宗也就能将全局该有的布置统筹出来。

几人讨论良久,将战场布置一一确定下来。

等谋划做完,几人都松了口气,接下来只要大军陆续到位,楚地局势也就能稳定下来,唐军来势汹汹,虽然取得了开门红,但这楚地战事往下的局面会如何,将来到底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确立了战事,就不得不说边镐的问题。

“边镐到底是叛国投敌,还是被李从荣识破面目,而后掉进了李从荣设计的圈套?”

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必须要弄清楚。

“以我对边镐的了解,他必不可能投敌。”周宗说道,“再者,周宗家门就在金陵,他若是打定主意投敌,难道就不顾念他的家人?”

“但以边镐之才智,要说他被李从荣识破了真面目,还被李从荣借机摆了一道,那就更加不可能。”宋齐丘笃定道,边镐既然会被派往洛阳,在李从荣身边活动,众人对他的智谋自然有信心。

但若是这两者皆不可能,那事实到底是甚么?

这才是众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徐知诰昨夜想了许久,也没能想出个所以然来,这时几人再谈论起这个问题,他脑中茫无头绪,但心头却有一丝不好的预感,让他坐立不安,就如有只猫儿在扰他的心口一样。

“我等不妨先做个假设。”徐知诰手放在小案上,手指缓缓敲动,“假如边镐不曾叛国。如是这般,李从荣无法识破边镐的真面目,这个固然应该没错,但边镐被算计也是事实,所以问题是,到底是谁识破了边镐的真面目?”

宋齐丘、周宗、林仁肇听了这话,面面相觑,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如此假设,问题当然简洁不少,但也要吓人很多。

宋齐丘、周宗、林仁肇都不,徐知诰便说道是李从璟吗?如果是李从璟,那会如何?就算李从璟识破了边镐的真面目,只要没有铁证,李从荣如何会他的话?要李从荣不的谋主,却去的储君对手,这得是何等铁证?边镐纵然再不,也不可能留下这样的证据被李从璟找到。”

他眉头微微锁起,“若不是李从璟,那是谁?李嗣源?连李从璟都不能边镐,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又没有军情处,如何他?”

“那会不会是李从璟对边镐起了疑心,而后将这种怀疑告诉了李嗣源?”周宗身躯微微前倾问。

“这也不可能。”宋齐丘摇头,“要是李嗣源知晓李从荣最重要的幕僚,竟然是我大吴细作,他岂能不怪罪李从荣,岂能不看轻李从荣的本事,又怎会仍让李从荣领兵南征?”

林仁肇扰扰头,“这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能,事实到底如何?”

徐知诰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就只剩下一种可能。”

宋齐丘、边镐、林仁肇三人都投关切的目光。

徐知诰以一种亲手将的心挖出来的心力劲,缓缓道李从璟与李从荣,根本就没有相争!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真的自相残杀,相反,他们友爱得很!”

众人齐吸凉气。

“惟其如此,边镐才可能败,而且还败得这样惨!”徐知诰重重吐出一口气。

宋齐丘眼神闪烁,须臾就惊道若是果真如此,李从荣南征,就不是李嗣源在扶持他平衡李从璟,如果不是这样,为何不是李从璟挂帅来征战楚地?”

周宗惊诧道李从璟不是在平定藩镇之乱吗?”。

宋齐丘果断摇头,声音寒冷,“先前我等就有过定论,那些藩镇不足为患,旬月就会被平定——此事与楚地战争大局相比,孰轻孰重岂非一目了然?!平定藩镇也好,戮力山东新政也罢,李从璟去自然效果更好,但从根本上从大局上言,换谁去不是一样?安重诲、冯道、任圜,谁不能为之?但李从璟不同!李从璟以行伍立身,最善征战,又是兵马大元帅,放眼李唐国内,无人能替代他的分量,他不领兵来出战楚地,如何说得?!”

周宗张了张嘴,哑口无言。

宋齐丘激动的站起身,在堂中来回踱步,他在徐知诰的大业中分量非常,平日并不太收敛的姿态,“楚地战场何其重要!若是唐军在楚地败了,唐军中最精锐的殿前军就没了大半,外战失利,正推行新政闹得国内不宁的李唐,势必内乱更甚,那李唐就将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而我大吴一旦据有楚地,势力将不可同日而语,来日扫平江南,就能与李唐南北对峙!而这种对峙,是以江淮在我大吴手中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我大吴占据主动!况且,李唐还要担忧背后的契丹,假以时日,李唐就得腹背受敌!”

宋齐丘看向堂中众人,深深吸了口冷气,“若是如此,李唐败亡,何其近矣!李从荣与李从璟相争,本是我大吴可趁之机,如今李从荣领兵来楚,我大吴要败这黄口小儿何其易也!方才所言之天下大势,不日即会到来!”

“然!”宋齐丘话锋陡然一转,“若是李从荣与李从璟本无相争之事,李嗣源不必限制李从璟的权势,不必平衡权力格局,那李嗣源父子又非庸人,岂能走眼下这步昏棋,让李从荣来送死,让李唐自取败亡?!”

一席话,说的堂中数人都怔在那里。

徐知诰面容冷峻,一言不发。

若是情况果真如此,那会如何?

李从璟为何不来楚地?

他要去何处?

他要做甚么?

徐知诰陡然一拍小案,轰然起身。

一名急急忙忙跑到门口的吴国官员,还未,陡然听得这声巨响,吓得脚下一乱,差些摔倒在门槛上。

“何事?”徐知诰看向这名官员。

“禀丞相,金陵信使,十万火急!”那官员说完这话,众人才看到,他身后跟着一名风尘仆仆、面色极为疲惫的信使。

众人看向那名信使,都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心头猛跳不停。

信使两步跨进屋,仰头拜倒,取下腰间信筒,高高举起,声音嘶哑而颤抖,“寿州急报,唐军攻城,乞速支援!”

寿州,淮河西线之重镇。

徐知诰终于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

宋齐丘勃然变色,“原来李从璟之意,不在楚地,而在江淮!”

“丞相”林仁肇见徐知诰低身去扶小案,小案没扶到却无力坐倒,不由得快步上前。

“无妨,我没事”徐知诰一只手捂着胸口,另一只手摆了摆。

但他话未说完,捂着胸口的手一紧,嘴中就不受控制涌出一股鲜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