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十国帝王 > 章三十一 君子

十国帝王 章三十一 君子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1:34:09 来源:88小说

?安义军剩余军士,再无其他举止,在百战军上前后,纷纷缴械投降,接受收编。

他们失去了指挥使,失去了副指挥使,也失去了最具有威信的两名都头,他们群龙无首,再没有可以有效反抗的能力,在李从璟绝对实力的威慑下,他们除却投降活命,别无他途。

这些安义军再没有将领,所以他们无法作为。但是李从璟能给他们一个将领,那就是他自己。

这些安义军的领头人物皆死于非命,内部缺乏有足够威信的人物,日后百战军要消化他们,就容易得多。李从璟在营前名,要吴韬为李环复仇,虽然有愤怒的原因,但本质上,就是打得这个主意。这跟他整治原魏博军,是一个道理。

他本就是个谋定而后动的人,自然不会因为愤怒,就去骂阵,要跟敌将单挑。

这回到梁子山,李从璟不仅成功招安梁子山两百豪杰,更收编四百安义军正规军,而且还是精锐,收获实在是不。若是能再招揽君子林卫家,恐怕回去之后,李从璟做梦都会笑醒。

黎明的晨曦终于在天边出现,万物从睡梦中醒来,开始新的一天。而梁子山上下,在一夜之间,已经发生巨变。

李从璟让李绍城主持收编安义军、整装准备班师等事宜,他则要再次走一趟君子林。

起要去见卫行明,陈致远自然要带上。卫道一人退千军,这回无论是李从璟,还是陈致远,都应该去感谢一番。

桃夭夭闲来无事,与其跟军营那些纯爷们儿呆在一起,倒是跟李从璟同行要有趣一些。虽然李从璟和陈致远也俱都是大老爷们儿,但她对卫道如何做到一人退千军这件事,却是十分好奇。其实不只是她,任何一人对这样一件离奇的事,都会感到好奇。

“若卫道一人退千军,固然离奇。不过,李将军这回没有调援军过来,也是让人颇感意外。”桃夭夭坐在马上,微微低着头,嘴里咬着吸管。梁子山的事情圆满解决,她这个中间人,此时心情也是略好。她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不过话里明显掩盖不住好奇的意思。

梁子山下至今只有七百百战军,也没有迹象表明周围还有其他百战军,是以桃夭夭有此一。

李从璟笑道:“你怎么就能肯定,我没有调援军过来?”

“哦?”桃夭夭稍稍抬头,修长的眉毛轻轻挑了挑,“在哪儿呢?”

李从璟脸抽了抽,半响露出一丝苦笑,“在路上。”

桃夭夭复又埋下头去,懒得理他。

李从璟无奈道:“百战军刚组建,骑兵本就不多,这回我已经全都带上了,来援军队都是步卒。从淇门到此,比起从潞州到此,距离分毫不短。我调的援军,也算日夜兼程,但此时,他们确实还在路上。”

桃夭夭怔了一下,瞧见李从璟无力的模样,长发掩盖下的嘴角,勾起一丝幸灾乐祸的笑意。

桃夭夭道:“不过,若是援军没到,而卫道又没能拦住安义军援军,我们岂不是要遭殃?”

“那倒也不至于。”李从璟道,“我还是有计划的。”

“什么计划?”桃夭夭问道。

李从璟叹了口气,无力道:“你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当然。”桃夭夭嘴角微微上扬,“将军也可以不。”

李从璟只得如实道:“你也知道,我的斥候,可以观察到四十里之外的动静。要是安义军援军真来了,我们跑路还是来得及的。”

“逃跑?”桃夭夭好似有些惊奇,“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没有了。”李从璟掩面道。

“没有了?哈哈哈哈……”桃夭夭这回是真忍不住了,大笑出声。

李从璟以手扶额,他真的很想问桃夭夭一句,“你一个姑娘家,笑这么张扬,真的好吗?”

陈致远终于看不下去,为李从璟这个未来东家解围道:“但是无论怎么,眼下,都是都指挥使赢了。”

提起这茬,已经重新看向前方的桃夭夭,微微偏头,问道:“将军之前似乎得很坚定,不会对安义军动手。但是昨晚动起手来,好像半分也没有不客气。”

李从璟摊开手,一脸无辜道:“百战军确实不曾动手啊,是李环想要偷袭梁子山,结果反被梁子山的豪杰所杀。至于杀吴韬,那也是他们先动手,我只是为部下出口气而已。”

桃夭夭刚喝下一口水,顿时被噎住,咳得脸红脖子粗。桃夭夭再不理会李从璟,脸若冰霜,目不斜视,只是从牙缝里蹦出两个字,“无耻!”

陈致远也被李从璟颠倒黑白的本事所震惊,一时惊讶的不出话来。

“可这事出去,恐怕没人会信呐,毕竟安义军被都指挥使收编了。”最后,陈致远担忧道。

桃夭夭替李从璟回答道:“只怕李将军不会奢求别人都信,他只不过是给世人一个法。至于收编一事,李将军倒是可以,那是安义军主动投靠。”

李从璟笑了,他道:“看来,你已经比较了解我了。”

桃夭夭黑着脸撇过头去,眉眼下拉,这回是真不不话了。

陈致远心中暗暗叹息一声,默默感慨道:“真是够无耻啊!”

几人到君子林时,卫道已经回到家中。

卫行明只不过是四十多岁的年纪,卫道比卫子仁虽大些,却也大不了多少,但他身上的气质,却要成熟得多,有一种久经世事才能锤炼出来的干练。

依然是那间屋,竹帘几许,帷幄依依,墙前书架上的典籍散发着墨香,墨香飘散在风里,和茶香共舞在房间里的每一寸空气中。

“先生神计,智退千军,破百战军之危,解梁子山之难,若鬼斧神工,今李某特来相谢。”李从璟向卫家三人抱拳,诚恳道。

陈致远也抱拳,“先生鬼才,陈某早知矣,此番领教,惊才绝绝,实在是佩服之至。梁子山上下感念先生大恩。”

卫行明呵呵笑道:“将军和大当家不必客气。两位计擒李环,不费一兵一卒诱降安义军,才是大才,我儿这道,却是不足挂齿了。”

李从璟看向卫道,微笑道:“若卫先生一人退千军的本事都是道,世间军谋恐怕再无大道了。卫先生,此事堪称军事奇迹,可否为我等解惑一二?”

“将军谬赞。”卫道拱手道,复坐好后,轻轻一笑,“世间奇事初看固然令人惊讶,但若是破其中关键,便一文不值了。”

顿了顿,卫道这才道:“其实卫某早在多年前,便已经出仕潞州,李嗣昭老将军在时,添为掌书记。这回潞州马军一千援军之所以退回,不过是因为卫某伪造了一份军令罢了。”

饶是以李从璟的定力,闻言也是错愕不已。

首先,他是惊愕安义军援军退回,竟然是因为一份伪造的军令;其次,他是惊讶卫道年纪轻轻便能做到掌书记这个位置;最后,是惊讶卫道明明为掌书记,竟然会伪造军令,来帮助梁子山——伪造军令,可是不折不扣的死罪。此后,别再回去潞州做官,卫道能否活着,都是个问题。

李从璟和陈致远感慨道:“卫先生大恩,没齿难忘。”

卫道倒是看得淡,从容笑道:“陈大当家于家父有救命之恩,万死难报,此番不必挂怀。”

李从璟随即道:“卫先生此番虽是为报陈大当家恩情,但于百战军而言,也是莫大恩泽,李某铭记于心。”着,李从璟站起身,向三人拱手一拜,诚挚道:“三位先生俱是当世大才,不亚于卧龙凤雏,李某不才,愿请三位为国家效力!”

李从璟这话含义十分明显,就是请卫行明三人出仕淇门,所谓为国效力,即是为他效力。

从世俗的角度上来,他们上了李从璟这条船,没个万一情况,也是不可能下船的。这跟后世官场站队情况相似,只不过严肃程度要远高于站队。

李从璟态度恳切,卫行明却是淡然一笑,道:“李将军少年英才,忠心为国,可敬可佩,来日也必定是前途无量,李将军相邀,我等本不该推辞。只是无论是子平,还是卫某,都已没有再出仕的打算,只想隐居山林,与圣贤书和山水为伴,聊度此生。将军好意,我等心领了。”

子平是卫道的字,他这话,是明显拒绝了李从璟。

李从璟哪里肯轻易放弃,劝道:“子曰‘学而优则仕’,三位大才,饱读诗书,治国安邦之策了然于胸,三位不出仕,不是三位损失,而是天下人的损失。”

“先生以此地为‘君子林’,李某听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是学有所成,必以天下为己任,必不因世道险阻而退却。”

“当今天下,诸侯征战,百姓民不聊生,先生何忍乎?上为弘扬圣人之学,下为救黎明于水火,中成君子之志,先生何辞焉?”

卫行明叹了口气,似是若有所感,却还是道:“古语有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将军所言,固在情理之中,只是卫某已厌倦官场,不想再沉浮于世俗中了。”

卫行明第一句话李从璟是理解的,他的意思是从政不是只有做官一途,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影响一地社会风气,也是从政的一种。

但李从璟还是不相信卫行明真无心出仕,他最后努力道:“贤者云: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君子也。先生者,君子也,安避祸福,而不践行道义?李某不才,愿与先生同行!”

卫行明目中有精光闪过,但只是一刹那,他还是叹息道:“天下有将军这样的人,何必担忧道义不存?老朽心累已久,还望将军莫要勉强。”

李从璟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失望之色,默然良久,长叹道:“可惜,可叹,悲夫,悲夫,莫过于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