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十国帝王 > 章九十五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2

十国帝王 章九十五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2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1:34:09 来源:88小说

?(第二更。)

依旧是那座大院。

除却一些分量较轻的官员,潞王李从珂、尚书左丞相刘谋、邢国公朱守殷、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康义诚,俱都在座,唯独不见了宣徽使王纪实。

屋中笼罩着一片愁云。

“宣徽使可惜了。”最先的依然是刘谋,他唉声叹气不住摇头,“昨日见到宣徽使,老夫还与他言谈半响,斜阳草树,一切看似都很寻常。不曾想,午后他就被传讯,之后就再也没能出来”

见众人只是垂头不,刘谋又长叹道宣徽使忠心为国,操劳半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回却因为些许财物就身陷囹囵。秦王、李公、任公行事,竟然这般果决无情,宣徽使往日的辛劳,为江山社稷留下的血汗,此时竟是无人体谅半分,实在令人心寒我大唐朝堂,顿失一位脊梁啊!”

邢国公朱守殷期期艾艾道;“昨日遇见任公,对方打量了某半响,那眼神可真是让人浑身不舒服,就跟盯着出入自家宅院的贼人一样!”说着忿然一拍小案,满面怒容,“某戎马一身,沙场征战数十载,为晋王、陛下立下无数功勋,他安重诲算甚么,真把某当成是毛贼?”!

“把国公当作毛贼倒不至于,不过现在那三位,看谁不是跟猫见耗子一般?”李从珂语气复杂。

说到这,李从珂看向康义诚,眼神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揶揄之意,“此次王师援楚,不见侍卫亲军调动一兵一卒?”

康义诚黑着脸道大军征伐,自有陛下拿主意,我等武将只管执行就是,考虑那么多作甚!”

李从珂哦了一声,不再,只是眼中的戏谑之意,都挥之不去。康义诚心头恼火,他哪里不,李从珂这是不满他先前的倨傲之色,当下有心拿石敬对李从珂的评价来羞辱李从珂一番,想了想还是忍住。

说起王师援楚之事,刘谋神色微松,“这回王师援楚是赵王领军,朝廷发殿前军三万,地方上邓州威胜节度使、襄州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州安远节度使、江陵荆南防御使协同,声势可谓浩大。朝廷大兴兵戈,粮草征发、军械补给、人力调集都不可避免有大动作,朝廷六部必将日夜繁忙,各方官员都要多加合力,值此用人之际,想必吏治整顿之事,会暂时搁置。”

朱守殷半分也不乐观,“此次领军援楚的可是赵王,咱们那位逢战必先的秦王,可是安坐洛阳挪都没打算挪一下,要说朝廷要搁置吏治整顿,某看希望不大。再者,别人不知,潞王应该知晓一些,自秦王平江陵以来,江陵地位日重,境内秘密囤积的粮草、军械、医药,堪称多不胜数,好似就在为今日作准备一般。这回征战,又调四镇藩军,只怕江陵物资不足的,也是从各藩镇调集,朝廷六部除却兵部,只怕不会有太大妨碍。”

这番话有道理,但这道理同样很伤人,一时堂中的人都安静下来。

半响,康义诚道谁也不陛下、秦王与那几位宰相是何心思,这几位大人物可愈发不按常理动作了,心思难测。”

“赵王是如何说法?”刘谋关切的问。

康义诚冷笑一声,“与秦王相比,赵王本就没甚么功勋,战功是一个也无,大争之世,战功为立足之本,眼下楚地战事大有可为,赵王焉能不一门心思扑到楚地之战上去?昨日赵王传话,让我等都安生一些,待他援楚功成归来,有大功在身,的分量就不同了,那时再作计较。”

“这倒是老成之言。”刘谋颔首,“离开了洛阳,便是想有所作为,也是鞭长莫及。”

然而话虽是老成之言,却也意味着一众官员,现在指望不上赵王。姑且不说赵王援楚,是否能够凯旋,在赵王出征的时日里,众官员的安危,可就完全看秦王心情了。

“孔循日前来信,急问对策,我等何以回应?”刘谋又问。

康义诚沉吟道陛下下诏,孔循多番推脱不肯进京,但此事能拖一时却不能拖太久”

朱守殷寒声道王师援楚,这是大事,真把宣武军逼急了,骄兵闹事又何妨?值此紧要之际,再联络其它藩镇响应,朝廷还敢真大动干戈不成?那几位纵有天大心思,难道还敢闹得大唐内忧外患一起爆发?”

“有理,有理!”

从大院出来,已是快到黄昏时候,邢国公朱守殷坐进马车,不紧不慢回府。一路上马车摇晃,朱守殷在车厢中安坐不语,只是紧皱的眉头,彰显出他心中的不安。

快到府邸的时候,马车的速度明显慢下来,朱守殷坐在马车中,犹能听到车外的百姓议论纷纷,言语中提到的内容,让朱守殷面色大变,他连忙掀开窗帘伸出脖子向前望去,心头立即一声咯噔。

邢国公府邸门前,甲士林立,刑部、大理寺的官员进进出出。

朱守殷不等马车停稳,慌忙跑下马车来,他的家眷仆役都被甲士丢在门屏前,跪了一地,一个个瑟瑟发抖,间或有人在接受盘问。

有一人,负手站在府门前,望向那张邢国公的牌匾。

夕阳余晖下,那人的背影伟岸如山峦。

朱守殷刚疾步到那人身旁,就被甲士冷冰冰拦住,他急声大喊秦王殿下!”

那人转过身来,看到朱守殷,面无表情的挥挥手,示意甲士放行。

“秦王殿下,这这是作甚?”朱守殷慌慌张张见礼,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手足无措。

“邢国公若是再不归来,孤都要遣人去找了,有人说邢国公畏罪潜逃,但在孤看来,你还不至于丢下家眷不管。”李从璟仍旧保持着看向府邸牌匾的姿势,没去看朱守殷一眼,“朱守殷,你不用多言,孤手里的罪证,足够你人头落地。现在,脱掉官袍,孤给你一刻,跟家眷交代后事。”

朱守殷僵立当场,这回一王二相三司办案,对有罪官员多是先行讯问,直接查封府邸的事,这还是头一遭,朱守殷猝不及防。他也,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说明朱守殷堪称罪大恶极,而三司已经掌握了足够多的证据。

“殿下,下官下官要见陛下!”朱守殷颤颤巍巍道。

李从璟看了一眼朱守殷,“直接查封一位国公的府邸,这样的命令谁能下你还不清楚?朱守殷,你让陛下很失望。”

说完这句话,李从璟意兴阑珊摆摆手,无意再多言,“国公若是不愿脱下官袍,你们帮忙。”

刑部官员苏禹珪带领甲士应声而上。

朱守殷仓惶摇头,“殿下”他忽然咆哮起来,“殿下不公,陛下不公!某为大唐出生入死,某有大功于国,你们怎能如此待某?!”

苏禹珪面若寒霜,“你曾有功于国,国家也给了你相应回报,身为国公,姑且不言要你造福苍生,便是为守住这份富贵,你也当知律法为何物,既然如今你有罪于国,国家赏罚严明,自然要治你的罪!”

在得知李从荣要领兵援助楚地时,边镐很是惊诧,这个消息出乎他的意料。

原本眼见大唐大力整顿吏治,显然是在为新政做准备,意欲大力深化新政,如今突然发兵楚地,不免让他犯疑:难道大唐真要内政外战一起抓?这样做的险恶之处,难道大唐真的不顾忌?

夜里进宫,翌日诸事便已议定,诏令随即下达,这样的速度着实太快了些。

边镐在先前给徐知诰的信中,一直说的是大唐要先着力整顿内部,正因如此,吴国才敢放手与楚王决战,并且在攻克楚国王都后,展开兵马去占领楚地全境。值此吴国兵力分散,全面落子之际,大唐突然要插手楚地战事,顿时让楚地战争局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边镐素知兵事,大唐南下,吴国必要调整部署应对,那么在攻掠楚地城池,与防备南下唐军之间,不仅涉及到十数万大军的调动、各种物资调派,还有战略战术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可想而知这个波动有多大。

每一日,吴国都有无数物资钱财在战争中被消耗,而现在,突变的情况让巨万钱财物资被平白浪费,而战略战术调整下的兵力仓促调动,必然给楚**队以可趁之机,届时又是无数将士要“含冤而死”,而相应损失的军械、抚恤需要的钱财,又是一笔天文数字。

每每念及于此,边镐都感到浑身燥热。

“在想甚么?”李从荣看着边镐好奇的问。

边镐道出兵仓促,可供准备的光阴不多,在下来不及推演战局,恐怕在出谋划策上,会让殿下失望。”他这话说出来,就有指责李从荣为何没有提前探知大唐用兵意图的意思。

李从荣无奈摇头,“如今帝国内部大举动不断,大唐要对楚地用兵,就必须出奇制胜,力求速战速决,否则一旦内忧外患一起胶着,对社稷就是莫大危害。用兵楚地,出其不意是必须有的举措。实际上,这件事并不如表现的这样仓促,陛下与王兄早就有了谋划,只不过他二人连诸位宰相都没告知,孤王就更无从得知了。”

边镐想了想,觉得这话没毛病。

连人都瞒住了,何况对手?

边镐放下这茬,转而问殿下出征,何人为副?”

李从荣答道符习为副。”

边镐点头,“符习老成持重,倒是合适人选。”

李从荣笑道在孤王心里,才是副帅。”

边镐垂首,掩盖神色,心头谋算万千,“殿下如此看重,镐必当尽心竭力。”

在边镐垂首的瞬间,李从荣笑意莫名,笑容里仿佛藏着千军万马。

————————

ps:本书首发于纵横中文网,特此声明。在它站看盗版的,不妨收藏一下,投个票甚么的,会加更的哟!

ps2:感谢即墨烽烟、书友的捧场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