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十国帝王 > 章八十六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2

十国帝王 章八十六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2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1:34:09 来源:88小说

?(今日第一更,先来一大章。)

天成二年二月二十六日,亥时,石首浮桥,月黑如墨。浮桥灯火如龙,横亘江面,吴军舰船上灯火成片,如寨如城。

柴再用回到楼船上,没有卸去满是血污的盔甲,令左右展开舆图,手持烛火细细观之。

方才,他以自身为先锋,以近卫为锋刃,亲率吴军精锐的登桥作战,被复州军生生打退。

攻上浮桥并不难,要破坏锁链实非易事,复州军并未给他们这样的时机。

周宗闻讯而来,进门后,没有再如先前那般冷言冷语,事到如今,连柴再用亲自上阵,都不能速夺浮桥,这意味着什么,周宗心知肚明,所以他只是站在柴再用身旁,不发一言。

良久,烛火下的柴再用显露出些许老态,叹息道:“浮桥不可毁,我军要越过石首,需得另寻它途。”

“柴帅之意,是转向地面作战?”

“不错。我军要越过石首,毁桥逆流而上,的确是最为便利之选,然则以眼下形势既然浮桥不可毁,便只能转向地面,攻克石首县城,而后由地面驰援江陵。”

周宗愕然。

此举意味着柴再用放弃了对浮桥的争夺,在承认浮桥无法攻取的前提下,不得不转而登陆,进行陆地作战,希望通过攻克石首县城,来使吴军能从陆地进军江陵。

但凡铁链锁江之处,进攻一方必得彻底破坏铁链,而后舰船方能通行,而不仅仅是攻上浮桥那般简单,此举难度自然极大,而在面对铁链锁江之险时,进攻一方若不能斩断铁链,便只能转向陆地作战。

宋初乾德二年,赵匡胤以曹彬领军伐蜀,在讨论万州锁江工事时,赵匡胤言:“我军至此,逆流而上,慎勿以舟师争胜,当先以步骑陆行,出其不意击之”

但这并非是说铁链锁江便无法战胜。天佑十五年,梁将贺环进攻德胜南城,在黄河上用竹索“联艨艟十余艘,蒙以牛革,设睥睨、战格如城状,横于河流,以断晋之救兵,使不得渡。”

李存勖率救兵至河,派李建及率陷阵士手持巨斧乘舟冒死进攻,“操斧者入艨艟间,斧其竹索,又以木筏载薪,燃火于上流纵之艨艟即断,随流而下,梁兵焚溺者殆半。”

柴再用被迫转向进攻石首县城,说到底,还是复州军作战得力。换言之,浮桥此役历经四五日,最终的结果却是柴再用败了,而且是败得无可辩驳。

周宗沉吟道:“此时转攻石首县城,的确是良机。我军与唐军鏖战浮桥数日,战事激烈,唐军兵马本就不多,又被我军将注意皆尽吸引在此,而今,我军突然转攻石首县城,定能出其不意,趁虚而入,加之有黑夜掩护兵马行踪,要避过唐军耳目不难,此战极有可能一战功成!”

“正是如此!转攻石首县城,本帅仍亲率先锋!”柴再用重重击案,转过身来,就开始传下军令,布置行动。

两个时辰后,当柴再用率领三千兵马,在夜色掩护下抵达石首县城外时,他看到石首县城上灯火通明,人影幢幢。

稍作布置,柴再用即刻下达了全军突击的军令。

当吴军抬着简易云梯,潮水般涌向石首县城时,这一方宁静的夜就被撕得粉碎,小小的石首县城,如同汹涌巨涛中的小小礁石,在地动山摇中岌岌可危。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石首城头,骤然多出无数道身影,在吴军接近城墙后,他们搬起擂石滚木就往下城前砸下,烧得通红的铁水,甚是是冒着白汽的粪水,无不倾泻而下。

贸然攻城的吴军,顿时遭受当头一棒。

柴再用花白的胡须不停颤抖,他岂能看不出,石首县城早就有了防备!让他惊疑的是,城头的人影太多了些,唐军不该有这么多兵力才对!

没多久,柴再用便看了清楚,那城头的守备力量,唐军只不过半数而已,剩下的全是唐军强征、驱赶的青壮民夫!

石首县城这边的动静闹起来没多久,柴再用就听见浮桥那边骤然喧闹起来,听那声响,竟是浮桥上的唐军,主动向吴军楼船发起了进攻!

柴再用又气又恼,双手都禁不住颤抖起来。

唐军不可能有未卜先知之能,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唐军主将事先布置严密,将柴再用此举早就预料到,并且做好准备了!

生平第一次,柴再用感到了恰逢敌手的严峻

天成二年二月二十八日,石首。

复州军驻守石首一线,防备数倍吴军进攻,已坚持到了第七日。

吴军突袭石首县城不成,遂改奇袭为正面强攻,将主战场放在了石首县城,集结重兵日夜猛攻。在这种情况下,马怀远也率主力回守县城。

两日过去,石首县城将下未下。

这日正午,艳阳高照,东风送暖,两军暂停交战。

周宗折扇纶巾,出军阵,只身来到石首城下,劝降马怀远。

连日厮杀,马怀远也有伤在身,他立于城头,俯观城下,身如磐石纹丝不动,语气也平淡得很:“阁下因何事而来?”

周宗在城下向马怀远拱手为礼,微笑道:“在下为将军、为复州军而来。将军以不过三千将士,抵挡我万余精锐七日不败,指挥若定,调度有方,世之名将也不过如此。复州军将士死伤近半,仍奋勇拼杀,战阵未乱,疲态不显,可谓勇武,世之精锐,莫过于此。你我虽各为其主,在下仍旧甚是敬佩。”

开门先夸赞对方一番,以此消减对方戒心,拉近些许关系。

马怀远不为所动,淡漠道:“杨吴之地,本我大唐疆土,尔等割据自立,不遵朝廷法令,是为不忠;而今未通战书,突起刀兵,攻我辖地,杀我军民,是为不义。不忠不义之辈,本将羞与为伍,尔之敬佩,吾之耻也!”

一席话,不仅对方打回原形,更是抹黑了不少。

周宗微微怔然,先前只见马怀远作战得力,不曾想竟也这般口齿伶俐,着实出人意料,当下笑容不减,继续道:“将军何须如此大义凛然?唐室亡于朱全忠,乃世人亲见,李嗣源本为晋臣,承位于李亚子,缘何能以朝廷正统自居!当今大争之世,天下逐鹿,胜则为王,将军如抱此迂腐之念,岂不让天下笑?”

“今我杨吴精锐大军万余,攻伐尔城,旦夕可下,不过怜惜将军之才,众将士英勇,不忍加害,故愿共图大计,同享尊荣!倘若将军执迷不悟,不顾将士性命,在下不妨告之将军,我吴国后续大军十万,已过鄂州,不日即抵石首,届时休说将军英明不保,只怕这百战余生的数千将士,也将成为孤魂野鬼。若果真如此,世人不会称颂将军贤能,只会嗤笑将军冥顽不灵,害人害己啊!”

周宗此言一罢,吴军在将校带领下一阵高呼,士气大涨,而城头复州军将士,神色为之一暗。

马怀远冷笑不迭,睥睨周宗道:“阁下之言,贻笑大方!且不说陛下乃太宗之子蜀王之后,继承大唐正统顺理成章,就说当今之世,天下谁人不知,我大唐国盛军强,雄踞中原而俯观天下,廓清宇内只是早晚之事。反观你杨吴,以区区一隅之地,夜郎自大,竟妄想与我大唐交战,此举与蚍蜉撼大树何异?今日尔等窃据高位,沾沾自喜,岂不知,明日便会身死道消,青史上尔等也不过乱臣贼子!”

“如今我大唐秦王殿下,俘高季兴,陈兵江陵,而荆州畏之不敢有分毫异动,房州、襄州并及百万王师,须臾及至,届时休说尔等万余败卒,便是倾杨吴之地,民不过五百万,我王师席卷尔境,如秋风扫落叶也!阁下倘若不信,只管放手再战,我复州军虽不敢自称大唐精锐,却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儿郎,皆有为大唐脊梁之心,我等能败你七日,便能败你十日、百日!”

马小刀适时抽刀高呼:“大唐威武,复州军威武!”

城头复州军将士齐声大呼,一扫黯然之色,斗志不停攀升。

两人你来我往,好一阵口舌之争,最终周宗未能讨到半分便宜,收了折扇,掩面败下阵来。

马怀远看着周宗退下,嗤笑一声,“鼠辈连城池都不敢入,也妄想劝降本将,动摇我军心?真是不知所谓!”

复州军皆奋然高呼,士气昂扬。

少顷,吴军再战,因周宗偷鸡不成蚀把米,柴再用为激励士气,不得不拖着老迈之躯,亲自奋战前线。

这一阵,战至夕阳西下

吴军收兵时,金灿灿的阳光洒落城头,像是怜惜这座在天崩地裂中顽强屹立不倒的小城一样,给满城血火覆上一层暖色。

快要脱力的马怀远驻刀城头,虽甲胄不全,满身伤痕,鲜血盖面,面对蚁群一般退却的吴军,犹自放声畅怀大笑。

笑声豪迈而悲壮,在夕阳下又带有一丝苍凉之色。

正是:血战残躯傲城头,金光加身笑敌酋。

又谓之:守得片欧问谁在,不折黄旗怀远志。

笑罢,马怀远转顾城头,歪歪斜斜的将士握着兵刃,相互搀扶,倒在血泊中的将士咬牙呻-吟,复州军将士成群结队,在各自将校呼喝下,抓紧了每时每刻时间处理战场。他收了刀,不及包扎自身伤口,赶去帮助伤卒。

看到马小刀还活得很完整,马怀远心头不自觉一松,“周小全可醒了?”

马小刀正取下头盔往外清理血水,闻言咧嘴开心的笑道:“醒了,放心,死不了,嚷着要上城头,自然没让——他一时半会儿也动不了,在那干嚎呢!”

在马小刀身旁停住脚,马怀远环顾四周,面容肃然道:“伤亡太大,至多能再抵挡吴军一两次进攻秦王定下的十日之期,怕是完不成了。”

马小刀没个正行,“无妨,你若战死,还有我在,这城池丢不了来,我给你处理一下伤口蓟州之战,那般艰难,都没垮,这回也垮不了!”

马怀远坐下来,任由周小全拾掇他全身的伤口,他自然知晓周小全那些话,于是说是在宽慰他自己,不如说是在骗他自己。

是得骗啊,不骗得自己都相信,这仗打不下去。

马怀远看了看左右的复州军将士,默然片刻,示意众人聚拢过来,以庄重到近乎神圣的眼神凝视众人,缓缓开口:“我,马怀远,澶州人,景福二年生,职司复州刺史,现为大唐荆南东面招讨使,奉命攻占石首并守之,不令吴军一兵一卒过境。此志,至死不渝,此战,至死方休!”

众人怔了怔,马小刀最先反应过来,沉声开口道:“我,马小刀,澶州人,天复二年生,职司复州军指挥使,现为全军执法军使,此役奉命坚守石首,与诸位同生共死,至死不退!”

马小刀话说完,众人了解了两人之意,随即是马怀远的亲卫都头肃然道:“我,高裴南,复州人,天佑元年生,复州军将士,此战奉命坚守石首县城,抗拒来犯之敌,愿与诸位同袍并肩血战,至死不退!”

“我,马大郎,复州人,天佑三年生,复州军伍长,此战奉命驻守石首县城,抗击吴国贼军,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我,岳锦立,滑州人,天佑七年生,复州军将士,此战奉命驻守石首县城,抗击吴国贼军,敌军不退,死战不休!”

“我,吴万里,复州人”

“我,向垣”

“”

夕阳落于山后,日暮降临,众人站起身来,城外,鼓声轰鸣,吴军再度涌上来。马怀远提起横刀,骤然发出一声嘶吼:“敌军不退,死战不休!”

众人以拳击胸、以刀击盾,皆大吼:“敌军不退,死战不休!”

“大唐威武!”

“复州军威武!”

吴军接城,厮杀再起

黑夜侵蚀大地,柴再用仰望城头,彼处灯火里,两军将士嘶吼着激战不休。

“奇也怪哉,鏖战多日,唐军死伤惨重,士气却一直不见低落,犹在向前拼杀,实在是匪夷所思!”周宗神色复杂。

“马怀远,诚名将也!”柴再用不得不承认,随即他又冷哼一声,“然则,彼等此时之奋不顾身,不过回光返照罢了,复州军气势已尽,天明之前,石首必克!”

周宗点点头,也认同柴再用这个论断,实话说,复州军能坚持战斗到今日,已让他震惊非常。然则,彼方毕竟非是真正的精锐,战力非是光凭敢拼敢杀就有的,所谓精锐,有战阵、甲兵、技艺等多方面的要求,是各个细节近乎完美的苛求,不是能够速成的东西。加之复州军人数有限,伤亡惨重至厮,也到了该溃败的时候了。

就在柴再用、周宗凝望城头,满心以为石首即将告破之时,一支骑兵自城西而至。

当先者,高举君子都旗帜。

为首将领,跃马挺槊,骁勇无比,呼喝间带领君子都,杀向城外吴军!

正是李从璟所遣之援军。

发现这支骑兵,饶是以柴再用的心性,也不禁大骇,“彼者何人?!”

不消柴再用疑惑太久,杀入吴军阵中的林雄,即高声大呼:“君子都奉秦王之令,来击吴贼,降者免死!”

前些时日,李从璟阵擒高季兴时,手指君子都谓之曰:“天下精锐,尽出我辈!”

周宗惊得手足无措,连问柴再用:“柴帅,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柴再用咬牙切齿,几欲流出血泪来,本以为夺取石首在即,却不曾想此时君子都带大队军马杀到,这让他心作和念?

“鸣金收兵,固守营盘!”柴再用悲愤而呼。

然而晚了。君子都已杀入吴军阵中,龙卷风一般,席扫各处。

当日夜,柴再用所领万余吴军大溃,君子都、复州军并及江陵军追杀三十里,一夜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慌不择路的吴军奔向楼船,被前者拦在江边数度冲杀,死伤与溺水而亡者,不计其数!

石首大捷后,吴军败退下游,仓皇逃回吴境,荆南由此彻底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